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北齐帝业> 北齐帝业 分节阅读 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北齐帝业 分节阅读 14(1 / 1)

d又道:“臣奉命掌管殿前仪鸾司的衙门,这几日查出一点不对头”高纬的眉锋一挑,道:“哦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刘桃枝:“臣按照陛下的要求,审问和士开、胡长仁一党,却发现其中不单单有和士开胡长仁的党羽。臣细细的审问过了,里面有的是娄家提拔上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他抬头看了高纬一眼,道:“还有一部分自称是琅琊王的门人。”“琅琊王的门人”高纬沉默了一下,脸上依旧不露声色,问道:“你确定吗”“臣对过口供,确凿无疑”高纬心中默默思量,娄家其实不太要紧,虽然当年娄太后权倾朝野,一言就可以影响君权废立,但娄太后毕竟已经死了,娄家在朝堂上的一些强力人物也被高湛清理的差不多了,就算只剩下一些也实在算不得什么。就是这琅琊王高俨有些麻烦。琅琊王高俨可以说是除了他之外,最有机会坐那把龙椅的人。抛开琅琊王和高纬同父同母的血脉渊源不说,当初武成帝高湛在世的时候也是很中意这个儿子的,高纬差点就被这个弟弟从太子宝座给掀下来。高俨这个人年纪虽小,但是却很是果敢,十二岁的时候就领了尚书令的职权开始代父摄政了,在朝堂上的威望恐怕还要在赵郡王高睿、兰陵王高长恭之上。而那时的皇太子高纬在干嘛呢高纬在慑于父亲高湛的淫威,装疯卖傻扮演小白兔,足足五年在此基础上,两人在朝堂众臣心中的地位是有差别的。高俨这个人处事非常老辣,性格坚毅。高俨的喉咙经常患病呼吸道问题大概,为了根治,他要太医用钢针直刺入喉,据说整个治疗过程中他的眼睛连眨都不眨一下。联想到关公刮骨疗毒,你们也许觉得没什么,我打麻醉我也行。但是要知道,高俨在此时顶多十岁出头。想想你我在小学打预防针时的表现,这高俨简直就是神人这位琅琊王在老爹没死哥哥没权的时候就开始侵权干政,处理政务时的老成决断让一干王公大臣莫不畏惧,而此时的他,也不过十一二岁而已。那时候要不是胡太后更加偏心高纬,还有和士开在高湛面前替高纬打掩护,恐怕高纬这个太子早就被废掉了。当然这也要取决于高湛,高湛不想废掉高纬谁也没有办法。众所周知,历代皇帝都有一个不治之症,那就是疑心病。可能因为老高家的基因里有太多精神分裂的因子,所以老高家皇帝的疑心病格外严重。而高湛又是老高家里面比较严重的那个,高湛小时候虽说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可实际上却是老爹不亲、老妈不爱,从小没有受到多大的关爱又长期生活在能干哥哥们的阴影地下,整日战战兢兢,导致他的心灵十分脆弱敏感,疑心病很是严重。当初他之所以立高纬为太子,是看在高纬长得更加像他以及天象的份上,之后是因为高纬这个人比较害羞,说得更加明白一点就是比较自卑,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在老高家,篡位是屡见不鲜的,高澄死的蹊跷,高洋死于酗酒后他的儿子高殷被高演、高湛联手篡了,高演死后,高湛接班,高湛又接着撕破和高演之前的盟约,把高演的太子高百年的活生生打死了总之是一团乱麻。那么高湛对于权力的维护就极为看重了,怎么办呢简单,选一个老实孝顺的儿子接班不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吗高湛就觉得高纬很是老实。而高纬也却是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自从登基之后,朝堂上的大事小事他都屁颠屁颠的跑去找高湛决断。哪怕高湛已经退位当上太上皇,可实际还是把权力牢牢攥在手心里的,高纬的这个表现自然让他很是满意,觉得高纬这个小子,没有因为当上了皇帝就飘飘然不把老爹放在眼里,很上道可反观高俨呢从小就表现出了很强的权力欲望,大有要和高纬掰手腕子的苗头,有时候连高湛说的话他都敢阳奉阴违。这让高湛很不爽,大人最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当然是最听话的那个于是高湛开始有意识的打压高俨的力量,不仅在朝堂上清洗高俨的人,而且还把高俨的王爵从东平王改成了琅琊王,高俨从此淡出权力中心。起码在老爹高湛还活着的时候他是不敢翻出什么浪的。在历史中,高俨最后还是反了高纬,险些就造反成功了,结果被高纬镇压,满门上下连同四个幼子全部被高纬斩杀殆尽。历史中的那个高纬也不能说是完全的废柴,智商还是很高的,曾经也英明过一段时期,论心机城府还要在高俨之上。高纬和高湛不仅长得像,连遭遇都颇有些相似。高湛从小活在高澄、高洋、高演等一干哥哥的阴影下,高纬从小活在老爹高湛的阴影之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都是一样的装疯扮嫩,心里又怎么能不压抑压抑的久了就会走向极端,要么成为疯子,要么耽于享乐。高湛和高纬两样都占全了,只能说不愧是亲父子。你说说这两个人这么聪明,为什么就成了昏君呢说到底还是家庭的原因,出身在北齐高家,是他们的不幸。令人唏嘘。那么,现在的高纬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高纬,北齐的局面也已经慢慢的在发生改变,历史的那一幕会重演吗高纬也心里没底,不过历史如车轮,具有惊人的巧合性与必然性。高俨如果蓄谋已久要造反绝不会因为哥哥忽然英明起来就停下脚步。想到这里,高纬对刘桃枝下令道:“盯好琅琊王,他的一举一动,朕统统都要知道”不一会儿,小路子就急急忙忙的跑进来,气喘吁吁道:“启禀陛下,太后娘娘驾到。”高纬眼神一凝,抬手示意刘桃枝退下,刘桃枝转身没入黑暗之中,这才说:“朕亲自去迎接。”胡太后一袭素色的衣衫,还是那副风风火火的样子,远远的见到高纬,慢慢的停下来,调整呼吸,做出一幅很有威严的样子。“儿臣给母后请安”高纬对着胡太后恭恭敬敬的拱手。胡太后眼中闪过一丝不快,问道:“纬儿,听说今日你把你舅舅给捉拿下狱了可有此事”高纬平静道:“确有此事。”胡太后极力隐忍着心中的怒火,问道:“为何”“因为舅舅违反了朝廷法度,当罚。”高纬仿佛没有察觉到太后语气中所表现出的恼怒,敛眉淡淡的说道,仿佛被捉拿的不是他舅舅,只是一个毫不相干的外人。胡太后想要发火,可是想到高纬是一国之君,硬生生忍下,只得说:“再怎么说他也是你舅舅,你小的时候他还抱过你,他那么喜欢你,处处维护你,你他,他确实是有些爱贪小便宜,喜欢搜刮些钱财,可那也罪不致死啊你赶紧把他给放了。”高纬很想告诉胡太后,按照北齐律,胡长仁干下的事情够死十几次了,可是最终也没有说出口,只是道:“要儿臣就这么放了舅舅,怕是不能”还没有等胡太后爆发,高纬又说道:“儿臣倒是想就这么放过舅舅,可是朕已经把他压入大牢了,就这么什么也不表示直接放了未免不能服众。”“这样吧,儿臣这里有一个法子,既可以顺势饶了舅舅,也可以让舅舅免遭皮肉之苦,又能服众,就是怕舅舅的体力不济呀”在太后疑惑的目光中,高纬淡淡的笑到,轻飘飘的丢出了一个提议。像一只狐狸。第二十章高纬的赏赐因为胡太后跑来求情,所以胡长仁暂且躲过了一死,很快便要知道高纬对胡长仁的处罚究竟是什么了。两天之后又一次朝会,吃了三天牢饭的胡长仁踉踉跄跄的走上太极殿,这几日他在大牢中担惊受怕,惶恐不安,生怕忽然就被锦衣校尉拖下去砍了脑袋。所以这几日他是睡也睡不香吃也吃不好,不过三日,便憔悴了许多。胡子拉茬,头发乱糟糟的,眼睛青黑一片,不知道还以为得了什么重症。他略过那些对他目露讥讽的朝臣,晃悠悠的走到大殿中央,刚刚能看清高纬的帝王冠冕,便噗通一下跪倒在地,战战兢兢,连头也不敢抬,更不敢像几天前那样大喊冤枉,他明白自己能不能活全看高纬一句话。高纬饶有兴趣似的看着下方跪着的胡长仁,良久开口问道:“舅舅,你可知罪”“臣知罪,臣知罪啦”胡长仁磕头如捣蒜,高纬原本还想借题发挥拿捏他几下,可一看到胡长仁这么没有骨气的行为,心里也很是鄙视,暂时打消这个心思,直入主题道:“舅舅啊,昨夜朕查了一下你家里的账簿,那可真是大吃一惊、大开眼界呀光是铜钱就有整整数十万贯。你自己说说,这钱那里来的,朝廷好像也没有这个本事给你发这么多的俸禄吧”高纬笑笑,胡长仁一哆嗦,倒是全抖落出来了,“这些,这些银子都是下面人贿赂微臣的,还有,还有便是臣从民间弄来的”他忍不住偷偷看高纬的脸色,见高纬脸色高深莫测,一颗心再次提了起来。“好一个弄字”高纬带有深意的点点头,扫视下方的一众大臣,“还有你们,你们中有多少人跟他一样朕暂时还不知道,是不是你们一想要钱了也会去百姓那里弄来啊”“臣等惶恐”下方的臣子们哗啦啦跪了一地,高纬一拳砸在龙榻边上的龙头扶手上,喝到:“够了朕不想听到惶恐二字,事情发生了一句推诿就可以掩盖过去的吗那你们把朝堂、把律法当成了什么”“来人,把东西都给朕搬上来,让列位爱卿也开开眼界。”高纬一抬手,一大群人便搬着大箱小箱上到大殿来,很快朝堂的廊道上便被这些箱子给堆满。“这是”赵彦深大概没有想到胡长仁土豪到了这个程度。高纬又是一抬手,一个锦衣甲士上前,将箱子上的锁一刀劈断,然后顺势一倒,琳琅满目的金银便堆了一地,顿时整个大殿都变得金灿灿的一片,各种璀璨的光华晃花了人眼。大家定睛一看,只见满地珠翠,各种玉饰金银不计其数。这还不算什么,另一口更大的箱子也被锦衣校尉一刀劈开,里面的金银珠翠哗啦啦倾倒在地,里面的东西更加华美珍贵。胡长仁听着自己的宝贝被粗暴的倒在地上,心疼的脸上的肉都直抽抽,不过他不敢说什么,小命都要保不住了,还要金银干什么,你也得有这个命花呀于是他干脆埋头在地上装起了鸵鸟。“剩下的这几箱都是吗”高纬问刘桃枝,刘桃枝回答道:“启禀陛下,剩下的箱子里都是这些东西,还有几个箱子还在大殿外面没有运进来。”高纬暗暗吸了一口凉气,虽然之前他就已经清楚了这笔巨大的数额,但是当这些金银以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还是难免动容,同时心里也是恨的咬牙切齿,北齐之所以亡的这么快都是你们这些蛀虫造成的高纬随口说了一句俏皮话:“看来朕不用费尽心思给左相筹措军饷了舅舅,这么说朕还要感谢你。”胡长仁估计是吓得昏了头了,居然说道:“这,这是臣的本分。”高纬怒极反笑:“你听不出好赖话是不是要是每一个人都是像你这样守本分的话,那我们大齐早就完啦舅舅,从父皇登基到现在才几年啊你怎么就搜刮了这么多的钱嗯,说一说呗,朕很好奇为什么你是怎么在和士开的眼皮底下搜刮到这么多银子的”胡长仁瑟瑟发抖,根本不敢说话。高纬叹了口气,失望至极的说道:“民为贵,社稷其次,君再次之。百姓可是比天高的存在,他们与朝廷的关系就好比舟和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你是皇亲,朕原本指望你们能够爱民,为朝堂诸臣做出一个表率,可你是如何做的搜刮钱财、贪婪无度视百姓如草芥、羔羊你这样做,让百姓们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朕”赵彦深、唐邕、冯子琮、胡长桀等一干大臣眼睛纷纷亮了,不是因为高纬表达出的对胡长仁的杀意,而是因为高纬随口说出的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动容。赵彦深心里更是细细的品味,“以君为舟,以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妙极,妙极”朝堂之上很多大臣都纷纷为这句话所动容,皇帝居然有这样不凡的见识,大齐甚幸不过胡长仁可没有心思去体察上意了,他现在脑子一片空白,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几乎要当场吓晕过去。就在他满心绝望等死之际,听得高纬叹了一口气,道:“你这样的罪行,本来朕是想砍你一刀了事的,可是昨天母后来找朕求情,朕到底还是要看母后的面子,也罢,朕就再给你一次活命的机会”众臣都蒙圈了,陛下又要玩什么花样胡长仁欣喜若狂的抬起头。只看见高纬抬起手,指着一口大箱子,道:“你要是可以背着这个箱子,从宫门出了御道,再绕着皇城的每一条大街绕一圈,最后安然的把箱子扛回家,那么朕不但不杀你,还把这箱子里的财物赏赐给你,但你要是敢偷懒,少走了路程或者是路上休息了,那不管母后再怎么说,朕都是一定会杀了你,听明白了吗”胡长仁脑子懵了,愣愣的看着背后的大箱子,这口箱子虽说还不到膝盖这么高,里面装的是珠宝玉器,少说也得有一百二三十斤重,再加上这邺城大大小小的街道加起来也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