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明末汉之魂>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5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59(1 / 1)

d集团冲锋的正蓝旗骑兵队伍热闹非凡,凄厉的人喊马嘶声一直传到黄汉所在的遵化南门城门楼。黄汉这时已经取出弓箭准备给冲达城门洞的正蓝旗披甲人加深印象,谁知对手也很狡诈,他们发现遵化南大门再次关闭了都调转马头往回奔。宋鹏飞和赵坤等等都在向城下大喊大叫:“乡亲们不要跑也不要慌,你们就趴在城墙下面不要乱动,等建奴走了,咱们红旗军会再次开门接纳大家”“乡亲们你们也要互相监督,你们之中有建奴细作,他们就是妄图混入遵化城里杀人放火,记住了,所有的男丁入城之时必须光着膀子,不得戴帽子。”这时憨子、王展鹏等等二百甲士也对被解救的不足一千五百老百进行了初步甄别,这里没有老弱病残,超过一半是壮劳力,有二百多十几岁的少年,有不到四百健妇。一共二十一个混入老百姓中得以进入瓮城的后金军被斩杀,期间我军无一伤亡,有三个老百姓被殃及池鱼枉死了。见城外后金军没有再次冲城的动作,小心谨慎的黄汉亲自来到瓮城再次对这些老百姓进行甄别。难民男丁能够有同乡证明身份的,或者有家小跟着逃来的都被送到“红旗军”营地休息,还有四十几个汉子没有人证明身份,他们的家小或许没有能够进城。只能先把他们看管起来等再有人来之时继续甄别。一千多惊魂未定的老百姓都跪在黄汉面前磕头如捣蒜,他们是诚心诚意感谢“红旗军”的救命之恩他们看到了放老百姓入城会让建奴乘机进入城池。人人都知道“红旗军”为了救大家冒着大风险。正蓝旗建奴三四千和两千余蒙古右翼鞑子在遵化南二里之地游弋,此时如果打开城门被后金军尾随而入的可能性很大。虽然不至于被他们破了翁城,但是憨子、王展鹏等等二百下马接受难民的勇士就会面临数倍的后金军攻击,可谓九死一生,混杂其中的老百姓的伤亡更加不可估计。不能打开城门难道就不救汉人老百姓黄汉命令“红旗军”严阵以待,只要后金军胆敢进入射程哪怕开炮只打一个敌人这样的买卖也干,二十个抬枪手和二十个装填手更加明确了任务,只要敌骑接近到二百步,就可以轰击。抬枪这东西其实有些类似于战防炮,明代天工开物最早记载其图片。这东西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长八尺余,重三十斤,用黑火药一两三钱,发射二两重的铅制弹丸,能够打二百余步,在一百五十步内准头可圈可点。刘之纶好兵事,以前在京师做庶吉士时和同年金声及申甫一起研究武备,使用木头造炮其实是权宜之计,他们当然知道这样的火炮稍一不慎就会炸膛。夺下遵化,刘之纶得到了大量铁料,解救了许多铁匠,他当然不会浪费了这些资源,铸炮旷日持久时间不等人,但是打制抬枪就成为了可能。刘之纶不仅仅把从遵化缴获的抬枪全部修复,还打新制了几十支。这些抬枪的质量毋庸置疑,因为是给足铁料刘之纶亲自监工、亲自检验。第一百二十五章:对射建奴入关夺取了大明城池和关隘有几十座,他们大多数采取把诸多城堡洗劫一空后放弃。大安口、龙井口、马兰谷、蓟镇、三屯营、香河、玉田、三河、顺义、滦州、张家湾等曾经失守的大明城池、关隘里有太多佛郎机、碗口铳、抬枪,也有为数不多的红夷大炮。可惜野蛮人不会用这些火器,只能挑选搬得动的当做缴获的铜料、铁料对待,其余被放弃城池里的火炮大多数被建奴用大锤砸坏,这一次袭击罗家寨明军又缴获了几十支已经有了斑斑锈迹的抬枪。刘之纶得到了这些火器喜不自胜,经过除锈保养和修缮,大部分抬枪都能够投入战场,训练抬枪手也比较简单,原明军鸟铳手马上就能够胜任,因为抬枪的原理和构造其实就是一支大号鸟铳而已。现在连“红旗军”驻防的南城都有二十支抬枪部署,这东西有效杀伤达到一百五十步,确实能够完爆弓箭,敌人被二两重的大弹丸打中绝对是死无全尸,连战马只要挨一枪都吃不消。能够在打到敌人的同时自己却在敌军的射程之外,抬枪这东西用来守城无疑会大大提升守军的士气。黄汉给刚刚解救经过甄别的壮劳力每人喝了一大碗肉汤,吃了三五个炊饼,然后交给他们一个让这些人跪在地上磕头感激涕零的任务。这一次的任务能够得以极快执行,得益于刘之纶的守城准备工作做得尤其充分的结果。刘之纶为了防备在四个城门都被堵死的情况下要派兵出城完成偷袭,因此准备了许多绳索和吊篮。现在黄汉命令解救的汉民壮劳力四五人一组使用一个吊篮,目的当然是救那些躲藏在城墙根儿的父老乡亲。黄汉宣布了营救纪律,儿童优先妇女其次,老人再其次,最后是青壮年,所有的青壮年男子必须光着膀子并且拉扯头发让施救的壮劳力瞧清楚了才能够被拉上城墙。遵化南城的救民行动正在进行中,刘之纶得知了“红旗军”的壮举赞叹不已,他亲自带着十五杆抬枪,搬运来了四张床弩、率领标营八百人马来到南门给予黄汉大力支持。出现在城头的五六百青壮年老百姓中许多人心急如焚,因为他们就有家人还在城外,片刻功夫一百个吊篮就放了下去。一刻前,城头“红旗军”战士已经通过喊话让躲藏在城下的老百姓知道了明军是准备用吊篮把他们拽上城头,也知道儿童妇女优先。老百姓们哭着让妻子、女儿或者儿媳带着年幼的子孙坐入吊篮。救人的壮劳力此时当然不惜力气也不怕被后金军射杀,他们喊着号子竭尽全力拖拽在远远的监视明军动态的莽古尔泰发现了守军的动作大怒,如此这般自己费心劳力派遣几千人马,甚至于远去偏僻的山沟驱赶来的尼堪,岂不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全部被拽入遵化城他挥舞令旗命令正蓝旗和鞑子冲城用骑射破坏明军的救援行动。霎时间敌骑千军万马奔驰而来,看到了发神经仅仅为了屠杀而来的后金军,黄汉大吼道:“全军射击,老子单看看莽古尔泰那个王八蛋准备在城下丟多少人马才肯罢休。”后金军的箭雨纷纷射向城头,同样有纷纷箭雨回敬鞑子和建奴,其中稀稀疏疏夹杂着枪声。射向城头的羽箭有效命中率不值一提,因为敌人是骑射、漫射本来就不如步射、直射威力大。再加上刘之纶这个守城高手早就在遵化城头挑起了木箭帘、草帷幔,导致超过七成后金军射出的箭矢如同草船借箭般钉在木头或者草扎成的围幔上。要说这个出身贫苦的刘之纶还真的会鼓捣木头,独轮车、木头炮、木箭帘等等都是价格低廉容易上手的东西。其实木头大炮只要掌握好了规律,有效打放几炮还是能够做到,想当年赤卫队就曾经大量使用以自制黑火药发射的松树大炮。在城头射箭的“红旗军”全部集中使用了头盔和面甲,最不济也有棉面甲装备。因此除非很倒霉被后金军的箭矢射入眼睛,否则杀伤力不值一提,有的“红旗军”好汉身上已经插了七八支羽箭还在大叫着极速射还击,一直到射出十一二支箭矢,感觉实在拉不动弓弦才作罢。几百放吊篮拉城下难民的汉子也豁出去了,他们冒这被后金军射杀的危险拼命的拉动绳索,反而是蜷缩在吊篮里的妇孺相对安全一些,毕竟藤编吊篮的外框足以抵御敌人抛射而至的羽箭。一个二十岁左右名叫李三的汉子很幸运的发现了自己的妻儿,正当他倾尽全力把他们往城头拉的时候,后金军发动突然袭击,一阵箭雨袭来,李三点儿背被当胸射入两支羽箭。他拼出最后的力气把吊篮拉上城头,几个同伴拉上李三和他的妻儿隐蔽到了垛口后,虽然是抛射的羽箭,但是面对没有任何防备的老百姓那也是致命的,李三口中吐血很明显不行了。他无限深情地看着不到二十岁的妻子瞧着才三岁的儿子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李氏眼看着刚刚找到的丈夫就要永远离去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当家的,你不能死呀,你不能丢下你的儿子啊没了你我一个妇道人家如何活的下去啊”李三嘴唇动了动,他看着城头漫卷的红旗艰难的说出一句话:“娃儿他娘,你记住了,跟着红旗军走,才会有活路”诸多汉子为了救更多老百姓受伤了甚至牺牲了,但是其他人没有被吓住,他们合上同伴怒目圆睁的双眼擦了擦眼角的泪又放下吊篮把生的希望带给更多汉人同胞。医务兵刘大寿今天忙得不可开交,还好他临时征用了几十个健妇帮着抬伤员,为伤员消毒包扎,甚至于有几个妇女见过几次刘大寿给伤员缝合伤口,也大着胆子依葫芦画瓢。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黄汉收留的三个婢女一个妈子和小厮黄可造也主动参与救治伤员,心灵手巧的添香居然敢给伤员缝合,而且动作麻利,比刘大寿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小妮子曾经协助刘大寿救治白养粹的小妾彩莲,后来照顾彩莲换药都是她在干着,因此她有处理外伤的经验。郑孝文组织了一百余男女在烧肉汤、蒸炊饼,房连栋带着几十个汉子在往城下抬伤员,南门军民真的是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刘之纶部署的三十几杆抬枪今天大放异彩,抬枪手们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火力,看到抬枪的大弹丸只要打中目标都会一片血雾茫茫,一个个都觉得解气。物伤其类,见到城外后金军肆意屠戮汉人同胞,但凡有一丝血性的汉儿都不再沉默。此时抬枪手们得到了让后金军吃枪子的机会如何肯放过,拿出平身最快的速度完成装填、打放。顶盔掼甲的刘之纶亲自调试好了一架床弩亲手发射,在发射第三支如同投枪般的床弩专用箭矢时,这支大箭直入一个后金军白甲兵的胸膛。刘之纶兴奋得一跳三尺高,他把文人该有的气度和修养暂时忘得一干二净。对着在他右侧箭发连珠的黄汉嚷嚷道:“黃将军快来看,本官今日射杀一个建奴白甲。就是胸口被大箭洞穿的那个。”黄汉发现了一个建奴巴牙喇被床弩专用大箭贯穿了胸膛,只是不知道居然是刘之纶亲自射出,听见了刘之纶兴奋的话语,他大声喝彩道:“刘大人真英雄,阵斩建奴白甲一名可喜可贺。”刘之纶道:“挨太可惜,要是能够把那具建奴白甲兵的尸体拖回来多好啊”“没关系,今日亲眼见到大人射穿那个白甲的将士们何其多也,大人雄风不日会传遍天下。”俩人在说话手上动作根本没停,黄汉前前后后已经左右开弓射出二十二支羽箭,此时只觉得双臂酸痛。刘之纶操控的床弩又装填完成了,随即一根大箭射出,这一次没射中敌人,射中了一个鞑子的战马导致那个蒙古兵栽倒在地不知生死。就在此时后金军的方向传来急促的铜锣声。原来红歹是发现后金军如此这般只不过枉杀一些大明老百姓罢了,给守城明军造成的伤亡不值一提,而己方为了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却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他果断决定鸣金收兵。后金军冲得迅速退得干脆,果然不愧是这个时代冷兵器部队的王者之一。莽古尔泰偷鸡不成蚀把米气得直哼哼,他知道这一次脸丢大了,再也不好意思在人前咋呼。见建奴退了,黄汉立刻在城头伸出脑袋对下面的汉人青壮年道:“有胆量的汉子们,你们听好了,冲上前把一百五十步左右的那一具胸口被大箭贯穿的建奴白甲兵尸体抢来城下本官给赏银一百两。”刘之纶道:“黄大人不必如此,为了区区浮名再让那些老百姓丢了性命不值当。”黄汉道:“汉人再也不能沉默了,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拿命去拼的境地,那些敢去抢建奴尸体的汉子,以后肯定敢拿起武器为了妻儿而战斗。”刘之纶觉得黄汉言之有理,他也大喝道:“好汉们去抢建奴尸体啊本官以一级二十两银子给赏,多多益善。”刘之纶的亲兵立刻齐声复述主将的命令道:“抢回一具甲兵尸体者赏二十两纹银。”紧接着城头明军都在重复这句话。还有些人加了一句道:“大家千万注意了,莫要忘了收缴建奴、鞑子的腰牌。”这时一百余胆气过人的汉子捡起地上遗留的武器,甚至于有人冲到二百步外捡到了皮盾护体,他们由于没有盔甲成为负重动作比较麻利,四个人合作居然真的拉回来了那具白甲兵的尸体。其余人也没有空手,他们俩人一组分别抓住一具建奴或者鞑子尸体的脚往城墙根儿跑,一共拉回来了二十几具。城头壮劳力的吊篮依旧在往城头拉妇孺,“红旗军”要拉那些尸体可舍不得动用那些可以救老百姓命的吊篮。他们扔下绳索让城下的青壮栓住后金军遗体的腰或者脚,两个战士一起用力,一级斩获包括铠甲就到手了。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此时城下的汉子们都知道后金军凶残杀人不眨眼,缩头也难免一刀,他们纷纷围在吊篮边,尽可能收集一些武器用以自卫。没多久后金军就派遣了人马来抢尸体,遵化城头的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