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听着唐三藏的话,飞到空中,使用火眼金睛看了看道:“师父,前面有间寺院,咱们可以去借宿。”唐三藏听着孙悟空的话,点了点头,心里开始思考了起来。这从鹰愁涧出来,已经走两个月了。按理说,应该到那个观音院了。随着唐三藏往寺院越走越近,脑海里的四把剑,也终于开始亮了起来。这下唐三藏心里就放心了。深渊模式已经在加载了。大家都歇了两个月了,终于可以开工了哈!走到山门前,唐三藏下马刚要进去时,里面走出来一僧人。而僧人看到唐三藏,也是瞬间眼睛一亮,仔细盯着唐三藏身上看了一番。原因嘛…是因为唐三藏身上穿着锦襕袈裟,脚下是两仪鞋。这两样东西,可以说都是后天灵宝了。模样自然是非常绚丽多彩。唐三藏面带微笑道:“有礼了。”僧人问道:“是那里来的?请入方丈献茶。”唐三藏淡淡的说道:“我弟子乃东土钦差,上雷音寺拜佛求经。”“至此处天色将晚,欲借上刹一宵。”听的唐三藏的话,僧人点点头道:“请进里坐。”进了山门后,看到那正殿上的“观音禅院”四个字,唐三藏也是在一次确定,开工了。有着那僧人带路,唐三藏进去拜了拜观音,孙悟空去敲了敲钟,之后就被安排在了后房休息了。不久后。只见一个身着华丽袈裟的老和尚,被两个小童搀扶进来。“祖师来了。”唐三藏见此,起身迎上去道:“阿弥陀佛,老院主,弟子拜揖。”那老和尚见到唐三藏的第一眼,眼中就闪过了一丝贪婪之色。唐三藏对此,也并没有什么意外的。这观音禅院,就是这个老头上梁不正下梁歪,由这老和尚带头,带动了整个寺院的收集华丽袈裟癖好。当然了,这对唐三藏来说都无所谓。重要的还是等深渊模式加载,然后刷深渊拿奖励。那老和尚还了礼,又各叙坐。老和尚说道:“适间小的们说,东土唐朝来的老爷,我才出来奉见。”“现在一见,也不得不佩服,天朝上国。”“只看天朝老爷这袈裟,纵然是我收集袈裟两百多年,七八百件,都不足以与其相比。”唐三藏听着这话,笑着摇摇头道:“没有…没有…”“也就一般般了。”孙悟空在一旁笑道:“那是自然,我师父这袈裟,岂是你那些凡物能够与之相比的?”说实话…唐三藏之所以一直穿着锦襕袈裟,那不是为了装逼,而是…这宝贝袈裟,不穿白不穿。有好的东西不用,一直放着压箱底,那不是扯淡一样吗。老和尚这时间仔细盯着唐三藏的身上袈裟,开始动了奸心,突然跪了下来,两眼催泪道:“我弟子真是没缘!”唐三藏上去扶起他问道:“老院师有何话说?”老和尚说道:“老爷这件宝贝,我今见得,天色晚了,奈何眼目昏花,不能看得明白,岂不是无缘!”唐三藏笑了笑道:“掌上灯来,让你再看。”“来…你凑近点看,趴近看。”这唐三藏是真的发自肺腑的笑了,这龌龊的演技,唐三藏都不想拆穿他。那老和尚摇摇头,痛苦的说道:“老爷的宝贝,已是光亮;再点了灯,一发晃眼,莫想看得仔细。”孙悟空有些疑惑道:“你想要怎么看才好?”这下,老和尚终于露出马脚说道:“老爷若是宽恩放心,教弟子拿到后房,细细的看一夜,明早送还老爷西去,不知尊意何如?”唐三藏听到这里,扭头与孙悟空对视一眼说道:“依你看去,我这就脱了。”“明早照旧还我,不得损污些须。”唐三藏这时间心里也是在想,兴许这波深渊迟迟不来,可能是自己没有开启剧情吧!那这下就把袈裟给他,深渊模式应该就差不多要开启了。老和尚拿到袈裟,甚是欢喜,着幸童将袈裟拿去。又吩咐众僧,将前面屋里扫净,取两张藤床,安设铺盖,请唐三藏与孙悟空安歇;一壁厢又教安排明早斋送行,遂而各散。师徒们关了禅堂。看着他们走后,孙悟空皱了皱眉头道:“师父,我观那老和尚有歹意,不如我去看看?”唐三藏点点头道:“都行,你不放心就去看看。”孙悟空点点头,变作一只蚊子飞了出去。话说…那老和尚将袈裟骗到手后,回屋放在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那阵势,也是给两个小童搞的一脸迷茫。俩个小童也不敢睡,左思右想,就去找众僧报道:“公公得那袈裟,哭到二更时候,还不歇声。”这不…有两个老和尚的心爱徒孙,就去查看情况了。进屋里,两个徒孙问道:“师公,你哭什么?”“这袈裟就在你面前,你看直接看就是了,何须痛苦?”老和尚回道:“看不长久。我今年二百七十岁,空挣了几百件袈裟。怎么得有他这一件?”“他这袈裟穿穿。若教我穿得一日儿,就死也闭眼,也不枉我来阳世间为僧一场!”二人听着这话,开口回道:“你要穿他的,有何难处?”我们明日留他住一日,你就穿他一日;留他住十日,你就穿他十日,便罢了。何苦这般痛哭?”老和尚道:“纵然留他住了半载,也只穿得半载,到底也不得气长。他要去时,只得与他去,怎生留得长远?”孙悟空变的蚊子,就一直在房间里听着三人对话。从三人商量着袈裟穿多久,到杀人越货,一直听到了放火烧。那孙悟空也是心里恼怒啊!这几个和尚太可恶了,借给他们看看还不行,竟然还想杀人越货。这孙悟空也是一直跟着看到,一群人搬着柴火,将屋子团团围住时,才回去跟唐三藏说道:“师父,那群和尚可不是好人。”“他们竟然要放火烧死我们,抢夺我们袈裟行囊。”“太可恨了!”“我去教训教训他们?”唐三藏听着孙悟空的话,脸色淡定道:“不慌!”“等他们放火之后,再说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