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典藏华夏:开局直播火爆全网> 第五十一章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是值得我们尊敬的(1 / 1)

画卷在李萌解说完毕后,缓缓的消失不见了。“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是主持人李萌,现在把时间交给我的同事赵帅。”“大家来听一听,主持人赵帅和汉武帝的对话吧!”赵帅微笑着看向汉武帝刘彻。此时汉武帝也同样,从刚刚激动的心情中恢复过来。“陛下,您觉得刚刚我的同事李萌说的怎么样?”“赵帅,朕以为,李萌说的没错,挺好的!朕不愧为千古一帝,民族英雄!”汉武帝的话,让屏幕前的观众都笑了起来。“哈哈哈哈,这个嘉宾可真有意思,一点都不谦虚,演技那叫一个666。”赵帅闻言微笑着站了起来!示意李萌过来休息一下,然后赵帅往前走了两步。这是赵帅刻意为之的,因为最近很多热搜评论,他都有关注。针对他们栏目组的疑点,不少人已经开始从专业的角度,来找出种种不可能的问题了。“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刚刚我的同事李萌介绍了汉武帝,雄才大略、开疆扩土、敢于亮剑的一生。”“说心里话,赵帅刚刚也是被点燃了骨子里的热血和激情。”“是他,让我们这个民族挺直了脊梁!”“是他,让我们这个国家版图更加完整!”“当然,汉武帝的功劳,绝对不止刚刚我的同事李萌说的那些。”“随着赵帅话音落地,一副画卷徐徐打开。“汉武帝是第一个兴办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大学,也相当于咱们眼下的高等大学。”“汉代太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廷创办的,正规的高等学府,自从汉武帝创办以后,历时绵延2000余年!”“太学,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各级官员,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是我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屏幕前的观众们都饶有兴致的,边看直播,边听赵帅解说!今天,真是涨知识了。原来大学,都是汉武帝创办的。这功劳可谓是真不小啊!“汉武帝还是第一个打通西域的皇帝,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等技术。”“西域则传来了黄瓜,胡萝卜、葡萄、核桃、汗血宝马等等,我们九州大陆没有的蔬菜和瓜果以及香料。”“丝绸之路的开拓,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历史意义非常重大、对以后的发展和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屏幕前的观众都不由自主的,使劲点点头。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但凡读过书的人,那都是非常清楚的。画面再次闪现!赵帅的解说还在继续。“汉武帝还是第一个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皇帝。”“当汉武帝彻底掌控了政权以后,一改过去的世袭制度,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才艺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话的意思非常简单明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只要你有才华,有能力,愿意为国家报效出力。”“那你就可劲的来找我汉武帝刘彻吧!”赵帅的话,让屏幕前的观众都笑了起来!“司马相如是花钱赀选出来的,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严助,朱买臣等一大批官员,都是从平民百姓中选拔出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以及廷尉赵禹等人,则是从小吏提拔上来的。”“此外还有一批越人,匈奴人,甚至是跟随霍去病身边打仗的匈奴人,都被封到侯爵的位置。”“其中最著名的是后来的托孤重臣金日磾。对此史学家班固惊呼: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正是汉武帝的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才将大汉王朝推倒了一个鼎盛的年代!”“这几天啊,我在准备直播栏目的间隙,也看了不少人对汉武帝的讨论,有一个话题辩论的非常热烈,当然历史就是让我们后人来品鉴和讨论的。”“今天趁着直播,我赵帅也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那个讨论最热的帖子,是汉武帝和唐太宗的对比。”“主题的内容是这样的:汉武帝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是举全国之力,耗费最大的努力,取得了最小的成就!”“而,唐太宗则花费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胜利!”“所以,发帖人一口认定,汉武帝和唐太宗相比,是处于下风的。”赵帅的话,让所有观众都来了兴趣!这几天的确围绕着汉武帝的热议不少。特别是那八分钟的短视频一出,更是激发了大众的讨论热情。刚刚赵帅说的话题,的确是讨论最激烈的一个话题。“同志们,安静了!”“咱们听听帅帅如何评论,汉武帝和唐太宗的这个热点话题!”“对,咱们好好听听帅帅怎么说,毕竟这档栏目,可是他一手打造起来的。”赵帅的话,让所有观众都开始认真聆听起来!“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对于汉武帝和唐太宗的比较,我个人认为是非常不公平的。”呼!赵帅一出口,就是一语惊人啊!“至于为何我会这样说呢?因为在汉武帝以前,即便是始皇嬴政,面对匈奴也是立足与边关防守!”“汉高祖以后对待匈奴的策略,无非就是和亲了,几十年的修生养息下来,大汉王朝积蓄了足够的底气和力量。”“可是,匈奴的贪婪从来未曾满足过,他们一边和大汉和亲,一边还是不是烧杀抢掠我们的边塞百姓。”“汉武帝向匈奴亮剑,绝不是一个普通意义的亮剑!”“观众朋友们,那时候整个汉朝都没有像样的骑兵啊?”“对匈奴作战,更是从来没有哪怕是半点经验!”“可是,汉武帝为何还要向匈奴亮剑?”“我的回答就是,为了一个国家,为了一个民族!”“为了以后和未来的长治久安!”“一味的忍让和退缩,只会换来敌人,更大的得寸进尺和贪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