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今天也在为历史意难平努力> 40. 徭役 改一点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0. 徭役 改一点点。(2 / 2)

“嗯。”

嬴政翻看手中的竹简,看扶苏的眼神中带着赞许:“扶苏的提议不错,此事便交由你与李斯。”

“谢陛下。”

将大臣们的奏书看完,嬴政才提起驰道一事:“朕欲修驰道,连通各地,以备出巡之用。”

此事是嬴政一定要推行的,无人可以阻拦,由李斯主管,修建驰道的计划开始制定。

尚谨思虑良久,最终还是决定尽早提出自己的想法。

“陛下,臣曾体会长途跋涉之苦,故而有问。”尚谨看嬴政没有阻止他说下去的意思,这才继续说,“臣听闻驰道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此事必要耗用人力,除去刑徒,必要征发徭役,所以于徭役一事,或许有可改之处。”

他不准备阻拦秦驰道的修建,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驰道虽说中间只有祖龙可用,但两侧却是其他人也可以行驶,还是很方便的。

“改,徭,役?”嬴政这三个字说的极其缓慢。

尚谨抿唇点头:“我大秦一向重农,徭役太过繁重,则农不兴。谨此言,并非要陛下减轻徭役,只是希望改徭役之途。”

“于黔首来说,若是总要奔赴千里,实在辛苦,等到了修路的时候,自是疲惫不堪,修出来的路又怎能达到陛下的期望呢?若是不好,他们又要再次奔袭,重新修路。”

“一来一回,费时费力,耽误农事。不若定下规矩,徭役不宜离家过远。”

“恰巧此次修路,联通天下,各郡都有驰道经过,可试一试此法。”

“且天下统一不久,各国律法不同,如今都依秦法,难免不习惯,此法亦有利于人心,人心聚则天下安。”

“此臣之拙见也。”

“你当真与韩卿不同。”嬴政收回自己审视的目光,叹道,“倒有些像故人了。”

只是嬴政的神情怎么都不像怀念。

“这也只是臣的想法,用不用皆在陛下。”尚谨心中警铃大作,展示自己的无害,他能有什么坏心眼儿,都是为了秦的延续。

他还不想未来起义纷纷,他怕自己忍不住加入起义队伍。

他当然和韩非没有那么像,和韩非思想一致的是祖龙,又不是他,他说韩非会是嬴政的商鞅可不是假话。

至于说在这里和哪个人最合得来,那必然是扶苏了。即使如此,他和扶苏的思想也不会完全一致。

“此次修驰道,此法可行一次,安排上多费些心思,我会告诉李斯的。”对于嬴政来说,这种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做来确实不错。

“陛下英明。”

有了第一次,他就不怕有第二次。

出了章台宫,尚谨原本的笑容即刻消失了。

【宿主,你表情不太对啊。】

系统感到奇怪,秦始皇不是答应了吗?感觉宿主好像不太开心。

「我只是在想,以后要小心些了。」

【啊?】

丹雀呆呆地叫了一声,歪了歪头。

「你觉得祖龙说的故人是谁?」

【谁啊?】

虽说它是系统,但还真的猜不透人这么复杂的生物在想什么。

「你说我这种企图改变秦法以使秦得人心的做法,最像谁啊?」

【……】

「吕不韦。」

尚谨叹了口气,刚才祖龙说出那句话的时候,他疯狂地猜测这个人是谁,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吕不韦。

「王离说我的思想杂得很,我是现代人,自然不会仅从一家之言。吕不韦可是杂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吕不韦当年试图以温和的改革改变秦国,让六国改变对秦国的印象,凝聚人心。我如今在做的,不也是这件事吗?」

「我都快忘记了,我也算和吕不韦是亲戚,对吧?虽说不知是多远的远亲。算起来,他算我的长辈。」

「恐怕之后我要少做这种事情了,我之前能毫无顾忌地和陛下说事,是因为我只是韩非的弟子,只是个孩子,如今却不同了,是臣子,已经参与到政事里了。」

「我试图改动秦法,动摇国之根本可是君王大忌。」

【宿主,我突然害怕……】

「你怕什么?」

【你一股要和秦始皇be的感觉。】

「你这话说的,我什么时候还和秦始皇he过?」

【……】

「行了,要秦活下去,制度必须改,可变革从来都是要死人的,可惜我现在不能死,毕竟任务还没完成呢。」

「以后要更谨慎些,祖龙毕竟是帝王,不能以常人待之。」

【我已经开始脑补了……按照历史一般逻辑,你会和秦始皇君臣离心,你会不断上书,然后秦始皇厌烦疑心,然后你俩就be了qaq】

尚谨哭笑不得地摸摸丹雀的头,这都是哪门子的联想。

「你这脑补的什么东西啊?不会发生的。」

只是接下来的每一步,他都要更加小心,什么叫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身为一个王朝的臣子,他可算是体会到了。

毕竟他要做的事情,恐怕很难推进,每一步都踩在秦制的雷点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