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章(1 / 1)

这确实是我没有想到的情况,雷鸣也给我看了一下他的诊疗方案,非常新颖,但是却不止是新颖,里面提到的许多办法,对我本人来说也非常有启发。我这次之所以会邀请小苏,也是雷鸣本人的提议,当然,在我看了雷鸣的诊疗方案之后,我也赞同邀请小苏,所以我们这次的会场里,才会有了一位这么年轻的同伴。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就连刚刚那个反对的医生这会儿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了。刘信和雷鸣还是不同的,刘信虽然厉害,但是从中医界的地位来说,是完全没有办法和雷鸣相比的。因为刘信只能算是非常优秀的中医师,但是雷鸣已经是可以把自己的成果写进中医教材里的地步了。所以刘信说苏茂言可以试一试,还有人会反对,但是雷鸣说苏茂言可以试一试,那么在场就没有人会反对。他们都相信雷鸣的判断。一会儿就让小苏试试吧。刚刚还反对的医生改口了。雷鸣都在苏茂言那里把快要进手术室的颈椎病给看好了,那么苏茂言本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他们这会儿也想看看让雷鸣也夸赞的技术究竟是怎么样的。那位肩关节僵直的患者已经懵逼了。这发展怎么如此的峰回路转啊。刚刚不是还说不要在他身上试吗?怎么这会儿大家都跃跃欲试的看着他了。确实,如果不是苏茂言还有一个诊疗方案没有说,恐怕现在大家已经想要站起来凑近去看了。雷鸣和刘信都认可的技术,但是他们却没有见过的技术,究竟是怎么样的?抱着这样的疑惑,接下来苏茂言说的尺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案,大家听的时候也难免有些走神。不过虽然走神了,但是这个方案显然还是非常不错的。虽然不像之前的那个方案里有非常新颖的办法,但是稳扎稳打的风格还是走到位的了,如果要打分的话,也能打个95的高分。比起一旁的刘茂来说,方案不仅扎实许多,甚至还周全了许多刘茂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刘茂本人也觉得有些脸红。虽然一早就有了会被苏茂言比下去的预感,但是真正被比下去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害臊。哎,说起来他还比苏茂言年龄大上几岁,也不仅仅是年龄大,学历也比苏茂言要高一些,但是说起来的东西竟然还没有苏茂言靠谱,真的是应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程度了。另一边,大家已经等不及想要看苏茂言提到的新的推拿办法了。作为之前就见识过的刘信笑着看了众人一眼:小苏就试试吧。哼哼哼,他当时也是被惊呆了的,现在轮到其他人了。这么一想他突然理解了雷鸣的心态了。我尝过的震惊,你们也都应该尝一尝。第70章 惊叹技术其实说是新的推拿方法,但在苏茂言看来, 应该是失传的推拿方法才对, 在他消化吸收的碎片里面,他即将使用的这种推拿方法, 在过去非常常见,也非常有用。过去没有西医的理疗, 也不存在影像学的各种器械,但是对于一些损伤后遗症的病人, 中医仍然能给予有效的治疗, 说明在这方面,中医还是有很深刻的研究的。不过中医传承艰难, 许多东西在一代又一代中就慢慢消失了,所以苏茂言今天是想要在伤科的各位领头者面前,把推拿手法用出来,到时候在写一篇论文进行推广,有了交流会的这个基础在,也更让人信服一些。他走到了病人面前,这下轮到病人有点怂了:这个推拿方法,没有问题吧?苏茂言道:你放心, 如果有问题的话,我是不会在病人身上操作的。这点谨慎他还是有的。病人见状道:那就试试吧。反正他的这种情况, 也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这么想着,苏茂言的手就放在了他的肩膀上。接下来的十多分钟,所有医生都是睁大了眼睛在看。苏茂言用的推拿办法他们确实没有见过, 但如果硬说是完全没有见过也不对,因为从手法上来看,和他们现在学习到的很多推拿手法明显都是同出一脉。按、点、拨、晃、放等等,都是一样的,但是具体的操作却是不同。比如在治疗肩关节僵直方面,他们多用的手法有很多,像是按肩提臂,比如扣肩扛臂,还有推肩拉肘、扣肩外展等等,病人关节的僵直情况不同,那么他们选择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但是苏茂言目前进行的推拿手法,不是以上任何一种,但是从动作来说,他们也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像是这位病人,他的手臂本身是抬不起来的,这是肩关节僵直带来的毛病,所以苏茂言采取的办法就是针对他的肩膀和手臂进行矫正。矫正的手法颇有些大开大合的意思,就连病人本人都没有想到还会有这种治疗办法。毕竟他是接受过很多推拿治疗的,真的是久病成医,耳熟能详了,医生一抬他的手,他就知道下个动作是什么。至今仍然没有多少改善,所以才会来交流会上来寻找新的治疗方案。被苏茂言按着抬起手的时候,他还有点懵逼,但是渐渐的,他就感觉到了有一股热流往着平常总是毫无感觉的地方涌了过去。他双眼一亮,虽然这种感觉很短暂,但是也让他看到了希望!病人的反应总是最及时的,从一开始的担心到现在的惊喜,说明苏茂言的推拿办法是绝对有效果的。特别是这还是一位几乎久病成医的老病人。刘信这会儿也是目不转睛的看着苏茂言的动作,推拿这两个字虽然因为街边到处都是的推拿店降低了逼格,但是真正有推拿功夫的人,一系列的动作做出来是非常有美感的。苏茂言的动作就很有美感。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一点晦涩之感都没有。才开始学习推拿,或者是推拿经验不多的医生,在给病人推拿的时候,难免会有不连贯或者不到位的地方。这个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所以苏茂言的流畅就显得格外的不正常了。他才多大啊?除非小时候就跟着家里人学,不然怎么会这么熟练?真的是全程一点毛病都没有。他们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推拿办法,但还是会看的,不管是什么手法,苏茂言做起来都是驾轻就熟,无比流畅。刘茂本人已经麻木了,给出的治疗方案不如别人,这会儿他引以为傲的推拿手法也被比下去了。如果换做是他在上面,肯定做不到这么熟练流畅。刘茂红着脸叹了口气,他果然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进度了。从前总觉得自己是牛逼的学霸,哪知道学霸外头还有学霸,这个比他小上好几岁的年轻人才是真正的学霸啊。苏茂言花了半个小时做完了这次治疗,包括推拿前期的疏通经络和后期的缓解,照理说已经超时了,毕竟后面还有其他的交流内容,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出言阻止他,就连主持人也看呆了,这会儿正琢磨着苏茂言刚刚的那一套手法呢,至于接下来的议程?咳咳,不好意思,差点就忘记了。病人自己脸上也是透着一股红润,像是刚刚做了spa似的,倒是苏茂言累惨了,给关节僵直的病人做推拿和一般的推拿还不一样,这动作大一些,力度也大一些,再加上时间有些长,难免就累出了汗来。他擦了擦汗,问病人道:感觉怎么样?这也是每次治疗后的常规流程了。虽然说他对自己的治疗方法有信心,但是个体是有差异的,同样的毛病,同样的病因,同样的办法,效果可能也是天差地别,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医生有没有信心,而是病人有没有改善。病人这会儿是觉得舒服多了,当然,他这个是老毛病,不可能推拿一次就好,但是舒不舒服他能感受到啊。推拿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老病人已经忍不住道:感觉真的很好!又问医生道:如果用这种办法推拿的话,我的情况会不会有改善?苏茂言点头:改善肯定是有的,不过能矫正到什么程度,还得具体来看。他也没有办法直接下定论。不过这话已经叫病人放心了,这会儿在台上的时候不好问,下去了他一定得问问这位年轻的医生在哪里看病。只是要对不起他的那位朋友了,朋友介绍的医生肯定也是不错的,不过明显这位医生更好啊!年纪轻轻的就能来参加这种级别的交流会,交流会上各位大佬们还很照顾看好,说明人虽然年轻,但是技术好啊 !另外一位尺神经损伤的病人默默的鸡肚了。她在旁边都觉得那推拿肯定很爽,确实也是很爽,不过很可惜的是,照这个时间来看,她肯定是轮不到了的,毕竟后面还有其他议程。不过没关系,她也记住了这位医生的样子,下来再去找他看病不是也行吗?苏茂言给人推拿完了,其他大佬们就开始问问题了。比如这手法是从哪里学来的,每一个动作的考虑是什么,如果按照这法子来,多久会有成效之类的。苏茂言一个一个简单的回答了,最后道:我正打算以这一套按摩手法写一篇论文,不过现在数据还在搜集之中,等我多帮一些病人治疗了,再投稿发表。写在论文里面的东西就比较成熟了,大佬们点点头,都表示很期待,他们之中还有一些就是期刊编委会的,直接对苏茂言道:到时候论文写好了,你直接给我就行。听那霸气的话,是肯定能给上了。倒不是他们要帮苏茂言走后门,而是他们也对这套手法很感兴趣,而且听苏茂言的意思,他们家传的不止这一套手法,这不过是针对肩关节僵直的办法。那其他的手法呢?他们多久能看到?倒是没有逼苏茂言一定要说出来,这种家传的东西,在中医界里面约定俗成的是别人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就算了。当然了,看苏茂言的样子,他肯定是要说的,不过打算是一个一个来,而且必须是要有许多的治疗实例之后再拿出来给大家分享。这也是应有之义。毕竟没有案例,你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那也是没有医生附和的,就像是他们现在看着觉得苏茂言的这套手法好,但是真的好不好,还得等苏茂言用了这个办法,治疗了病人之后再说。一个病人肯定是不够的,得找许多典型的病人才行。这也是为什么苏茂言说自己的论文数据搜集不足的原因。不管怎么说,因为中途有了苏茂言的这给意外,这场交流会的氛围就更融洽了,甚至在第一环节讨论的最后,大佬直接赞同了苏茂言的诊疗方案。当然,他也说了自己的,不过他的和苏茂言的就有明显不同了。我私心还是觉得病人可以试试小苏的办法。大佬说的也很陈恳,他的办法还是老一套,虽然说经验丰富,肯定也能帮助病人改善现在的情况,但是怎么说呢,他觉得病人还是可以试试苏茂言的方法。而且病人本人或许在接受了苏茂言的推拿之后,也是同样的想法。第一轮讨论很快就结束了,因为时间关系,后面的议程就不由加快了速度。苏茂言之前已经冒过头了,这会儿也不着急,都是等别人说完了他才说,一个交流会,肯定不少人都想发言的,也不是为了争风头,就像是他之前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每个人的方案拿出来都能得到大佬的点评,他刚刚已经有过一次这样的机会了,所以就不愿意再去争抢别人的。再说了,在颈椎和腰椎这方面,他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他这样倒是让不少人都对他多了一丝好感。技术好,情商高,人又谦虚有礼貌,这样的苗子,确实值得培养啊。怪不得连雷鸣那种性格的人都愿意帮着苏茂言,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且苏茂言在后面两轮虽然表现的不如第一轮讨论那么亮眼,但是在颈椎方面他是有不少实践经验的,交流的时候提出的论点都非常引人注目。大佬们连连点头,那些骨干医生也只能说一句佩服,旁边的刘茂已经麻木了。他对苏茂言的感情从一开始的怀疑到后面的佩服,再到现在,几乎是和看神仙一样了。哎,从前都是他让别人无话可说,现在终于冒出来一个人让他也无话可说了。吴华、魏向东和郑杰三个人正聚在省中医院的外面聊天。难得这会儿可以歇一歇,再加上他们担心苏茂言,就自发的聚在了一起。也不知道猫眼儿现在怎么样?郑杰喝了口水道。吴华道:茂言应该没问题的。魏向东也点头,他昨晚还给雷老爷子去了电话,就是担心苏茂言,没想到被雷老爷子喷了一顿,说他应该多操心操心自己。他可比你厉害多了,你还是多看看书,别什么都瞎操心。被雷老爷子这么一骂,他也回神了,确实啊,以苏茂言本人那非人一般的学习能力和进步速度,他担心什么呢?所以今天他也是非常有信心的对郑杰道:不用担心,他肯定没问题的。刚刚说完,郑杰的电话就响了。他掏出来一看,上面显示的正是猫眼儿三个字。喂。他立刻接了起来。另外两个人也颇有点紧张的看着他。像是小伙伴去考试了,大家都在担心考试结果一样。不知道电话那头说了什么,郑杰的表情一下子就放松了:行,我知道了,晚上见。电话一挂,魏向东就问了:怎么样?交流会结束了吗?现在已经五点半了,怎么也该进入尾声了。结束了结束了,猫眼儿说没事,晚上吃饭再聊,我听着那边人声鼎沸的,像是不少人都在和他说话,所以没多说。吴华和魏向东的表情也跟着放松了。他们对苏茂言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这个人很低调,有什么说什么,有问题就是有问题,没问题就是没问题,所以这电话一打,他们就安心了。走走走,下班了下班了,一会儿恐怕还堵车,我们赶紧先过去点菜。今晚吃火锅,想想那味道都流口水。一群人赶紧收拾了之后就打车往火锅店那边赶了。苏茂言这边也刚刚结束和大佬们的对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