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游戏竞技>开局劝刘备去南阳> 第五百二十一章 荀彧献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二十一章 荀彧献策(1 / 1)

荀彧!他怎么跟着陛下出去了?他们要说什么?难道说,之前的时候,他们便已经有过一些联络了?群臣望着荀彧的背影,不由得便陷入了思索。这不能怪他们太过多疑。实在是不多疑的人,根本就活不到现在啊。他们之所以能活到现在,靠的本身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猜度,最终才存活到了现在。否则的话,不论是当初的董卓,亦或者是李傕郭汜,都足以让他们去死上一万遍了。可以说,没有那个聪明劲的人,根本就活不到今天。而他们之所以深思,则是因为荀彧是突然跟上去的,之前的时候,一点征兆也没有。这就很是让人不解了。“你们说,荀文若会不会在之前的时候,就已经和林……联系到了一起?”人群中,不知谁这般说了一句。“有这种可能!”“雒阳谁不知道林子源与荀文若乃是旧友?”“当初贾文和,便是以此来请他主持大局的!”随后,人们便纷纷将猜测延伸了开来。他们很怀疑,荀彧之前是不是就和林辰搭成了一条线。虽然说,这种猜测没有丝毫的论据,也没有一丁点的证据存在。但是,这一猜测却有着很多的蛛丝马迹。比如说,平日里的荀彧,向来都是沉默寡言的,就算是当初站出去和贾诩共同主持大局之时,也是一样的。为什么此次就突然开口了?而且还说的是林辰的坏话?现在想想,那些话可能并不完全都是坏话,很可能是存在着一定缘故的。……另外一边,并没有想那么许多的刘备,在感觉到身后有人追随后,便停下了脚步。看到荀彧之时,他不由笑着道:“文若为何跟来?”“请罪而来。”“请罪?”“正是!”荀彧很是真诚地向刘备行了一礼,接着便无比感慨地抬起头道:“臣先前之时,乃是因为私事而不得不向陛下出言,此乃大罪也。”“罪在何处?”或许还是不太能适应皇帝的位置,刘备真就不明白他这番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方才臣之所以开口,便是因为,如今的仆射,已然是位极人臣,若是再进一步,便是要掌握军权了。”“这对于陛下而言,确实不算什么大事,毕竟陛下对于仆射的信重,城中尽知。”“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却不是一个好消息,甚至于,这对于仆射本身而言,也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若是这般继续下去的话,仆射便将会拥有架空陛下的权利!”“这是不太应该的。”“若是不加以制止,陛下说不得便会与仆射产生许多的嫌隙。”“臣之所以开口,便是因为臣生怕事情会到了那一步。”“但,臣为了让林仆射安然无恙而开口,确实乃是私事,也必须要请罪。”“否则,国家法度将荡然无存。”荀彧说到最后,真诚地对刘备道:“还请陛下治罪。”“额……”“文若想的这些……”“却是何故这般想?”刘备愣了很是好一会儿,才怪异地开口道:“朕与子源,乃是相知相信的一对楷模君臣……子源也是这般说的,怎么到了你这里,朕与子源便仿佛下一刻就要决裂了似的?”相比于治罪,刘备显然对这个问题更加的好奇。他也相信,荀彧肯定会给出一个答案。果然。荀彧在想了想之后,便给出了答案。“陛下不知,这自古以来,君臣若是生出嫌隙,往往便是因为臣大而君小,此时此刻,陛下手握大权,当然不会觉得什么,可是之后呢?”“之后,若是陛下之子继位,又当如何呢?”“那时的仆射,不仅手握重兵,同时还拥有着政权在手,您想想,那等之人,还算是臣吗?”“便是林仆射不反,那时也会有无数的流言蜚语传出。”“自古以来,流言便可杀人!”“陛下该知道此事才是。”说完这些话之后,荀彧便低下了头,再也不提什么治罪了。说什么治罪,其实他今天走出来,主要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抱负能够实现罢了。真的。相比于林辰来说,如今京城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权责不明的状态。他荀彧也是一样。按理说,他是有着一定权利的,而且礼法上来说,他也确实是有权利。可是实际上,由于林辰的存在,他的权利其实根本就延伸不出去。这倒不是说荀彧羡慕嫉妒了。问题在于,他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好的主意和想法,而且还想将其施展到天下。最起码,也要施展到一地才是。可由于林辰的存在,他直接就被卡住了。不论他有什么想法,他都要先过了林辰那一关。这倒也没什么,因为荀彧对林辰,确实是存在一定钦佩想法的。他也相信,对方肯定能看出自己政略背后的问题,并在之后给出一些解决办法后,将其推行天下。但是。林辰要是不在了呢?就像是之前,林辰走了之后,朝中几乎就没有推行多少的政令。这实在是有些不应该了。而像是现在,伴随着林辰前往治疫,朝中又不再发出政令了。这真的对吗?荀彧感觉这是不对的。所以,他在想来想去之后,便将目标放在了刘备的身上。相比于林辰而言,刘备才是权利的最根本源头。若是能让对方欣赏自己,那他也就能逐渐地脱颖而出,并将自己的政令通行天下了。但凡是有点抱负的人,谁又不想这么做呢?他荀彧也是有抱负的人,显然也是想这么做的。于是乎,他就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先找刘备将其中的关系阐明,同时再将一些问题放大化,最终让自身得到刘备的一定授权。这么一来,他便既没有得罪林辰,也没有做出不轨之事,同时还拿下了权利了。可以说是一个三全其美的好办法。在这种办法的催促下,荀彧自然便忍不住站了出来。“你说的对。”“朕倒是忽略了其他人的想法,尤其是……”果然,刘备在听完了荀彧的话后,沉默了许久,方才恍然大悟的道:“确实如此啊。”“不过,这些事朕不知该如何解决,不知文若可愿帮朕去解决?”“另外,朕想要继续与子源维持这模范君臣的光景,并且将之传颂于千年、万年之后。”“你,可能做到?”“臣,可以!”荀彧自信地抬起头,道:“只要陛下答应臣一些条件,这些事便都不难了。”“……”刘备愣了愣之后,正了正衣冠,向荀彧行了一礼道:“请先生教我。”荀彧显然没想到刘备会向自己行礼。他也是愣了好一会儿,才连忙闪开,随即从怀里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帛书,恭敬地双手呈上道:“保全之策,尽在此简。”“看来,文若果然是早有准备啊。”刘备哈哈一笑,大步向前走了两步,待荀彧无论如何也躲不开之后,他再度向荀彧行了一礼:“且先受我一礼。”荀彧:“……”这一刻,他忽然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了。这位陛下,貌似跟他想的不太一样。但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对方没有一丁点明君的表现,可他内心里却是暖融融的。就算是这么的不讲究礼法,还这么的低声下……但是,作为皇帝,能对他这个臣子行这么一礼,已经足以让他感佩于心了。之前的曹操,便是因为有着巨大的诚意,他才决定帮助对方的。但是他没想到的是,由于刘备的成长速度过快,以至于曹操都只能短尾求生了。否则的话,他可能连一丁点发展的潜力都没有,便会被外交之下荡然无存。是的。在荀彧看来,当初的刘备,只要跟袁绍好好的达成一个约定,之后的曹操,便再也不会存在了。而当时的曹操,则是已经走上了一条绝路。甚至可以说,当刘备入京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走上了绝路。他唯一可以绝处求生的一点在于。倾向于刘备一方,让对方成为自身的保护者,同时还要保持跟袁绍的密切联系。也就是传说中的两面三刀。只有这样,曹老板才能保住自身。而曹操倒是也果断,在确定了这么一个办法之后,就直接地把很多人送了过来。包括荀彧,以及曹操自己的儿子,都被他送了过来。一丁点保留的意思也都没有。当时的情况下,任凭是谁,都要说曹操一声汉室忠臣。毕竟,谁又能做到这一点呢?但是很多人,却根本看不出当时曹操所处的窘境。荀彧倒是看出来了,不过由于曹操对他的礼遇,他却装作没有看出来。甚至在被送出来之后,他还很是隐藏了一段时间。包括林辰那封书信请他出山,他也都没有轻易地妄动。只因,曹操当初对他有着知遇之恩,且极为的礼遇。可是现在,当他将曹操的礼遇跟刘备相比之后,才忽然明白过来,为什么林辰那样的聪明人,居然会选择刘备。因为,这是一个真正的仁君。哪怕他是装出来的,但有些人连装都不愿意装的话,那还算什么呢?还能算是仁君吗?更何况,刘备装的这么一遭,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只要他走上了这条路,就已经不可能回头了。如果他要回头的话,他之前的很多臂助,可能都会突然地倒戈相向。比如说关张二人。比如说林辰。比如说鲁肃。这些人都可以。现如今,甚至还可以加上一个荀彧了。因为在他们得到这种礼遇的同时,内心里就已经存在了一种要卖命到底的想法。一旦这命卖的不值得了,或者说这位不值得他们卖命了,他们自然就会想到其他人了。当然。刘备肯定是不会让这一点发生就是了。不过,就算是如此,也不能让荀彧完全不感慨。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啊。思索间,荀彧看向了刘备。后者此时已经看完了帛书,猛地就是一拍大腿:“这九策,若是真能实行下来,确实可以保全君臣之义!”【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iiread.安装最新版。】说完,他满是震撼地看着荀彧,再度行了一礼:“文若真乃大才也!”说实话。如果说之前的时候,刘备只是将荀彧当做优秀人才的话,那他现在就已经可以确定了。面前这个人,正是一个超级大才。虽不如林辰,却也不远矣的那种人。最关键的是,两者走的还就不是一条路。他们两人,一条走的是外向的路,另外一个走的却是内向的路。外向的意思是,向外不断地扩张,同时奠定他刘备霸业的根基。以及将这份霸业的力量,统统都发挥出去。内向,其意则是为,保证朝中不出现太大的纷争。别小看后者。这要是用的好了,绝对不会比前者更差。因为,伴随着天下一点点地平定,朝中必然会产生很大的震荡。尤其是随着各方面人才的汇聚,之前刘备所招揽的很多人才,可能都会跟不上了。在这种情况下,老臣便会跟新臣发生冲突。关键在于,这些新人的能力还超级不凡。这种情况之下,老臣很可能就会落在下风,然后被这些新人打击上位。可这绝对不是刘备想要的啊。在他看来,朝堂之中最好是一团和气,更好一点则是,大家都是一个队伍,不分彼此。但他也知道,想要做到这一点,那是艰难无比的。或者说,根本就做不到。可是现在,当他看完了荀彧提供的九大策略之后,他却忽然觉得这是一件能够做到的事。平衡各方面的力量,平衡各方面的地位,平衡……保证朝堂的安宁。可以说,荀彧提供的这九个策略,完全可以让他这个皇帝安枕无忧。最关键的是,它还能保证朝堂不出现动荡。就算是传承大位时,也不会发生动荡的意思。这就很是夸张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备才会这般的感慨。果然,能与子源为友的,都是一些怪胎……思索间,刘备打量了一番荀彧,待看到对方君子潇洒的模样后,内心里下意识地就感慨了一声。这年头确实有以面相看人的传统,他刘备也是不能免俗。但是,之前他可没有看到。这正是荀彧展现了自身能力之后,他才逐渐注意到的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