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朕绝不强求,朕打算下一道圣旨,让将士们自由选择,若是想留下,便可以得到爵位,但若是实在不想留下了,也可以回到长安,朕也绝不会为难他们!”现如今西边和南边的异族几乎都被剿灭,若想封上爵位更是难上加难。况且是这种可以世袭的爵位!这可就是妥妥的铁饭碗,他们的儿子、孙子、重孙子全都不用为生计发愁了!“陛下,老臣的两个儿子现在也随军出征了,长子可以承袭某的爵位,不知另外一子可否留在外地,承袭个爵位啊?”李二的话音刚落,尉迟恭便笑呵呵的站了出来。他是开国元勋,所以爵位自然可以世袭。但一般也只有嫡长子才可以,其它儿子还是要另辟蹊径。“可以,这次机会不限身份,只要愿意一直驻守当地,朕便许他爵位!”李二大手一挥,立马承诺下来。要知道,君无戏言,更何况是这种大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所说的话,更加不可能会改口!“哗……!”此言一出,众人再次哗然,纷纷开始议论起来。“陛下,这样恐怕行不通,毕竟出征人数太多,会给国库增加负担!”就在这时,戴胄拱手站了出来。其实他也不是不同意,只是站在户部的角度考虑问题,担心到时候拿不出那么多的饷银!“戴爱卿要将眼光放的长远一些,他们驻守的土地都是大唐的,所产出之物自然也是大唐的,还愁他们那点俸禄吗?”李二笑着说道。如果不是赵寅指点迷津,他也与戴胄一样,钻到了牛角尖里走不出来呢!“况且,若是一位将士愿意留守,我们便派人将他们的家人也送过去,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变相移民,还可以保我大唐江山!”李二将赵寅其它想法说了出来。这个主意精妙就精妙在一举多得。不但可以保护大唐国土。又可以变相移民,消化打下来的土地。还不用花大唐一文钱!“噢!原来是这样!”“好主意啊!”“陛下天马行空,这个办法当真是精妙啊!”……听到这些话后,众大臣豁然开朗,连连称赞。“哈哈……!”见众大臣全都赞成,李二开怀大笑,同时摆了摆手,“朕可不敢居功,这个主意可不是朕想出来的!”“如果老臣所料不差,应该又是驸马的主意吧?”戴胄笑着摇摇头,看向李二。同时,其它大臣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的人明也是驸马。也就只有他能相处这样的主意来!“没错,众卿可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啊?”李二捋着胡须,开口询问。其实,这不过就是走个形势而已,从刚刚众大臣的眼神中他便已经明白,这事基本就这么定了!差的只是实行的具体方案罢了!“臣附议……!”众大臣互相对视一眼后,异口同声的说道。这个建议一举多得,他们根本没有反对的理由!“好,既然这样,辅机就再劳烦你一次,给李靖送去消息,让其统计名单,最后制定一个可行的实施方案!”赵寅就是这样,每次只管出主意,而后就当起甩手掌柜。具体事宜还得这群老臣来商议!当然,即便是这样李二也十分满意,起码大方向不会错!“是!”长孙无忌拱手领命。散朝后,老货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全都在讨论谁谁谁送到了军中几个儿子。谁谁谁家能得几个爵位。有些老货原本只想将儿子塞到军中历练一番,没想到还能给家中挣下一个世袭的爵位来。但这也是有代价的,若是真的让儿子留在外地,日后相聚的时间就变的更少了。即便如此,他们也愿意让其留下来,毕竟后世子孙不用愁了!此事敲定以后,飞鸽传书便已经发向西方,并且在报纸上做了宣传。因为不少将士是民间征集的,此事一定要让他们的家人了解!……第二天,整个大唐全都为之震动。封爵之事已经成了大街小巷必不可少的话题!“不知道这次的机会是不是只针对去西方征战的将士?驻守高句丽的行不行?倭国的呢?”有些百姓已经开始四处打听。“当真所有在外地的将士都有机会啊!”为了消除百姓的疑惑,报纸专门刊登了详细条件。只要肯驻守在外的,一律可以等到封爵,还可以赠送过去同住的家人大量土地,让其在外扎根!其实,只要家人在身边,在长安或是在外地又有什么区别?得了这个消息后,百姓自然是十分高兴。毕竟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突然能出现一个封爵之人,脸上无比光彩!……“这……!”李靖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拿着飞鸽传书看了很久都没缓过神。“我说你小子中什么邪了?倒是说话啊!”最后还是身边的侯君集推了他一把,这才将纸条递了出去。“这……!”然而,当他看到上面的内容后,大嘴张的比李靖还大,也是半晌没说出话。“朝廷这波动作可是不小啊!”李靖后知后觉的感叹道。“这可是八十万大军啊,若是都可以封爵的话,实在太恐怖了!”这个消息犹如重磅炸单,直接投到了李靖军中。就连一向毫无章法的侯君集都为之震惊!“朝廷既然给我等传递了消息,想必也是经过一番商议才决定的!”其中一位将军在看过书信后,虽然震惊,但也仔细分析着。“嗯,既然陛下有旨,我们照办就是,况且不可能所有将士都愿意留在异乡!”李靖赞同的点点头。但这种好事,别说普通百姓,就连他们都十分心动,估计很少有人会拒绝!果不其然,众将士在得知此事后,高兴的差点跳起来。这无疑就是一个天大的馅饼,直接砸到了他们的脑门!但在兴奋之余,又觉得要背井离乡,开始纠结起来。这一幕不仅在李靖这里发生,就连南方的王玄策、北方的高句丽、海外的倭国都有发生。将士们都开始犹豫起来。高句丽与吐蕃、吐谷浑还好,紧邻大唐,回乡也方便些。但西方与南方可就不同了!不过,老货们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定制了一系列的规定。离家乡越远的地方,封的爵位就越大,离家乡较近的地方,所封的爵位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