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给了高纬一份满意的答卷,“大牢里的人都满了”高元海颇为自豪,将所有犯人的花名册还有所犯罪行全都提交给了大理寺,并且通过了审核。完美的诠释了“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会抓错一个好人”这句话。办事效率之高,令高纬颇为满意。果然,能当上奸臣的人其实都是有本事的人,一个奸臣,只要控制利用得好,那也是一把很合用的刀。有需要打击的对象的时候,可以利用他们,驱策他们,如果没有,那么可以压制、养着他们。帮着拉偏架护着他们,没准什么时候你就需要他们呢这世界上只有无欲无求的人才是最可怕的,有贪欲的人其实才是最好掌控的。他现在有些理解为什么当初高湛要用和士开了,养着一条狗,看谁不顺眼不用自己动手,让狗去咬他们,他们有求于你,都想从你这里捞到一根骨头,所以他们就会乖乖听话。况且,高元海虽然行为放荡,但还是有些理政才能的,从近月来邺城治安的改善就可以看出这一点。高纬的首要目的,就是让齐律真正意义上成为约束子民的法典,而不是作为一个看看就好的摆设。如果说便宜老爹高湛在位其间有什么重大成果的话,那么其中一定有齐律,史称北齐律。这是三国以来,成就最高的一部法典后来的唐律疏议还有开皇律都是以北齐律作为基本模本,还不足以说明这部法典的成就吗北齐律的名目和门类都很全,篇目共有十二篇,名例、禁卫、户婚等等。其重大意义在于确立了所谓的“重罪十条”,总结、筛选了前朝的一些好的法典,确立了“死、流、徙、杖、鞭”五刑制的雏形。可以说,北齐律是一步承上启下的重要法典,承袭了三国两晋的法制,又影响了隋唐之后的法律,如果说三国两晋的法典都是杂乱无章的话,那么北齐律就是对它们精华的总结,也为后来隋唐时期的律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是开创了北齐律的北齐,治安状况还不如隔壁的北周和南陈,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很多鲜卑勋臣无视这个法律,北齐皇族又向来偏袒鲜卑人,对于鲜卑人违法乱纪的行为往往是视而不见。上梁不正下梁歪,国家的最上层阶级都尚且是这样,还指望下面的底层百姓拿这个律法当成一回事吗这都是从前没有重视,现在高纬要开始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就只能从北齐的治安开始着手,先让所有人都老实起来,按照律法上规定的办事,加大监管力度,鞭策鲜卑人遵从法律。但是这个活可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办的,也不能一次性将影响力全面铺开,北齐的鲜卑人太多了,要是一次性来个全国整风运动,动静太大,搞不好会被一些怀有异心的人利用。所以高纬的主要打击对象,还是在邺城及洛阳等周围郡县,至于晋阳,以后再说。然而即使是这样,这件事的难度也不低。高纬本来想让斛律孝卿来坐上这个位子,但最后想了想,还是让高元海暂时先干一阵,拿他试试水再说。一来,高元海事宗室子弟,凭着那个身份可以压勋贵子弟一头,二来,高元海善于调节平衡,八面玲珑,这件事只有交给他做,得罪了勋贵,他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如此,才能够让勋臣们的不满不至于惊动朝野。可以说,他就是这次试水能否取得成功的保障之一。所以高纬就算心里对他还是有芥蒂,也没有更加好的选择了。高元海栽树,让后任者乘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就是高纬原本的打算,如果这次试水,万一失败了,他则可以名正言顺的将高元海顺势推出去承受勋臣反弹的怒火。但是勋臣自从经过朝堂清洗还有琅琊王谋反之后,似乎没有胆气再阻止高纬行事,所以高元海这次试水倒是没有高纬自己想象中的那么艰辛,还算比较顺利。就让他为后来者铺路也好高纬这般想到。“但是爱卿还有一些地方要注意”高纬的面色愈加严肃,高元海恭敬的倾听。“你在整顿治安的时候,并没有一视同仁,还是将汉民还有鲜卑百姓区分开来了你自己看看,汉人居于狭窄逼仄的南边,挤在一起,而鲜卑人却关在宽敞的牢狱内,仅仅两人一牢这在齐律之中貌似并没有规定吧”高元海额头微微见汗,道:“臣这也是为了提高执法的效率,不这样,肯定会引来纠纷的”“朕前两月阅兵之时就已经说过,对鲜卑与汉要一视同仁。朕要求你们加强法律管制的原因,也是为了保障鲜卑人与汉人之间的公平平等。而你们这样子,将鲜卑与汉人明显的区别对待,又岂是朕的初衷”高元海辩解道:“可是陛下这样做”“你是都官尚书,这原本就是你的职责,祖珽为了替朕分忧,亲自去山东纠缠大案,他带了西大营一千兵甲,前往流民遍地的泰山郡,所遇道的艰险岂是你可以想象你不如祖珽吗朕就在这皇宫之内,有朕在,你只管放开手去做好自己的本分,朕就是你背后的最大靠山”高纬的眼眸愈发的明亮,他已经初步试探出水的深浅,现在,他想要进一步扩大战果,于是他这般说道:“这是大齐的律法,神武、文襄当初命人制定它,就是为了让它约束天下人除朕之外,所有人触犯律法,当一视同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第九十八章你怎么还没死在都官尚书高元海正为整顿治安而头疼不已的时候,远在泰山郡的高睿也是麻烦缠身。泰山郡此时已经成为整个山东的乱民最大的聚集之地,整整数十万的乱民扎堆在泰山郡境内,令高睿无比头疼,先前为了将乱民聚集起来,他使用强制性手段将流民聚拢。但是现在,这几十万的流民就无疑已经变成了一颗定时炸弹,稍有不慎,一旦引爆,其威力就会将小半个江山都搅弄得天翻地覆高睿不得不对这一切负起全责,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那些州府之中埋伏的蛀虫这些日子,高睿几乎将府库掏空,才勉强将泰山郡内的乱民给安抚下去,但也就是没有造成大规模的叛乱,现在乱民堆里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好的风声,这些日子高睿为了处理这些事情,已经是心力交瘁。深夜,月上中天,泰山郡的府衙内,高睿还在一条条对赈灾的一应指令做着批示,几个门客站在一旁,帮他看看有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许久之后,高瑞的笔才停了下来。“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他轻轻地将毛笔搁在笔架上,看着窗外惨淡的天色。夜空中幽蓝一片,月亮朦朦胧胧的,只看得到一抹光晕。“明公,还有一刻便是卯时了,您该去休息休息了”门客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睛说道。“唔,都快天亮了啊”高睿又拿起桌面上的公文看了看,添了几笔,“你们要是实在支撑不住,那就先去睡吧,老夫睡觉的劲头已经过去了,明日一早还要出城巡视一番才能放心”“明公,你要保重身体才是,这熬夜最损身体了”门客们依旧是苦口婆心的规劝着,高睿摇摇头,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下去休息。“老夫从前处理政务的时候常常熬夜,也觉得怎么,你们大多身体不好,就不要陪老夫在这里耗着了”只有一个门客还留着,那是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消瘦男人。径自坐了下来陪着高睿一同看公文。“他们都下去休息了,你为何不与他们一起,老夫说过,不用人陪,你先下去吧”高睿抬头看了他一眼,这般说道。“我和明公一样,过了时辰就再也睡不着了,正好陪明公一同熬一宿”留着两撇小胡子的男人无奈的摇摇头,捡起高睿翻过的公文,一句一句的翻看。高睿看了他许久,最后什么也没有说,两个人默默的坐下翻阅起来。这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男人名为梁景安,是青州人,十几年前来邺城谋生,高睿看他文采不俗,就让他做了自己的门客。当然,这个名字并没有出现过在史书上,他只是被历史淹没的诸多人物之中的一个,有些济世之才,通点政务,因此这次来山东赈灾高睿将他也带过来了。皇帝在邺城开考举的时候,高睿有意让手下几个门客去争一个大好前程,但是只有梁景安未曾对这个提议心动,梁景安说他已经是这个岁数了,年轻之时的那点壮志也早已在岁月的蹉跎下消磨殆尽了。高睿心里很清楚,凭他的才学是可以金榜题名的,所以对他未曾去参与考举一事,未免感到有些遗憾。但是梁景安倒是乐天知命,于是高睿就不再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但是现在想起来,梁景安这些年跟在他身边辅佐,可很少有主动要求过什么高睿顿了顿,问道:“对了,昨日夜间城外可有什么大动静没有”高睿很关心这件事,梁景安回答道:“我听过他们来传报,昨夜城内城外都很正常,没有出现什么大纰漏”高睿慢慢皱起了眉,有些匪夷所思,“没有动静一点动静也没有”“呃,对呀昨夜很安静,东边南边都是静悄悄一片,就是有人上报,说是有些营地空了一些,跑了一些人”梁景安楞了一下,如实的对高睿说道。高睿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不应该呀,嘶,难道对于这些日子粮食越来越少,他们就没有一点察觉吗而且,老夫已经下令其余郡县,派兵守住要道了,那些人跑,又能跑到那里去”梁景安被问得沉思了一下,不确定的说道:“对呀,应该是有所察觉才对呀”梁景安也开始觉得这不符合常理了。一开始,高睿都是一天两顿,每餐按时发放,但是在粮仓被烧之后,他就只能每天一餐,而且都是煮成稀粥,粥清得可以照出人的影子,一大碗捞下去也看不到几粒米。在泰山郡的常平仓被烧掉之后,高睿就一力将常平仓被烧光的“流言”给镇压了下去,掏空府库剩余的存粮,对外宣称剩余的粮食还可以支撑十几万人不被饿死。这并不是高睿喜欢打肿脸充胖子,而是他实在是害怕府库无粮的传言流出去,要知道,聚集在泰山郡的流民可是足足有几十万一旦有人煽风点火,那么将卷起一场大灾难,整个山东都会瞬间被卷进去高睿现在就是在守着一座炸药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轰然点爆,将他炸得粉身碎骨可以说,现在就是要是高睿割下自己的肉,只要可以让灾民们吃个饱,那么高睿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动刀子高睿已经做好了最大的打算,下令调集了周围郡县的兵力把守住泰山的交通要道,就是希望,一旦泰山郡这边压不住了,乱民真的造反了,也可以尽量控制在泰山一带的小范围区域内。但是这些日子高睿所担心的一些事情都并没有发生。这些日子粮食越来越少,但是高睿的治理却出奇的顺,灾民中也并没有太大的怒火,都很恭顺的接受州府下发的粥米。但这种不满是因为真的没有,还是因为因为被人镇压下去了高睿和梁景安想到这里,后背都是冒出了涔涔冷汗“有人要反”二人不约而同的说出口,而后便是一片安静。灾民聚集在泰山郡,没有居住的地方,每天食不果腹,而且州府也没有办法去管理好如此大的难民营,每天奸淫、劫掠的事情层出不穷,灾民肯定是对他们有所不满的才对最起码,会有怨言才对的呀可是为什么会这么安静呢公人们完全没有听到一点不好的风声,而且,梁景安刚才所说,灾民营中有一些人少了,那些人到那里去了高睿都让人将路给堵住了,他们又能跑到那里去如果真的是后一种情况,那些不满的声音都被某些人给强行镇压下去了,那么绝对是有人在策划造反几十万的灾民,那是整整几十万的灾民呀换句话说,现在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州府的粮食快要见底了,灾民们对于州郡,对于朝廷的不满正在一步步积累。要是有心人挑唆,饿得头脑发昏的灾民是绝对会想也不想就被人裹挟着造反的高睿猛地一拍桌子,“老夫马上就去调集郡兵,定要稳住泰山局势”“明公不可”梁景兴按住了高睿,劝谏道:“明公,你身份尊贵,不可以身犯险呀”高睿推开他,大声喝道:“起开如果泰山真是民乱造反了,那么朝廷辛苦筹谋的大计就将毁于一旦你叫老夫有何面目去见陛下”“老夫一个人,死不足惜朝廷的百年大计才最要紧,让开”高睿一振袖,刚准备出去,就听见城北响起来了喊杀声,高睿的心脏顿时凉了半截。“怎么回事乱民已经攻入城内了吗”梁景兴的面色也猛地白了一下,“恐怕是,明公,快从南门走,带上一些兵马,短时间内这座城还挡得住”“我不走,老夫不走,如果不能将暴乱镇压下去,老夫宁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