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狩猎> 第4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章(1 / 1)

这抽油烟机最近才用过。叶潮生说着,几下就拆下了油烟机下的油盒。油盒看着很干净,对着光仔细观察才能看到底部附着一层薄薄的透明油渍。叶潮生下结论:使用频率很低。和唐小池从一楼老太太那里获得的信息都能对得上。回了办公室,叶潮生问清洛阳还泡在技术部,转身下楼去找洛阳。洛阳这两天都泡在技术部里和那些小年轻一起看监控。叶潮生推门进去,差点被满屋子的烟味呛出眼泪来。他二话不说,走到窗前一把拉开合得一条缝都不露的帘子,打开窗户。叶队,冷啊。技术部里的小年轻抱怨。叶潮生伸手点点他:室内抽烟,还不开窗,回头小心你们领导来扣奖金。小年轻嘻嘻哈哈:张科自己带头抽,要扣先扣张科的,哈哈哈。洛阳从角落里的一台电脑跟前抬头:叶队,正要找你。你来看看这个。叶潮生走过去。电脑上的视频来自一台道路监控摄像头,画面右下角有沣田-南13的字样。这是沣田路梅苑小区南门门口的一个交通探头,刚好能拍到南门门口的公交车站。洛阳一边解释,一边熟练地在键盘上敲了几下。技术部的小年轻凑过来感慨:多亏去年新上了人脸识别系统啊,否则就算是有目标,几十个摄像头上百个小时的监控一帧帧看过去,那也得十几个人看半个月啊。说话的功夫,洛阳已经调出了监控。一辆326路公交车驶入监控范围。公交车到站,停稳,开门。后门下车,前门上车。南门这里是个大站,乘客上上下下,公交车足足停了有四五分钟。公交车关门,刚起步,忽然又停下,后门被打开,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女人从后门匆匆下车。洛阳敲了暂停键,放大了画面中最后下车的女子面部:这个清晰度看着不是特别好,但系统判定是同一个人,是徐静萍小年轻在旁边插嘴:其实这个清晰度对机器已经完全够了。它采样的是面部特征点。根据特征点之间的欧式距离,曲率和角度来计算对比。像这个,眼睛,鼻子,嘴,下巴,颧骨你看看,多明显啊,错不了。叶潮生仔细看了一眼,日期是十二月二十五日,正是黄慧死亡的当天,时间是下午四点二十二分。还有别的摄像头拍到她的吗?叶潮生问。有。洛阳说,在北门拍到过她一次,二十九号下午。就这两次?洛阳很肯定:就这两次。叶潮生直起腰来,想了想,说:行,你把这两段存下来拿回队里,我们再研究一下。他说完,又不死心地问了一句,这就是所有的监控了吗?是的。道路监控,民用监控,都在这了。但民用监控什么也没拍到,主要是民用监控拍摄范围很小,一般都是自己门前那一小块地方,防盗防纠纷用的。有这两段视频已经帮助很大了。叶潮生拍拍洛阳,辛苦了。说着话,叶潮生的手机响了,满办公室的烟|鬼们纷纷抬头望过来他的手机铃声快成市局的一个传说了。汪旭说花禾区临潮路派出所来人了,说是要汇报当时那个烧炭的案子,叫叶潮生回去。叶潮生刚上楼,在楼梯拐角就看见蒋欢站在办公室门口,见到他就挤眉弄眼地走过来。怎么了,还非得叫我回来,你们自己问不了啊?叶潮生边走边问。蒋欢朝办公室努努嘴:刘姥姥来大观园了,指名要见贾老太太呢。叶潮生瞪她一眼: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待他进了办公室,才明白蒋欢说的是什么意思。一个连|环|杀|人|犯|后面拽出一个乞讨集团,跟着扯出了一个分局领导黄光亮,叶潮生一战成名。他本人的传说也从有钱人家的公子哥闲得蛋疼来公安系统体验人生,转而变成了纨绔子弟受党的召唤被改造成人民的好公仆,揪出了党的队伍里的蛀虫,叶潮生磨磨后槽牙,有点痒,怎么前后两个听着都像是在骂他呢。花禾区临潮路派出所来的是个年轻民警,一见到叶潮生先嘚嘚地表白一番仰慕之情,顺便给叶队长科普了一下目前公安系统内部流传的关于他的传说。叶潮生头疼,伸手制止他:同志同志,咱们说正事吧,说说烧炭那个案子吧。年轻民警立刻正襟危坐,打开手里的文件夹:叶队长,这个案子我太清楚了。这是我工作后的第一个人命案子。蒋欢倒了杯水放在小民警旁边,趁机站在旁边听。小警察喝口水,放下杯子,清清嗓子,说:那天刚好是我值班,早上七点多调度中心发来通知,有人报警称邻居家烧炭出事了。当时我和一起值班的老同志立刻赶往现场。我们刚到,救护车就来了。当时第一件事就是开门救人。门都没开,邻居怎么知道隔壁烧炭出事了?叶潮生问。小警察解释:是这样的,他们那条街,都是生炭盆取暖的,出过几次事,所以一到冬天社区就要宣传注意安全,所以大家都很警惕。那天也是巧,邻居起来做早饭,家里没鸡蛋了就想去隔壁借一个。结果他去敲门,怎么敲都没人应,他就觉得是出事了,于是赶紧报警。叶潮生点点头。小警察继续说:当时门是锁着的,被我们从外面踹开。那是个平房,租的。里头一间睡觉,外面就算是店面兼厨房兼货仓了。这家是个卖水果的,门口还堆了好些没卖完的水果。我们进去一看,所有的窗户全部被关死。外头这间倒了一个,卧室里还有三个。他家一共四口人?叶潮生打断了他,夫妻两个加一儿一女?对,没错!小警察点点头,露出崇拜的表情,叶队长都知道啊。外头倒的那个是女儿,里面还有父母和哥哥。当时现场勘查情况怎么样?叶潮生问。小警察摇摇头:没找到什么特别有用的线索。外头的女儿是胃内容物倒流进气管导致的窒息死亡,里面的三个都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他们平时门开着卖水果,有时候外人也会进屋去自己挑水果,我们在现场采集到了大量无用的指纹,连比对都没法做。再考虑到死者生前刚好家里出了事,生活很困难,当时定案就是自杀。叶潮生说:但家属不同意你们的结论,对吧?小警察看着叶潮生,目光谨慎。他试探着开了口:其实我也觉得还有些疑点没有解释清楚。叶潮生眯了下眼:怎么说?小警察有些紧张,攥住手心,小心地说:炉子里的煤太多了而且尸检报告里,四个人血液里的一氧化碳含量浓度不一样。☆、玩偶之家 三十八小警察看着叶潮生,目光谨慎。他试探着开了口:其实我也觉得还有些疑点没有解释清楚。叶潮生眯了下眼:怎么说?小警察有些紧张,攥住手心,小心地说:炉子里的煤太多了而且尸检报告里,四个人血液里的一氧化碳含量浓度不一样。啊?煤太多了?蒋欢惊讶,为什么啊?小警察扭头看了眼蒋欢。他的眼神里有一种很突兀的,和他表现出来的拘谨毫不相称的东西。蒋欢形容不出来是什么,却被那眼神看得心里一凉。住那片的人都穷,有钱谁也不能去烧生炭炉子。小警察说,案发现场那炉子,塞得太满,都顶到防火层上了。穷人不会这么生炉子。费炭不说,这样也烧不好。这个同志说的没错。小吴走过来,我家农村的,前两年还在用生炭炉子。有照片能看一眼吗?有。小警察从他自己带来的文件袋里摸出一张照片,递给小吴。叶潮生又问:那血里的一氧化碳浓度又是怎么回事?小警察从文件袋里又摸出另一张纸递过去:您看看这个。屋里那三个人血液里的一氧化碳浓度都是92,属于急性中毒致死。但女儿体内的浓度只有61。叶潮生看着手里的这份血液检测,怎么会差这么多?炭盆摆在哪里的?小警察说:在里间。里间和外间隔了个门,我们进去的时候,门是开的。叶潮生放下血液检测报告,目光直直迎向:那你是怎么想?仿佛是叶潮生给了他某种鼓励,小警察脸上的那一点期待很快扩大成了肉眼可见的喜悦。小警察的语气带着一点急切:这家出事前一个月,女儿在上学路上出了车祸,大腿骨折,一直行动不方便。男的又有肾病特别怕冷,所以一直以来他家都是用电炉子取暖,不生炭,因为生炭热得慢,还老得起来开窗户换气。这是当时认为是自杀而不是意外的主要原因平时都不用炭取暖的,肯定是为了自杀,专门买了炭盆回来。小警察端起杯子喝口水,继续说:但是受害者的弟弟不同意。一是他觉得他姐姐不可能是遇到点事就要自杀的人,二来是他从来没听他姐姐提过要买炭盆的事。但他的想法都不太立得住,没有过硬的证据。想自杀的人也不一定会和亲人讲自己的计划,当时就被分局刑侦队否掉了他杀的可能。那两年花禾区分局管刑侦的是黄光亮。小警察有点愤愤:我那会是新来的,又是基层派出所,也没资格说太多,这个案子快快就结案了。但是这个血氧浓度的问题明显就是说不通的。如果按照分局认为的自杀来推断,应该是女主人等到一家人都睡了,才点了炭盆。正常来说应该是一家人在一个屋子里。但现场里,我们是在外间发现了女儿。就算是女儿中间醒了,起来求救,那也应该是头冲着外面大门的方向,可在现场她是头朝着里间的方向。这倒是啊,蒋欢也听出来不对了,就算是中途醒来,想要呼救,但是体力不支倒在半路,也应该是朝着外屋大门的方向啊。叶潮生点点头,一时没说话。小警察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对面叶队长的表情,又说:叶队长,我能问一句,你们现在问这个案子是?叶潮生抬眼,没接他的话,反问道:他们家出事前,和什么人来往过吗?小警察摇摇头:邻居说没太注意。他们那条街人员复杂,流动性也高,住那的基本都是租房子的。打工的,卖点水果蔬菜的,还有好多是群租的。每天来来去去进进出出,没法注意。那社区服务中心的呢?叶潮生又问。小警察一愣:社区?这个社区可能会经常去吧,那会正好是防火防中毒宣传期,又赶上年底,有时候社区还送个温暖什么的,应该有去。这家人的邻居还住在那吗?叶潮生问。小警察摇头:隔壁出事以后他们就搬走了,说晦气。叶潮生扭头对蒋欢说:再联系一下这个街道社区,问问这个情况。好。蒋欢一口答应,走了。小警察抿了下嘴,又问一次:叶队长,你们是想重新调查这个案子吗?叶潮生看着他脸上的期待,想了想,说:可能和我们正在调查的一个案子有点关系。如果这个案子真的有疑点,我们会接手过来重新调查的。小警察笑了,点点头:叶队,谢谢你!她弟弟知道,一定会高兴的!送走了千恩万谢,恨不得当场给叶潮生烧三炷高香的年轻民警,叶潮生折回办公室,在办公室里看了一圈,没找到许月。他随手拉住小吴:见到许老师了吗?小吴回忆了一下:许老师好像接了个电话,然后就出去了。叶潮生点点头,回小办公室给许月打电话。他连打两个都没人接,打到第三个时,刚响了一声就被人挂断了。接着进来一条短信和老师谈事,一会给你回电话。许月收起手机。袁望坐在对面,用一种不大满意的神色看着他:是那小子吧?他怎么跟个刚生出来的奶狗似的,一会见不到人就要找?许月笑着摇摇头:是我的问题,我出来的时候看他在忙,就没跟他说。上次在他面前焦虑发作了一次,他一直很担心我。袁望被这夹着狗粮私货的护短解释噎了一嗓子,负气地沉着脸没说话。许月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啜了一口。还是上次叶潮生和袁望见面的那间茶馆,同一间茶室。只是这回坐在袁望对面的人换成了他。许月跟着叶潮生从苗季家的现场返回办公室不久,就接到了袁望的电话。袁望在电话里说雁城局要重新调查方嘉容一案里的侦查始末,特别是陆纪华的死。袁望叫他出来面谈,于是许月就匆匆地来了。许月放下杯子:所以,就是雁城局那边又想重新调查?袁望哼了一声,开口就骂:一群吃饱奶就忘了娘|胸|脯|什么样的混蛋玩意儿。案子破不了的时候哭爹喊娘求爷爷告奶奶,这他妈案子破了几年了,又让几声猫叫勾得坐不住了,都是些什么狗东西!许月少见袁望被气得爆粗,想笑又强忍了下去,说:我是没想到海城这边的媒体报道,还能闹到雁城去。不过现在互联网时代嘛,上头又抓得紧。他们紧张,怕真的有问题,先赶紧自查,这也是正常的。没事,让我去我就去。反正我也确实什么都不记得了。他摊了下手,语气里轻快。袁望一来把事情说一遍,许月心里就了然了。雁城局说是要调查整个案子的刑侦过程,但只叫他一个人去,没有叫当时同在专案组参与案件侦破的袁望。这背后是什么意思,就再明显不过了。雁城局看了那报道,还有陆琴的绝笔,也怀疑上了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