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中泛着光,是泪水。郭宇将他扔在了地上,唾弃着,“没用的废物,给我滚。”侥幸拣回一条小命,小兵感激涕零,屁滚尿流的离开了。都是那个臭女人,碰都没有碰到,还得罪了温家这一群疯子。他气极了,想要去教训教训那个女人消消气,没有想到屋子里空无一人。“人呢?”他怒气冲冲的质问。那群服侍的丫鬟只知道低头说不知。“一群没用的废物,这么多人连人都看不住。来人啊,将这群废物都拖出去砍了。”饶命啊,饶命啊。求饶声不断,他面不改色,只觉得这些蝼蚁的声音吵吵嚷嚷。幽冥城的百姓听说温家军来了,个个群情激奋。他们有的引路,有的熬粥给路过的将士,有的准备茶水……他们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欢迎着他们……温家军受过严苛的训练,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对于百姓做的事情,他们只会感到感激。幽冥城的百姓还是第一次瞧见这样的将士,以往的将士们都恨不得雁过拔毛,哪有这样的将士啊?他们对温家军的尊重更上一层。在老百姓的帮助下,温家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攻破了城池。城里的士兵也无心应战,看到温家军来了直接就降了。颓势不可逆转。郭宇苦笑。这些年的日子太过安逸了,如此巨变令骄傲又自负的他接受不了。他吟唱着年轻时在战场上听来的歌谣,点燃了火把,将浇满了火油的屋子点燃,哈哈大笑……“栩栩,栩栩,快醒来……”温柔的声音在呼喊,她睁开眼睛,“元戎哥哥,你怎么了?”“栩栩,我和你哥哥给你准备了一个惊喜。”“什么惊喜?”她眼中有几分期盼。他将她抱上城楼,瞧着两边的百姓夹道欢呼……旌旗蔽天,欢呼声冲天……“元戎哥哥,这是怎么回事啊?”一夜之间,他们便攻下了这座城池!“哥哥和你真厉害啊!”元戎搔了搔后脑勺,很不好意思。温溟弦像只骄傲的孔雀,得意洋洋,“那是,你哥我就是兵神转世,厉害吧?”她竖着大拇指,夸道:“厉害,真的很棒!”温溟弦本来还以为她会讽刺他几句,没想到她会夸他。他莫名的有些羞涩“是老百姓的功劳,他们苦郭宇残暴已久,听说我们打过来,争相当我们的内应。”第121章 奇怪的人这就是大势所趋!温栩栩心中涌动着沸腾!“元戎哥哥,我们没有给他们带来灾难,我们带来的是幸福。”元戎点了点头。他懂她。她那么善良,自然舍不得别人受一点伤害。城内举行了热闹的庆典,闹腾了好几天。第四日,兵士带来了一个奇怪的人。“报告城主,我们在城中发现了一个鬼鬼祟祟的人。”“是你?”温栩栩笑了,“你来做什么?不去考状元吗?”“那我请问小姐,你还去考武状元吗?”温栩栩摇了摇头。事情已经离她想象的越来越远。最初,她是想去京都,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帮助,保护好自己的家人。现在,她已经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甚至已经比她想要的更多。成为众矢之的又怎么了?前世,他们一家尽忠职守,换来的不过是满门被屠。今生,她想要博一把。“我跟你不一样,我最初的时候就没有了回头路。你还可以选,不必来这里。”“我可以选吗?”他苦笑。这天下,已经没有寒门子弟可以发挥才干的地方了。稍微有权势的官职,都被世家子弟占据。寒门子弟除了当他们的走狗,没有任何出路。偏偏他清高。“无论如何,都要试试,不是吗?”“小姐何不揭竿而起,这天下苦无明主已经很久了。”揭竿而起?她又不傻。眼下京都最炙手可热的人是汝阳王父子,可以说他们吸引了大片拉仇恨。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朝廷的兵马来清剿她。若她揭竿而起,那么她就成了一个活生生的靶子。“先苟苟吧,不着急。你还是去考你的状元,若是你考上了,再来我这里也不迟。”他早已想到是这个结局,此时也不是很失望,也只是笑笑,潇洒离去。等到他走了,温栩栩才松了一口气。“怎么了?”元戎刚从外面回来。她赶紧扑到了他的怀里,“你绝对想不到,刚刚是谁来找我了?”“谁?”“曹念卿。”“盘龙城里那个恃才傲物的才子?”她点了点头。“他来这里做什么?”“投奔我,想谋一个出路。”元戎哈哈大笑起来,“我们栩栩能耐了,这样的大才子也来投奔你来了。”她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取笑我?眼下不是重用文臣的好时候,他们虽然只有一支笔,只会写一些看似无用的文章。但却很能蛊惑人心。在没有绝对强大的力量之前,我不想拥有这样的声势。”元戎点头。在他心中,栩栩一直都是一个善谋之人。她所做的决定,他都支持。京都府。巍峨的宫殿之中,一个个子精瘦、面色潮红的男人看着面前的信报,脸上全是振奋。“好,打起来,全都打起来,这真是太好了。”他哈哈大笑着,因为太过激动咳嗽不停。“陛下,你要保重身体啊。”手下人不停的劝着。“滚!一点用都没有,整天只知道说这些屁话!”他大喊大叫,将那些人赶走。他手握成拳头,心中有一只猛兽在咆哮。你们都将我当成笼中雀。我过得不好,你们也休想过得好。他挥舞着手,狂笑……另一处宫殿之中,俊秀的中年男子将线报递给了另一位年轻的男子,“你曾经去过盘龙城,你看看这温家军是不是真如传说一般势如破竹?”宁阅摇了摇头。势如破竹?温家这一辈的年轻人,几乎可以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尤其是那个温栩栩,平日里一点正事不干,整日都黏着自己,简直烦死了。他最烦这种花痴女了。汝阳王叹息了一声,“当年我和温可言,也是少年的知交好友,所以上一次才会让你去给他送贺礼。原本以为他是屈才了,甘愿在边疆蹉跎自己的一生。没想到他不声不响,有两个这么厉害的后人。特别是他女儿,巾帼不让须眉,眼下是三城共主,声势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