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亲,你醒了。”“哟,亲们,数据怎么样了?咳,咳,咳……”“亲,你需要休息,之前太劳累了,都怪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对不起。”“呃,没关系的,你说这一辈子吧,有一次燃烧自己的机会,很值得了。亲,你知道吗,当年,就算是想燃烧一次自己,都没有机会呢。对了,亲啊,把手伸过来。咳,咳……亲啊,我也就走到这里了,请带着我的梦,继续,继续走下去吧。”是的。这一条路实在是太曲折太曲折了。哪怕有一系列从海外归来的童鞋,这一条路也历经了无数的困难。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只是。当年那个说回家种苹果树的童鞋,如今,苹果树真的种出来了。“10,9,8,7,6,5,4,3,2,1。”“起爆……”“轰……一声巨响。”音乐响起。【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亲,你知道吗,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历史,要分成两段来写。”……“凡哥最近去哪了?”“不知道。”“上次讲完课后说是去旅游,然后就一直没有露面了。”“凡哥不是导游吗,怎么这次旅游不直播了?”“不太清楚。不过,凡哥说,他这次是考察九州。”“九州,就是整个天下了?”“嗯。”“我去,这得花多少时间?”“不知道,估计好几年。”是的。至上次讲课之后。陈凡便一個人独自前往九州旅游。之所以前往九州。那就是。陈凡想沿着先人的足迹,参观天下九州。只是九州实在是太大太大了,这一考察,足足用了陈凡三年时间。在这三年时间里。偶尔也有传出陈凡的消息。有的说是在中州见过陈凡。也有的说是在扬州见过陈凡。还有的说是在青州见过陈凡。三年之后。当陈凡走完九州。陈凡便打开了好久没有打开的快抖直播。看到陈凡突然出现。一众网友都以为看错了。“我的天,凡哥,你是凡哥?”“不会是假冒的吧。”“凡哥,你活了?”盯着镜头里面的陈凡,不少人无比的震惊。随之而后。数万万网友不断的涌入。“凡哥,真的是凡哥。”“如假包换。”“凡哥,你这胡子也不刮一下?”“呃,忘了。”“凡哥,最近几年你去哪了?”“去了很多的地方。”“那还去吗?”“暂时告一段落了。”“这一次前往三年,绝对有很多的领悟,是不是?”“领悟没有多少,倒是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风景,所以,就想与大家聊一聊。”“已经搬好小板凳,凡哥,赶紧讲,赶紧讲。”“这个,今天来不及了,回头再讲。”摸了摸胡子。这一段时间,还真没有刮胡子。这样的形象讲,还真有一些不太好。还是先整理一下仪容,然后再开讲吧。“我去,凡哥,那你今天上线做什么?”“给大家发个预告啊。”“顶你个肺,又来坑我们。”众人纷纷给陈凡竖起了中指:“这不是忽悠我们的吗,你这个预告总得透露点内容啊。”“倒也是。”陈凡点头:“那后面要讲的,是一部大家可能都没有读过的书。”“什么书?”“尚书。”是的。陈凡三年时间行走下来,准备讲的书,就是尚书。……“许主任,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什么好消息,台里收视破记录了?”“没有,但我想,只要请到他,一定可以。”“他是谁。”“陈凡老师。”“陈凡老师不是去旅游了吗,好久都没见他了。”“许主任,您不知道,刚刚他在快抖上露了一下脸。”“陈凡老师回来了?”“嗯,不但回来了,而且,他还带着他这几年的感悟,想对众人讲一本书。”“什么书?”“尚书。”“什么是尚书?”“上古之书。”“我去……”……是的。要说这个世界最为古老的一部史书,那就是尚书。如果要说其历史。大概是公元1000多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出现。直至后代一众先贤的增添,尚书得以成型。虽然许量并不知道尚书讲的是什么。但仅凭一句,上古之书,他便知道这部书的价值。而且。他感觉。这部书可能远远比他想象当中的还要震撼。一念至此,许量立即给陈凡打了一个电话。“陈凡老师,我是许量,听说您回来了。”“许主任,你消息灵通啊。”“陈凡老师,之前就给你打了好几个电话,可你都关机了。”“主要是不想被打扰。”“听说您准备开讲尚书。”“是的。”“陈凡老师,要不到我们央视讲?”“呃,这个,有些赶不过来吧,毕竟,你们的节目也排满了。”“什么排满了,只要你来,你想插到哪个时间点就插到哪个时间点,你想到央视几套就几套。”“真的?”“必需的。”“那1套,黄金时间,晚上20点。”“没问题。”“ok。”陈凡点头。许量问道:“陈凡老师,有需要安排的吗?”“之前典籍里的中国舞台还保留了吗?”“保留了,一直为你准备着呢。”“那就应该不需要太多安排了。”“那行。”一个星期之后,陈凡来到了央视。与之同时。典籍里的中国《尚书》篇,也开始了他的排练。……“陈凡老师,我感觉,今天这场尚书,绝对要爆。”“爆什么爆,不要太激动,一会还要演出呢。”“知道,陈凡老师,绝对不会让您失望。”典籍里的中国一众演员激动不已。激动的是,他们参与了这样的一个节目。更为激动的是。他们明白。这一场节目,必然能产生巨大的轰动。至于原因。那就是。尚书。他不只是上古之书。而是中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古老的文化来源。通过这部书。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才是华夏,什么才是中华民族。……“兄弟们,央视1套,还等什么?”“早就在了。”“哈哈,还以为你们守着快抖呢。”“切,我早就知道央视1套会来截胡。”“陈凡老师的课,央视就算是花再大的代价,也必需拿下。”“那必需的。”此时。万众看客无比的期待。当然。还有现场的一众嘉宾。比之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不一样。虽然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也非常的火爆,现场也来了一众知名学者,等等。但是。今天这一期典籍里的中国,分明看到一些大佬的存在。……“还有3分钟,陈凡老师,一会您上场。”“嗯。”后台。一众演员已经做好了准备。当时间来到8点,陈凡从后台缓缓出现。迎接陈凡的,则是漫天的掌声。“很高兴能与大家再次相见,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尚书。有人问,什么是尚书?”“尚书里的尚通上,上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这个上古之书古到什么时代呢,传说,是从周公开始制定。但时间实在是太久太长了,最早版本的尚书早就失传。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众先秦诸子便根据此前他们得到的一系列版本,重新修编了尚书。”m..“不过至秦一统天下之后,秦朝下令焚烧了许多先秦之时的古籍,尚书亦在其中。有一位叫伏生的博士,他冒死将尚书藏于家中墙壁。只是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很快二世而亡。伏生也转转逃亡了几十年,待重新回到家时,却是发现家里所藏的尚书损失过半,仅剩下28篇。”“为了将尚书传承下去,伏生重新整理,然后教授与世人。汉文帝知道有伏生这样的一位大儒,于是就想请伏生到京都。可是这时的伏生已经90多岁,为此,汉文帝便派了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自来到伏生府中,随即伏生便将尚书传授于晁错,至此尚书得以流传。所以人们便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陈凡刚解释完。一个巨大的屏风缓缓拉开,出现了一位老年白发的儒者。这位儒者,正是伏生。一场情景剧,却是将伏生一生的经历以及传承尚书的典故演译了出来。随之而后。陈凡则开始再次介绍《尚书》。……“尚书其实就是一部史书,也可以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这部史书从尧开始,一直记录到周朝。那么,我们就从尚书当中的《尧典》开始,讲述尚书。”画面当中。出现了一位部落首领,这个人,正是尧。“至炎黄一统天下之后,天下进入到相对安定的时期。尧是黄帝的曾孙,因为封于唐,所以又叫唐尧。二十岁时,尧代帝挚成为了首领。只是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们因为不知道四时变化而经常耽误农时。为了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他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年老之后,尧考虑到年纪已大,就想寻访贤人带他治理国家。这时,四方诸侯之长向尧推荐了舜。舜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于是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最终,尧就将位置传给了舜。”上古之时并不是所谓的家天下。他们传位的方式,那就是禅让。也就是谁有贤德,谁就当这个族群的首领。所以后面历代帝皇想要得位的时候,最为仁义的,也就是禅让。虽然这个禅让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禅让。“舜观察了北斗七星,列出了七项政事。于是向天帝报告继承帝位的事,又祭祀了天地四时,祭祀山川和群神。随后,舜到东方巡视,到达泰山,举行了柴祭。对于其他山川,都按地位尊卑依次举行了祭祀,然后,接受了东方诸侯君长的朝见。协调春夏秋冬四时的月份,确定天数,统一音律、度、量、衡。”当讲到这里之时。一众看客无数不解的难题,通通在这时全部得到解开。原来。早在尧舜的时候,他们便知道了四时,也制定了历法。甚至,还会懂得用闰月。而到了舜的时候,却是更进一步。统一了音律,度,量,衡……这其实就是中华最早的大一统思想。接着。陈凡继续。舜过来,则是禹。唐尧传给禹,也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在舜年老之后,舜感觉自己儿子商均不肖,于是就将帝位传给了禹。这个禹,就是之前讲过的大禹治水的禹。为了治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用时13年,禹治理了天下洪水。后来,舜就将位置传给了大禹。不过,大禹不仅仅治水有功。在他继位之后,他进一步修编了历法,将寅月称之为正月,也就是一月。与之同时,因为他治水的足迹行走了天下。于是,他就将华夏分为九个地方,这九个地方,也就是现在我们的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讲到这里。陈凡突然问了一句:“华夏为何一体?”台下。所有人皆是一震。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之前他们怎么想也不会想明白。如果是之前。他们会说。华夏应该是经历几千年不断发展而来,所以成为一体。但现在。他们却是发现。自己错了。不但错了。而且错的非常离谱。当知道大禹定九州的典故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异口同声,众人回答:“华夏,自古一体”。……(全书完)写到这里,大白这部《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此结束。其实之前是准备多写一些近现代历史的。不过很多内容也不太好写,所以有不少内容都简化写了。虽然这本书字数不多。但总体来说,大白还是比较满意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大白也算是将五千多年历史,五千多年文化,也给说得比较详细了。特别是写到后面。大白更是激情燃烧。华夏何为一体?华夏自古一体。最后。大白想说一句:“此生无悔入中华,来世还在种花家。”谢谢大家。我们新书再见。“那1套,黄金时间,晚上20点。”“没问题。”“ok。”陈凡点头。许量问道:“陈凡老师,有需要安排的吗?”“之前典籍里的中国舞台还保留了吗?”“保留了,一直为你准备着呢。”“那就应该不需要太多安排了。”“那行。”一个星期之后,陈凡来到了央视。与之同时。典籍里的中国《尚书》篇,也开始了他的排练。……“陈凡老师,我感觉,今天这场尚书,绝对要爆。”“爆什么爆,不要太激动,一会还要演出呢。”“知道,陈凡老师,绝对不会让您失望。”典籍里的中国一众演员激动不已。激动的是,他们参与了这样的一个节目。更为激动的是。他们明白。这一场节目,必然能产生巨大的轰动。至于原因。那就是。尚书。他不只是上古之书。而是中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古老的文化来源。通过这部书。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才是华夏,什么才是中华民族。……“兄弟们,央视1套,还等什么?”“早就在了。”“哈哈,还以为你们守着快抖呢。”“切,我早就知道央视1套会来截胡。”“陈凡老师的课,央视就算是花再大的代价,也必需拿下。”“那必需的。”此时。万众看客无比的期待。当然。还有现场的一众嘉宾。比之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不一样。虽然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也非常的火爆,现场也来了一众知名学者,等等。但是。今天这一期典籍里的中国,分明看到一些大佬的存在。……“还有3分钟,陈凡老师,一会您上场。”“嗯。”后台。一众演员已经做好了准备。当时间来到8点,陈凡从后台缓缓出现。迎接陈凡的,则是漫天的掌声。“很高兴能与大家再次相见,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尚书。有人问,什么是尚书?”“尚书里的尚通上,上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这个上古之书古到什么时代呢,传说,是从周公开始制定。但时间实在是太久太长了,最早版本的尚书早就失传。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众先秦诸子便根据此前他们得到的一系列版本,重新修编了尚书。”m..“不过至秦一统天下之后,秦朝下令焚烧了许多先秦之时的古籍,尚书亦在其中。有一位叫伏生的博士,他冒死将尚书藏于家中墙壁。只是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很快二世而亡。伏生也转转逃亡了几十年,待重新回到家时,却是发现家里所藏的尚书损失过半,仅剩下28篇。”“为了将尚书传承下去,伏生重新整理,然后教授与世人。汉文帝知道有伏生这样的一位大儒,于是就想请伏生到京都。可是这时的伏生已经90多岁,为此,汉文帝便派了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自来到伏生府中,随即伏生便将尚书传授于晁错,至此尚书得以流传。所以人们便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陈凡刚解释完。一个巨大的屏风缓缓拉开,出现了一位老年白发的儒者。这位儒者,正是伏生。一场情景剧,却是将伏生一生的经历以及传承尚书的典故演译了出来。随之而后。陈凡则开始再次介绍《尚书》。……“尚书其实就是一部史书,也可以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这部史书从尧开始,一直记录到周朝。那么,我们就从尚书当中的《尧典》开始,讲述尚书。”画面当中。出现了一位部落首领,这个人,正是尧。“至炎黄一统天下之后,天下进入到相对安定的时期。尧是黄帝的曾孙,因为封于唐,所以又叫唐尧。二十岁时,尧代帝挚成为了首领。只是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们因为不知道四时变化而经常耽误农时。为了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他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年老之后,尧考虑到年纪已大,就想寻访贤人带他治理国家。这时,四方诸侯之长向尧推荐了舜。舜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于是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最终,尧就将位置传给了舜。”上古之时并不是所谓的家天下。他们传位的方式,那就是禅让。也就是谁有贤德,谁就当这个族群的首领。所以后面历代帝皇想要得位的时候,最为仁义的,也就是禅让。虽然这个禅让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禅让。“舜观察了北斗七星,列出了七项政事。于是向天帝报告继承帝位的事,又祭祀了天地四时,祭祀山川和群神。随后,舜到东方巡视,到达泰山,举行了柴祭。对于其他山川,都按地位尊卑依次举行了祭祀,然后,接受了东方诸侯君长的朝见。协调春夏秋冬四时的月份,确定天数,统一音律、度、量、衡。”当讲到这里之时。一众看客无数不解的难题,通通在这时全部得到解开。原来。早在尧舜的时候,他们便知道了四时,也制定了历法。甚至,还会懂得用闰月。而到了舜的时候,却是更进一步。统一了音律,度,量,衡……这其实就是中华最早的大一统思想。接着。陈凡继续。舜过来,则是禹。唐尧传给禹,也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在舜年老之后,舜感觉自己儿子商均不肖,于是就将帝位传给了禹。这个禹,就是之前讲过的大禹治水的禹。为了治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用时13年,禹治理了天下洪水。后来,舜就将位置传给了大禹。不过,大禹不仅仅治水有功。在他继位之后,他进一步修编了历法,将寅月称之为正月,也就是一月。与之同时,因为他治水的足迹行走了天下。于是,他就将华夏分为九个地方,这九个地方,也就是现在我们的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讲到这里。陈凡突然问了一句:“华夏为何一体?”台下。所有人皆是一震。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之前他们怎么想也不会想明白。如果是之前。他们会说。华夏应该是经历几千年不断发展而来,所以成为一体。但现在。他们却是发现。自己错了。不但错了。而且错的非常离谱。当知道大禹定九州的典故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异口同声,众人回答:“华夏,自古一体”。……(全书完)写到这里,大白这部《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此结束。其实之前是准备多写一些近现代历史的。不过很多内容也不太好写,所以有不少内容都简化写了。虽然这本书字数不多。但总体来说,大白还是比较满意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大白也算是将五千多年历史,五千多年文化,也给说得比较详细了。特别是写到后面。大白更是激情燃烧。华夏何为一体?华夏自古一体。最后。大白想说一句:“此生无悔入中华,来世还在种花家。”谢谢大家。我们新书再见。“那1套,黄金时间,晚上20点。”“没问题。”“ok。”陈凡点头。许量问道:“陈凡老师,有需要安排的吗?”“之前典籍里的中国舞台还保留了吗?”“保留了,一直为你准备着呢。”“那就应该不需要太多安排了。”“那行。”一个星期之后,陈凡来到了央视。与之同时。典籍里的中国《尚书》篇,也开始了他的排练。……“陈凡老师,我感觉,今天这场尚书,绝对要爆。”“爆什么爆,不要太激动,一会还要演出呢。”“知道,陈凡老师,绝对不会让您失望。”典籍里的中国一众演员激动不已。激动的是,他们参与了这样的一个节目。更为激动的是。他们明白。这一场节目,必然能产生巨大的轰动。至于原因。那就是。尚书。他不只是上古之书。而是中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古老的文化来源。通过这部书。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才是华夏,什么才是中华民族。……“兄弟们,央视1套,还等什么?”“早就在了。”“哈哈,还以为你们守着快抖呢。”“切,我早就知道央视1套会来截胡。”“陈凡老师的课,央视就算是花再大的代价,也必需拿下。”“那必需的。”此时。万众看客无比的期待。当然。还有现场的一众嘉宾。比之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不一样。虽然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也非常的火爆,现场也来了一众知名学者,等等。但是。今天这一期典籍里的中国,分明看到一些大佬的存在。……“还有3分钟,陈凡老师,一会您上场。”“嗯。”后台。一众演员已经做好了准备。当时间来到8点,陈凡从后台缓缓出现。迎接陈凡的,则是漫天的掌声。“很高兴能与大家再次相见,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尚书。有人问,什么是尚书?”“尚书里的尚通上,上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这个上古之书古到什么时代呢,传说,是从周公开始制定。但时间实在是太久太长了,最早版本的尚书早就失传。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众先秦诸子便根据此前他们得到的一系列版本,重新修编了尚书。”m..“不过至秦一统天下之后,秦朝下令焚烧了许多先秦之时的古籍,尚书亦在其中。有一位叫伏生的博士,他冒死将尚书藏于家中墙壁。只是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很快二世而亡。伏生也转转逃亡了几十年,待重新回到家时,却是发现家里所藏的尚书损失过半,仅剩下28篇。”“为了将尚书传承下去,伏生重新整理,然后教授与世人。汉文帝知道有伏生这样的一位大儒,于是就想请伏生到京都。可是这时的伏生已经90多岁,为此,汉文帝便派了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自来到伏生府中,随即伏生便将尚书传授于晁错,至此尚书得以流传。所以人们便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陈凡刚解释完。一个巨大的屏风缓缓拉开,出现了一位老年白发的儒者。这位儒者,正是伏生。一场情景剧,却是将伏生一生的经历以及传承尚书的典故演译了出来。随之而后。陈凡则开始再次介绍《尚书》。……“尚书其实就是一部史书,也可以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这部史书从尧开始,一直记录到周朝。那么,我们就从尚书当中的《尧典》开始,讲述尚书。”画面当中。出现了一位部落首领,这个人,正是尧。“至炎黄一统天下之后,天下进入到相对安定的时期。尧是黄帝的曾孙,因为封于唐,所以又叫唐尧。二十岁时,尧代帝挚成为了首领。只是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们因为不知道四时变化而经常耽误农时。为了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他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年老之后,尧考虑到年纪已大,就想寻访贤人带他治理国家。这时,四方诸侯之长向尧推荐了舜。舜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于是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最终,尧就将位置传给了舜。”上古之时并不是所谓的家天下。他们传位的方式,那就是禅让。也就是谁有贤德,谁就当这个族群的首领。所以后面历代帝皇想要得位的时候,最为仁义的,也就是禅让。虽然这个禅让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禅让。“舜观察了北斗七星,列出了七项政事。于是向天帝报告继承帝位的事,又祭祀了天地四时,祭祀山川和群神。随后,舜到东方巡视,到达泰山,举行了柴祭。对于其他山川,都按地位尊卑依次举行了祭祀,然后,接受了东方诸侯君长的朝见。协调春夏秋冬四时的月份,确定天数,统一音律、度、量、衡。”当讲到这里之时。一众看客无数不解的难题,通通在这时全部得到解开。原来。早在尧舜的时候,他们便知道了四时,也制定了历法。甚至,还会懂得用闰月。而到了舜的时候,却是更进一步。统一了音律,度,量,衡……这其实就是中华最早的大一统思想。接着。陈凡继续。舜过来,则是禹。唐尧传给禹,也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在舜年老之后,舜感觉自己儿子商均不肖,于是就将帝位传给了禹。这个禹,就是之前讲过的大禹治水的禹。为了治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用时13年,禹治理了天下洪水。后来,舜就将位置传给了大禹。不过,大禹不仅仅治水有功。在他继位之后,他进一步修编了历法,将寅月称之为正月,也就是一月。与之同时,因为他治水的足迹行走了天下。于是,他就将华夏分为九个地方,这九个地方,也就是现在我们的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讲到这里。陈凡突然问了一句:“华夏为何一体?”台下。所有人皆是一震。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之前他们怎么想也不会想明白。如果是之前。他们会说。华夏应该是经历几千年不断发展而来,所以成为一体。但现在。他们却是发现。自己错了。不但错了。而且错的非常离谱。当知道大禹定九州的典故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异口同声,众人回答:“华夏,自古一体”。……(全书完)写到这里,大白这部《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此结束。其实之前是准备多写一些近现代历史的。不过很多内容也不太好写,所以有不少内容都简化写了。虽然这本书字数不多。但总体来说,大白还是比较满意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大白也算是将五千多年历史,五千多年文化,也给说得比较详细了。特别是写到后面。大白更是激情燃烧。华夏何为一体?华夏自古一体。最后。大白想说一句:“此生无悔入中华,来世还在种花家。”谢谢大家。我们新书再见。“那1套,黄金时间,晚上20点。”“没问题。”“ok。”陈凡点头。许量问道:“陈凡老师,有需要安排的吗?”“之前典籍里的中国舞台还保留了吗?”“保留了,一直为你准备着呢。”“那就应该不需要太多安排了。”“那行。”一个星期之后,陈凡来到了央视。与之同时。典籍里的中国《尚书》篇,也开始了他的排练。……“陈凡老师,我感觉,今天这场尚书,绝对要爆。”“爆什么爆,不要太激动,一会还要演出呢。”“知道,陈凡老师,绝对不会让您失望。”典籍里的中国一众演员激动不已。激动的是,他们参与了这样的一个节目。更为激动的是。他们明白。这一场节目,必然能产生巨大的轰动。至于原因。那就是。尚书。他不只是上古之书。而是中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古老的文化来源。通过这部书。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才是华夏,什么才是中华民族。……“兄弟们,央视1套,还等什么?”“早就在了。”“哈哈,还以为你们守着快抖呢。”“切,我早就知道央视1套会来截胡。”“陈凡老师的课,央视就算是花再大的代价,也必需拿下。”“那必需的。”此时。万众看客无比的期待。当然。还有现场的一众嘉宾。比之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不一样。虽然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也非常的火爆,现场也来了一众知名学者,等等。但是。今天这一期典籍里的中国,分明看到一些大佬的存在。……“还有3分钟,陈凡老师,一会您上场。”“嗯。”后台。一众演员已经做好了准备。当时间来到8点,陈凡从后台缓缓出现。迎接陈凡的,则是漫天的掌声。“很高兴能与大家再次相见,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尚书。有人问,什么是尚书?”“尚书里的尚通上,上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这个上古之书古到什么时代呢,传说,是从周公开始制定。但时间实在是太久太长了,最早版本的尚书早就失传。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众先秦诸子便根据此前他们得到的一系列版本,重新修编了尚书。”m..“不过至秦一统天下之后,秦朝下令焚烧了许多先秦之时的古籍,尚书亦在其中。有一位叫伏生的博士,他冒死将尚书藏于家中墙壁。只是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很快二世而亡。伏生也转转逃亡了几十年,待重新回到家时,却是发现家里所藏的尚书损失过半,仅剩下28篇。”“为了将尚书传承下去,伏生重新整理,然后教授与世人。汉文帝知道有伏生这样的一位大儒,于是就想请伏生到京都。可是这时的伏生已经90多岁,为此,汉文帝便派了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自来到伏生府中,随即伏生便将尚书传授于晁错,至此尚书得以流传。所以人们便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陈凡刚解释完。一个巨大的屏风缓缓拉开,出现了一位老年白发的儒者。这位儒者,正是伏生。一场情景剧,却是将伏生一生的经历以及传承尚书的典故演译了出来。随之而后。陈凡则开始再次介绍《尚书》。……“尚书其实就是一部史书,也可以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这部史书从尧开始,一直记录到周朝。那么,我们就从尚书当中的《尧典》开始,讲述尚书。”画面当中。出现了一位部落首领,这个人,正是尧。“至炎黄一统天下之后,天下进入到相对安定的时期。尧是黄帝的曾孙,因为封于唐,所以又叫唐尧。二十岁时,尧代帝挚成为了首领。只是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们因为不知道四时变化而经常耽误农时。为了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他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年老之后,尧考虑到年纪已大,就想寻访贤人带他治理国家。这时,四方诸侯之长向尧推荐了舜。舜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于是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最终,尧就将位置传给了舜。”上古之时并不是所谓的家天下。他们传位的方式,那就是禅让。也就是谁有贤德,谁就当这个族群的首领。所以后面历代帝皇想要得位的时候,最为仁义的,也就是禅让。虽然这个禅让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禅让。“舜观察了北斗七星,列出了七项政事。于是向天帝报告继承帝位的事,又祭祀了天地四时,祭祀山川和群神。随后,舜到东方巡视,到达泰山,举行了柴祭。对于其他山川,都按地位尊卑依次举行了祭祀,然后,接受了东方诸侯君长的朝见。协调春夏秋冬四时的月份,确定天数,统一音律、度、量、衡。”当讲到这里之时。一众看客无数不解的难题,通通在这时全部得到解开。原来。早在尧舜的时候,他们便知道了四时,也制定了历法。甚至,还会懂得用闰月。而到了舜的时候,却是更进一步。统一了音律,度,量,衡……这其实就是中华最早的大一统思想。接着。陈凡继续。舜过来,则是禹。唐尧传给禹,也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在舜年老之后,舜感觉自己儿子商均不肖,于是就将帝位传给了禹。这个禹,就是之前讲过的大禹治水的禹。为了治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用时13年,禹治理了天下洪水。后来,舜就将位置传给了大禹。不过,大禹不仅仅治水有功。在他继位之后,他进一步修编了历法,将寅月称之为正月,也就是一月。与之同时,因为他治水的足迹行走了天下。于是,他就将华夏分为九个地方,这九个地方,也就是现在我们的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讲到这里。陈凡突然问了一句:“华夏为何一体?”台下。所有人皆是一震。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之前他们怎么想也不会想明白。如果是之前。他们会说。华夏应该是经历几千年不断发展而来,所以成为一体。但现在。他们却是发现。自己错了。不但错了。而且错的非常离谱。当知道大禹定九州的典故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异口同声,众人回答:“华夏,自古一体”。……(全书完)写到这里,大白这部《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此结束。其实之前是准备多写一些近现代历史的。不过很多内容也不太好写,所以有不少内容都简化写了。虽然这本书字数不多。但总体来说,大白还是比较满意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大白也算是将五千多年历史,五千多年文化,也给说得比较详细了。特别是写到后面。大白更是激情燃烧。华夏何为一体?华夏自古一体。最后。大白想说一句:“此生无悔入中华,来世还在种花家。”谢谢大家。我们新书再见。“那1套,黄金时间,晚上20点。”“没问题。”“ok。”陈凡点头。许量问道:“陈凡老师,有需要安排的吗?”“之前典籍里的中国舞台还保留了吗?”“保留了,一直为你准备着呢。”“那就应该不需要太多安排了。”“那行。”一个星期之后,陈凡来到了央视。与之同时。典籍里的中国《尚书》篇,也开始了他的排练。……“陈凡老师,我感觉,今天这场尚书,绝对要爆。”“爆什么爆,不要太激动,一会还要演出呢。”“知道,陈凡老师,绝对不会让您失望。”典籍里的中国一众演员激动不已。激动的是,他们参与了这样的一个节目。更为激动的是。他们明白。这一场节目,必然能产生巨大的轰动。至于原因。那就是。尚书。他不只是上古之书。而是中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古老的文化来源。通过这部书。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才是华夏,什么才是中华民族。……“兄弟们,央视1套,还等什么?”“早就在了。”“哈哈,还以为你们守着快抖呢。”“切,我早就知道央视1套会来截胡。”“陈凡老师的课,央视就算是花再大的代价,也必需拿下。”“那必需的。”此时。万众看客无比的期待。当然。还有现场的一众嘉宾。比之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不一样。虽然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也非常的火爆,现场也来了一众知名学者,等等。但是。今天这一期典籍里的中国,分明看到一些大佬的存在。……“还有3分钟,陈凡老师,一会您上场。”“嗯。”后台。一众演员已经做好了准备。当时间来到8点,陈凡从后台缓缓出现。迎接陈凡的,则是漫天的掌声。“很高兴能与大家再次相见,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尚书。有人问,什么是尚书?”“尚书里的尚通上,上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这个上古之书古到什么时代呢,传说,是从周公开始制定。但时间实在是太久太长了,最早版本的尚书早就失传。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众先秦诸子便根据此前他们得到的一系列版本,重新修编了尚书。”m..“不过至秦一统天下之后,秦朝下令焚烧了许多先秦之时的古籍,尚书亦在其中。有一位叫伏生的博士,他冒死将尚书藏于家中墙壁。只是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很快二世而亡。伏生也转转逃亡了几十年,待重新回到家时,却是发现家里所藏的尚书损失过半,仅剩下28篇。”“为了将尚书传承下去,伏生重新整理,然后教授与世人。汉文帝知道有伏生这样的一位大儒,于是就想请伏生到京都。可是这时的伏生已经90多岁,为此,汉文帝便派了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自来到伏生府中,随即伏生便将尚书传授于晁错,至此尚书得以流传。所以人们便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陈凡刚解释完。一个巨大的屏风缓缓拉开,出现了一位老年白发的儒者。这位儒者,正是伏生。一场情景剧,却是将伏生一生的经历以及传承尚书的典故演译了出来。随之而后。陈凡则开始再次介绍《尚书》。……“尚书其实就是一部史书,也可以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这部史书从尧开始,一直记录到周朝。那么,我们就从尚书当中的《尧典》开始,讲述尚书。”画面当中。出现了一位部落首领,这个人,正是尧。“至炎黄一统天下之后,天下进入到相对安定的时期。尧是黄帝的曾孙,因为封于唐,所以又叫唐尧。二十岁时,尧代帝挚成为了首领。只是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们因为不知道四时变化而经常耽误农时。为了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他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年老之后,尧考虑到年纪已大,就想寻访贤人带他治理国家。这时,四方诸侯之长向尧推荐了舜。舜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于是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最终,尧就将位置传给了舜。”上古之时并不是所谓的家天下。他们传位的方式,那就是禅让。也就是谁有贤德,谁就当这个族群的首领。所以后面历代帝皇想要得位的时候,最为仁义的,也就是禅让。虽然这个禅让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禅让。“舜观察了北斗七星,列出了七项政事。于是向天帝报告继承帝位的事,又祭祀了天地四时,祭祀山川和群神。随后,舜到东方巡视,到达泰山,举行了柴祭。对于其他山川,都按地位尊卑依次举行了祭祀,然后,接受了东方诸侯君长的朝见。协调春夏秋冬四时的月份,确定天数,统一音律、度、量、衡。”当讲到这里之时。一众看客无数不解的难题,通通在这时全部得到解开。原来。早在尧舜的时候,他们便知道了四时,也制定了历法。甚至,还会懂得用闰月。而到了舜的时候,却是更进一步。统一了音律,度,量,衡……这其实就是中华最早的大一统思想。接着。陈凡继续。舜过来,则是禹。唐尧传给禹,也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在舜年老之后,舜感觉自己儿子商均不肖,于是就将帝位传给了禹。这个禹,就是之前讲过的大禹治水的禹。为了治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用时13年,禹治理了天下洪水。后来,舜就将位置传给了大禹。不过,大禹不仅仅治水有功。在他继位之后,他进一步修编了历法,将寅月称之为正月,也就是一月。与之同时,因为他治水的足迹行走了天下。于是,他就将华夏分为九个地方,这九个地方,也就是现在我们的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讲到这里。陈凡突然问了一句:“华夏为何一体?”台下。所有人皆是一震。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之前他们怎么想也不会想明白。如果是之前。他们会说。华夏应该是经历几千年不断发展而来,所以成为一体。但现在。他们却是发现。自己错了。不但错了。而且错的非常离谱。当知道大禹定九州的典故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异口同声,众人回答:“华夏,自古一体”。……(全书完)写到这里,大白这部《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此结束。其实之前是准备多写一些近现代历史的。不过很多内容也不太好写,所以有不少内容都简化写了。虽然这本书字数不多。但总体来说,大白还是比较满意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大白也算是将五千多年历史,五千多年文化,也给说得比较详细了。特别是写到后面。大白更是激情燃烧。华夏何为一体?华夏自古一体。最后。大白想说一句:“此生无悔入中华,来世还在种花家。”谢谢大家。我们新书再见。“那1套,黄金时间,晚上20点。”“没问题。”“ok。”陈凡点头。许量问道:“陈凡老师,有需要安排的吗?”“之前典籍里的中国舞台还保留了吗?”“保留了,一直为你准备着呢。”“那就应该不需要太多安排了。”“那行。”一个星期之后,陈凡来到了央视。与之同时。典籍里的中国《尚书》篇,也开始了他的排练。……“陈凡老师,我感觉,今天这场尚书,绝对要爆。”“爆什么爆,不要太激动,一会还要演出呢。”“知道,陈凡老师,绝对不会让您失望。”典籍里的中国一众演员激动不已。激动的是,他们参与了这样的一个节目。更为激动的是。他们明白。这一场节目,必然能产生巨大的轰动。至于原因。那就是。尚书。他不只是上古之书。而是中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古老的文化来源。通过这部书。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才是华夏,什么才是中华民族。……“兄弟们,央视1套,还等什么?”“早就在了。”“哈哈,还以为你们守着快抖呢。”“切,我早就知道央视1套会来截胡。”“陈凡老师的课,央视就算是花再大的代价,也必需拿下。”“那必需的。”此时。万众看客无比的期待。当然。还有现场的一众嘉宾。比之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不一样。虽然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也非常的火爆,现场也来了一众知名学者,等等。但是。今天这一期典籍里的中国,分明看到一些大佬的存在。……“还有3分钟,陈凡老师,一会您上场。”“嗯。”后台。一众演员已经做好了准备。当时间来到8点,陈凡从后台缓缓出现。迎接陈凡的,则是漫天的掌声。“很高兴能与大家再次相见,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尚书。有人问,什么是尚书?”“尚书里的尚通上,上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这个上古之书古到什么时代呢,传说,是从周公开始制定。但时间实在是太久太长了,最早版本的尚书早就失传。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众先秦诸子便根据此前他们得到的一系列版本,重新修编了尚书。”m..“不过至秦一统天下之后,秦朝下令焚烧了许多先秦之时的古籍,尚书亦在其中。有一位叫伏生的博士,他冒死将尚书藏于家中墙壁。只是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很快二世而亡。伏生也转转逃亡了几十年,待重新回到家时,却是发现家里所藏的尚书损失过半,仅剩下28篇。”“为了将尚书传承下去,伏生重新整理,然后教授与世人。汉文帝知道有伏生这样的一位大儒,于是就想请伏生到京都。可是这时的伏生已经90多岁,为此,汉文帝便派了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自来到伏生府中,随即伏生便将尚书传授于晁错,至此尚书得以流传。所以人们便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陈凡刚解释完。一个巨大的屏风缓缓拉开,出现了一位老年白发的儒者。这位儒者,正是伏生。一场情景剧,却是将伏生一生的经历以及传承尚书的典故演译了出来。随之而后。陈凡则开始再次介绍《尚书》。……“尚书其实就是一部史书,也可以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这部史书从尧开始,一直记录到周朝。那么,我们就从尚书当中的《尧典》开始,讲述尚书。”画面当中。出现了一位部落首领,这个人,正是尧。“至炎黄一统天下之后,天下进入到相对安定的时期。尧是黄帝的曾孙,因为封于唐,所以又叫唐尧。二十岁时,尧代帝挚成为了首领。只是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们因为不知道四时变化而经常耽误农时。为了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他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年老之后,尧考虑到年纪已大,就想寻访贤人带他治理国家。这时,四方诸侯之长向尧推荐了舜。舜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于是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最终,尧就将位置传给了舜。”上古之时并不是所谓的家天下。他们传位的方式,那就是禅让。也就是谁有贤德,谁就当这个族群的首领。所以后面历代帝皇想要得位的时候,最为仁义的,也就是禅让。虽然这个禅让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禅让。“舜观察了北斗七星,列出了七项政事。于是向天帝报告继承帝位的事,又祭祀了天地四时,祭祀山川和群神。随后,舜到东方巡视,到达泰山,举行了柴祭。对于其他山川,都按地位尊卑依次举行了祭祀,然后,接受了东方诸侯君长的朝见。协调春夏秋冬四时的月份,确定天数,统一音律、度、量、衡。”当讲到这里之时。一众看客无数不解的难题,通通在这时全部得到解开。原来。早在尧舜的时候,他们便知道了四时,也制定了历法。甚至,还会懂得用闰月。而到了舜的时候,却是更进一步。统一了音律,度,量,衡……这其实就是中华最早的大一统思想。接着。陈凡继续。舜过来,则是禹。唐尧传给禹,也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在舜年老之后,舜感觉自己儿子商均不肖,于是就将帝位传给了禹。这个禹,就是之前讲过的大禹治水的禹。为了治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用时13年,禹治理了天下洪水。后来,舜就将位置传给了大禹。不过,大禹不仅仅治水有功。在他继位之后,他进一步修编了历法,将寅月称之为正月,也就是一月。与之同时,因为他治水的足迹行走了天下。于是,他就将华夏分为九个地方,这九个地方,也就是现在我们的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讲到这里。陈凡突然问了一句:“华夏为何一体?”台下。所有人皆是一震。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之前他们怎么想也不会想明白。如果是之前。他们会说。华夏应该是经历几千年不断发展而来,所以成为一体。但现在。他们却是发现。自己错了。不但错了。而且错的非常离谱。当知道大禹定九州的典故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异口同声,众人回答:“华夏,自古一体”。……(全书完)写到这里,大白这部《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此结束。其实之前是准备多写一些近现代历史的。不过很多内容也不太好写,所以有不少内容都简化写了。虽然这本书字数不多。但总体来说,大白还是比较满意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大白也算是将五千多年历史,五千多年文化,也给说得比较详细了。特别是写到后面。大白更是激情燃烧。华夏何为一体?华夏自古一体。最后。大白想说一句:“此生无悔入中华,来世还在种花家。”谢谢大家。我们新书再见。“那1套,黄金时间,晚上20点。”“没问题。”“ok。”陈凡点头。许量问道:“陈凡老师,有需要安排的吗?”“之前典籍里的中国舞台还保留了吗?”“保留了,一直为你准备着呢。”“那就应该不需要太多安排了。”“那行。”一个星期之后,陈凡来到了央视。与之同时。典籍里的中国《尚书》篇,也开始了他的排练。……“陈凡老师,我感觉,今天这场尚书,绝对要爆。”“爆什么爆,不要太激动,一会还要演出呢。”“知道,陈凡老师,绝对不会让您失望。”典籍里的中国一众演员激动不已。激动的是,他们参与了这样的一个节目。更为激动的是。他们明白。这一场节目,必然能产生巨大的轰动。至于原因。那就是。尚书。他不只是上古之书。而是中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古老的文化来源。通过这部书。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才是华夏,什么才是中华民族。……“兄弟们,央视1套,还等什么?”“早就在了。”“哈哈,还以为你们守着快抖呢。”“切,我早就知道央视1套会来截胡。”“陈凡老师的课,央视就算是花再大的代价,也必需拿下。”“那必需的。”此时。万众看客无比的期待。当然。还有现场的一众嘉宾。比之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不一样。虽然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也非常的火爆,现场也来了一众知名学者,等等。但是。今天这一期典籍里的中国,分明看到一些大佬的存在。……“还有3分钟,陈凡老师,一会您上场。”“嗯。”后台。一众演员已经做好了准备。当时间来到8点,陈凡从后台缓缓出现。迎接陈凡的,则是漫天的掌声。“很高兴能与大家再次相见,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尚书。有人问,什么是尚书?”“尚书里的尚通上,上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这个上古之书古到什么时代呢,传说,是从周公开始制定。但时间实在是太久太长了,最早版本的尚书早就失传。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众先秦诸子便根据此前他们得到的一系列版本,重新修编了尚书。”m..“不过至秦一统天下之后,秦朝下令焚烧了许多先秦之时的古籍,尚书亦在其中。有一位叫伏生的博士,他冒死将尚书藏于家中墙壁。只是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很快二世而亡。伏生也转转逃亡了几十年,待重新回到家时,却是发现家里所藏的尚书损失过半,仅剩下28篇。”“为了将尚书传承下去,伏生重新整理,然后教授与世人。汉文帝知道有伏生这样的一位大儒,于是就想请伏生到京都。可是这时的伏生已经90多岁,为此,汉文帝便派了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自来到伏生府中,随即伏生便将尚书传授于晁错,至此尚书得以流传。所以人们便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陈凡刚解释完。一个巨大的屏风缓缓拉开,出现了一位老年白发的儒者。这位儒者,正是伏生。一场情景剧,却是将伏生一生的经历以及传承尚书的典故演译了出来。随之而后。陈凡则开始再次介绍《尚书》。……“尚书其实就是一部史书,也可以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这部史书从尧开始,一直记录到周朝。那么,我们就从尚书当中的《尧典》开始,讲述尚书。”画面当中。出现了一位部落首领,这个人,正是尧。“至炎黄一统天下之后,天下进入到相对安定的时期。尧是黄帝的曾孙,因为封于唐,所以又叫唐尧。二十岁时,尧代帝挚成为了首领。只是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们因为不知道四时变化而经常耽误农时。为了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他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年老之后,尧考虑到年纪已大,就想寻访贤人带他治理国家。这时,四方诸侯之长向尧推荐了舜。舜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于是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最终,尧就将位置传给了舜。”上古之时并不是所谓的家天下。他们传位的方式,那就是禅让。也就是谁有贤德,谁就当这个族群的首领。所以后面历代帝皇想要得位的时候,最为仁义的,也就是禅让。虽然这个禅让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禅让。“舜观察了北斗七星,列出了七项政事。于是向天帝报告继承帝位的事,又祭祀了天地四时,祭祀山川和群神。随后,舜到东方巡视,到达泰山,举行了柴祭。对于其他山川,都按地位尊卑依次举行了祭祀,然后,接受了东方诸侯君长的朝见。协调春夏秋冬四时的月份,确定天数,统一音律、度、量、衡。”当讲到这里之时。一众看客无数不解的难题,通通在这时全部得到解开。原来。早在尧舜的时候,他们便知道了四时,也制定了历法。甚至,还会懂得用闰月。而到了舜的时候,却是更进一步。统一了音律,度,量,衡……这其实就是中华最早的大一统思想。接着。陈凡继续。舜过来,则是禹。唐尧传给禹,也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在舜年老之后,舜感觉自己儿子商均不肖,于是就将帝位传给了禹。这个禹,就是之前讲过的大禹治水的禹。为了治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用时13年,禹治理了天下洪水。后来,舜就将位置传给了大禹。不过,大禹不仅仅治水有功。在他继位之后,他进一步修编了历法,将寅月称之为正月,也就是一月。与之同时,因为他治水的足迹行走了天下。于是,他就将华夏分为九个地方,这九个地方,也就是现在我们的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讲到这里。陈凡突然问了一句:“华夏为何一体?”台下。所有人皆是一震。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之前他们怎么想也不会想明白。如果是之前。他们会说。华夏应该是经历几千年不断发展而来,所以成为一体。但现在。他们却是发现。自己错了。不但错了。而且错的非常离谱。当知道大禹定九州的典故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异口同声,众人回答:“华夏,自古一体”。……(全书完)写到这里,大白这部《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此结束。其实之前是准备多写一些近现代历史的。不过很多内容也不太好写,所以有不少内容都简化写了。虽然这本书字数不多。但总体来说,大白还是比较满意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大白也算是将五千多年历史,五千多年文化,也给说得比较详细了。特别是写到后面。大白更是激情燃烧。华夏何为一体?华夏自古一体。最后。大白想说一句:“此生无悔入中华,来世还在种花家。”谢谢大家。我们新书再见。“那1套,黄金时间,晚上20点。”“没问题。”“ok。”陈凡点头。许量问道:“陈凡老师,有需要安排的吗?”“之前典籍里的中国舞台还保留了吗?”“保留了,一直为你准备着呢。”“那就应该不需要太多安排了。”“那行。”一个星期之后,陈凡来到了央视。与之同时。典籍里的中国《尚书》篇,也开始了他的排练。……“陈凡老师,我感觉,今天这场尚书,绝对要爆。”“爆什么爆,不要太激动,一会还要演出呢。”“知道,陈凡老师,绝对不会让您失望。”典籍里的中国一众演员激动不已。激动的是,他们参与了这样的一个节目。更为激动的是。他们明白。这一场节目,必然能产生巨大的轰动。至于原因。那就是。尚书。他不只是上古之书。而是中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古老的文化来源。通过这部书。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才是华夏,什么才是中华民族。……“兄弟们,央视1套,还等什么?”“早就在了。”“哈哈,还以为你们守着快抖呢。”“切,我早就知道央视1套会来截胡。”“陈凡老师的课,央视就算是花再大的代价,也必需拿下。”“那必需的。”此时。万众看客无比的期待。当然。还有现场的一众嘉宾。比之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不一样。虽然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也非常的火爆,现场也来了一众知名学者,等等。但是。今天这一期典籍里的中国,分明看到一些大佬的存在。……“还有3分钟,陈凡老师,一会您上场。”“嗯。”后台。一众演员已经做好了准备。当时间来到8点,陈凡从后台缓缓出现。迎接陈凡的,则是漫天的掌声。“很高兴能与大家再次相见,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尚书。有人问,什么是尚书?”“尚书里的尚通上,上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这个上古之书古到什么时代呢,传说,是从周公开始制定。但时间实在是太久太长了,最早版本的尚书早就失传。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众先秦诸子便根据此前他们得到的一系列版本,重新修编了尚书。”m..“不过至秦一统天下之后,秦朝下令焚烧了许多先秦之时的古籍,尚书亦在其中。有一位叫伏生的博士,他冒死将尚书藏于家中墙壁。只是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很快二世而亡。伏生也转转逃亡了几十年,待重新回到家时,却是发现家里所藏的尚书损失过半,仅剩下28篇。”“为了将尚书传承下去,伏生重新整理,然后教授与世人。汉文帝知道有伏生这样的一位大儒,于是就想请伏生到京都。可是这时的伏生已经90多岁,为此,汉文帝便派了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自来到伏生府中,随即伏生便将尚书传授于晁错,至此尚书得以流传。所以人们便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陈凡刚解释完。一个巨大的屏风缓缓拉开,出现了一位老年白发的儒者。这位儒者,正是伏生。一场情景剧,却是将伏生一生的经历以及传承尚书的典故演译了出来。随之而后。陈凡则开始再次介绍《尚书》。……“尚书其实就是一部史书,也可以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这部史书从尧开始,一直记录到周朝。那么,我们就从尚书当中的《尧典》开始,讲述尚书。”画面当中。出现了一位部落首领,这个人,正是尧。“至炎黄一统天下之后,天下进入到相对安定的时期。尧是黄帝的曾孙,因为封于唐,所以又叫唐尧。二十岁时,尧代帝挚成为了首领。只是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们因为不知道四时变化而经常耽误农时。为了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他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年老之后,尧考虑到年纪已大,就想寻访贤人带他治理国家。这时,四方诸侯之长向尧推荐了舜。舜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于是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最终,尧就将位置传给了舜。”上古之时并不是所谓的家天下。他们传位的方式,那就是禅让。也就是谁有贤德,谁就当这个族群的首领。所以后面历代帝皇想要得位的时候,最为仁义的,也就是禅让。虽然这个禅让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禅让。“舜观察了北斗七星,列出了七项政事。于是向天帝报告继承帝位的事,又祭祀了天地四时,祭祀山川和群神。随后,舜到东方巡视,到达泰山,举行了柴祭。对于其他山川,都按地位尊卑依次举行了祭祀,然后,接受了东方诸侯君长的朝见。协调春夏秋冬四时的月份,确定天数,统一音律、度、量、衡。”当讲到这里之时。一众看客无数不解的难题,通通在这时全部得到解开。原来。早在尧舜的时候,他们便知道了四时,也制定了历法。甚至,还会懂得用闰月。而到了舜的时候,却是更进一步。统一了音律,度,量,衡……这其实就是中华最早的大一统思想。接着。陈凡继续。舜过来,则是禹。唐尧传给禹,也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在舜年老之后,舜感觉自己儿子商均不肖,于是就将帝位传给了禹。这个禹,就是之前讲过的大禹治水的禹。为了治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用时13年,禹治理了天下洪水。后来,舜就将位置传给了大禹。不过,大禹不仅仅治水有功。在他继位之后,他进一步修编了历法,将寅月称之为正月,也就是一月。与之同时,因为他治水的足迹行走了天下。于是,他就将华夏分为九个地方,这九个地方,也就是现在我们的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讲到这里。陈凡突然问了一句:“华夏为何一体?”台下。所有人皆是一震。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之前他们怎么想也不会想明白。如果是之前。他们会说。华夏应该是经历几千年不断发展而来,所以成为一体。但现在。他们却是发现。自己错了。不但错了。而且错的非常离谱。当知道大禹定九州的典故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异口同声,众人回答:“华夏,自古一体”。……(全书完)写到这里,大白这部《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此结束。其实之前是准备多写一些近现代历史的。不过很多内容也不太好写,所以有不少内容都简化写了。虽然这本书字数不多。但总体来说,大白还是比较满意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大白也算是将五千多年历史,五千多年文化,也给说得比较详细了。特别是写到后面。大白更是激情燃烧。华夏何为一体?华夏自古一体。最后。大白想说一句:“此生无悔入中华,来世还在种花家。”谢谢大家。我们新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