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0章(1 / 1)

所以心脑血管方面的医生们,都是大神。你不是研究伤科和妇科的吗?怎么跑去研究心脏病了?钱智觉得自己的牙越来越疼。之前苏茂言虽然做过心脏病方面的康复治疗,但是康复治疗和治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下从康复治疗跳到治疗去,简直是三级跳了。而且医生们,真的少有专精的,即便是中医也是这样,苏茂言能在这么年轻的情况下,专精妇科和伤科,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哪知道现在他又要转行去研究心脏病去了。钱智只能可怜一下去年无知的自己,怎么就和这么个变态碰上了呢。其实苏茂言能搞心脏病的研究,也和之前他在系统得到了关于心脏病方面的书籍有关系,再加上雷鸣给他补课,不然他也不敢贸然的接触这个新领域。但是这在其他人看来,就成为了他变态的证据。好一个变态的男人啊!国协的论坛一直都比较热闹,里面分为好几个区,有闲聊八卦的,有讨论病人病情的,有求药求方的,还有一个就是专门求人的。苏茂言看清楚了发帖格式之后,就发出了人生第一个招人帖。他对组团医生的要求也很简单,第一肯定是丰富的经验,其次是要有空闲时间,第三就是能接受经常出国。这三个最重要的招聘条件一出现,大家就差不多明白了,这是一个研究肺心病的项目,而且很可能是和国外合作的。一时间,苏茂言的帖子就被许多回复给顶了上来。甚至没多久就有人打电话给苏茂言,问他是不是有这么个项目。苏茂言道:是的,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先报名,之后会进行面试考察。选择了这种方式显然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如果让苏茂言自己去找,估计要花上不少时间,但是帖子一发,有兴趣的医生们就都挨个报名,根本不需要苏茂言去一个一个联系。不过这些医生们都来自于不同的地方,大部分都是首都,所以苏茂言还是把面试地点改到了首都。就在国协吧,这样也方便。钱智第一次劝说无果之后,又打了电话劝说苏茂言就借用国协的场地。这其实也是一个惯例,为啥?第一是显得郑重其事,比随便找个咖啡厅之类的要正规的多,第二是也是让国协的同志们都知道他们最近在干什么。你如果要借会议室的话就要赶紧行动,不然下个星期的时间可能就被安排完了。苏茂言看了一眼超过半数的首都医生们,最终还是决定了借用国协的场地。而且凑巧的是,国协周末本来就有个会议,不少医生都要去参加,也算是非常巧合了。因为要借用国协场地的原因,会长也知道了这件事情,甚至还给苏茂言推荐了几位没有报名的医生。你可以去找找他们。得知这又是一个和梅里诊所的合作项目,会长还是很高兴的,不是所有医生都有这个渠道的,而苏茂言已经连续两次和那边建立了联系,他也非常高兴。苏茂言看着这几个名字,都是大佬,非常牛逼的大佬,也不知道他请不请得动,不管了,反正先去试试。周四晚上,苏茂言就到了首都,他们定下来的开会时间是在周五,也不用一个一个面试,大家各抒己见就行,这也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考察办法。不过在这之前,苏茂言也对报名的这二十一位中医师有了足够的了解,甚至已经有了偏向性,这就是履历的重要了。第二天,苏茂言提前到了国协,国协这会儿人也挺多的,都是来参加这次苏茂言的招聘会。看着苏茂言他们也挺唏嘘的,前有王超,后有苏茂言,为什么他们会在国协碰到这两个变态呢。他们才多大点?才出校门多久?就能够独立的牵头做项目了。苏茂言更不得了,知情的人已经知道他手里的项目是和梅里诊所合作的,梅里诊所是什么概念?能拿到这个医院的合作项目的医生们,都是各自专业的大牛,就像是之前,负责国内医生选拔的是雷雨。但是现在,john竟然把国内主导权交给了苏茂言,真的是当时看帖子的人都跟着吓了一跳。论坛是实名制,所以每个人的注册账号都是自己的名字,当看到这个帖子时,不少人都挺开心的,毕竟是和国外的项目,是个挺好的交流平台,但是再往上面一看,发帖人竟然是苏茂言。国协好像就只有一个人叫苏茂言。只有一堆省略号能代表大家的心情了。不过在医生这一行,还真的是达者为先,之前有了王超给大家打底,这群医生们接受起苏茂言来也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变态多见两个,也就那样了,他们都是淡定的人儿,没有必要为了变态惊慌失措。淡定的医生们淡定的进入了会议室,然后开始了长达将近四个小时淡定的唇木仓舌战,一个比一个还能喷,要是雷鸣在这里的话,估计都能从里面挑出一人当喷子传人了。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当然要进行辩论了,更别说这还是一个考察面试。苏茂言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不和谐的场面了,他脑子嗡嗡响,但还是凭着自己的烂笔头记住了每一位医生们的表现和观点。最后送走了各位口干舌燥的同事们,通知了大概五天之内出结果,苏茂言才松了口气。他的同事们真是一个比一个还能说,医生这个职业,果然不是好当的。面试结束之后,苏茂言又踏上了去拜访大牛的路。同一时刻,王超也得到了苏茂言在招人的消息。心脏病方面的项目?他觉得他已经够高看苏茂言了,但是看到心脏病这三个字的时候,还是有点愣神。不过很快他就恢复了正常,参与项目对于医生们,特别是主任级别以上的医生们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能不能做出成果来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成果,你再怎么努力,别人也是看不见的。苏茂言还不知道有人这么关心他,他在拜访了四位专家之后,终于得到了其中一位的回复。这位医生姓魏,今年五十二岁,虽然听着年龄有点大,但是从精气神来说,他正处于年富力强的好时光,或许是被苏茂言的诚意打动,也或许是因为他本身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所以他沉吟了片刻之后,就答应了苏茂言的组队要求。成功get大师级别的队友一名。john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快乐死了,因为他也知道这位魏医生,不过他却是没有想到魏医生会参加他们这次项目。像是魏医生这种级别的医生,和梅里诊所合作的项目已经不是那么诱人了,他们面前永远有更好的项目,而且还是自己牵头的,所以他们也没有理由去参加别人牵头的项目。我就知道你能行!john哈哈大笑道,有了他,我感觉我们这个项目应该不会那么难搞了。总之苏茂言在十五天内,交上了一份超过john预期的答卷,接下来就是就是大家组队攻克病魔了。项目很快就开始了,不用于上次的康复方案,这次的项目任务更重更艰巨,甚至要求出国的时间和次数也更多,毕竟在研究肺心病的治疗方面,梅里诊所是比国内的技术要好一些的。不过在中医这方面,梅里诊所的医生们就是完全的摸不着头脑了,所以才需要去华国的专家一起来做这个研究。可惜的是,这个新成立的团队在才开始就遇到了问题,肺心病这个病,绝对不是病魔里面的小喽喽,而是小boss。第138章 项目评比肺心病,其实算是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肺部疾病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的疾病, 对于这种病的治疗, 一般只能采取消炎、止咳和用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实际效果并不算好。而他们这里的研究项目,主要目的是研究出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办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因为各种原因, 他们的交流并不顺畅, 至少没有之前的项目那么顺利。这个才是常态。john拍了拍苏茂言的肩膀道, 之前我们做的那个项目,才是顺利的不正常。现在的情况是双方都在争夺话语权,国外的医生觉得应该以他们为主,中医师的专家们却认为应该以中医为主, 总之这个项目在开展前期就遇到了麻烦。这个麻烦的原因也是因为肺心病不好治,不管是中医的治疗办法,还是西医的治疗办法,对于病情的缓解程度来说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半斤八两,谁也没有办法说服谁。这又和之前pci术后康复项目又不一样了, 因为那次项目开始之前, 大家就默认了是以中医这边的办法为主, 因为之前的康复治疗就是西医方面的, 效果不是很好,所以主次是很分明的。但是这次的项目,在开始之前是没有确定主次的, 因为确定主次也是这次项目里面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这也是必经的一个过程。只是现在看起来,双方讨论的格外的激烈,恐怕这个过程会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y国和华国是在同一个半球,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这边的天气也开始转凉,但是项目组的办公室里面总是毛焦火辣的,非常有热度。苏茂言见状也有点头大,不过他却没有参与到他们的辩论之中,而是默默的找到了赵老爷子的药铺。赵老爷子自从招聘到了何医生来坐诊之后,就已经退居二线,主要就是指导这位何医生。见到苏茂言来,何医生立刻就站起来道:苏医生你怎么来了?苏茂言道:我过来看看,赵老爷子不在吗?何医生道:赵老爷子今天出门了,你找他有事吗?不如我打个电话联系他?苏茂言道:不用,只是有件事情想托你帮忙,华人街这里有没有肺心病的患者?何医生到药铺工作也有半年了,对整个华人街的患者情况还是比较了解,他道:有五位肺心病的患者,苏医生你问这个干什么?苏茂言道:我最近在研究治疗肺心病的办法,这五位患者的情况怎么样?何医生提到这个就有点头疼:都不太好。苏茂言道: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联系他们,我来帮他们看看?何医生眼睛一亮:苏医生如果愿意帮他们看的话,那当然更好了。苏茂言的技术水平他还是听说过的,应该不会有错,索性他立刻联系了这五位患者,五位患者一听是国内来的中医师,都非常积极,愿意过来看病。苏茂言等了半天,就把这五位患者都等了过来。他也提前告知了他们他的治疗办法:我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帮助你们治疗,费用上面我也可以帮你们负担一部分,但是条件就是我会记录下你们的身体数据作为参考,这样可以吗?一听到可以打折,五位病人相互看了一眼之后就答应了。等知道这还是和梅里诊所之间合作的项目之后,他们就更高兴了。于是在项目组吵吵吵的时候,苏茂言已经开始帮人看病了。john也默许了这件事情,按照他过去的经验,这个项目组里面两种医学碰撞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结束,不管是哪一方占上风,这都是一场激烈的斗争,这是连他也没有办法阻止的,除非拿得出东西来让他们闭嘴。所以苏茂言私下给他说了有关治疗的一些想法之后,他就同意了苏茂言的想法。苏茂言其实也试图在会上阐述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这群喷子面前,他发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是没有办法获得双方一致的认可的。在双方都没有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项目是没有办法前往下一个阶段的,所以他才默默的提前开始了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既然是研究怎么给人治病,那还是不要浪费口舌了,就让事实说话吧。于是苏茂言给五位患者都看了病,开了药。这些药主要还是由中药和西药组成的,用法并不是简单的煎服,也有穴道注射。这个治疗办法是苏茂言之前就思考好的,也和雷鸣一起商量了好几天,修改了许多不合适的地方。这基础药方还是他从系统给他的那本书上面得到的,但是对于现在的肺心病来说,还是有一些不足,毕竟结合现代西医对肺心病的最新研究,里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早在项目开始之前,苏茂言就已经非常非常仔细的研究了john给他的资料,对于目前西医治疗肺心病的认知和办法也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可以说并不比项目组里面的西医专家差到哪里去。当年他学医的时候,在西医方面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他的短板就是不会做手术而已。所以在来到项目组之前,苏茂言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路,可惜的是,他低估了这次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困难程度。有的时候项目组的人太多了,或者是双方都有非常强势的人,也不完全是一件好事情。就在苏茂言默默给人看病的时候,项目组的话语权争夺战总算有了结束的苗头。因为在国外主场,又是国外牵头的项目,所以还是梅里诊所医生们渐渐的占了上风他们要求这次的项目还是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治疗为辅。不行,必须有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治疗办法,这也是我们共同研究的基础,既然要中西医结合,就应该尝试每一种的可能性。魏医生还是很刚的,属于这次唇枪舌战的主力军之一。john也点头道:恩,至少有一组要采取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办法。他是项目牵头人,话语还是很有分量的。西医们想了想,也只能同意。毕竟中西医结合,肯定是各种办法都要尝试的。魏医生有点不甘心,之前他也经历过这种情况,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如果是和国外的医生们一起,一般都很麻烦,国内的西医们许多还对中医有所了解,但是国外的医生们就不一样了,你和他说中医的理论,他认为你说的是玄学。这种片面的偏见也导致了沟通交流的不顺畅。如果对方又格外强势的话就在这时,一直不怎么说话的苏茂言道:我认为至少有两组必须采取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办法,因为我们也需要对照组,才能找出更加合适的办法。梅里诊所这次也有一位非常强势的医生,名字叫carl,他闻言挑眉道:志愿者的数量有限,所以我觉得你的提议并不合理。苏茂言拿出了一堆资料,让工作人员递给了在场所有的医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