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扫走,在树下留下一片清凉。秀秀弯着腰,伸着小脑袋,聚精会神地看着徐平在小院里的大杨树底下摆弄一堆药粉和汤汤水水。见徐平出了一口气,秀秀忍不住问道:“官人,你到底在做什么这都好些日子了,这些药粉这么难闻,你不烦吗”徐平站起身子伸了个懒腰,笑着道:“你在一边看着都不烦,我有什么好烦的秀秀,我跟你说,官人做的这个是万用良药,摘自前人古方,尤其对蚊虫叮咬有奇效。等过些日子我们到了岭南,就全靠这个东西了。”秀秀蹲下身子,凑近瓷盏中的一滩淡黄色液体闻了闻,皱着眉头道:“好刺鼻这叫什么名字怎么用”徐平得意地道:“这叫清凉油,你哪里被蚊虫咬了,只要抹上一点,就再也感觉不到痒了。”秀秀看了看盏中不起眼的那滩液体,不屑地道:“骗人我不信”徐平也懒得与她拌嘴,只是道:“等晚上你被蚊子咬了就知道。”此时已近八月,等不了多少日子就该动身远行了。趁着这段日子闲散,徐平利用前世的记忆尽量制备了一些到热带地区用的药物。第一就是清凉油,热带疾病最大的传染源就是蚊子,这东西有奇效。当然此时的药材与后世有很大不同,具体配方有差别,但具体原理是相通的。再一个是藿香正气丸和藿香正气水,用于防治中暑。这些都是他从赤脚医生手册上扒来,根据找到药材的情况略加改变,保证功能差不多就行了。这个时代也有治疗疟疾的中医方子,徐平把能找到的医书都翻遍了,吸引他的是一本笔记上看来的一味青蒿散。这味药实际平平无奇,但名字和里面的主药青蒿在后世可是大有名,是治疗疟的圣药,徐平当然留心。这个年代当然没有的概念,也不可能提炼出来,但已经注意到了青蒿对疟疾的作用。宋人入岭南为官,亲朋经常会以这药方相赠。秀秀虽然嘴里说着不信,还是忍不住涂了一点在手臂上,感受着那凉凉的奇怪感觉,小声嘟囔道:“一点都不好受”徐平笑道:“跟奇痒难耐相比,这可是好得多了”秀秀玩了一会,便拿条布条沾了一点去找苏儿,徐平终究是没什么好玩。徐家已经决定下来,秀秀和高大全一起随着徐平一起去岭南赴任。秀秀在徐平身边已经多年,离开了也不习惯。高大全孔武有力,以备意外。高大全仍没成亲,孤身一个人在庄里打熬日子。随着徐平去岭南虽然辛苦,但也是个机会,不定什么时候能搏个出身。倒是秀秀还是个小孩子,听说要去那种地方爹娘哭了好久。他们家已经从牛羊司脱了军籍,现在是徐平庄里的佃户,不能说不。张三娘又亲自找上门去,许给他们每年十贯钱,这才定了下来。倒是秀秀自己觉得无所谓,她在徐平身边已经习惯了。八月十二,庄里提前收新稻,让徐平能够吃上今年的米。在外面与庄客喝了几碗送行的酒,徐平回到自己小院。因为天热,饭桌摆在院子里。林素娘静静地坐在那里,苏儿站在她身后,秀秀在桌子另一边站着,见到徐平一起行礼。让秀秀倒上酒,徐平举杯对林素娘道:“今年风调雨顺,稻谷产得比往年都多,农家来说,这是大喜,我们喝上一杯。”林素娘强行露出笑意,与徐平喝了一杯酒。见林素娘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徐平便道:“收获新稻,这是喜事,素娘你怎么看起来一点也不高兴”苏儿嘴快,在林素娘后边抢着答道:“官人不知道,娘子这两天都哭了好几次了怕你担心,才不让你知道”林素娘回头瞪了苏儿一眼:“偏你口快”徐平一时默然。林素娘的性子什么话都憋在心里,在他面前看起来一切正常,实际上新婚半年,丈夫便就远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心里怎么可能放得下只是徐平没想到她会背着自己哭,在一起这么多年,徐平还没见过她流眼泪呢。见徐平沉默不语,气氛一下了沉重下来,林素娘挤出笑容道:“别听苏儿这小丫头乱说,我只是最近身子不适罢了。”“左右不过三年一任,连来到去,四年以后我也就回来了,我们都是少年时候,来日方长,用不着哭哭啼啼。”说到这里,徐平叹了口气,看着林素娘小声说:“只是不知道你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临行不能看上一眼,我心里终究不甘。几年之后回来,不知道他能不能认识我这个当爹的。”林素娘脸微微变红,低声道:“不管是男是女,我都给你好好养大,我们娘俩在家里一起在家等你。”林素娘已经有身孕两个月,正是这个喜讯才平息了家里的无限唠叨,张三娘没事就跑回中牟来住上一段日子。今天之所以不在,就是因为赶回京城里给林素娘准备补身子的药物去了。说起孩子,气氛便轻松下来。秀秀对苏儿道:“苏儿姐姐,有了小主人你可要跟他说些我的事,不要几年之后回来他不认我。”苏儿道:“你只管安心,我每天都在他面前提十遍你的名字”几个人一起都笑。徐平便道:“你们两个也坐下来,我们一起吃个团圆饭。”林素娘有了身孕胃口不好,其他人也便没有兴致,草草喝了两杯酒,吃过了今年的新米,便收拾了回去休息。淡淡的月光穿过开着的窗子,肆意挥洒,把床帐和桌椅都妆上了淡淡的银装。徐平看了看身边沉沉睡去的林素娘,枕着手,转身看窗外的月色。月亮快要圆了,自己却要远行。日子离得越近,心里就越是发慌,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割舍不下。把人生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的爹娘,新婚燕尔的妻子,还没出世的孩子,不知觉间已经种进了自己的心里。这座在盐碱地上自己一手打造起来的庄园,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当年作为献出白糖生意的报酬朝廷赏赐的两千顷荒地,是按净耕地算的,徐平没敢狮子大开口,只是按耕地三成,实际到手六千多顷,加上原来的面积,整个庄园已经接近八千顷了。靠着这些地,徐家就能富贵一生。然而,这一切都要暂时放手,一切从头开始。但凡有另一个选择,徐平真不想离开这里,就在这里安安稳稳地渡过一生,比什么都好。最放不下的还是林素娘,虽说马上就要做母亲了,可她自己在徐平眼里只还是个孩子。此时的人都是算虚岁,林素娘十六岁,在他前世只是刚上高中的年纪,身子还没发育成熟。但凡有一点办法,徐平也不想让她在这个年纪生孩子,对大人孩子都不好。可现实摆在这里,不能违背父母的想法。都说男儿志在四方,两世为人的徐平却不想做这种男儿了。若要走,三六九。八月十六,徐平再也拖不下去,正式起程前往邕州。取道信阳军入荆湖,经梅岭古道到桂林,再经昆仑关到邕州,这是此时去岭南的主要通道。反正在京城也没什么亲朋,徐平便从白沙镇出发,到郑州再南下去信阳军。天刚擦亮,白沙镇外便聚了来送行的人。徐正和张三娘夫妇带着林素娘在最前面,李用和带着李璋在旁边,不远处,则是秀秀的父母任安夫妻一家。张三娘只是哭,拉着徐平不让上马。林素娘站在徐平面前沉声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徐正拉着张三娘,看着徐平说不出话来。他今天又穿上了最爱惜的官袍,却没有一点威严,眼里有些落寞,好像一下老了很多。看着东边有太阳顶着金光快要钻出来了,林素娘拉住张三娘的手,小声道:“婆婆不要过度伤心,大郎终究是要走的。他去为官,为朝廷效力是人之正途,几年之后就会回来。”张三娘也知道不能一直拖下去,放开手含着泪对徐平道:“大郎可要好好地回来,在外面记得爹娘”徐平点了点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徐正把张三娘拉到一边,让林素娘和徐平说几句体话。林素娘拉着徐平的手,两人对视许久,终究是简简单单两句话。“郎君一路平安”“娘子珍重”林素娘强忍住眼泪,又小声说了一句:“我等你回来”李用和与李璋也上来道别,无非是祝徐平一路顺风。那边秀秀埋在母亲怀里也是哭个不休,他们家这几年有徐平关照,刚刚过上好日子,却又面临离别。弟弟虎子长大几岁,拉着秀秀的胳膊不让她走。一一道别,徐平翻身上马。旁边高大全驾着牛车,拉着徐平上任带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各种药品,许多书籍,还有一套铅活字,甚至几块白酒大曲。秀秀见徐平准备启程,从母亲怀里挣脱出来,抹了抹眼泪,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拉住弟弟嘱咐道:“这些年姐姐不在,你好好孝敬爹娘”说完,转身走向牛车。林素娘身后的苏儿突然冲上来抱住秀秀,哭着道:“秀秀,你可要好好的,过几年回来看我我们一世都是好姐妹”徐平骑在马上出了口气。前方太阳正蹦出来,金光笼罩,散发出万道霞光。阅读。第1章 桂州桂州驿馆。秀秀无聊地用手划着陶盆里面的清水,对旁边站着的高大全道:“高大哥,这里不冷不热,多么舒服来之前官人一个劲说岭南多么可怕,原来都是骗人的看我年纪小,就拿大话吓我”高大全苦笑着摇了摇头:“秀秀,现在是冬天,已经进了腊月了这天气热得都跟京城阳春三月似的,要是到了夏天会有多热”“是哦,我都忘了快过年了”秀秀抬起头,想了一会,突然惊得蹦了起来,“啊呀现在就这么热,到了夏天还不得把人烤熟了我们老家的夏天我都觉得热得受不了,这里夏天可要怎么活”一边说着,一边想象着这里夏天的场景,越想越怕,差一点就哭出来。高大全这个粗豪汉子最怕女人哭,急忙安慰道:“不要自己吓自己官人不是说了吗,这里冬天比我们那里暖和得多,夏天却相差不大,只是时间长一些罢了。你看这桂州城里人烟辐凑,那么多人,还有很多是从中原迁居这里的,一代一代百十年了,不都活得好好的”秀秀听了,歪着头道:“说的也是,下午卖给我们蜜桔的那个老伯就说他祖上是从中原迁来的,为了逃避唐末战乱,一百多年了呢”去了这个心腹大患,秀秀又高兴起来,对高大全说:“若是夏天不热死人,这里也挺好啊高大哥你看,到处都绿油油的,还开着花呢。对了,下午买的蜜桔你吃了没可真甜我以前都没吃过。”高大全的心思跟不上小女孩的节奏,只是苦笑着摇头道:“吃过了。”秀秀想了想,又道:“官人出去作客了,不知会不会带好吃的回来。”高大全无耐地说:“到底还是孩子,只知道吃。”桂州广南西路转运司衙门,新到任的转运使王惟正正宴请同僚属下。后花园里丝竹之声不绝,十几个女妓有的吹笛捻弦,有的怀抱琵琶,还有几个身姿妖娆的翩翩起舞,低声浅唱。主位上一位面色微黑一络黑髯的中年人,五十多岁,沉默不语地看着面前正歌舞的女妓。正是此地的主人,新任广南西路转运使王惟正,字晦蒙,年前从荆湖南路提点刑狱任上调来,刚到任不到两个月。旁边作陪的有桂州知州田绍忠,桂、宜、融、柳、象沿边兵马都监兼知宜州冯伸己,客位上则是新任邕州通判徐平。广南西路沿边,知州基本都是武臣出任,田绍忠和冯伸己两人都是四十多岁,恩荫出仕,仕宦经历都是两广和荆湖南路,围着洞蛮打转。见王惟正闷闷不乐,田绍忠凑近低声道:“漕使因何烦恼”王惟正看了一眼徐平,叹了口气:“岭南什么地方户口虽少,洞蛮无数,事务繁剧。中书怎么想的派了这么个不知事的少年人来通判邕州。曹尧卿已经年迈,需要专心蛮夷事务,民事全靠通判。这少年初次出仕,对政务一无所知,怎能当此大任”田绍忠道:“漕使怎么这么说我听说徐通判进士及第位列一等,唱名的时候天现瑞光,圣上都对他青眼有加,想必是有真材实学的。”王惟正哼了一声:“进士及第,会做诗赋有什么用吏干要一年一年做亲民官积攒下来,不是熟读经书就行”王惟正咸平九年二十七岁进士及第,由司户参军做起,判官、通判、知州一步步走上来,有资格不把徐平放在眼里。田绍忠却是个武臣,不敢随便评判文官,不好附和,乖乖闭上了嘴。他们的谈话徐平听不到,如果听到了说不定还觉得有道理。上任之前吏部有过专门的入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