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一世富贵> 分节阅读 6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18(1 / 1)

里的发粮的哥哥却说我的钱粮已经被本司孔目官领走了。那哥哥指给我看,有殿前孔目官的印信花押,想来不会诓我。回到军营,我把遇到的事情跟本营的指挥使说了,崔指挥却说我先前欠了什么京师银行的钱,钱粮扣掉还钱了。天地良心,我吴汉虽然不成器,可从来没欠别人的钱啊。可指挥说都有文书在册,有我花押指模,一味让我筹钱。我哪里筹钱去家里孩子幼小,还指望着领了钱米,买些炭烤火,做碗粥吃,谁知道现在有家也不敢回去”一边说着,今天受到的委屈都涌上来,吴汉不由抱头在地上嘤嘤哭泣。姚孔目向一边的卫士使了个眼色,弯腰对吴汉柔声道:“你且不要急,这事情我是知道的。在下正是殿前司孔目官,你的钱粮正是我派人到粮料院去领走了。”吴汉听了猛地抬起头来,看着姚孔目着急地问道:“孔目,你为何扣我钱粮我在冷风里想了天,想来起去,实在并没有做过这件事”姚孔目叹了一口气:“人嘴不过是两张肉皮,随便一动就什么都能说得出来,怎么能够信得过呢你说没有做过,可我这里的文书,却明明白白说是你做的。话是信不过的,总要有文书来佐证才行,不然官府怎么断案这样吧,你且随我来,把你的事情详细说给我听,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帮你。”吴汉将信将疑:“孔目真要帮我我们素昧平生。”“话不是这样说,我是殿前司孔目,你这事情本就在我管下,自然是要帮的。”把吴汉扶起来,姚孔目道:“路对面不远有一家小酒肆,你看见没有且在那里等一等我,我回衙门吩咐些事情,去去就来。放宽心,只要说清楚了,你这不是什么大事。”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年底总是三司最忙的时候,特别今年。下年开始正式执行预算制度,今年年底还要进行决算制度的演练,各个衙门的公吏忙得要飞起来。徐平一样要忙,每天要处理山一样的公文,还要指导各种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这一天正在长官厅里与郑戬讨论预算执行的审计,刘沆等不及通报,跟着门口的卫士风一般地卷进来。到了案前,看着徐平张着嘴巴愣了一会,才道:“省主,大事不好京师银行向禁军里借贷的追债,追出人命来了”“什么”徐平猛地站了起来,“你不要着急,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郑戬是让公吏倒了一杯茶来,递给刘沆,让他喝了慢慢说话。喝了一口杯,刘沆让自己强行平静,才道:“昨夜风雪,衙门紧闭。今天一早开门的时候,发现有人吊死在京师银行门前。那人身前有一张纸,写他本是殿前司拱圣军骑卒,前几个月因为贪心,私开了公司向京师银行借贷。如今钱都挥霍完了,无钱还债,只好拿自己的命抵债,吊死在京师银行门前。”郑戬一皱眉头:“不对一个骑卒,何德何能开公司从银行骗出贷来若是这样一个人都能做到,东京城里的百姓不都开银行骗贷发财了此事必有蹊跷”刘沆道:“有没有蹊跷先不说,现在出了人命,而且就在京师银行门口,东华门外,上朝的文武大臣都看着呢省主,出了这种事,若是脱不了嫌疑,京师银行开不开得下去都难说了我们自然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但要有人主持,一查到底啊”徐平想了一会,对刘沆道:“现在不要急,最重要的是先查清楚那人是什么身份,有没有从京师银行借过钱。――最重要查清楚,到底是自杀,还是被人杀了挂到东华门外”从案后出来,在官厅里来回踱了一会步,徐平对刘沆和郑戬道:“一会我进宫,不管怎样把案子查清楚,尽最大能力保住京师银行。你们两个,各自安排人手――记住千万不要超越职权,落人把柄――尽力去查清楚这个人是什么身份,平时为人如何,家里还有哪些人,一应事情。对了,还要拿到他平时写的字,看看跟死前写的能不能对起来”刘沆和郑戬两人应诺。徐平又对刘沆道:“去找跟你一起提举京师银行的张惟吉,让他托皇城司的人,彻查此案。人是禁军的人,其他衙门不好动手,此事关键还要看皇城司是个什么态度。”吩咐了两人,徐平便命公吏给自己准备朝服,准备进宫。刚出三司衙门,便就碰到皇宫里来的小黄门,宣口诏让徐平立即进宫,崇政殿议事。三司距离大内比较远,徐平到了崇政殿,政事堂和枢密院的宰执大臣已经端坐,包括御史中丞张观和翰林学士程琳和夏竦,都已经到了。行礼如仪,赵祯道:“今日在东华门外,京师银行衙门前,出了人命官司。徐平,你可知晓――太平盛世,皇城门外出人命,岂有此理”赵祯气得额头青筋直跳,说到最后,猛地拍了一下御座。徐平躬身捧笏:“回陛下,臣刚刚听说,急急忙忙赶来,路上接了口诏。”赵祯哼了一声,吩咐赐座。显然是刚才不知道有人说了什么,赵祯对三司有些意见。徐平落座,御史中丞张观道:“太平盛世,皇城之外出现人命官司,骇人听闻臣已经派人前去查探过,那人身前写了一份书状,自述是被京师银行追债,无力偿还,只好以命抵债。最近京师银行追前些日子放出去的贷,闹出不少风波,现在又出了人命官司。依臣之见,可命京师银行暂停追债,不要闹出更大的事来。现在临近年关,不能在新春佳节之际出现什么动荡,有损陛下圣明那些债务,左右不过是钱,钱如何比得了人命”李迪看了看张观,有些不耐烦地道:“京师银行就在东华门外,郑向怎么还不到”张观道:“相公,郑待制染了风寒,已经好些日子不上朝了,请得有假。”赵祯举手止住李迪,对徐平道:“御史刚才说得有道理,京师银行追债,才惹出人命官司,不如暂停追债。已近年关,万事求个太平,就由三司出钱把剩下的债抵了如何”徐平捧笏,沉声道:“禀陛下,三司出钱没有什么,只要真地太平。臣怕的是,死了一个人,三司便就帮着其他人把京师银行的债偿了。京城里凡是欠债的人,都有样学样,随便找个人到债主家门前一死了之,甚至更恶劣,把人打死尸体挂在债主门前,又该如何”赵祯吓了一跳:“不会如此吧天下还有这么歹毒的人”“现在京师银行衙门前的人是怎么死的,还没有定论呢。万事就怕糊涂,不管是人怎么死的,朝廷怎么做,都要查个清清楚楚。这次糊涂过去,只怕会逼出更多人命来”说完,徐平捧笏,在位子看着前方,目不斜视。听了徐平的话,赵祯一时犹豫不决,问一边的李迪:“相公以为该如何”李迪捧笏道:“臣以为,可先命京师银行暂停追债,以示陛下仁心。然后立即指派强干大臣,把这人命官司查清楚,以示陛下圣明”赵祯点头:“好,如此最好。让刘沆和张惟吉进殿,再派人去催”吩咐完,赵祯又问徐平:“已到年底,府库空虚,三司那里能不能拿出钱来,补了这个窟窿若是没有余钱,便由内库把这钱垫上。”徐平道:“暂停追债即可,少了这些钱,京师银行也不会关门。事情查清楚了,若不是京师银行的过错,债还是要追的。如果这债真地要免,自然由三司出钱。”见徐平口口声声要追债务,张观再也忍不住,站起身来厉声道:“徐谏议,你作为三司省主,管一国钱粮,在钱上认真是分内的事。可现在皇城之外出了人命官司,何不暂且放下钱粮的事,稍显仁心,把那债务免了又如何如此做,才能显陛下宅心仁厚啊”徐平冷冷地道:“要显陛下宅心仁厚,更应该把钱追回来。京城百姓百万之多,多少人衣食无着,饥寒交迫银行贷钱只给公司,哪个贫苦百姓能贷出钱来追回这些钱,去给贫苦百姓发吃的,发穿的,这才是圣明之主什么事情都糊涂过去,总有糊涂不了的时候”第268章 惊天噩耗贾逵推了一辆独轮车,上面坐着老母亲,小心翼翼地走在雪地上,口中道:“现在满地是雪,走得艰难,若是不小心摔倒了,累妈妈受伤。何不等上两天,雪化了路上好走,再一起回去看哥哥。左右不过一两天的功夫,差在哪里。”老夫人用手拍着身边的肉和米面道:“你到了马军司,承蒙上官看重,才几天时间就升了个官做,就此有了前程。这种好事,自然要回去告诉家里。再者你侄儿刚会说话,一时离开我心里想得很,恨不得时时让他在眼前,我儿受些累。”贾逵幼时丧父,虽然母亲改嫁后继父对他不好,但事母极孝。母亲吩咐,自然照做。回到熟悉的军营,家属住的地方静悄悄地一个人都没有。贾逵也不在意,这样大雪的天气,谁不好好地在家烤火,军营的这些粗人可没有心情出来赏雪。开封城里就是比小地方好得多,雪住了不过才半天多时间,不但是大路上的雪扫得干净,就连这军营里的小路也扫过了,走着甚是方便。不一刻到了自家门前,远远就看见围了许多人,贾逵高声喊道:“前面的兄弟,我哥哥家里有什么喜事你们都围在这里”听见这声音,人群里就有许多人如受惊了的兔子一般,飞快地跑得没了踪影。贾逵的心里咯噔一下,就升起不祥的预感,哥哥家里出事了把独轮车放下,贾逵道:“妈妈在这里等一等,我到前面看一看,再回来接你”说完,也不等母亲回答,拽开大步,向哥哥家里走去。两个士卒守在门口,看到贾逵过来,不由两腿发抖。待贾逵走得近了,硬着头皮鼓起勇气道:“吴汉偷开公司从京师银行借贷,无钱归还,现在事发了,闲杂人等不许――”贾逵把两人一把推开,口中道:“放你爷爷的屁前几个月我跟哥哥一家住在一起,有什么事情是我不知道的这才离开几天,竟然就敢编这罪名害我哥哥”说完,大踏步地走进房里。一进房,正与一个军官迎头撞在一起。贾逵认得这人,是他哥哥这一都的军使,名叫钟瑞林。见钟瑞林面色惊慌,贾逵厉声喝道:“钟军使,这里是我哥哥家里,你来做什么”钟瑞林一阵慌乱,一回头看见自己带来的几个兵卒,胆气才又壮了起来。背起身,仰起头对贾逵道:“贾逵,你现不是本营的人了,我劝你不要惹事”“你说的什么胡话这是我哥哥的家里,谁敢上门闹事,我剥了他的皮说,你们几个撮鸟来干什么我哥哥嫂嫂呢,怎么不见人出来”钟瑞林向后一退,闪到几个兵士身后,对贾逵厉声道:“贾逵,你哥哥吴汉欠了京师银行的钱,挥霍一空,畏罪吊死在东华门外了为防他家里的人带钱潜逃,我奉了指挥之命前来看着,谁知在来之前,他浑家不知发了什么疯,也一起吊死了”贾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指着钟瑞林道:“你这厮胡说什么我哥哥从来不向外人胡乱借钱,就是偶尔欠点小债,隔日我就帮他还清。什么银行的钱,没有的事”说完,猛地向内房冲去。贾逵一向勇猛,军营中有名的狠人,钟瑞林哪里敢拦让开身子让贾逵进了房,自己带人乘机出了房门。一到贾家的院子里,便就吩咐手下去召唤兵士,把贾逵堵在里面。这贾逵就是再狠,不怕他在自己的军营里翻出天去。进了房门,贾逵就看见嫂嫂吊在房梁上,身子还没有冷透。不足周岁的小侄子在旁边的襁褓里,已经哭得浑身脱力,发不出声来,眼巴巴地看着自己。贾逵只觉得身子像掉进了冰窖里面,一下凉到骨子里。上前把小侄子抱在怀里,腾地跪在嫂嫂面前,厉声道:“嫂嫂安息,我必取姓钟的狗头”说完,一跃而起,冲出门来。到了院子里,见到外面已经围了许多兵卒,心中狠劲上来,顺手抄了院墙边的一把木锨,大叫一声,冲了出来。钟瑞林被吓得心胆俱裂,急忙吩咐手下的人把贾逵拦住。这里是自己军营的生活区,只要不出去,天大的事也可压下来。兵杖都是在军营里面的器甲库里锁住,这里是生活区,钟瑞林的手下只有棍棒,一涌而上,没头没脸地向贾逵身上打来。贾逵两眼发红,只是用身子护住小侄子,根本不管打来的棍棒,看准了钟瑞林,直直向他冲来。虽然知道贾逵勇猛,钟瑞林还是被他吓了一跳,大叫一声,招呼手下护住自己,转身向不远处的兵营跑去。一边跑一边高喊:“贾逵这厮反了,快快把他拿下”贾逵性起,手中木锨一挥,把身边的人打得东倒西歪。向钟瑞林赶了几步,见赶不上他,瞅准了他的后背,手中木锨猛地甩了出去,正打中钟瑞林后背,把他打倒在地。见贾逵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