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北齐帝业> 北齐帝业 分节阅读 8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北齐帝业 分节阅读 86(1 / 1)

d你的你申请专利了没有本来,府兵制就是根据北魏军制演化而来的,高纬自己也可以根据它做出调整,“三年一拣点以补充缺额,将年满退役的军士裁撤回家,就十七到四十二岁吧。服役期间,军士免除其他徭役,免除赋税,军资、武器、粮食,皆由朝廷负担”隋唐的府兵制,军士要自备衣物,自备干粮武器。“军士不得随意出入驻扎地界,平时务农,农闲练兵,若有战事,准备出征”“还得立出个法度”高纬沉吟道:“参照前制及周国军制,将府兵分为十六军,就以国都为例,禁军宿卫换防百里外五番,五百里外七番,一千里外八番,每番一个月,两千里外九番,每番两个月”意思就是各府内兵士分组,五人一组,轮流在邺城宿卫,以此类推。“十六军,分为内外两府,内府四军必须番上宿卫,其余州郡可纳资代役”“府兵镇将,由朝廷直接任命,由十六卫将军统帅,调遣时,必须拿到皇帝及枢密院下发文书,还有兵部发放的鱼符,战争结束,则归于朝”这样,就避免了手下将领拥兵自重。北周壮大并不是没有道理,抛开他们的内政远比北齐更加清明不说,他们的制度也要超过北齐。一个国家强大或者是衰落,其根本缘由,永远都是制度和内政,制度先进,政治清明,国家就能强大,凡之,就会有各种矛盾内耗发生。为什么要变法因为过去适用的法令已经不适合当前,穷则变,变则通,这是亘古不变的强国之道。北齐的上上下下,从朝廷到地方,这个时候的政策和体制,在高纬看来就是一个漏洞百出的大筛子。但他的这个身份注定了他不能够开展从下至上、彻彻底底的改革。而从上而下,又有太多的局限性,所以他也只能小心翼翼的保持朝堂上的平衡,如同走钢丝一般,细水长流,一点一点将国家的弊病剔除。这是一条很艰难的路。可是他别无选择。“但是府兵也有其局限性”高纬想了想,接着补充道:“其一,府兵训练方式单一,且还要务农,不够专业,不能将个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你看看,周军虽然战斗素质不错,但是碰到晋阳,精锐,很容易就会被打败,为什么因为他们并不是专事打仗之人注定了发展会有极限”“再有,若是战事频繁、防御线过长、兵役繁重,兵士往往被强留下来逃亡不可避免,其次,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阻止土地兼并,若是可用于屯兵种田的土地越来越少,那么府兵就会失去经济基础,那样的话,朝廷想要征兵就更加困难了”“虽然在朕有生之年内,天下还不至于到这一步,但是,朕以为,很有必要提早做准备”高纬说:“朕打算,在开展府兵制的同时,再行募兵制度,就是,花钱,招募自愿参军的人来当兵,不种田,专司训练和打仗”高纬又笑了笑,“当然,朕现在就是想,也没有那个条件,条件不允许,朕的私库空的都已经可以跑耗子了,要是现在跟郑宇说,朕会让他的唾沫给淹死”高纬颇有沧桑之感的一叹,“且等来年吧”而王琳早已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这个问题如果是他来想,大概也就是如何布防,如何更好更有效率的训练这些兵,但是高纬,他是站在制度、站在国家根本上考虑问题。这就是皇帝和臣子的差距高纬回头对王琳道:“这禁军完全是由朕在掌控,你可以放心操练、布置,不会有人来掣肘,这兵事说实话,朕不是很懂,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王卿你这种专业的人去做”他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有朕给你顶着呢还有,朕给你安排了一个下属,就是刚刚袭爵的燕郡公,慕容三藏,呵呵,开国功勋之子,明日会来你这里点卯,他还年轻,你多管管”慕容家这些年逐渐势微,慕容三藏的兄长慕容士肃参与谋反,想推翻高澄,结果被诛杀。结果就是慕容家的状况雪上加霜,还好有慕容三藏在,可以撑起门户。一个逐渐式微的勋贵家族根本不介意抱一抱皇帝的大腿,这个年轻人又能力不俗,武略出众,高纬觉得自己可以用他。一来,钳制王琳,另一面,也是爱惜人才。皇帝都这么客气的说了,王琳还能拒绝吗皇帝的面子他得给,于是王琳点头道:“臣明白了,请陛下放心”“你办事,朕自然是放心的。”高纬客套话也是张口就来,“行了,看也看过了,朕先回宫了,你记得明日上朝,正式上任。”“”王琳半晌无言,感觉自己接手了一个麻烦的烂摊子果然馅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五六万人的操练、整合,这是要累死他老王的节奏第一百二十八章各方心思昭阳殿内殿,气象雄浑,壮美至极。周围有七十二根柱子,基高九尺,用有花纹的石料砌成,门窗装饰缕金,用沉香木作栏杆梁拱间雕刻奇禽异兽,情态生动,各不相同。殿上有容量七斗金葱台十三枚。殿东西各有长廊,廊的上面是楼房,楼房上安长窗,窗挂珠帘,通于内阁。皇帝临窗而坐,宫女登楼奏乐,丝竹竞发,金石齐鸣。身姿曼妙的宫娥在窗纱后露出窈窕的身姿,翩翩起舞。一人站立,大声用洛阳腔朗诵着诗书,一股盎然古意便从着一乐、一舞、一诵中凸显出来。高纬梳着文士髻,插着一枚白玉簪,一身玄底云织龙纹的宽大衣袍。此刻他面上正目不转睛的欣赏着歌舞,藏在宽大袖袍里的手指有一搭没一搭的敲在膝上,每当他心里在盘算什么的时候,就会下意识有这样的动作。坐在下方不远处的突厥使臣阿史那库头频频向周围列坐的朝臣举杯,酒浆淋漓的沿着胡子滑下,“两国即将结为姻亲这是大好事来来,我阿史那库头且敬皇帝陛下一杯”他又斟满一大碗酒,朝着皇帝敬酒,高纬和煦的笑了笑,将面前的杯子撤去,也命人换了一个大碗上来,斟满,一饮而尽。“陛下好酒量”齐国皇帝那么给面子,豪爽阿史那库头心下大慰,愈发的神采奕奕,道:“贵国这酒当真是香醇无比,我阿史那库头头一回喝到,愿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就如同这酒香一般,长存于世”说着,又斟满一大碗,一饮而尽。高纬的酒量很早之前就练出来了,这种酒在这个时代算是烈酒,但是在官场混迹许久的高纬看来,也就是那样,高纬还可以再来两碗。于是高纬一笑,淡定的端起碗,致意了一下,又是一口闷,引得满堂喝彩,无论是大臣还是各国使节都惊叹于皇帝的海量。来而不往非礼也,高纬这次主动端起酒碗,道:“诸位使节远道而来与我大齐结好,实在辛苦了,朕敬各位一杯,愿我大齐与诸国之间,永结盟好、永无战事”说着,竟又是一饮而尽。皇帝敬酒,臣子和使节们那里能不表示表示纷纷站起身来,对着皇帝敬酒,徐陵和那高句丽使节酒量不行,才一口就差点呛出来,不过好在他们还知道这是重要场合,绝不能给自己的国家丢脸,于是硬生生的憋住了,两张白脸涨成了紫棠色。这酒味实在是太烈了徐陵闷闷地轻声呛了几下,才缓过来,心道:“早听闻北人好饮烈酒,看来果真是名不虚传,险些呛死老夫”而那边的高句丽使节,虽然同样呛的不轻,但是依旧是面色激动,参与如此重要的场合,见到如此大的场面,不枉此生了“真是天朝气派唉,什么时候我们高句丽也能有这样的体面风光就好了”阿史那库头连干四五碗,已经站立不稳,颓然倾倒在案上,几个内侍上前将他扶起坐好,高纬笑道:“贵使喝醉了,还是先别饮酒了,待会儿还有正事”阿史那库头尴尬一笑,他原本是暗藏着和高纬拼拼酒量的意思,虽然他多饮了一碗,可高纬连续三四碗下肚还跟没事人一样,他也只能甘拜下风了。“陛下好酒量我不如也,见笑了”他即将变成高纬的老丈人,高纬虽然不放在眼里,但是他突厥使臣、未来可汗的身份还是颇为敏感的,也不好太落他面子,于是道:“无妨贵使头一次饮这酒,会醉也是正常的”阿史那库头遥望四周,见其他那些使节还不如他,只几小杯酒下肚就已经面有醉态,于是将心里那点尴尬收起来,爽快一笑:“陛下说的不错,哈哈,大齐与突厥联姻,结为盟好,这是两国互惠互利,听闻贵国皇帝极为宠爱宝庆公主,陛下放心,我阿史那库头可以保证,突厥绝对将他奉为唯一的女主人”“我的侄子大逻便,那是哥哥唯一的儿子,按照我们突厥的规矩,迟早会成为突厥大汗绝不算辱没了高齐皇族的血脉”高纬眼底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一闪而逝,难以察觉,不多说什么,只是微笑着“嗯”了一声。一个勋臣站起来,道:“这可的确是一件喜事,大齐与突厥结盟,两国互为姻亲,陛下就更好专心应对伪周陛下天纵英杰,终有一日,定会荡平伪周,一统江山”高纬听闻,玩味的瞥了他一眼。这些日子,阿史那库头来回奔走,跟邺城不少达官贵人都打好了关系。不过他这么说,却不是为了示好突厥,他是那一夜宫门外请旨的十几个鲜卑部落酋领之一。那一日,元景安和元文遥被贬谪,他们这些在邺的部落酋领也相继被剥夺了在朝的实权,虽然手里头依旧握有数万部众,皇帝也没有严惩追究,但他们的心里还是惴惴不安,这次,就是好好拍马屁的时候,希望可以消除皇帝的芥蒂。当时他们的确是热血一上头就去了,现在想来,心里还是后怕,所以皇帝要求他们抽调出两万壮丁戍守晋阳,他们连想也没有想就答应了。将功补过,皇帝总不至于秋后算账也就好在他们是孤身一人前去,没有带上自己的部曲亲卫,否则就真的坐实了逼宫造反了他们身在邺城,自己的部众都在并州、燕州、幽州、营州以北,足足加起来不下数十万,但是隔着那么远,他们也无法遥控指挥。万一皇帝真的不怕那些鲜卑部落集体造反,盛怒之下将他们斩个干干净净,那么他们连还手的力量都没有皇帝这些日子的做法他们也看在眼里,皇帝这是希望用他们的力量去牵制晋阳六镇,虽然他们很不愿意,但是这个时候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让皇帝放过前魏公主,不能什么代价也不付出,这也算是一种等价交换,前魏公主免于一死,他们亏欠前朝孝武帝的帐就算还清了。只要不死,不折辱她,那么皇帝想要怎样安排她都不关他们的事了,况且元文遥、元景安还另有打算,说是或有希望高纬将目光移开,命宫人赐酒给他,心里暗道:“漂亮话说得再多,朕也信不得你们,你们是鲜卑部落酋领,从前朝开始,皇权也得为你们让道今后,朕绝不容许”这些人,还有鲜卑六镇,将是他改革路途中最大的绊脚石,但是偏偏轻易动他们不得。为什么说这些人棘手,轻易动不得呢这些部落酋领对部众的统治由来已久北魏拓跋氏立国前期,有八部之制,皇帝在做决策的时候也得召集鲜卑各部落酋领听听他们的意见,而不是擅专擅决,他们的权势之大可想而知。前魏拓跋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功者为九十九姓后,所统军士亦改其姓,这就保证了统帅对于下属有绝对的领导力,影响到至今。高欢以鲜卑六镇为根基立国,导致了这种制度依旧沿袭下去。这就是为什么说北齐的军队其实只是高齐的雇佣军的原因所在,因为统治兵士的主导权并不在皇帝手里,而是在这些勋贵还有部落酋领的手里,发的起工资,他们就给你打仗,若是发不起,他们也不会为你卖命。到了高齐后期,政治糜烂不堪,奸佞横行,国家内耗严重,天灾人祸还有突厥北周南陈的袭扰,让北齐不堪重负,根本就支撑不起对周国大规模用兵的开销了,所以对上北周根本就没有还手的力量但是现在,急不得急不得一招不慎,满盘皆输高纬对于收管军权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其一,壮大邺城禁军,将来与晋阳博弈不至于陷入被动。其二,将晋阳六镇的军队慢慢掺沙分化,让鲜卑牵制鲜卑,逐步掌控六镇。其三,寻找时机让北方大批鲜卑部落南迁,全盘汉化,收为己用在条件没有达到之前,高纬就得对他们客客气气的。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察觉到皇帝这一番心里活动,歌舞依旧热闹,阿史那库头频频举杯,高声说待到定亲那一日,突厥将赠给大齐一万头牛羊作为聘礼,让南漠草原的部众都出来迎接他们小主人的妻子南陈徐陵那边,也是众人纷杂,人影错落,除了阿史那库头这边,就数他这里作为热闹了。朝臣,尤其是那些文官对于徐陵十分有好感,这可是南陈的一代文宗徐陵这边觥筹交错,忙着应对前来结交的大齐朝臣,嘴角不知觉的牵起了苦涩的笑容,他这次来原本也是想要为太子陈叔宝向北朝求取公主的,却不料被这些北蛮子抢先一步,殊为可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