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节(1 / 1)

杨继北自觉戳到了三嫂的心窝,也很尴尬,“这个.....”“再说了,我们就只有六块钱,还得搭伙呢,”杨继西轻叹道,“借给你也不能全借了,而且你还得尽快还。”倒是这个理。“四弟还借了二娘的钱吧?”孙桂芳轻声道,“那钱是你自己还,还是爹娘还?如果是你自己还,那再借,你的账就多了,四弟妹知道了会怎么想?”杨继北挠了挠头回道,“二娘的钱,是爹娘还。”“这样啊,”孙桂芳点头。杨继西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此时脸色不好看,杨继北又想起三哥的席面,顿时知道自己戳了两个人的心窝。可这钱他还是想借,为此杨继北咬牙道,“我借五块钱,下个月二十号前还给你们!”哟,还给他们留了一块钱呢。二人对视一眼,面上都是犹豫。“我保证,我发誓!”杨继北举起手发誓说自己没在二十号之前还钱,就让他妻离子散。“....你还没有儿子呢,而且你借钱,你干啥把你媳妇儿和孩子带上,”杨继西嘴角一抽道。看惯了杨继北爱妻人设的杨继西,忽然觉得有些不对了。“咳咳,我这不是为了让你们更加相信我吗?”杨继北尴尬道。“发誓没啥用,你打个欠条吧,亲兄弟明算账,”杨继西咬牙做出一副可以借出去的样子,还小心地看了眼孙桂芳,“桂芳,你说呢?”这钱是三嫂的嫁妆钱,杨继北也赶紧道,“我打欠条!三嫂,信我,我绝对会还钱的!”孙桂芳都快绷不住了,不过她很快侧过身面对着杨继西,杨继西给了杨继北一个眼神后揽住孙桂芳的肩膀,二人嘀嘀咕咕说了一会儿话后,杨继西转过身道,“这钱我们借了。”“我去康哥那借纸笔!”杨继康之前为了办点事,是买了纸笔回去的,杨继北看见了。知道他是拿来干什么的后,杨继康十分爽快地借给他,还问,“还要借钱吗?如果你能一个月还上,我这也可以借一点的。”“不了不了,”杨继北可不想背太多账。他没写过欠条,可这个杨继西熟悉啊,上辈子“他”可是为了养大家庭还有侄儿侄女们,往外借了不少钱呢。在杨继西的指导下,杨继北写下了人生中第一张借条。孙桂芳拿出五块钱递过去。杨继北小心地揣好,那松了一口气的样子让杨继西发笑,“提醒你,最好去买肉啊啥的你都跟着。”“知道的,”杨继北再次道谢后,便回去了。而杨继西二人关上院门,他们要去县里。杨老婆子还是太在意那拿出去的六块钱了,所以今儿早上起来,她就觉得哪里都不舒服,开始不停地使唤沈凤仙和杨继南。二人苦哈哈地却不敢露出一点不愿意,不然可没有这么简单。“让你那天多嘴,”何明秀戳了他后背一下,杨继南啧了一声。“没忍住。”“爹呢?”“去大爷那了,说是商量写礼本请谁比较好。”这家里办事儿,都有人会拿着礼本记哪些人带来了什么东西,这以后别人家办事儿,都要还礼的。而一般干这个事儿的人,都是比较有威望的。这不,队里长办这事儿的不是队长,就是副队长。“请副队长吧,老三办事儿的时候请的队长,”杨大爷爷建议道。“好,”杨老汉点头。见他脸色还算好,杨大爷爷又问道,“弟妹身体怎么样了?马上这老四媳妇儿就进门了,可得养好身体啊。”“嗯,”杨老汉点头,起身准备去副队长家。杨大爷爷叫住他,“家和万事兴啊,就算一碗水不能端平,可也不能闹成仇人啊老三。”“知道了,”杨老汉头也不回地走了。到了镇上,杨继西和孙桂芳蹭到一辆去县里的柴油机,给了一毛钱,就顺带带他们去县里了。太阳此时高高挂起,虽然柴油机的噪声确实比较大,但是风吹在脸上挺清爽的,要是柴油味没有那么浓就好了。大概一个半小时后,他们总算到了县城。“同志,我要去那边办事儿,下午还要回去的,你们要是也回去,我就在这等你们,大概下午三点。”“行,谢谢啊同志!”杨继西道谢。孙桂芳也冲那热心肠的人挥了挥手,笑着和杨继西进了城。“我好久没来县里了,”孙桂芳满脸兴奋,小脸微红,东张西望的样子特别戳杨继西的心。“那我们好好逛逛,”杨继西被瞪了一眼后笑道,“中午去国营饭店吃一顿好的。”孙桂芳吸溜一下,“好哦!”第三十章他们这个县城叫晋江县, 也算是周边几个县里发展得比较好的,进了县城,二人先去县河边去,河岸墙上有艳红的花, 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 反正花开得格外好看。也是这个季节县城惟妙的风景之一了。“去年这个时候, 我可想来了, 但因为没有你, 我自己来也没意思,”孙桂芳与杨继西站在河岸边上, 看着迎风摇曳的红花,感受着微风带来的花香说道。“去年啊,”杨继西仔细想了想, 那个时候他为了攒钱,干完活儿基本就四处跑去了, “是我忽略了, 以后的每一年我都不会忘记的。”杨继西的话让孙桂芳失笑, 接着小声道,“只要有你在, 不管在什么地方,看什么花,我都觉得非常快乐。”“我也是, ”杨继西闻言轻笑后, 趁着二人挨得很近,伸出手去勾她的小拇指, 孙桂芳脸色发红, 也顺着手想要握住对方, 结果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清咳声。“咳咳。”孙桂芳立马收回手,脸爆红,杨继西有些不悦地转过头便见一眼熟的青年笑眯眯地站在不远处。这人好面熟啊。杨继西一时之间想不起对方的名字。孙桂芳深呼吸了几次,感觉脸没有那么烫了后,转过身来,见那青年笑着上前,她低声问杨继西,“你认识啊?”“面熟,记不起是谁了。”杨继西也小声回道,不过脸上也带着官方笑,“同志,你刚才是?”“吓到了吧?”青年哈哈大笑,接着向方才有些吓住的孙桂芳微微弓腰叫了一声嫂子好。孙桂芳一愣,杨继西挠头,这人是谁来着。“不会吧杨三哥,你不记得我了?”青年见他们一脸懵,顿时捂住心口一脸伤心。“不好意思,之前生了一场病,脑子还有些糊涂。”杨继西说道。“病了?”青年收起玩笑,看了看杨继西,听他说现在已经没什么大碍后,才又笑道,“我家就在前面东巷左转,杨三哥和杨三嫂不介意的话,去我家坐坐,喝碗水。”东巷左转.....杨继西猛地一合掌,“我记起来了!你也姓杨,叫、叫杨文清!”“是了是了,我的好三哥耶你总算是没忘了我!”杨文清哈哈大笑,对还有些不解的孙桂芳说,“前年冬天家人都回老家过年了,就我在县里,没想到在路上发了病,是杨三哥背着我去的县医院,后来还送我回家,不然我怕是死在那个冬天了。”“就是我给幺妹买东西的那回,”杨继西又补充了几句,“我后来跟你说,在路上瞧见一个人躺着,周围看的人不少,却没人伸手帮忙,我帮了那次。”“记起来了记起来了,”孙桂芳也被唤回了记忆,二人对杨文清的陌生感顿时消散了许多,也应了他的邀请,不过孙桂芳找了个借口去供销社买了一斤糖,这才与他们同行。进了东巷转过去便能看见一大片的平房,其中巷路纵横交错,平房与平房面对面,又或者是背靠着背,虽说不上拥挤,可人却比他们在正大街看的人还要多和热闹。每家门口都站着不少人,孩子们赤着脚在巷子里你追我赶,时不时传来母亲的训斥声,格外有烟火气。“进来坐,千万别客气,”杨文清打开门,侧身请他们进屋,“之前杨三哥走得急,我问你住哪也不说,后来我家人得知后还想感谢你呢,就是不知道人住哪里。”“举手之劳嘛,如今身体怎么样?”杨继西与孙桂芳进了门后,发现入眼的是一个堂屋,东西多,但是放得很整齐,虽然靠着门那有一扇双开的窗户,可堂屋往里走却一点都不明亮。“发病还是发,不过一年也就一两次了,”杨文清得的是羊痫风,第一次发病的时候才三岁,也因为这个病,他至今没有结婚。“改善了很多嘛,”杨继西也记得那年大夫是怎么说他的,一年至少十几次,孙桂芳也把买来的糖放在桌上。“三嫂真是的,”杨文清轻哼一声,“下次可别这么客气了。”在杨文清进堂屋左边门没多久,便端来两瓷碗冒着热气与香气的东西,“来,喝水。”孙桂芳闻见这味道便知道是什么了,大哥大嫂他们偶尔会寄回一两罐麦乳精,这玩意稀奇得很呢。“我们喝水就行了,不用这样。”“麦乳精?”杨继西还真没喝过,但是“见”过,后世比这好的也见过更多,但现在这个年代,这玩意儿可是不好得的,到后面几年,才多一些,但也更贵了,“你还让我们别客气,你这搞得我们下次都不敢来了。”杨文清扑哧一笑,“你们放心,我不是客气,这麦乳精是我舅舅过年时带过来的,有好几罐呢,再不喝就坏了。”信他个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