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7节(1 / 1)

唯一的限制是专款专用。如果把这笔资金投入到其它行业,例如去公海搞深海水产养殖,他有把握两年之内就能收回所有投资。“你们有没有计算过,大概几年能还清贷款?”徐东追问道。“起码需要五年时间。”“怎么会这么久?不是有面包加工费吗,按照你们的产能,一年下来能收二十个亿,就算扣除所有成本,两三年还清贷款应该没问题吧?”徐东疑惑道。徐妈也是一脸的怀疑。俞茂林赶紧解释道:“张总、老徐,账不能这么算。公司的客户当中,会员起码占了三分之一,这一块不仅不赚钱,甚至还要倒贴钱。综合计算下来,每年的营收大约在十亿元上下,再算上运营成本,能有四五个亿的净利润,都算可以了。”“运营成本怎么这么高?”“老徐,你听我跟你分析,新厂这边预计要招收三千名员工,光工资一块,每年就需要两三亿元,再加上水电……”“等等,不对啊!”徐东摇摇头,“就算有三十条生产线,也需要不了这么多员工吧?”俞茂林点点头:“生产线上确实用不了这么多人,每条线上有个三、四十人就够了,多出来的人是物流部门的。”“什么意思,我们还要负责送货上门?”“市里打算把面包加入到粮店的采购清单当中,咱们必须要送货上门,而且我们还要成立押运部门,以防意外。”随着口粮的日益紧张,这些负责运送面包的货车,绝对会成为有心人的靶子,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首都地区的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市里已经拿走了一半的用工名额,就等着生产线全面竣工。总之,那二十亿贷款不是白借的。徐东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天上不会掉馅饼,有得必有失,五年就五年吧,只要能还清贷款就行。接下来的几年,生活会很艰难,相信没人敢在这个时候搞幺蛾子。这不亚于自毁长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实验室五分钟后,生产车间到了。徐妈重新坐上了轮椅,苏童自告奋勇地充当起了临时护理员。女孩子心细,徐东自然乐得清闲。不过,这位看起来情商不低的样子,与牛黔刚好相反,也不知道两人能不能白头偕老。希望能吧!换好洁净服,一行人走进车间。徐妈看着生产线惊讶道:“好快啊!”就在众人进门的这会儿功夫,已经有十几箱面包打包好了,正在被叉车运往仓库。“妈,这叫流水线作业,本来生产效率就很高。”徐东解释道。“果然是好东西,难怪能这么快。”徐妈大加赞赏。俞茂林轻声问道:“张总,你们要不要尝尝面包的味道?”“真的可以吗?”徐妈脸色不太好看,她本人就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对于这种偷拿行为最熟悉不过了。而且她听老伴说过,厂里的粮食非常敏感,不能出一点问题,所以面包厂的管理特别严格。也因此,损耗率控制得非常低。可是到了俞茂林这边,好像又不是这么回事。“当然可以,所有面包都是登记在册的,但是面包屑不在此列。”俞茂林赶紧解释道。免得给大老板留下不好印象。徐妈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就去看看吧!”牛黔和苏童一听这个就来劲,两人原本就是冲着这个来的。不对,应该这样说。面包厂的绝大部分职工,都是冲着小福利来的。很快,几人就来到了专门存放面包屑的办公室,从昨晚到现在,已经装满了大半个箱子。“这里有多少斤?”徐东问道。俞茂林目测了一下:“大概有三、四十斤吧!”“一般每个人能分多少?”“多的时候能分到小半斤,少的时候也有三四两。”俞茂林话刚说完,一位员工送了一小袋面包屑过来。“俞总,这是您预支的面包屑。”俞茂林签完字,小心地接过袋子。“张总、老徐,还有小牛、小苏,这就是面包屑,你们赶紧尝尝吧,这些面包屑是我提前预支的,今天我请客。”“谢谢俞总。”牛黔两人赶紧道谢。“不客气。”徐妈首先抓了一小把面包屑,放在鼻子下闻了闻,气味肯定不如纪师傅他们烤的香。尝了一下味道,只能说大差不差。徐东随手抓了一点面包屑,直接放进嘴里,不错,就是这个味道,和前世吃过的很像。牛黔和苏童也尝了一小口,第一感觉就是很有嚼劲,同时带着一丝淡淡地甜味,让人回味无穷。“张总,您觉得怎么样?”徐妈点点头:“还可以吧,用机器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确实不错。”徐东附和了一句,紧接着又问道:“还是原来的配方吗?”“和原来的配方差不多,为了适应生产线,我们微调了一些比例。”“其它配方研发的怎么样了?”“几句话说不清,不过实验室就在隔壁,要不咱们进去顺便参观一下吧?”俞茂林提议道。“好啊!”一行人穿过生产车间,来到车间尽头的实验室,与纪师傅那边不同,这里有很多瓶瓶罐罐,还有各种实验设备。与纪师傅那边相比,这里更像是一间真正的实验室。“姜主任,在忙吗?”姜莉萍抬头一看,原来是俞总来了,于是赶紧迎了上来:“俞总,您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面包厂正在疯狂扩张,俞茂林这个总负责人,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已经一个多月没来实验室了。“姜主任,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公司的实际拥有人,张总。”“张总,您好。”姜莉萍立马问候道,当前工作不好找,她可不想因为得罪大老板而丢了工作。徐妈笑着和对方握了握手,然后把自家老三和牛黔两人介绍了一遍,双方进行了简单交流。紧接着,徐东就问起了关于面包配方的研究进展,姜丽萍对答如流,整体的研究成果还是不错的。甚至有两款,已经进入了最终的试生产阶段。交谈最后,徐东对一款试验编号为m128的面包配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姜主任,这款面包的粮食占比仅有36%,连一半都不到,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姜丽萍笑着回答道:“主要是利用了发酵等一系列手段,把植物秸秆、米糠、麦麸等原料进行了先期处理。处理过后的原料,相比较而言,会更有营养,也更容易消化,有点类似牛瘪的效果。”“牛瘪?牛瘪火锅?”“差不多吧,牛瘪其实就是牛胃里的半消化物,被认为是牛体内营养物质的集大成者,这么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徐东赶紧摆摆手,他对牛瘪一点兴趣都没有:“姜主任,这种面包口感怎么样?什么时候能投入试生产?”“经过调教后,口感总体上还行,甚至带着一种淡淡的酸味,很开胃,比较适合那些重体力工作的人。至于试生产时间么?现在不好说,我们还没培育出最合适的发酵菌,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运气好的话,两三个月后应该能投入实际生产。”徐东点点头,几个月而已,完全等得起,他拿出了少东家的派头:“老俞,我很看好这款m128面包,你们能不能重点跟进一下?”俞茂林看了一眼徐妈,见对方没有反对,便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我会给实验室加派人手的,只是老徐,这款面包如果上市的话,可能会有一些非议,我怕……”“你们不用担心,按照我说的做就是了,这件事我会跟我爸知会一声的,就算出了事也不关你们的事。”徐东安抚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