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万岁君王> 万岁君王 分节阅读 1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万岁君王 分节阅读 124(1 / 1)

d憾”“可父王您现在是王爷,岂不是比那武将巅峰还要高的多又何必耿耿于怀那一点”章彧依旧想不通,于他而言,一军之帅又焉能比得上一国王爷。章邯说道:“王爷彧儿觉得很是荣耀吗可那对于章邯来说,却是一生最大的污点王爷又如何,真是到了白起、王翦的地步,便是皇帝也会让其三分”章彧不语。他知晓,父王的王位是他投降得来的,更是以他的袍泽的鲜血换而来的。章邯说到这里,不知不觉的陷入了回忆:“为父这一生,有两次登临巅峰的机会,第一次是因为九公子的突然薨逝,第二次,是在最近的一次,因为手下兵将只是草草拼凑的邢徒,没能形成战斗力,虽然一路高歌,但是最终还是败在了象羽的手上,让那些将命交到我手上的袍泽憋屈的被坑杀”一时之间,空气都静止凝固,父子二人皆不发一言。良久,章邯说道:“如今天下即将大乱,又逢九公子出世,为父希望你,带着这些年,我们培养的章家军,追随在他的身边,提父王圆了那个梦想”“这些年,为父将能交你的都交给你了,你所欠缺的只是时间和经验,我相信在不断的征战之中,你会抹掉这些缺点,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父王,据我所知,他身边的将帅之才不少,有他亲自培养的霍骠骑、白家当代家主白珙桐等,登顶武将的巅峰,我真能做到”章彧很有些担忧的道,言语之中很不自信“白珙桐、霍骠骑等确实是不可世出的将帅之才,但本王相信,我章邯的儿子并不比他们差”章邯拍着他的肩膀鼓舞道。“怎么你认为自己比他们差”章邯见章彧继续沉默,询问道。章彧道:“不,我并不比他们差”“好,只要你有此信心,那明日你便率领雍国文武,前往骊山,迎接秦帝入主咸阳”章邯道。“我会将剩下的东西,连夜搬出咸阳宫”章彧道。忽然他想起一个细节,询问道:“父王,咸阳宫的风貌您一直没有动过,您是不是一直在等他的回归”章邯没有回答,转身离去。骊山祀殿,养马人来报。第九亲自向嬴朕面禀:“陛下,珙桐将军联手雍国章将军,在龙津全歼大寒军队二十万,另外十万已经溃不成军,寒据和许负不见踪迹”“全歼二十万”嬴朕勃然大怒:“岂有此理,这小子竟敢谎报军情,等他回来,看朕不拔了他的皮”第九一听,便知道嬴朕误会他的话,慌忙解释道:“陛下,珙桐将军放火烧了龙津,此刻,那龙津山和龙津渡口,犹陷身在火海之中”“火烧龙津”嬴朕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脸上冷汗直流,强制镇定下来:“朕记得龙津渔镇尚有渔民居住,那小子连他们也全部烧了”他急切的盯着第九。第九回道:“没有,放火之前,渔镇里面的渔民,全部被大寒屠杀殆尽”“那就好,那就好”嬴朕提到心眼之上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他双目圆瞪,盯着第九,说道:“第九,你小子要武功有武功,要智慧有智慧,甚至在某些方面不下于十三,只是你小子有个毛病需要改改,下次上奏情报的时候,一次性说完,否则我让你到厩苑黑牢里待上几日”“诺”第九回道,其实内心早就在吐槽:“明明是自己打断我的话语,还怨我了不成”门外侍卫进殿道:“启奏陛下,外面南越和雍国的两位王爷,前来求见”第两百六十一章 大寒出兵史载:大寒始元六年,大秦今上元年。秦皇九子朕于骊山祀殿复立大秦,雍王彧、南越王眜率领文武臣服。是年,秦皇入主咸阳,封雍王章彧为雍候,统御原雍国麾下兵马;南越王赵眜为南越武侯,掌管南越兵马。次年春天,大寒寒帝向天下布诏,出兵五十万,并召集诸王会战嬴州之上,誓要灭杀嬴朕,再次灭绝嬴秦咸阳宫内,大秦文武,皆集合在这里,他们面前展开的是瀛渊大陆的坤舆全图。嬴朕道:“大寒征召诸王兵马,合计八十万人马,现正集结于麒麟海峡,诸卿觉得此战,我们有几成把握”朝堂之上,以霍骠骑、白珙桐为代表的武将,激动而欣喜,雄赳赳气昂昂,恨不得现在就能出征。武将们亟待出征,唯有文臣相对冷静。由百里询问道:“陛下,可有此次出征主帅的资料”嬴朕示意第九。第九自嬴朕的龙案上取过一张蔡候纸,认真的宣读:“此次出诊,大寒三大辅国之一的霍光亲自挂帅,并以鬼谷叛徒李白莲为军师”“大师伯为军师,那此次的战争可就棘手了”尉萌眉头紧蹙。鬼谷的弟子都清楚,大师伯的名声虽然没有二师伯尉缭子那般响亮,但是他的计谋和修为,那可真是没得说的,九请白莲的名头可不是吹的,当今天下,估计除了鬼谷子和尉缭,绝对没有人能够给他相互搏杀。除了此二人,此天下少有人能撑得住他的三合,打败他甚难王婠询问道:“要不要,请祖父他老人家出山”二师伯和秦皇神秘消失,想到要和李白莲烧脑对阵,她立马想要请出鬼谷子。嬴朕摆手:“些许事情就不必惊动他老人家了,当时虽说一别之后,各自安好,生死不通有无,可好歹他也是师祖自小亲手养大,就不要让他老人家在疆场之上为难了”“再说,荀子有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就未必不行七师姐你要有信心,我,还有大师姐,我们三个团结一致,我就不信不能让李白莲阴沟里翻船”“是我考虑不周”王婠瞬间很有自信:“也是,我们三姐弟联手,并不比他差”尉萌道:“既然不打算请师祖出山,那么我们需要仔细考量一番,他们的大军全部都汇聚在麒麟海峡凤麟州畔,以大师伯擅长的诡道,他们的目标不一定是在麒麟海峡,为今之计是要弄清他们的真正意图。”霍骠骑说道:“或许他们想效仿白珙桐将军,选取一部分精兵悍卒,直接在咸池外给我骚扰,到时候,他们大军一到,我们根本就不用的打,便已经输了一半”由百里道:“护军都督的话,不无道理,这样,我觉得我们可以兵分三路。”尉萌接着说道:“一路大军,只需要五万左右的人马,在咸池之上,巡视敌情,一单发现他们的人马,在可以出手的情况下,自行酌定战况,若可以,直接歼灭,若不可以,则可以随时监控战场”由百里接着她的话茬又道:“同时,再排一路人马,直接驻扎在嬴州北部,麒麟海峡之畔,监控他们在地面的对岸的兵马,只要他们想渡过海峡,咱们就给他们来一个半渡而击之,若真是如此,别说八十万人马,再来八十万也在话下。”如今的大秦,独占嬴州,更是囊括大半个咸池海域。尉萌说道:“此时的大秦,才复立不久,此战乃是大秦复立以来的第一战,我们必须嬴,我觉得在由丞相的基础之上,我们再派遣一路大军,通过咸池,直接攻击南帝州的中都,咱们就直接给他们来一出围魏救赵,中都出现危险,我就不信,他们不搬兵回朝”此战只要大寒没有胜利,便是大秦的胜利受到由百里和尉萌的启发,白珙桐也想到了一个极为不错,且方便操纵的方法:“这还不算狠,陛下您和大焽的国师衍太济有着师叔、师侄的关系,您这边修书一封,我们递给大焽的高层,等他们那边打起来,大焽从兖州,直接席卷向中都,届时多地开花,他们就是不愿意缩回去都不可能”白珙桐越说,嬴朕的脸颊便越来越难看。嬴朕想到他是白妶唯一的弟弟,也就不舍得大声训斥,而是咳嗽一声,说道:“珙桐你累了,你先退到一边,休憩一会,听他们讨论”大寒和大秦交战,天下百姓皆不会说什么,一旦大焽参和其中,性质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焽站在哪一方,哪一方便失去了天下民心。大寒、大秦都是华夏族建立,而大焽的是火奴族和燚族的人创建。白珙桐望见嬴朕的脸色不是很好看,便也就没有反驳,老实的站回原位,静听议论。嬴翦郢说道:“臣觉得霍将军和尉国师的方法大有施展的空间,此三路只要选对人马,每一路都能收获不小的功绩。”“下面我们来说第一路,咸池之上的巡逻,谁去”嬴朕询问道。下方人马众多,无一人应答。嬴朕正欲要再次询问,便听到下面有人喊道:“臣下愿意去。”只见两班大臣的末尾走出来一人,正是和白珙桐一起联手火烧龙津的章将军。白珙桐见章将军都愿意去,正好他们二人并肩战斗过,也就走了上前,说道:“臣愿意和章将军一起,巡逻咸池之上”两人联手打出龙津之战,战场之上配合默契,嬴朕立即准许道:“好,咸池之上,便交给两位”“臣领命”白珙桐、章将军领命。“第二路,驻扎麒麟海峡,何人愿意去”嬴朕继续问道。有人开头,接下来的事情,便顺利很多,更何况是立国首战,武将们都极为踊跃,蒙裳和霍骠骑都请命愿意驻扎麒麟海峡嬴州畔,直面八十万诸王大军。嬴朕思虑片刻,道:“驻扎麒麟海峡,便由蒙裳将军率领麒麟军团和一千大秦锐士前去。霍将军你便负责第三路,攻打南帝州中都,如何”他考虑到霍骠骑乃是霍光的侄儿,实在不忍心让叔侄动手,便故意将他们错开,让霍骠骑前去攻打中都。其实要论奇袭,还是蒙裳的一千大秦锐士更适合“谢过陛下厚爱,臣是陛下的霍骠骑,不是大寒冠军候幼子霍嬗,还请陛下恩准臣驻扎麒麟海峡,论奇袭中都,蒙裳将军的大秦锐士更适合”霍骠骑又怎会不知,嬴朕故意让他和霍光错开,那是不希望他面对霍光是难堪。甚至蒙裳主动请缨也是如此。嬴朕见他呆愣住,遂道:“骠骑,朕让你负责第三路,便是有此顾虑,你现在真适合面对霍光吗”霍骠骑急忙回应道:“臣下谢陛下隆恩,让陛下费心了”嬴朕道:“你十岁便跟在我身边,可以说,算是朕的半个弟子,朕希望你可以超越你的父亲,成为名流千古的大将,而不是局限于仇恨之中”“臣明白,但是真是如此,臣更应该直面这段过往。”霍骠骑道。嬴朕道:“你真放下了”“是”“好,那就如你所愿,记住千万不要意气用事”嬴朕只得恩准他到麒麟海峡驻扎。君臣二人正在交心,下方章彧上前道:“陛下,臣愿意和霍骠骑将军一起驻扎麒麟海峡,若大寒以主力渡此海峡,我们两方麾下的兵力也足以应付。”嬴朕道:“可”南越武侯赵眜见三路都布置完备,却没有一处落到自己的头上,主动上前请缨。嬴朕见他走了上来,遂道:“南越武侯朕有一地,深怕有变,朕想拍你亲自带兵镇守,你可愿意”“臣,愿意”赵眜欣然接受。“嬴州之南的凤凰海峡,便交给爱卿了”嬴朕甚是郑重第两百六十二章 霍光危机今上二年,大寒举八十万兵马犯嬴州。秦帝嬴朕兵出三路,以蒙裳、霍骠骑、白珙桐、章彧、赵眜等为将帅,主动出击,全面向大寒宣战。三路大军,离开咸阳十日。大秦例行早朝。由百里出列上奏:“陛下,前方传来消息,大寒驻扎在麒麟海峡的八十万大军,如今尚未有丝毫动作,除了每日黄昏会出现在海面上,划划舟,偶尔会有一大票将士一起举行篝火晚会外,实在没有做出任何的军事行动,全部都是在随意的生活,简直不像是一国将士在出征”由百里刚说完,一名文臣,便谏言道:“陛下如此良机,乃是千年不遇的良机,我们应该趁此机会,主动出击,让他们畏惧,就如当年他们对待嬴姓一般”下方又有一位话音有些粗糙的大臣说道:“臣下以为,现在还不是主动宣战的时候,更何况如今的大秦,百废待兴,亟待一场完胜的战役树威,如果主动渡过麒麟海峡,将会让胜算折半,更何况我们原本便只有一半的胜算”“兵部百里尚书的大人的话,也不无道理”嬴朕道,陷入了深思。殿下文武,议论了半柱香时间,依旧没有定论。嬴朕只好道:“此事容后再议,先看看大寒那边的反应。”众人有些失落,此战关乎大秦的前程,很明显李白莲就是想要以拖字诀,让新立的大秦,首战不利无论是大秦还是大寒、大焽的黔首都不愿意打仗,一旦此战成为了耗时长久的消耗战,那么大秦内部的民心必然会散。昔年秦皇混一宇内之后,人们彻底的厌恶战争,希望回归理想之中的河清海晏。可惜一切尚未稳定,二世继位,各种政策,变得变本加厉,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更有寒邦和象羽等人暗中推波助澜,秦朝最终栽倒走向灭亡,煊赫一时的王朝彻底成为汗青竹简上的一小页。嬴州,咸阳宫,嬴朕和白妶还有一干尚未出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