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一会儿就出来,一起上工去啊”这个妇人夫家姓张,住在他们隔壁,家里男人种田,她则上工,也就是纺毛线织毛衣,没几天就和鄂力亚的婆姨熟了,上下工都在一起。“张婶儿早。”哈巴拉在一旁叫道。“哎哟,这孩子嘴真甜。”张婶儿被叫的喜笑颜开,伸手摸了摸哈巴拉的头,只是摸着摸着,眼圈却开始发红了。一旁的鄂力亚见状,心中暗叹,这家人的情况他也听人说过,据说是从陕北逃难过来的,儿子女儿都没了,只剩老两口,见到小孩都特别亲,哈巴拉没少拿他们家的吃食。“张嫂”鄂力亚轻咳一声,“我有个主意。”“啥什么主意”张婶儿将目光从哈巴拉身上收回,一脸迷糊地看着鄂力亚,不知他在说什么。鄂力亚虽然已会不少汉语,但骨子里蒙人的直爽没变,没有兜圈子,直接开口说道,“我看战队里那帮小子,有不少是孤儿,你就没有想过去收养几个”“收养战队的孤儿,行吗”张婶儿喃喃问道。正文 第381章 农忙闲话2“有什么不行的”鄂力亚反问,“这几天我天天和这帮小子在一起,别看他们个个要强的不得了,可闲下来的时候,也有人会躲着哭鼻子,我知道,那肯定是想爹娘了呗,你就是给他们缝缝补补,有空一起吃顿饭,你把他们当儿子,他们自然会把你当娘的。”张婶儿呆了一小会儿,扬起手朝自己腿上狠狠拍了一下,“对啊,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呢等会儿我就去找小志,跟他说说去。”原来这个张婶儿,就是花花的母亲,跟着志文到了涿鹿山,已经安定下来了,只是儿子惨死,闺女没了踪迹,两人年纪已大,也没想着还能再生,膝下无子,一直耿耿于怀。之前不是没有想过收养几个孤儿,只是逃难途中顾不上,到了涿鹿山又忙得不可开交,就把这事儿渐渐忘了,偶而想起来的时候,大多数孤儿都去了战队,战队队员在涿鹿山地位极高,她也就淡了心思。“谢谢你啊,鄂力亚兄弟。”张婶儿说道,随即一拍脑袋,“哎呀,你说我这脑子,被你出的这主意都欢喜得把正事儿都忘了,来来来,这是给哈巴拉的东西。”说罢从怀里掏出几个紫色的物事,递给鄂力亚。“这这可不行,”鄂力亚连忙推却,他知道这叫红薯,是山里种的一种粮食,这两天刚成熟,正在收割,“张嫂,这是张哥辛苦种出来的,大家都不容易,还是留着自己吃吧。”“你就拿着吧,鄂力亚兄弟。”张哥从自家小院里走出来,顺手带上院门,一只手拿着锄头,肩上挑着根扁担,两头是两个大簸箩,“这玩意儿啊,地里多的是,我种了十亩,即便交了三成的那什么种子费,也多的吃不完。”“就是,客气啥,鄂力亚兄弟。”张婶不由分说,将手中的红薯硬塞给了哈巴拉,古语说的好,“仓禀实而知礼节”,张婶儿以前那么算计的一个人,有了存粮后,人也爽朗大方了许多。“烤着吃最好,又香又甜,不过吃多了容易上火,”张婶接着传授经验,“要是怕上火就蒸着吃。”“那就多谢张哥张嫂了。”鄂力亚道谢,又对哈巴拉说道,“还不谢谢张叔张婶儿。”“客气啥。”张哥已经走到了鄂力亚身边,脸上的神情混合着喜悦、满足、自豪,还有深深的崇拜,“鄂力亚兄弟,现在咱家里不缺粮食,你猜,我十亩地能收多少斤粮”“不知道。”鄂力亚老实摇头,他于农事实在是不通。张哥伸出一个指头,得意地晃着。“一千斤”鄂力亚试探性地问道。“埋汰我是不是”张哥不悦地说道,“要是十亩地才收一千斤粮,我能被人用唾沫星子淹死,告诉你,怎么也不会少过一万斤。”鄂力亚被惊得合不拢嘴,十亩地收一万斤粮,那亩产就是一千斤了,他虽然不通农事,可常识还是有的,再好的地,顶了天一亩也不过能有三百多斤的收获,这样的地,那可都是宝地了,数量是非常稀少的。这山里能有这么好的地,亩产千斤,还都归了眼前这张哥鄂力亚难以置信。张哥一看鄂力亚的神情,就知道他想歪了,“想什么呢告诉你,咱们涿鹿山,家家的亩产都差不多是这个数,多用心伺弄土地的,能过千,不够用心的,也有八九百。”“你以为是地的功劳啊,告诉你,和地没关系,那是志文的功劳,是他让咱们种的神粮,才能有这么多的收获。”张哥的眼中已经泛起了小星星,那是崇敬的神情。“不是还有一种叫土豆的粮么”鄂力亚声音有些发抖,他也被这个产量惊到了,“也是这么多”“差不离。”张哥笑眯眯地回答。打败流匪后,涿鹿山开春种的红薯和土豆熟了,进入了收获季节,自那以后,志文在涿鹿山的声名地位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这些种地人家的心中,说的话几乎等同于圣旨了。眼下这两种高产作物丰收的消息还只局限在山里,等真正传播开来后,志文才是真的名声大噪,这也不难理解,想想后世袁隆平的声誉,此时的农业社会,志文能弄出亩产一千斤的粮食,还不怎么需要水,被人怎么崇拜看重都不过份。这可是实打实的声名,谁都不能诋毁,就是高高在上的士人们也不行,利用系统施展所谓神通,蛊惑愚夫愚妇获得的声名与之相比,高下立判。当然,这也引来了不怀好意的觊觎和麻烦,此乃后话。“那涿鹿山这一回能收多少粮食啊张哥你给我算算。”张哥羞恼地看了鄂力亚一眼,“我哪算得清,不过李智李先生给大家算过了,咱们开春前开了四千亩的地,那就能收四四百万斤粮食,对了,据说不论是红薯还是土豆,马上接着还能再种一季,那一年就是八百万斤。”八百万斤鄂力亚的脑子已经想像不出这个数量的粮食到底是有多少了,初到涿鹿山,见人丁兴旺,他还多少有点担心,怕粮食不够吃,眼下这丝担忧已经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当初跟着志文来中原安家的决定真是无比英明啊,鄂力亚暗自庆幸。这张哥张嫂两人能有一万斤粮,即便上缴三成,也有七千斤,怎么吃的完,鄂力亚不免有些艳羡,不过想到自己作为弓马教头,每月的这个什么,对,叫薪水,也不少,鄂力亚随即又释然了。“哟,都在呢。”鄂力亚的浑家这时也从院内出来了,不由分说一手拉着张婶,一手拉着哈巴拉,“走走走,张嫂,上工去。”得了甜头,她纺线的劲头可是比谁都高,连旁边自家的男人都顾不上了。“得嘞。”张哥挑起扁担,拿上锄头,“你们去上工,鄂力亚兄弟出山放马,我呢,继续到地里收粮食去。”十亩地已经收了大半,再有几天,也就能收完了。正文 第382章 农忙闲话3“大柱,你说,为啥这块地收的粮就这么少呢”小英娘站在地边,杵着锄头,一脸不解地问孙可旺。适逢收粮,小英娘和孙可旺各自告了假,要把他们伺弄的这十亩地里的粮食全都挖出来。对干惯农活的他们来说,十亩地不算多,两人足矣,其他人有空也会过来帮忙,没几天工夫地里的粮食就收得差不多了。小英娘和孙可旺虽然平时各自都有事,但对这田里的事儿还是很上心,每天总要来看看,除杂草、浇水什么的都没落下,回报自然是丰厚的,前几亩每亩收获的粮食都在一千斤以上,出乎意料的丰收把小英娘和孙可旺弄得乐不可支。偏偏今天最后这亩地作了妖,两人把地刨了个遍,成熟的红薯寥寥无几,拢在一起一称,连一百斤都不到,与前九亩相比,那是天壤之别,这还是他们精心伺弄的结果。孙可旺沉着脸坐在地上,要知道山里其他人家,最笨最不用心种地的人家,亩产最低也有八百多斤,这亩地就这么点收获,叫他这个从小种田的人脸往哪儿搁,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根本就不会种地呢。“不会是遭了虫吧,或者被老鼠吃了不行,我再挖挖看。”小英娘不信邪,抡起锄头打算再把地挖一遍,看看地里还有没有遗漏的红薯。“宋婶儿,别费劲了。”孙可旺拦住小英娘,这块地他们已经挖了三遍了,远比其他地挖得要深,能找到的红薯全都收了,再挖一遍也是徒劳无功。“那那你说咋办”小英娘满脸沮丧,“才收了这么点粮,可对不起小志啊。”小志志文孙可旺听到小英娘这么说,脑子一转,对啊,这事儿应该去找志文才对,虽然从开田到收获,志文只来地里转了一圈,但是孙可旺本能地觉得,真要想弄明白这块地为何如此低产,恐怕还是只有找志文才行。“志哥,光租子就能收一百二十万斤的粮,”宋献策在屋里正兴奋地跟志文算着帐,他们还是习惯把种子费叫做租子,“剩下的山民们也吃不完那么多,用布匹什么的去换肯定没问题,这么一算,咱们至少能有三百万斤以上的粮食。”志文也很兴奋,红薯土豆能亩产一千斤也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这点产量虽然与后世相比拿不上台面,但在明末,却是惊人之极。说实话,若能推广开来,并且产量不降,那么在小冰河时期的中国北方,因为连年大旱引发的粮荒,从而造成的流民问题就能大大得到缓解,当然,流民造反并不仅仅是缺粮这么简单,若不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粮食再多,也不过是少数人手中的数字财富。“还有还有,”李智也是语无伦次地说道,“收完这茬儿粮,山里有田的人家就不用再发粮食了,可以用毛衣、布匹还有青盐代替,省下来的粮,可以用来招募难民,要是有富余,咱们还可以拿去卖呢。”钱管事出来乍到,和人还不太熟,没有说话,不过也被这惊人的产量刺激得有些手舞足蹈。见这三人高兴,志文也笑着点点头,三百万斤的粮食虽多,但与他塞外之行的收获相比,就不值一提了。他这一趟回来,除了一开始的羊毛是实打实大伙儿能看见的,又抽空与宋才捷带着上千匹马的马队山外绕了一圈,这小子算是目前最能知晓他秘密的人了,对其他人仍然说是去那些废弃的坞堡找粮食。两人很快满载而归,青盐、布匹、茶叶,还有武器、铠甲、箭支等等,其他粮食如小麦高粱也有,总吃红薯土豆也不行,各种东西数不胜数,山里的仓库都装不下,即便这样,也只是从系统里拿出了一小部分。当然了,种出来的粮食数量上虽然不算多,但胜在细水长流,还能稳定人心,提振士气。“志文,志文”孙可旺在屋外大声叫着,与小英娘一起冲了进来。“大柱,宋婶儿,粮食收完了”见他二人脚上身上沾着泥,手里提着锄头,志文问道,他记得他们自己种的这几块田已经收得差不多了。“对了,地里的收获没什么问题吧”志文特意又问,他本打算过一会儿就去地里看看,现在两人既然回来了,就不用再跑一趟了。“有问题。”小英娘很是沮丧,“最后这亩地,才收了一百斤不到的红薯,唉,真是真是白瞎了你的苦心。”“脸都丢尽了。”孙可旺嘟囔道,“整个涿鹿山,就没有下过八百斤的,志文,你说说,到底是咋回事儿咦”说到这儿,孙可旺发现志文脸上既不惊讶,也不生气,反而是直欲大笑的样子,“咦,志文,你不会是早就知道了吧”“哈哈哈”志文终于大笑出声,“大事成矣”屋内四人都不解地看着他,这亩地的收获这么低,有什么可高兴的,还大事成矣志文收了笑声,解释道,“宋婶儿,大柱,最后这亩地的收获如此之低,却是与你们无关”当初志文拿给大家做种的红薯土豆,在系统仓库里都是彩色的,唯独自家的最后这亩地,他用的是一直没被他收进仓库,在外面给大伙儿瞧新鲜的红薯,临种前志文专门收进去看了一下,它们在系统仓库里单独摆放,还是黑白的。至此,志文终于明白了,系统里种出来的粮食在系统仓库里都是彩色的,拿去做种,产量都能远超当下,当然,其他作物没有试验过,具体能有多高,还不得而知。而现实里种出来的粮食,收进系统仓库里则是黑白的,用来做种,产量就只能达到当下的水平,不过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