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举歼灭,才是面临的大问题。众将畅所欲言,最后还是陈奇瑜和孙传庭的提案具备建设性。陈奇瑜认为已经把建奴成功困住,沈阳其实变成了鸡肋,成为了留下建奴在辽东消耗的由头。为了使得建奴北逃的人马大量减少,最好的办法就是组建军团歼灭、征服助纣为虐的科尔沁蒙古七旗。孙传庭的意图略有不同,他建议完善包围圈,把胆敢窜入大明为祸陕西的建奴鞑子斩尽杀绝,并且把“红旗军”骑兵的活动范围扩大到归化城、青城、扶余卫。用不着劳师远征西安,孙传庭提议多派哨马侦查,在青城一带集中十个甲种营以逸待劳,建奴派遣后续人马支援陕西战场会被截下,从陕西退回来的满蒙骑兵也会面临截杀。半道而击的好处不言而喻,孙传庭果然是个设伏高手,不枉历史上伏击生擒高迎祥,把李自成打得只剩下十八骑躲入商洛山中。黄汉采纳了孙传庭的建议,派遣四个新组建的乙种营替换憨子的加强营和杨大年的直属营。山西、宣大的驻防和经营交于以房连栋为首,汪兆祥、陈松、祝连山三位营主将为副的四个甲种营、外加四个乙种营接近三万“红旗军”正兵。憨子、杨大年等等驻防山西、宣大一年半已经发展了不少卫所军、给大量立功的原明军骑兵转了正。不仅仅山西方面军骑兵数足额,还给其他营伍支援了骑兵几千。他们俩人的骑兵总数已经突破三千五百,这个数量还在增加中,因为他们还节制着渴望得到卫所军、正兵待遇的两千四百鄂尔多斯蒙古骑兵,骑兵数量能够达到六千。点这二人的将绝对是用人得当,因为他们的营伍以骑战见长。第三被点将的当然是打起仗来一往无前的王疯子王志诚,接下来是刘奋勇、王展鹏、张扬、桑羽、袁思明、杨汉威、黄农生。这十个甲种营拥有“红旗军”的精锐骑兵一万六千,外加两千四百鄂尔多斯蒙古骑兵、从青城方圆三百里内臣服“红旗军”的喀喇沁部落中选拔三千控弦人,骑兵总数突破两万。为了更加保险,黄汉把亲卫营也派去大草原锻炼,使得能够骑战的骑兵数量超过两万五千,比例达到参战人马的一半。此次出兵大草原的主将当然是憨子、副将杨大年、顾奎,总镇抚官顾吉祥、总赞画孙传庭、陈奇瑜。不知何时遭遇满蒙骑兵根本不重要,组建的北伐军会在正月底二月初完成集结,二月初十出兵,他们不会消极等待,歼灭、征服以元宝山为中心五百里内的所有蒙古部落。辽西走廊忙完春耕后,三月中旬,将要发动雇佣五到十万民壮在霜冻期来临前修建一座周长十里的城池,地址当然是后世的赤峰市,名称叫做赤峰卫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夜长梦多赤峰卫的地盘上矿藏丰富,有超过十亿吨铁矿,几十亿吨煤炭储量,几十万吨铜矿,还有金矿、银矿。“红旗军”体系钢铁产量平均两年翻一番有余,对于铁矿石的需求与日俱增,建设新矿区增加产量迫在眉睫。因此黄汉瞧上了拥有大量矿藏的赤峰卫,占领并且固守住这片区域,把这里经营成为资源提供地势在必行。黄汉虽然不知赤峰卫矿藏的具体位置,但是知道个大概。多派人手有的放矢当然会提高效率,重点钻探元宝山、大黑山,很快就会找到煤炭、铁矿石和铜矿、金银矿的矿脉。这里会长期驻扎一个甲种营正规军,经营好赤峰卫使得这个卫所拥有足五个千户卫所军。随着矿藏不间断被探明、开发,相信不久后这里会成为关外最繁华的所在之一。黄汉一向稳扎稳打,没想着一口气灭了建奴,会上提出了攻取锦州把建奴压缩到三岔河东的战略构想,初步决定辽西走廊完成秋收,辽东秋收刚刚开始之时发动进攻。这样的布置比较狠毒,本来粮食就难以为继的满清被逼得完成不了秋收,他们的日子该怎么过诸将得知崇祯十一年将要不间断打仗人人一脸兴奋,屡战屡胜的军队士气高昂,将士们都渴望上战场。因为执行战斗任务的普通士兵包括卫所军、随军劳役都是双饷,军官的收入也高出三成,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能够博得军功获得提拔,还能够得到不菲的人头赏。在陕西肆掠的满蒙骑兵不知道“红旗军”发了狠要断了他们的归路,这段时间他们不仅仅打了从咸阳出来的明军,还把尝试突破重围的西安守军打掉了三千余。眼看着围城一月有余,已经出了正月,济尔哈朗和阿济格见高迎祥把西安团团包围就是不肯攻城着急了,他俩派遣范文程前往流寇中军交涉。这段时间阿济格二人已经往盛京派遣了几批信使,把远征陕西大清军的战果向主子崇德通报,得知远征军损失小战果辉煌,红歹是赞赏有加。现在来自盛京的信使已经到了三批,他们不仅仅带来了封赏圣旨还带来了许多信件,包括崇德写给阿济格、济尔哈朗、范文程的亲笔信。红歹是在信中勉励他们再接再厉,既然已经在陕西立足衣食无忧,那么不妨再坚持一段时间。发现“红旗军”主力被吸引来火速脱离,让流寇跟“红旗军”消耗,万万不能再折损大清国勇士。很明显,主子委婉的表示调动“红旗军”主力进入陕西才是达到预期,其他都是虚的。可是陕西闹得天翻地覆就是不见“红旗军”出现,别说主力,连几百人马都没发现。由此可见有可能流寇还闹得不够狠,是时候打破西安城擒拿大明藩王、郡王了,倒要看看大明的藩王究竟有没有份量。范文程带着任务而来,想用三寸不烂之舌劝说高迎祥、李自成等等尽快组织总攻,避免夜长梦多。流寇的大头目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他们何尝不知太多陕西军民躲入西安城里。陕西连年粮荒,西安城里的存粮有限,如今有义军围困,有清军打援,只要熬到明军粮食告罄,西安城就会不攻自破,犯不着消耗实力蚁附攻城。高迎祥和李自成等等将领客客气气在中军宴请范文程,因为这段时间清军又给了他们不少缴获自明军的武器铠甲。见他问起义军何时发动总攻,李自成解释道:“咱们钱粮充足耗得起,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段时间都在加强义军的训练,几十天下来儿郎们战斗力提高了不少。眼看着城里就会断粮,那时西安城说不定就会唾手可得,那里的三十万军民都有可能向义军投降,咱们的实力再次倍增不在话下,犯不着互相打生打死把城池打得残破不堪。”范文程问道:“咸阳王如何能够肯定明军的粮食一定会在义军之前告罄万一城里粮食足够,反倒是义军先吃光了粮食,岂不是弄巧成拙”李自成道:“范大人且放宽心,义军在汉中城还有不少屯粮,足够大军饱食,本王估计西安城里的粮食至多再撑一月余就应该没有了。这绝对不是本王自说自话,不仅仅是前期收集情报得出的结论,还是这几天询问几百明军俘虏得到的可靠消息。”范文程道:“我大清军擅长骑战,其实无所谓是否得到城池。义军拖家带口几十万,没有城池可凭万一来了大股明军增援,你们的队伍有可能被一战击溃也未可知。本官还是认为应该早早下手夺城才是上上策,以免夜长梦多出现不可抗拒的变数。”李自成道:“范大人此言差矣,清军从辽东远赴陕西难道是为了攻城掠地以本王所见应该是为了缓解辽东面临的压力,是想着调动'红旗军'吧”多次和流寇将领接触,范文程对李自成留下了深刻印象,认为此人足智多谋应该是流寇中难得的大将之才,见李自成能够意识到清军远赴陕西的目的倒是没有显得惊讶。他一脸波澜不惊的样子,端起酒杯做了个请的动作后一饮而尽,这才开口道:“咸阳王的分析不无道理,我大清军确实有围魏救赵的意图,联合义军自然是为了增强实力。大清军毕竟不可能在陕西久留,因此我们才希望用最短的时间助义军夺取更多城池,拿下更大地盘。”李自成笑道:“西安城如同一块叼在嘴里的肉,不吃下去更加有机会调动'红旗军'。明军为了大明两位藩王十几位郡王的安全无论愿不愿意都得硬着头皮前来救援。如果已知西安丢了,藩王、郡王死了或者被俘虏,本王估摸着援军应该不会来了,红旗军更加不会来陕西,因为五年平辽的任务比争夺陕西重要多了。明军应该选择在潼关、黄河一线重新经营防线以阻止义军、清军向河南、京畿之地攻伐。”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为王保全义军实力争取割地为王和大明分庭抗礼是高迎祥的最终目的。不把西安城里的明军饿垮了,他不会发起总共,见女婿李自成对答得体很满意。他道:“本王之所以愿意花时间在西安城下干耗就是为了更多调动明军,这样才能够使得清军能够歼灭更多大明军队,才会逼迫大明皇帝下决心抽调'红旗军'来援。咱们引而不发,贵军依旧留在陕西不走,大明朝廷期待中的大清军主动退兵会化为泡影,他们当然知道西安城里的粮食何时告罄。本王估摸着此时大明朝廷已经在调兵遣将准备前来救援藩王”见李自成、高迎祥分析得头头是道,听起来也有道理,范文程没有予以反驳,问道:“不知秦王、咸阳王有没有想好了如何应对以'红旗军'为主力的援军他们的战斗力非同小可,对阵义军真可以以一当十。”高迎祥满不在乎道:“本王就根据以一当十来算账,如果'红旗军'人马超过两万,本王会带着麾下跑路,惹不起咱躲得起。如果他们的人马低于两万,本王就会下定决心跟'红旗军'拼个你死我活。本王相信大清军不会袖手旁观,咱们两军联合起来,如果连两万'红旗军'都打不了,以后的日子也就没法混了。”范文程抚掌大笑道:“秦王快人快语本官佩服之至,但是本官要纠正一下。'红旗军'来三万人马,义军跟大清军同心同德,完全可以围而歼之,届时义军能够得到'红旗军'精良的装备,实力再上一个台阶不在话下。”高迎祥很高调道:“就这么说定了,哪怕有三万'红旗军'前来救援,我们都不退一步,竭尽全力把他们消灭在陕西境内。”范文程最终目的就是为主子红歹是分忧联合流寇争取在陕西跟“红旗军”干仗,这样能够较好的缓解辽东面临的压力。他坏得很,知道只要流寇跟“红旗军”接战,想打、想走就由不得高迎祥、李自成之流。因为满蒙骑兵的机动力无与伦比,流寇胆敢不倾尽全力,满蒙骑兵就会抛弃他们远遁。如果流寇缠上“红旗军”打得胶着,那就是等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届时满蒙骑兵忽然杀出,取得一场惊天动地的胜利,打破“红旗军”不败神话成为了可能。即便流寇被“红旗军”打得一败涂地又待如何完成了调动“红旗军”入陕,他范文程就立下了大功,对得起主子的恩宠。见高迎祥、李自成等等流寇大头目最起码在夺取西安之前不会有异心,范文程告辞回去了,他还得劝说济尔哈朗、阿济格等等稍安勿躁,如今大清军不缺钱粮,静候佳音即可。眼看着就要春暖花开,高迎祥有了占领陕西自立为王的预期,打算经营这个地方,他大大方方宣布了一条命令后使得诸多赤贫者激动不已。“红旗日报”发行量与日俱增,流寇也收集到了不少,高迎祥识字也经常研读。“红旗军”安民的做派高迎祥早就耳熟能详,他准备效仿。他高调宣布每家每户给五十亩田耕种,秋天得到的收成屯户跟义军二一添作五,五十亩田都白送给大家,只要义军能够占领陕西守住,这些田亩永远不会收回。此时的陕西人口损失太多了,死于战火、逃难、移民、死于饥饿不一而足,绝对是地广人稀,高迎祥组线条的管理,仅仅是一声号令,每家每户给田五十亩耕种。于是乎,太多饥民领了种子自己寻找水源有保障的田亩去了。贫苦百姓当然知道收成的重要性,估摸着再过十几天春耕就会开始,只不过他们耕种了最后是否轮到他们收获不得而知。黄汉倒是没想到缺席了孙传庭导致高迎祥活了下来,这位反骨仔善于学习,居然自己悟出了近似于均田免赋的政治纲领。如果陕西的幸存者真能够得到一季收成的一半作为口粮,得到五十亩土地的万户千家恐怕更加不认大明朝廷,反而认了给他们分田地的闯贼。以后明军进入陕西剿寇更加不得人心,崇祯要收复失地恐怕难上加难。范文程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忙跟济尔哈朗、阿济格协商,要求他们不要发出骑兵四处劫掠山野的屯民,义军就地屯田有利于大清军。只要能够获得粮食,大清军就能在陕西坚持更多时日,拖的时间越长对大清国越有利。济尔哈朗和阿济格这段时间有高迎祥供应粮食轻松了不少,他们同意不骚扰屯民,专业对付宗族武装的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