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的故事编成套曲,确实有宣扬在邕州时的民族政策的用意,为将来西北战事起来时的政策做舆论准备。嵇颖是正统派的音乐家,倒是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用意。不等徐平回答,嵇颖意犹未尽地道:“歌诗以言志,曲子词最早本是言志之作,如李太白忆秦娥之类,意境深远,词意俱佳。伪蜀伪唐时君臣耽于安乐,词曲越来越精,但意境一点也无,成为靡靡之音。本朝立国以后,才稍变其风。不过几十字还只是能够吟咏景物,至多一时情绪,故事无从谈起。做成套曲之后,有了篇幅,便就可以讲故事,在娱人耳目的同时,寓教化于其中,与以前的小令慢词之类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徐平只是笑,诗词的知识他也有,但真跟这些专业人士讲起来,就难免露怯,不如专心听嵇颖讲。套曲一有了故事,便就能够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不再是文人雅士的玩物,不再只能在青楼妓馆里演唱,从而也就有了生命力,这一点他还是很清楚的。徐平前一段时间在说话和套曲上用心,正是要借用这些通俗的娱乐形式,把新政之类的观念传播到普能人之中。看来说话并没有引起这些士大夫们的注意,套曲由于雅俗更赏的性质,出现不久就被士大夫关注到了。“不过,现在套曲只有一个相国寺书会编排新曲,除了一个柳三变,余者都是市井人物。就是柳三变,做的词曲也流于俚俗,登不了大雅之堂,有些可惜了。云行,你有没有想过让朝廷里的衙门来做这些事教坊司现在只演练些歌舞助兴的曲子,着实是大材小用了。如果他们能够编些套曲出来,就与现在另一番模样。”见嵇颖对此事如此感兴趣,徐平有些不解:“公实的意思――这样做是为什么呢”嵇颖叹了口气道:“现在世间所用词的曲子,多数源自唐中前期。那些曲子其实自有来历,如秦王破阵曲,是宣扬唐太宗为秦王时的武功,其他如梁州词等等,也多与对外族武功有关。如果将来有一日,西北战起,本朝侥幸有前朝武功,可以仿前朝用套曲演讲战功,也算别开格局。而且不会再跟曲子词一样,只流传下了曲子,当时演唱的故事却荡然无存,岂不是一桩美事”徐平这才明白嵇颖的意思,其实还是要把套曲向雅乐上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音乐做为礼仪的一部分,最大的两个来源一个是祭祀,另一个就是战争。祭礼自有固定使用的乐,便就是嵇颖前一段时间重定礼乐的主要内容。战阵之乐主要是鼓吹,当然这也是国家礼仪的一部分,能够有完整的鼓吹乐队,是国家文明的一部分。嵇颖的意思,是让套曲跟战阵之乐结合起来,在奏乐的同时,演唱战场上的故事,别开局面。当然,这要跟前线的胜利结合起来,败阵是无法鼓舞人心的。一直不与人合群,显得有些孤独的嵇颖竟然也觉察出战事临近了,看来对西北党项将反已经成了中下层官员的共识。而且由于更多地参与了新政,见到了国家财力的壮大,他们比那些掌权的老臣要乐观。在他们心里,战事起来,即使有波折,也不会失败。嵇颖所想做的事情正是徐平所想的,他以前就吃亏在,事情做了很多,却没有人帮着大力宣传。现在已经身居高位,就更加找不到帮着自己宣传的人了,只能自己去做。从意识形态的角度上讲,嵇颖比柳三变等人更合适执掌戏曲音乐的推广,不只是身份差别,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士大夫群体中的地位相差太远。第324章 党项叛宋景祐五年十一月十八,庚戌日,冬至,赵祯率群臣祀天地圜丘,大赦,并从这一日起改元宝元,景祐年号正式终结。十一月二十六,戊午日,资政殿大学士、左仆射、沂国公判郓州王曾去世,赵祯辍朝二日,赠王曾侍中,谥文正。真宗皇帝晚年身体不好,自感来日无多,在赵祯九岁那年即让他行冠礼,出阁。古礼君王十二岁而冠,只有完成了冠礼,才能够亲政。当时真宗即有意让九岁的赵祯以太子监国,定下来辅佐赵祯的,正是王曾。王曾在真宗晚年、刘太后称制的时间、赵祯亲政之后的初期在朝为宰辅,正是朝廷最动荡的岁月。最终大宋平安渡过了这一非常时期,王曾功不可没。吕夷简在赵祯继位之后才进入政事堂,李迪的影响和作用与王曾相去甚远,王曾是真正事三主的顾命大臣,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王曾的去世让徐平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本来他想在党项正式反宋之后,自己到西北去任职,一是用战争推动军事变革,再一个也为自己积攒资历。官做到徐平这个程度,再前进一步便就是宰执了,但徐平的资历不足,担任宰执会有非常大的阻力。前一段时间,赵祯本来想让自己一向看好的宋庠做枢密副使,即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最终是做了翰林学士。徐平的资历比宋庠缺得更多,做宰执只怕会招致满朝反对。只有在地方再做一两任,才能把资历补齐。徐平一旦离开三司,在外有战事,内部同时推行新政改革的情况下,李迪和陈尧佐两人只怕很难保证朝政不出问题。徐平原来打的算盘,是在自己离开京城时,让王曾回到朝堂来,与李迪搭档做宰相。王曾的能力和威望,足以能够保证朝政的稳定。今日徐平的地位当然决定不了宰相的人选,但以赵祯对他的信任,这一两年三司新政取得的极大成就,这一打算实现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然而王曾的突然故去,让徐平的打算成空,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在朝廷面临重大变故的时刻,没了王曾,还有谁能够阻挡吕夷简重新回到朝堂吕夷简再次入主政事堂,他对新政的态度如何可说不准,新政到了今天,出现变故就太可惜了。十二月初一,祀天地之后朝廷加恩百官,徐平永宁郡侯的食封数再次增加,已经离着进封开国县公不远。实际上郡侯的正式称呼应该是开国侯,不过宋承五代之制,与唐朝系县名不同,而是系郡名,所以一般称呼郡侯。十二月初二,甲子日。徐平正在三司衙门长官厅里整理年底决算统计的奏报,突然一阵猛烈的晃动传来,徐平差一点就从位子上摔到地上。门外守着的军将高声喊道:“又地震了省主,快快到屋子外面来”徐平从位子上起身,摇了一下脑袋,才清醒过来,随着跑过来的军将,快步到了长官厅的外面。今年确实不祥,虽然徐平一向不信怪力乱神之类的说法,但西北将乱,一年之中多次发生地震,还是让他的心里觉得有些异样。此时衙门里的人已经全部从屋里出来,站在三司的各处院子里,议论纷纷。徐平稳定下来心神,对赶过来的谭虎说道:“你分派人手,到衙门各处去传我号令。今日京师地震,不知后面还有没有大的余震,让各司留下人在外面看住衙门,其他人先回家去,躲过地震明日再回衙门。还有,让各司仔细查看,有没有伤亡,屋子里不要有人。”谭虎应诺,转身带着几个徐平的贴身随从去了。一时不知道三司受到了多大的影响,也不知道突遭天变朝廷里有没有诏令,徐平只好守在官厅外面,不好就此离开。担心家里人的安危,徐平又分派了随从回家查看。刚刚吩咐完,徐平还没有喘一口气,就见到宫里的小黄门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到了徐平面前,小黄门高声道:“省主,官家口谕,立即入宫议事”徐平有些奇怪,问小黄门:“阁长,地震的时候,你应该正在路上。怎么,难道司天监这次预报了地震不然地话,怎么传旨如此之快。”小黄门面色严肃,摇了摇头:“司天监有没有预报对地震小的不知,不过这次传省主入殿议事,并不是因为京师地震。”“哦,那是为了什么地震之后,难免出诸般乱子,不是大事应该暂时压后才是。”小黄门郑重地道:“议的正是军国大事省主,党项赵元昊反了陛下特意咐咐,小的们传旨的时候,要把此事跟诸位大臣请清楚”“反了党项反了”徐平睁大眼睛,一时竟不相信自己听到的消息。天天说赵元昊要反,甚至都有些想让他快些反了,事情真正发生了,还是让徐平觉得突然。小黄门不再说话,只是向徐平重重点了点头。京师地震,可谓天变,这个时候传来党项反宋的消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徐平不敢耽搁,召了几位副使过来,把衙门的事情略微交待,让他们守在这里,自己随着小黄门火速入宫。以这个年代的效率,党项造反应该有几天了。枢密院和边将如果尽责,用八百里加急传递消息,路上也要花费四五天的时间。如果赵元昊有心,利用这个时间差都足以打一场大仗了。情况紧急,一点时间都不能耽误,朝廷必须尽快作出应对。直接穿过皇城,徐平自文德殿后阁到了垂拱门外,刚好遇到参知政事陈执中。两人问礼,徐平对陈执中道:“参政,不知政事堂可有消息,元昊反宋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西北可有大战若是需要,不知要不要三司立即向陕西路调拨钱粮”陈执中脸色铁青,对徐平摇了摇头:“给事一心为国,听闻此消息自然心急如焚。可朝中有的大臣可未必如此想,直把国事当作儿戏,连这种军国大事,都敢隐瞒不报。今日鄜延路才上奏,党项赵元昊叛宋,立伪国号大夏,并改元称帝。问题是,这已经是两个月之前,十月间的事情,今日才奏上来。荒唐至极”徐平听了不由愣住,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属国背叛自立,这么大事情,鄜延路竟然敢压着两个月不报,这已经不能用荒唐来形容了。兵贵神速,两个月都足以打一场大仗了。第325章 系统性失职刚到崇政殿门外,就听到里面夏竦正在厉声质问枢密院。军国大事,迁延两个月才上报,说得难听一点,如果党项的军力强大,两个月都足以让他们兵临两京了。徐平和陈执中进了崇政殿。此时殿中已经乱成一团,连赐座都免了。几位大臣围住张士逊,高声喝问党项到底是怎么回事,枢密院到底还压住了多少重要军情不让朝廷知道。张士逊无奈地道:“枢密院与诸位一般,同样是刚刚得到鄜延路送来的消息不久。边将隐匿军情,枢密院又如之奈何我们也与众人一样是在京城里,并不在边地”“满口胡言枢府掌机密,日常难道没有眼线在党项元昊这些年刺探本朝军情,无所不用其极,怎么枢密院没有任何防备事事依赖边将禀报,那要枢密院何用”夏竦额头的青筋都爆了出来,如斗鸡一般紧紧逼住张士逊,咄咄逼人。此次枢密院肯定要大换血,他的机会来了,能不能如愿任执政,就看这一次自己的表现。张士逊低垂着眼帘,一言不发。最终还是没有躲过去,党项终于反了,自己必定要负责任,降职外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此时再说多余的话没有意思,强行为自己分辨反而被人看不起,还不如就此任人宰割便了。向邻邦派眼线,搜集情报,问题是从来就没有这规矩,张士逊怎么派枢密院就是个政务衙门,想派手中也没有人。所谓掌机密,只是收集各边地将帅报上来的军情而已,枢密院并没有自己单独的情报系统。边将压住情报不上报,枢密院确实是没有办法。为了防止引起地方官员的猜忌,朝廷是没有情报组织的,实际上也不允许有。这个年代因言成事因言废事太普遍,在地方上建立情报机构,地方官员还怎么安心做事此次元昊反了两个多月,消息才传到朝廷,主要责任是在地方官员身上。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报上来,是因为边地州军算着党项的使节在年后就该到朝廷了,再不报担的责任更大。元昊在决定反了的时候,便就派使节入宋,正式宣告。可知延州郭劝在看了元昊使节带的信后,竟然说党项尚称臣,并没有反意,同意党项使节到京城,这才是离谱。郭劝进士出身,为政清廉,但能力实在不足以担任边地州军的主官。党项这几年蠢蠢欲动,朝廷却一无所知,跟他的关系非常大。再一个鄜延路钤辖李渭,同样缺乏该有的警觉,军情本来武将应该为关注才是。结果文臣武将一起失职,文恬武嬉,不外如是。见张士逊装死,夏竦又厉声质问王德用:“西府失职,枢密是宿将,如果说张枢相文臣不通军情,怎么枢密也是一无所知食朝廷之禄,岂能不为朝廷分忧”王德用诚惶诚恐,拱手道:“内翰,前两月延州上章,说是党项使节言辞谦恭,国书中犹称臣,并没有反意。此事朝中人人知晓,本将知道的,也只是如此。”见夏竦要把枢密院的官员一一责问,李迪沉声道:“为今之计,不是追究哪个失职的时候,而是要朝廷定下如何应对夏内翰,先商量正事要紧”夏竦这才停下,李迪带领众臣向赵祯见礼,赵祯赐座。赵祯直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