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盛世唐魂> 分节阅读 4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2(1 / 1)

”张毅终于弄懂了两人的意思,不在乎的道:“你们尽管去办你们的事儿,河边那边的鸭棚和鸡棚也去看看到底弄好了没,老刘那边再安排几个人去接一下,这么多鸡鸭要赶回来可不是个轻松活”说着,张毅就进了屋,拿起毛笔就开始画图。在他看来修建一个暖房根本就是非常轻松的事情,一间全封闭的砖房,再在里边烧一个大炕,只要掌握好温度,和后世的那些用电灯恒温的人工孵化工序根本就没有两样。老太太看见孙子又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画画,老脸立刻就笑成了一朵菊花。虽然不愿意孙子入朝为官,可是看见孙子受到别人的赞叹她一样非常舒服,就连陛下都这么看重孙子,对于她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这一次孙子又要弄出什么好东西来刚刚画好后世北方炕的图纸,看了一下,不太满意,作为以后张家庄专门的孵化场必须还得加大才行,如果光是孵化几百只鸡鸭估计还不够柴火钱。张毅决定要做就做大一点,小鸡、小鸭这东西无论是庄子上自己养还是拿出去售卖绝对是一笔能够发财的买卖。因为对于平民而言,牛羊肉几乎与他们绝缘,而猪肉也不是随时能买到的,所以鸡鸭就成了他们能够随时可以用来打牙祭或者待客的主要肉食之一。一只五斤重的大鸡能卖到二十文钱,而一只小鸡的价格只需要五文,对于到处都是青草的平民小户来说这多收入的十五文钱就像是白捡的一样。至于在鸡鸭上费了多少功夫,反正家里的妇孺没事儿,不养鸡养鸭难不成当大爷供起来第九十四章 动力的源泉画画是一门艺术,不过张毅的艺术细胞有些缺乏,画不出三位透视效果,也画不出古人那股朦胧的意境,所以当一幅效果图完成的时候就变成了四不像。该有的东西道是都有了,就是炕有些大,占地也有些多,原本只打算将就着对付蝗灾随意弄个土炕凑合,结果画到了图纸上就变成了两亩范围的孵卵中心。只是张毅似乎并没有了继续修改的兴致,这种非常伤脑细胞的事情他不愿意打算再干下去,如果能平添出一个行当,并且能够有所收益的话就不妨做下去,反正长安城是不缺乏客户的。当西边的火烧云再次漫天的时候,整个张家庄就变得异常的热闹,还在门口就看见庄子口一片花白的洪流就不断的朝着庄子里面涌动,“嘎嘎”声,“咕咕”声一浪接过一浪,顿时就让耳朵开始轰鸣起来。后边的吴老栓正慌忙的招唿着几个青壮,都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篙东奔西跑的驱赶着掉队的鸡鸭,让它们跟上前进的队伍。看见几人狼狈的模样,立刻庄户门就加入了驱赶的队伍,很快这条由鸡鸭组成的洪流就朝着河边涌去。其实自从早上修建鸭棚和鸡舍的时候庄户们就一直在议论,他们不知道爵爷到底又想出了什么赚钱的新点子,但是有了牛棚的先例他们觉得这次庄子上一定又能添加不少的岗位,特别是那些妇人就尤为积极,一边说笑就跟着男人们来到了子爵府。“爵爷,今天您添了这么多鸡鸭要不要庄子里帮忙照看”吴老栓佝偻着腰顾不得满脸的汗水不好意思的对张毅道。作为和爵爷打过两次交到的人,他被庄户们推举了出来,最关键的是他其实自己也觉得是一个机会,如果爵爷同意家里的老婆子和大儿媳妇每月就能混个一两百文铜钱回来,这样的好事他决定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确需要人手,不仅是鸭棚、鸡舍那边,最近我还打算修建一个孵化场,也需要大量的人”张毅就蹲在府门前的门槛上,笑着和吴老栓说话。既然现在整个张家庄已经认可了子爵府或者说他这个爵爷的存在,那么一味的彰显身份就没有必要,和他们打好关系绝对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爵爷当真”吴老栓的两只眼睛立刻就亮了,话才刚刚出口就发现了不对,一个巴掌就抽在了自己的嘴巴上,笑道:“瞧我说的,爵爷的话自然是一口唾沫一个钉,只是爵爷,您打算雇多少人手老汉家里的老伴和儿媳妇里里外外可是一把好手,如果您用的着明儿我就把她们给您叫来”拍马屁这种事情从古到今就没有断绝过,虽然吴老栓拍的并不高明,但是却也实在。张毅笑了笑,说道:“光是她们俩可不成,光是鸡鸭那边每天捡鸡蛋、鸭蛋,还要帮忙弄食,我估计这就需要十来个妇人。除此之外还需要几个懂水性的汉子,就着这泾阳河每天在河里放鸭也需要人手这方面的事情你去找老钟就好,不过我觉得你其实可以去孵化场帮忙,那边现在就非常缺一个能够管事的人,我每个月给你一贯钱怎么样”一听到一个月一贯钱的工钱,吴老栓的嘴就张的老大。幸福来的太突然,以至于他还以为是在做梦,就连张毅叫了他好几声都没听见。要知道,一贯钱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在长安吃一个就能填饱肚子的胡饼也不过两文钱而已,一贯钱能买五百个,放在家里能吃一年心里正在计算一贯钱怎么花,就感觉胳膊被人推了一下,回头一看正看见老钟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吴老栓这才从梦幻中清醒过来,赶忙对张毅保证道:“爵爷,您信得过老汉,老汉这条老命就是您的,明天我就把铺盖卷带过去”带铺盖卷就是打算以场为家不回去了,一头牛的价格也不过是八贯钱而已,在这个人不如牛的时代,他只需在孵化场干上一年,他就能买一个半的大牯牛,对于他来说这绝对是一份值得拿老命去拼的活计。“可不敢让您住在孵化场,以后那儿的味道您可受不了”这时候老钟笑呵呵的插话道:“孵化场那边按照少爷的意思您过去主要的工作就是管理下面的妇人干活,每日里查查里面的温度还有和到孵化场购买鸡仔、鸭仔什么的,至于干活完全可以让下面的人去干。”说着又指了指南边的一块空地,说道:“您看,以后的孵化场就在那边,明天我就去找人准备建房子,您想要去上工估计还得等半个月”说到上工还需要等半个月,吴老栓顿时就急了。一个月的工钱是一贯,半个月就是五百文钱,想到五百文钱还没到手就白白的飞掉,吴老栓就觉得就像自己的钱被偷走了五百文,当下就急道:“管家,干嘛要等到明天地里现在都出苗了,有水车引水浇灌,粮食和药材都长的不错,除了修道观被征用了几个人现在庄子的青壮都快成懒人了。不成,这些个家伙才刚刚吃了几天饱饭,就变得这么懒,老汉待会儿就挨家挨户的叫他们,明儿一早该砍树的砍树、该开石头的就去开石头,要是耽搁了爵爷的大事就不好了”钱,总是让人充满了无限的动力。看着吴老栓立马就像年轻了几十岁一般朝人堆里冲去,张毅就觉得自己实在是有些对不住人家。花点儿小钱人家还对你感恩戴德,甚至不顾老迈的替你四处奔走,这样的人实在是值得让人尊敬。不过吴老栓愿意干,张毅也不会去阻拦,毕竟这件事里头自己虽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对于能够如愿上工的汉子和妇人来说同样也是受益者,既然双方都有利那么这件事情就是正确的。第九十五章 老人的智慧春风徐徐三分暖,绿草盈盈百花鲜。春日的芳华总是让人迷醉,在暖洋洋的阳光的照射下最能催发出人的惰性,特别是对于张毅这样的贵族来说舒适的生活就更像是一瓶毒药,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中变得更加的慵懒。在这期间冯智戴已经回了岭南,既然该办的的事情已经办完了就没有继续拿着读书当幌子留下来的必要。程处默也来过,除了一如既往的带来了一些长安城如今的一切情报之外就基本上一无是处。对于好友的离去张毅并没有伤感,沈阔海的海路已经成功的开辟完成,如果借助海船就这沿海晃荡过去来回只需要不到三个月时间,如果自己有空完全可以去岭南尝尝荔枝。只是据沈阔海说现在的海路风险依旧很大,上个月他就有一艘船成为了海龙王的祭品,这无疑让张毅果断的打消了今年准备去岭南过冬的念头。好在村学已经修缮完毕,就靠在子爵府不远的果林子旁边,每日清晨和黄昏时分就能听到外间稚童欢快的笑语。牛棚早已经走入了正常,张狗蛋就将牛棚打理的非常不错,最开始的时候还没看出来,没想到半个月不到他居然能够在老刘的指点下将数十个娃子管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孵化场也早在二十天以前就完了工,经过十多天的累积,已经有了相当大一部分鸭蛋,在妇人们不断的逼迫下,公鸭们就累死累活的开始踩蛋,于是孵化场就开始了第一次任务。经过几天的尝试根据吴老栓的汇报似乎情况非常不错,除了中途因为一个值班的工人因为半夜睡着而熄了火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的问题。幸好是春日,并且孵化场的保温效果不错,并没有出现死蛋。可是即便是这样,暴怒状态下的吴老栓依旧将那名汉子当着孵化场所有人的面进行了一次史上最严厉的批评。当时那名汉子就哭了,堂堂七尺男儿当即就脱掉上衣,光着上身跪在地上请求处罚,并且希望吴管事再给他一次机会,保证以后再也不打瞌睡云云。虽然汉子最后如愿的保住了活计,不过依旧受到了罚钱百文的惩罚,这让他在欣喜的同时也深深的长了一次记性,一百文钱对于他那样的庄户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一切似乎都进行的非常顺利,整个张家庄就进入到了一个良性循环,张毅觉得如果时间再长一些,等到庄子上的人都完全熟悉了现在的模式,那么他以后就完全可以当个甩手掌柜,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躺在躺椅上数钱的大爷。正准备让允人帮自己捏捏后背,顺便用脑袋蹭蹭那两团柔软,就看见老钟脸色阴沉的走了进来。“少爷,地里地里出事儿啦”老钟看着张毅,声音因为激动变得有些颤抖。张毅一愣,然后就站了起来,地里至少种着一大半的药材,这可是到时候有大用的东西,在这会儿可不能出一丁点的纰漏。于是赶忙问道:“怎么回事”说话间便登着鞋后跟,准备亲自到地里一探究竟。“前几天老刘就说地里有跳子,我当时寻思着孙神仙他们不是在想办法了吗,所以就没在意。可是”说话间,老钟就一幅惭愧到极点的神色,颤抖道:“就在刚才,老刘又提起这件事,我到地里一看全是新出来的小跳子,在地里跳的满地都是。开春一个月啊,这才是出来的第一批,等后面的出来”老钟说到一半就说不下去了。从他的神色上就可以看出,地里的蝗虫肯定不少,若非如此平日里稳如泰山的老钟也不肯能轻易的慌神。“别急,走,咱们去看看”张毅一边安慰老钟,脚下就飞快的朝河滩跑去。等到了河滩的时候,地里早就已经围满了不少的庄户,表情之痛苦根本无法用言语形容,甚至几个妇人已经急的大哭起来。“哭,就知道哭哭丧啊”正准备上前,就看到三叔公坐在地边的石头上朝着妇人们破口大骂:“也不看看是什么时候,都火烧眉毛了还在这里闹腾,嫌现在还不够乱一个个的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要是耽误了爵爷的大事家里才是真的没了活路”原本还以为三叔公能有如此大的威望,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活的够久,现在看来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一个老庄户居然能准确的分辨清楚目前的形势,并且还能根据事情的重要性来进行对待,就冲这一点来说就非常难得。地里的粮食和药材重要不假,可是对于现在的张家庄庄户来说并不是如同以前那样是单一的活命基础了,因为除此之外几乎庄子里每家每户都有人在爵爷的产业里做事,而且收入还不菲。所以,在三叔公看来,既然地里的庄稼已经说不准能否保住,那么爵爷产业里那些活计现在就成了活命的根本,如果庄户们沉醉于地里的庄稼而忽视了活计那才是最要命的事情。况且地里种着庄稼,就算用人去抓也不实际,毕竟人可没有虫子灵活,就算累上个一整天估计成效也不大。“三叔公,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些跳子祸害庄稼不成”立刻就有一个汉子问道。不仅是他,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庄户都有这样的疑问,对于一个把庄稼看的比命还重的他们来说,放弃地里的庄稼简直比要了他们的命还难受,虽然照目前的情况看来随着时间的推进或许还好更加的恶劣,但是他们还是希望能够拯救一下。“哼一个个的都榆木脑袋”三叔公恨铁不成钢的看着眼前的众人,气的接连的咳嗽,好不容易缓过气来之后才道:“你想怎么样去地里捉估计还没捉几个地就被你给跳平了现在有工的赶紧去做工,没工的都去割野菜风干起来,还有青草什么的也别放过,如果不济这些东西也能活命”作为一个经历过天灾的人瑞来说,三叔公心里非常清楚。无论是旱灾还是蝗灾,归根结底最后还是要回到一个粮字上,特别是到了五六月份,等到蝗虫全部长上了翅膀,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末日。整片大地到时候可真的叫做一个赤地千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