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一世富贵> 分节阅读 36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65(1 / 1)

做,就不会有太大偏差。以后有人手里有钱要开农庄了,只要买这么一册书来,照着去做就好。甚至有人把这书精研透彻,就此有了一技傍身也说不定。第19章 出行到了傍晚,徐平带着刘小乙回自己庄子里去,韩琦等人留在王素的庄子上住了下来。乡下的晚霞特别地红,染红了半边天空,好像飘扬在天边艳丽的绫罗。那鲜艳的色彩一直浸染如同洗过一样的蓝天,红色慢慢变淡,消失在无边的天际里。在满塘盛开的荷花边,韩琦坐在藤椅里,看着天边的晚霞,对一边的嵇颖道:“不知为什么,这同样的风景,在乡下看起来就是别有一番味道。在京城里,很少会注意到映红半边天的晚霞,在乡下,却觉得铺天盖地一般。”“古人常言天人合一,闹市里人太杂乱,如何能够合一只有在田庄里,人才能够与天相接,才能感受到天道之绚烂。”说到这里,嵇颖叹了口气:“所谓大隐隐于市,也只是个隐,却失了这感受天地之气的机会。我等宦海沉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安详地坐在乡间看这天地之壮丽”王素诸般杂事缠身,却没有这个心情,对嵇颖笑道:“公实,我们都是正当少壮,怎么说这些暮气横秋的话这个年岁,正当是要努气做事,锐意进取”韩琦听了,与嵇颖相视一笑。这话也只是偶有所感罢了,真要是静下心来在乡间做老农,那还努力读书考进士干什么。正是仕途前景光明,才有这个心情发这些感慨。“咦,徐待制这文里对农庄田事讲得好细致”正在这时,一直在那里老实翻看徐平留下来的农田辑要的阮逸突然说了一句。韩琦淡淡地道:“你莫看云行平时话不多,只知道埋头做事的人,其实心中自有沟壑。若是以为他看不透,那就错了。不管做什么事,他都是胸有成竹,心中考虑得周全了才会放手去做。这书,其实我不用看,就知道印了出去,但凡是读过书的,照样子就能够把一座田庄管理得井井有条,连诸般细微之处也考虑在内了。”阮逸奇道:“既然如此,我们还帮着他看什么农事难道还能比他知道得多”韩琦微微笑道:“其实不是让我们看他漏了什么,能看出没写到地方的,也大约只有仲仪这管了大半年庄子的人。我们帮他看的,其实应该是哪里多写了,推己及人,云行按他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可是他想的能够推到哪个人身上去有的东西,他必然是写得过于详细了,其实别人根本不懂,也根本不在意,简单些才好。”阮逸把手中的书放在桌子上,叹了口气:“稚圭这样一说,倒确实如此。我也是在州县做了几任官了,农事应当说不陌生,然而还是有许多地方不知写了是什么意思。”“所以啊,我们就是帮他看看哪些地方实在是无大益处,印书时删减得当。至于这些细致的内容,别作一本,留待有缘人吧。”这些人里,韩琦是与徐平打交道最多的人。虽然两人的性格都有些过于严肃冷静,私下里的交往不多,但对对方做事的习惯却相知甚深,反而比别人看得清楚。徐平讲这些学问,往往带了前世的潜意识,再怎么注意也杜绝不了。结果就是有的内容他认为无比重要,绝不可以略过的,实际上这个时代根本没人在意。书里讲的有些东西过于超前,没到那一步别人怎么会明白王素想的却不一样,他一直是把徐平中牟的庄园看作自己的榜样,听了这话,把桌上的书拿了起来,不知不觉一页一页地看了进去。节后的开封城依然残留着端午节的气息,家家户户门前依然挂着艾叶,有的还有扎的艾虎,街上的小贩不停地叫卖着粽子。欢天喜地的孩童蹦蹦跳跳地跟在大人身边,手里拽着风筝,嘻嘻哈哈地向城外走去。徐平带着两个随身的三司军将,身边不远处是鲁芳和二三十个桥道厢军,在城门外骑在马上静静地等候着王沿的到来。官员出城之前有一些手续有办,出城要有诏敕,回城同样也要有诏敕。不然哪怕就是家在京城里,出个公干之后也不能进城门,而要在城门外的馆舍候旨。这是朝廷中央的官员出外做事的规矩,别看平时假期徐平来来去去,这次出去巡查河道是公事,可就麻烦得多了。王沿刚刚改了职事,又新入三司,办起来比徐平还麻烦。直等到日上三午,王沿才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向徐平拱手行礼:“在下来迟,劳烦徐副使久等了,恕罪”徐平道:“不需客气,天色不早,我们还是早早上路吧,今日必须赶到八里铺。”说完,见王沿身边并没有马匹,问他:“你是骑马还是乘车今日三司里向西京分铺送货的车队与我们同行,有马车可以乘座。”王沿有些尴尬:“不瞒徐副使,我刚刚进入三司,假期一过就要出外,有的手续还没有办好。马匹――还没有借出来,随从也没有来得及――”徐平脸色一沉:“刘沆是怎么做事的,拖拖拉拉罢了,你先随着三司去西京的车队乘车走一程吧,等到了八里铺换驿马。我派个人回去找刘沆,让他派两个军将来随你,在八里铺赶上与我们聚合。”很多官员的马匹是从骐骥院里借出来的,相当于徐平前世的公车。中层官员,像徐平这样骑着自己马的还是少数,毕竟骐骥院里都是好马。同样的道理,随从也大多都是借的三司属下的厢军,这就不光是三司官员,好多其他衙门官员的随从也是如此。刘沆管着兵案设案,这些都是他应办的事务,不知为何没有给刘沆配好。王沿拱手谢过,向旁边不远处的三司去西京的车队走去。徐平吩咐人去把带着车队的铺子公吏和正将叫来,让他们清一辆马车出来,并派两个人在王沿身边听候使唤。太阳高挂在天空,阳光普照,庞大的三司运货车队沐浴在阳光里,占住了大半的道路。周围聚了不少的京城百姓,对着这难得一见的庞大车队,指指点点。第20章 市场的车轮三匹马拉着的运货马车一辆接着一辆,排在路上一眼望不到头。在运货马车之中,间或还杂着几辆运客的四轮马车,显得有些显眼。马车队伍的两旁,每隔不远就有有一位骑士守在车旁,照应着路上可能发生的异常状况。以前也不是没有大队的运输粮草的车队,可从来没有这般整齐,一样的。,差不多的马,就连车上的货物,也是或箱或袋,给人一种整整齐齐的感觉。这种严整划一的场面既让人觉得冷冰冰需要敬而远之,又有一种别样的震撼,透出一种超越了人的平常力量的气势,虽然这只是一队运货马车,而不是车队。王沿有些沮丧,虽然坐在马车上很舒服,但自己堂堂三司副使,混在这样一个运货的队伍里,总让人有些不愉快。事情怨不得别人,其实刘沆早已经让人给他准备好了马匹和随从,是他觉得自己一个副使,怎么能够这样随便对安排好的人和马挑三拣四,让刘沆派人去这换那换,结果把刘沆惹恼了,一句现在没有合适的,让他耐心等待给打发了出来。刘沆虽然是天圣八年进士,可榜眼出身,天生就比王沿有优势。再说两者的本官也没差到哪里去,一个户部副使还吓不住他,王沿的能量还影响不到徐平。到了马车前,领队的公吏对王沿道:“王副使,这车在官道上行起来极为平稳,您尽可以安必乘座。在车上需要点什么,尽管对小的说。”王沿摆了摆手:“不必了,到八里铺也没有多少路程,一下子就到了。”说完,抬步上车,低头钻进了车厢里。这车是专门在东西两京之间运客的,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因为要跑两京之间的驿路,成本比京城里的四轮马车更加昂贵。驿路可比不得城里的道路平整,而且速度也不像在城里那样慢悠悠的,想舒服就要加防震系统。反正设计的载重不大,徐平把整个车厢制成一体,用四杆机构装到马车的底盘上,用上好的桑木减震。四杆机构能够保证车厢一直与地面平行,而桑木虽然硬了点,好在强度足够,不至于遇到意外车厢飞出去。没了前世方便能够买到的弹簧减震,空气减震,甚至各种各样的花式悬挂,这个年代制车,也只好因材就减了,有那个意思就行。王沿进了车厢,打窗子打开,见车厢里空荡荡的,叹了口气,有些无聊。转头向旁边看去,只见另一辆载客马车窗子紧闭,就连窗帘也都拉下来,完全看不到里面的情景,不由心中好奇。已经进入初夏天气,什么人能在里面耐住气闷,莫不是女眷旁边的马车里,郑主管挺直腰板,一脸严肃地看着坐在身前的小厮喜庆。他的两眼圆睁,让缩在车厢前面的喜庆看着就有些害怕。“主管,太阳升起来,车厢里闷热得紧,不如开窗透透气吧。”喜庆陪着小心,低声对郑主管说道。郑主管闷声闷气地道:“几百里路,我带挚你坐在马车上,如此舒服,省了在路上尘土飞扬的奔波。这是多么大的福气,怎么还嫌三嫌四”喜庆见郑主管的样子吓人,缩了缩脖子,再不敢开口说话。这次在西京洛阳开三司铺子的分铺,不但是货物要到那里卖,就连购物券也一样要发行到那里。郑主管是主事者之一,这次被分派的任务就是携带购物券。任你什么人物,十万贯钱揣在怀里还怎么轻松得起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那是写诗的人没有真的十万贯说的风凉话。真有那钱,先不说如何样的大粗腰能够缠得下十万贯钱,这一路山山水水,还是先想好怎么才会不被人把钱抢了去。像这种在三司里掌管巨款的公吏,向都是选的殷实之家,几家作保。官府根本就不怕你卷款跑了,卷的钱自然会从你家里和保人家里抄出来还上,然后全国海捕,闹到最后说不定官府还有的赚呢。这十万贯钱,郑主管可是担着几家老小几十口的性命,虽然外面队伍庞大,还有军队随行,依然是紧张得心一直提到嗓子眼落不下来。刚才旁边王沿上车,听到动静郑主管的心里就怦怦直跳,虽然理智告诉自己开封城外天子脚下绝不会出意外,但却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受了郑主管情绪的感染,小厮喜庆也是紧张得不行,愈发觉得车厢里闷热不堪。看看天色不早,徐平吩咐起程。庞大的货运车队在路上缓缓行动起来,低沉的车轮碾地声缓缓响起,像一个巨大的怪兽,一往无前地向前碾压过去。徐平在路的另一侧,带人骑马缓缓前行。看着巨大的车队缓缓前,徐平的心情莫名地的些激动。两京之间的这条商路只是开始,接下来的一年,三司还要开通在京西路北部各州的商路,每个州甚至一些大的县都要有三司的铺子开过去。用三司的力量,先在两京之间开成一个统一的市场。稳固了北部,下年开始便就扩展到京西路南部去。南部的中心襄州在汉水岸边,正是南船北马汇聚的地方。三司的商业网络延伸到那里,影响便就能够遍布长江两岸。杨告任京西路转运使,这些正是他要做的事情。开封府的另一翼是京东路,西侧的南京应天府离开封府太近,另一半的中心青州又离开封府太远,位于中心的郓州商业规模却又差了很多,开拓起来不如京西路方便。不过随着王彬与他在高丽的本族谈得顺利,一旦与高丽通商,甚至由此借道打开与日本的商路,京东路的地位便就比京西路更加重要。那里还是全国排名前列的丝绸产地,商机也更广阔,是三司下一步要开拓的地方。徐平在京城忙了一年,已经打下了基础,现在三司这辆大车,又驶向广阔的中原大地了。伴随着三司属下这巨大的车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第21章 矛盾到达八角镇驿站的时候,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天上,离着天黑还早。徐平没有接着赶路,吩咐队伍停下,准备在这里过夜。两京驿路,起自开封城西门新郑门,其间或十五里,或十里有一驿,直达洛阳。八角镇是离开开封的要冲,再过十五里是醋沟驿,又过十里是十里店驿,再十里就是另一个要冲中牟县三異驿。徐平的队伍人数不少,必须选择大的驿店歇宿。而且进入中牟县,那里的知县等地方官要前来迎接陪同,不好算错路程晚上还进不了县城。八角镇的驿站规模很大,常年迎来送往两京之间的官员兵吏,一切都准备齐全。驿丞早早便就迎了出来,把徐平和王沿一行迎进了驿站里。向洛阳送货的一众人等也在这里停了下来,虽然是公事,他们却没有驿券,住在驿站里一样要自掏腰包,回去由三司衙门算钱。驿站系统向来属于枢密院,三司铺子又不属于国家公事,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