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主的确有增加中央集权的念头和意愿,他的魄力也比一般阀主大。可这主意不是青主的意思,而是她面前这“妹夫”的意思。倘若知道,虞姝一定会将姜药痛骂一通。“仲达,青主让你出头,很可能抱着拿你当棋子的心思。到时,你或许就是替罪羊。”“也罢,无所谓了。要是事情有变,你就随我去虞阀。”姜药点头道:“阿姐放心,我可没那么傻。这地方各郡,原青阀三郡先不动,只动这几年新占的十郡!”虞姝眼睛一亮,不错!青阀新占的十郡,原来的地方势力烟消云散,新的地方势力立足未稳,正是动手的机会。难怪青主敢这么做。姜药继续道:“真要是到了不可收拾的那一步,我自然跟随阿姐去虞阀。不过,阿姐可不能故意捣乱啊。”虞姝白了他一眼,冷笑道:“切,你太小看我。”和姜药相处一段时间,她学会了“切”。虞姝忽然似笑非笑的看了姜药一眼:“嫃儿让我告诉你,让你以后不要联系她了,她也不会联系。除非必要之事。”姜药眉头一皱:“这是为何?”“她的意思是,经常联系的话,你就不会想念她。所以要留下念想,到时你再见到她,那就是如隔三秋。”虞姝也很无语,这妹子的想法,真的是与众不同。姜药也很无语。哎,你何必呢。在我心里,你还是那个小妹子姜草啊。……翌日,姜药挑选了十个武尊修为的家吏,加上虞姝和两个武真护卫,以及狼叔和環姨,离开领主府,前往青凰城。将众人安置在改为丞相府的药令府之后,姜药又直入君府面见青主。少年拄着蛇杖,微摇羽扇,大摇大摆的行走在美轮美奂,犹如皇宫的君府。所过之处,人人侧目。大部分君府家吏侍女,见到姜药都是微微颔首。“臣下姜药,拜见主公,万岁万岁万万岁!”姜药进入青凰殿内殿,很认真的叩拜道。要想达到目的,一定要增强青主至高无上的光环,先从礼仪开始。他制定的礼法,自己要先执行。青主现在享受到的礼仪尊荣,就是将来自己的礼仪尊荣。有制度礼仪才有秩序和法律,才有教化。“免礼。”青主笑道。看到姜药,他就很高兴。他已经吃了四颗药了。姜药心中也在想:“主公你吃药了么?”蛇杖少年伏地不起,很恭敬的说道:“主公应该说平身,这是君主专用之语,就如同主公自称寡人一般。”“哈哈哈。”青主忍不住笑起来,他很喜欢姜药制定的礼仪,“那你就平身吧。”“遵旨!谢主公!”姜药这次站起来。没错,这一声“遵旨”,也是新定的礼仪。以前嘛,家臣们也就是很随意的说声“是”。青主经过提醒,也认真起来。“赐座。”“谢主公!”君臣二人相视一笑,好一幕君臣相得的温馨画面。“仲达说,一月之后,还要举办开朝大典,可来得及么?”青主问道。他看了姜药之前敬献的礼仪章程后,对这开朝大典也颇有兴趣。姜药微摇羽扇,侃侃而谈:“启禀主公,完全来得及,无非是礼仪而已。臣下半月之内,就将朝廷各部的架子搭起来。再花半月演习朝廷礼仪,绰绰有余。”“还有一事,臣要禀奏主公。臣认为,主公应该定下年号,以为大青特色,有利于凝聚我大青人心,鼓舞军民士气啊。”“年号?”青主眸光一凉,“你继续说。”“遵旨。”姜药再拜。“主公建朝新政,实乃我大青盛举啊,主公上承大青历代先君之志,将丙等武阀提升为乙等武阀,以三郡之地,开疆十郡,功莫大焉。”“如此丰功伟业,应该设年号以彰主公之功德。臣下以为,宣统二字,甚美。臣请,以今年为我大青宣统元年!”“如此,主公可更尊号青凰君为宣统君啊。”“宣统,宣统!”青主对这两字非常喜欢。简直说到了他的心里。“好!仲达真是见识不凡!那寡人便从你所请,改君号为宣统君,以今年为宣统元年!”姜药肃然道:“主公察纳雅言,从谏如流,我大青江山有福了。”第二天,姜药再次入宫,君臣两人商议良久之后,姜药才拄杖出殿。新炼制出来的相印,已经拿到手了。姜药将相印挂在脖子上,让看见自己的人明白,他已经正式拜相受印了。“丞相…”“丞相…”君府的家吏和侍女见到挂着相印的姜药,人人驻足行礼。丞相这个称呼,对他们而言很新鲜。可是君令已经下达好几天了,他们当然明白丞相的分量。紧接着,一道君令又飞出君府:“…改尊号为宣统君,以今年为宣统元年!钦此!”没错,“钦此”这个词,也是新出炉的东西。大青宣统元年开始了!第165章 丞相求贤,姜公吐哺姜药回到“相府”,第一时间就任命丞相府属官。这就是开府建牙。姜药坐在改名为明政堂的画堂,颁布属官名单。十几人绝大多数是这几年他培养的领主府家吏。任命虞姝为丞相府长史。楚恒为主簿,郭宽为吏曹掾,柳彦为令史,陈韬为礼曹掾。朱颜为丞相府户曹掾,织城为军师祭酒。任命封恪为丞相府护军都尉。凌度为兵曹掾,周正为法曹掾…总共十五人,几乎是另一套朝廷班子。每个职位,姜药都亲自规定了职责。比如令史柳彦,职责就是向六部等有司传达丞相府的命令,并转呈六部的公文。比如兵曹,就是监管兵部,礼曹监管礼部,吏曹监管吏部…丞相府六曹,还兼任六部侍郎。等于说,六部的实际负责人,不是尚书,而是兼任侍郎的丞相府曹掾。姜药等于是趁着朝廷新立,众人不明就里的当口,狠狠钻个空子,首选攫取朝廷六部的大权。丞相府的班子搭建起来之后,新鲜出炉的丞相府立刻以丞相姜药的名义,求贤青阀十三郡。姜丞相宣布,凡百岁以下骨龄,武尊圆满以上修为者,十日之内皆可来丞相府参加选拔朝廷官吏。命令一下,很多符合条件的散修寒士便争先恐后赶赴青凰城。无论选不选的上,这么好的机会总要试一试。那什么姜丞相,可没有规定寒门不可以!短短数日,就有数百人来到丞相府。奇怪的是,绝大多数都是寒士出身。显然豪门大族没把这什么朝廷官吏当回事。对于没有听说过的事物,他们一向持反对或轻视态度。他们也不在意这点俸禄。豪门大族,基本上都是冷眼旁观。就算是已经被任命为尚书的家臣,也是兴趣缺缺。在他们看来,君府一等家臣的身份,比什么狗屁尚书值钱多了。尚书是什么?寺卿是什么?能吃么?他们认为,这多半是主公心血来潮。所谓朝廷,不过就是一家说关就关的商铺。等到主公没了耐心和兴趣,也就结束了。所以,这些人对于丞相府选拔贤才,都是嗤之以鼻。……姜药这几天可谓极其忙碌。每一个来“面试”的人,他都亲自面试把关,一个个的过。根据别人的修为,性格,才能,资质等因素,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只有他认为是上等,才会通过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