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游戏竞技>开局劝刘备去南阳> 第六百七十六章 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七十六章 选择(1 / 1)

其实,在这之前,不是没有人看到这一切。相反的是,看到的人还有不少。周瑜是一个,诸葛亮也是一个,三陈当中的单独一个,只能算半个,但他们加在一起,却也能算是一个,除此之外,还有郭嘉、庞统、荀攸(躺平)同样也能……他们在看出来之后,各自的选择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中荀攸直接选择了继续躺平,维持自己身份的同时,稍稍地出些鬼主意……然后,就是培养自己的儿子。这大汉太有前途了,他实在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掉队,并因此失去在日后大汉的土地上建功的可能。诸葛亮、周瑜、庞统等人看到的时候,则是随即就下定了决心,要将这一切都好好学到手中,进而再想出一个更进一步的办法。就算不行,也要将这一切的一切都变得更加完善。也就是说,他们想要将这个框架和布局变得更加合理,更加稳定,更加的长久。周瑜甚至已经决定了,只要未来将这一切学到了手中,他就将其直接推广到整个孙策的势力当中,然后再推陈出新……但这一切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孙策一方真的能够打过长江。打不过去,一切自然就只能休提了。连长江都过不了,那算是什么?就算是现如今由于存在着对照组,南方也能开发了,但这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吗?周瑜就算不用脑子也知道,这绝非一时之功。所以,他必须要让孙策打过长江,然后将这一切推行下去,进而再慢慢地等待天时。郭嘉也是这么想的。诸葛亮和庞统倒是想的简单,他们只是想要将这一切完善……毕竟,林辰和荀彧已经搭好了架子,前者还做好了布局,他们接下来只要对这些东西进行完善,也就已经足够了。三陈……郭嘉的另外想法……可以说,每一个看到这一切的人,他们都产生了各自的想法。但唯独有一点,他们是共通的。那就是将这一切学到手中,再学以致用,让这一切变得更加完美。只不过势力不同,想法也稍稍有所出入罢了。唯独司马懿不同。他的心境在出现了变化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藏。藏的越深越好。甚至于,哪怕有那么一点点泄露自身才华的可能,也都是要不得的。他必须要将自身好好的藏起来,然后一步步地将这些东西领会……最终,等到所有人都完蛋以后,他再站出来。而且,司马懿这么想那是有一定依据的。林辰都比他年纪大上几岁,他还等不到自己爆发的那一天?他甚至都已经在想,等到自己爆发的那一天,整个大汉将会因此迎来多大的改变。哪怕只有短短的数年,但他相信,自身也将会跟林辰一样流芳万古。是的,此时的他要藏拙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并没有什么野心夹杂在其中。因为谁都能看得出来,大汉正在蒸蒸日上……就算不是此时的大汉,而是历史上的曹魏,司马懿其实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做的时候稍微出现了一点偏差。然后,就把流芳万古变成了遗臭万年。他是头一个指着洛水为誓而不遵从的人。他是头一个让人看到下限之后再看到下限的人。他是头一个……他的子孙是自古以来唯一一堆篡位上去表现极差的。然后,司马懿就遗臭万年了。但要说他一开始就有什么野心变天……不论这个天是大汉,还是曹魏,那都是在扯淡。人的野心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就像是唐代白居易所言: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王莽当初篡位的时候,那也是天下敬仰的,甚至于还以皇帝行事。当时的情况下,谁又觉得他不是一个好人了?没有人啊。直到后来,他开始胡搞八搞之后,天下才开始逐渐地大乱起来。当然,有人或许会说,他是想要社会进步的……其实这就是在扯淡。王莽其实就只是想要将新朝变成周朝一样,另外再加那么一点自己的改变。然后,让新朝变成一个八百年,或者更长的国家……这大概才是王莽的想法了。如果真想要改变社会,就绝对不会是去压榨百姓,这么做还能改变社会?谁通过压榨改变啊?秦始皇这么做了不假,但他权术无双,而且也是知道给百姓放松的,甚至在他的后来,他也是对大秦律法进行过修改的。只不过,后来胡亥上位之后又给改了,而且还变得更加凶猛了而已。七十万刑徒可不是秦始皇招募的,那是胡亥生生下达的一条命令。陈胜吴广起义,也是发生在二世元年的,当时距离秦始皇死去,已经过去了两年……看吧,就连秦始皇这种被后人称之为功过对半……很多人言必称暴君的人,都知道不能把百姓逼的太紧了,王莽为啥就不知道?显然,他就不是一个好人。根本就没有能力。话说回来,司马懿此时生出来的想法,其实也很单纯,就只是想要让自己站在当世顶尖,然后再稍稍地将国家推进那么一步罢了。他是真的没有其他的想法。但,他却选择了藏私。这其实就是一种最为不切实际,或者说是最不应该做的办法。因为此时此刻的情况下,他应该展现才华才是,然后一点点地让自身变得强大,让大汉变得强大,最终再让自身站在当世的第一序列……可惜的是,他显然忘记了这一点。此刻,他就只是想着要藏私了。一点点为大汉添砖加瓦的想法都没有。甚至于,他对于大汉也没有太多的感情,整个人的私心太重了。而这样的人,一般都会出现某种特殊的变化。哪怕现在没有,之后的岁月里,也必然会暴露出来。不过,司马懿却觉得自己的想法无人可知,甚至在此时此刻的他,还开心到了爆炸。他觉得,自己所做的选择,才是最为正确的。来到这世上的人,哪个不是为了名和利?他就只是为了名而已,有错吗?显然是没错的。因此,在稍稍地沉寂过后,司马懿便开始了自己的辅佐之路。当然,在这当中,他其实藏的很深很深,只是表现出了五分之一的能力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