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蔽人的双眼,张正书的布置是正确的。韩狗儿确实没有按照套路来,差点就功亏一篑了。本来赵煦被牵着鼻子走就很不爽了,要是韩狗儿再逼迫他,以赵煦的脾气,说不定这事就砸了。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能做皇帝的,大多比较任性且喜怒无常,最不喜欢被人牵着鼻子走。当然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皇帝想要觉得他能掌控一切,臣子就能进化出让皇帝错觉掌控了一切的技能。蔡京就是起中高手,而且和他同级别的,还有不少人。事实上,皇帝想要掌控一切,只是他的掌控欲作怪罢了。真正能掌控一切的人,并不存在。毕竟人心难测,每个人的行为都太难以估算。你永远不会想象得出,一个平素温文尔雅之人,失去理智后会是多么丧心病狂。但是,张正书很明智,达到目的就好,没有必要去刺激赵煦这个叛逆期超长的皇帝。韩狗儿心有不甘,但想起张正书的承诺,他深深呼吸了一口,拜服道:“官家如此审理,草民心服口服”这一下,周围的文武百官都惊讶了。要知道,韩狗儿不过是一个半大的小娃娃罢了,能制得住自己的愤恨,停止乘胜追击,这简直不像是一个少年人会做的事情“此子背后定有高人指点”“看来,蔡京是惹到一个了不得的对手了。”“哟,这下可没好戏看了”文武百官的心理活动各异,但某些个直觉精准的贪官蓦地又紧张起来了,他们也不知道为何。对了,那堆契约很多贪官越过人群看到那堆放置在地上,需要两个人扛着的契约,不由得吞了吞口水。单单是一份状词,就干掉了蔡京。那一堆证据,又能干掉多少贪官呢所有自身有过劣迹的贪官,都不约而同地紧张了起来。即便是头脑转得没那么快的,这时候也明白了过来,一张张脸上冷汗迭出。赵煦点了点头,这就对了嘛但点头过后,赵煦也明白了:“嗐,朕的反应,都被那小子算在其中了吗”心中虽然这么想,赵煦却还是说道:“善”韩狗儿跪伏在地上,听了这句话后抬起头说道:“官家,草民这里,还有其他证据”“嗯”赵煦眼皮子也开始跳了跳,突然明白了什么。“哦,这些证据也是指证蔡家的么”韩狗儿说道:“并不是,是另外一些相公贪赃枉法之事。”“”一时间,大庆殿内鸦雀无声。谁都没想到,韩狗儿这个平头百姓,居然敢这么说话,难道他就不怕死吗要知道,这些个贪官联合起来,对付一个平头百姓,那简直是易如反掌随随便便一招,都能叫韩狗儿明日就暴尸街头幸好赵煦早有心理准备,缓缓地说道:“既然与你无关,且一并交与大理寺。大理寺卿何在”掌管大理寺的大理寺卿立马端着朝笏出列:“臣在”“这些个证据,卿一并纳入大理寺,逐条审理,依法判决。若真有贪赃枉法之事,自请认罪者,从轻处理。若证据确凿却抵死不认,从重处罚”赵煦定了基调,那些个贪官却松了口气。到底是法不责众啊,那些贪官暗自庆幸,总算是逃过一劫了。自请认罪,这就跟没事情一样,写个检讨就完事了。最多最多,不就是罚俸吗或者是外放为官,反正不管怎么样,只要还有官身在,他们就不怕但是,如果他们知道接下来张正书的招数,他们就该哭了蔡京冷眼看着一切,他知道自己在赵煦这里是讨不得好了,但是他却把那些落井下石之人全都记在了心中。还有那罪魁祸首“大桶张家哼,须叫你领教老夫的厉害”蔡京心中暗暗发狠。要知道蔡京为官近三十载,底牌不知道有多少而且他门生故吏遍布大宋,要整治一个商贾子,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但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蔡京还没傻到这么快就实施报复行动。最起码,也要等风声过后,蔡京才能徐徐图之。权谋之所以为权谋,是因为它上不得台面。要是把官场上的龌龊摆明了,甚至连市井中莽夫泼妇尚且不如什么下绊子、诬陷、设套、以权谋私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些官员不敢做的事特别是被害的官员,要是没实力报复也就罢了。可对方只是一个商贾子,那蔡京岂能不报复“朕如此处置,你意下如何”赵煦再一次问韩狗儿。韩狗儿却憨憨地说道:“官家圣明”“如此甚好,你的事已了,且退下罢”赵煦挥退了韩狗儿,手中捏着的那张小纸条,却已经被汗水浸湿。不是后怕,而是恼怒待得韩狗儿等三人退下之后,赵煦缓缓地说道:“蔡御史,你如今,还有什么话要说的”蔡懋冷不防被赵煦点名了,心中又悔又怕,两眼都有点失去焦点了:“啊”第七百七十六章:打铁趁热好在蔡懋立即回过神来了,连忙说道:“回禀陛下,臣只是风闻奏事”“好一个风闻奏事”赵煦冷冷地说道,“风闻奏事,就能随意胡诌了幸亏朕看到了证据,不然真个叫你蒙骗了朕”这可是一顶大帽子,乃是欺君的大罪啊吓得蔡懋连忙趴倒在地,连称自己该死。好在赵煦也不是非要治他的罪,而是要完成对张正书的承诺。毕竟一开始是赵煦要求张正书这么做的,虽然一直被张正书牵着鼻子走,但赵煦还是觉得报纸有存在的必要。最起码,有了报纸之后那些个贪官就等于多了一个忌惮,赵煦也多了一个反制文官的手段,以后赵煦看谁不爽,都可以通过对皇城司的示意,利用报纸来整治他了。还有谁敢当面指着皇帝鼻子骂可以,只要你自身道德无缺,赵煦也就认了。要是你身上都有屎,就不能怪赵煦下手狠了。不用点手段,这些文官真的当赵煦是好欺负的想起高太后、司马光时期,不知道多少文官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愣是对赵煦说教了好几个时辰,赵煦就来气。等他亲政后,也常常被一些文官抓住一点点事情来“劝谏”。一开始,赵煦还有耐心配合他们的表演,表明自己是个明君,愿意纳谏的。但是你隔三差五,揪着我不放,是佛都有火吧赵煦早就想整整那些文官了,但又怕影响不好。毕竟堵了言路的话,那就等于坐实了自己“不纳谏”。不纳谏的皇帝是什么那是昏君啊哪一个皇帝愿意被人称为昏君的怕是没有吧,再怎样的昏君,都想要一块遮羞布的。谁愿意被史书记载了这么一个污点凡事都要有个度,皇帝不是那些文官想来换名声就能换名声的。换句话说,赵煦忍他们很久了。现在张正书把刀子递给他,赵煦就算觉得被张正书牵着鼻子走,也要先拿着这把刀子捅一捅这些文官再说。只见赵煦冷冷地瞥了一眼趴在地上的蔡懋,说道:“蔡御史有些话还是没说错的,小报也好,报纸也罢,良莠不齐,确实需要整饬一番才行。”蔡懋一听,简直如闻天籁,下意识地抬起了头。但是,下一秒钟,他对上了赵煦更加寒冷的眼神,立马又垂下头去了,心道:“难道我猜错了”蔡京叹了口气,真的是猪队友啊要知道,京华报和赵煦就算穿一条裤子的,京华报等于是赵煦的传声筒,赵煦会傻到自断臂膀吗果然,赵煦开声说道:“诸卿以为如何”当即,就有一些保皇派出来说话了:“陛下圣明”一阵恭维之后,赵煦才缓缓地说道:“只不过,朕考虑到依附报纸营生的百姓,累以数万计。若贸然取缔报纸,数万百姓流落街头,对朝廷而言也是极为不利。”“陛下心系百姓,仁德圣君也”不得不说,有时候朝中有一些专门拍马屁的应声虫也是极好的。最起码他们会对皇帝的话奉为圭臬,皇帝说什么他们都要追捧。这种高高在上的权力感,哪一个人都会上瘾的。赵煦也有点飘飘然了,自动代入“仁德圣君”的角色之中,悲天悯人地说道:“是以,朕觉得报纸不能轻易言废”这完全是举重避轻,要知道报纸的“危害”在那些贪官来说,比几万百姓的生计重要多了。但是,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出来谁敢说那几万百姓的生计不重要怕是口水都能淹死他们。领教过报纸的厉害,没有官员再敢随意乱喷报纸了,要是乱喷的话,说不定下一个报纸教训的人就是他了。“但是,朕又觉得报纸良莠不齐,这如何是好”赵煦开始愁眉不展了,“长久如此,朝野之外充斥着谣言,有损我大宋体面”“嗯官家这是要”很多官员都竖起了耳朵,都不知道赵煦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朕觉得,是不是要立一衙门,专门管理报纸”赵煦总算是慢吞吞地把这句话说了出来,这也是朝廷和报纸达成协议,哦不,是赵煦和京华报达成协议的最好时候。赵煦领教过京华报的威力了,差点闹得官场不稳,幸好赵煦和张正书一起努力,才总算没有出大乱子。赵煦心有余悸,想起了张正书写给他的信,等局面稳定之后,才抛出这个重磅消息来。这不,把文武百官都炸得晕乎乎的:“陛下圣明”可不嘛,文武百官里有多少贪官就算没有贪官,可能也做过一些枉法之事。事实上,能做到高官重臣的,谁没做过一些不择手段的事啊万一被报纸挖了出来,那岂不是官途黯淡了文武百官都想着,这回怕是要到严冬了。没想到赵煦又给了他们希望,直接让这些贪官们喜出望外“诸卿以为如何”赵煦知道,打铁要趁热,立即如此说道。这时候,尚书左仆射章惇好像明白了什么,心中想着:“好计谋先是一阵杀威棒,把所有文官都玩弄在鼓掌之上。然后,再给予一定的希望,叫这些文官不至于铤而走险。恩威并施,官家的手段是愈来愈娴熟了啊但是,别忘了,这个衙门官家是不可能丢给文官的。或许,还是要皇城司来制衡”不得不说,章惇的水平确实比一般人高太多。在场的文官,能冷静下来,看得出赵煦意图的,满打满算不超过二十人。而且这些文官,大多是重臣。换句话说,就是赵煦这边的人。而那些不是赵煦的人,赵煦也不管了,反正他就是这么一句话,谁赞成谁反对赞成的,可以得到保留官职的奖赏;反对的,呵呵,明天大理寺就找上门了。要知道,赵煦可是握有奏裁重案和诏狱的权力的。也就是说,官员犯案了之后,赵煦能指定朝臣组成临时的特别审判机构“制勘院”进行审理,由他直接决断。第七百七十七章:新闻署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皇帝本人就是最终的司法解释啊赵煦说某个臣子有罪,他就有罪至于是贬官还是流放,就看赵煦的心情了。至于御史台这个拥有重大疑难案件以及诏狱的审判权,同时也是法定上诉机关的存在,并不会阻碍赵煦的意志。换句话说,那些贪官可以买通御史台,可以诱导舆论转向,致使御史台和皇帝打对台。但是,皇帝不松口,这些个贪官就在诏狱待一辈子吧瞧瞧,这就是皇帝的权力。别以为宋朝的皇帝比唐朝的皇帝权力小多了,其实因为宰相分权了之后,宋朝皇帝的权力是进一步加强的。别的不说,军事权、审判权、财政权,这三个大权几乎都被皇帝掌控了,还有谁能跟皇帝扳手腕的一个都没别看御史台“铁骨铮铮”、“刚正不屈”,但御史台每一次和皇帝打对台,都是以失败告终的。为何这都是皇帝要脸面,不会轻易展露实力,免得说他“圣心独、裁”,不听谏言了。以前,赵煦是没有露过肌肉,大抵上是因为文官们的反抗都很激烈。虽然赵煦也很强势,愣是把一大批文官都贬官了。但是,这种影响到现在都没消除,赵煦也是有点后悔的。人就是这样,总是会觉得年少轻狂了,如果当时再徐徐图之可能会更好。皇帝也是人,赵煦也有这样的想法,所以现在他决定把这把尚方宝剑按住,只把剑柄露出来威胁文官:你们谁赞成,谁反对相信,能做到这等高官的都不是傻子,赵煦都把威胁说了一清二楚了,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唯独蔡京冷眼旁观,心道:“好一招以退为进,怕也是那个商贾子的计谋罢官家自以为拿捏住了京华报的命脉,殊不知,这是他故意送上门的。今后官家固然可以让京华报按照他的心思来刊登新闻,但那商贾子却是占了最大的便宜,等同被朝廷招安了。即便没有官身,却胜似有官身。哼,一个在江湖的御史台么真个是好计谋,好计谋”不得不说,蔡京对权谋的触觉是顶级的,赵煦怎么出招,他都能第一时间明白这一招的用意。可惜的是,蔡京如今已经“身败名裂”,失去了先手,也奈何不了这个阳谋了。不然的话,蔡京绝不可能让这等衙门出现的。蔡京太清楚了,若是给平头百姓掌控了弹劾权,那么他们这些官,还做得有什么乐趣可言只是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