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9节(1 / 1)

冯国海看着张青山,无奈的摇了摇头。张青山不懂他的意思,很是迷茫的望着冯国海。“青山呐!你说说看,咱们在这里打仗是为了什么呢?”突然,冯国海很认真的向张青山问了一个问题。“当然是为了保卫国土,守护百姓了!”张青山想也不想,立马回答到。他是张家人,自小被家中的长辈教导,这一辈子,都要牢记这条训词。“那你说说看,百姓们要的是和平还是战争呢?”冯国海继续追问到。“百姓当然想要和平了!”“你也知道百姓想要和平,那为什么还把大越皇族捆起来呢?你这是想要激怒大越的单于,盼着他和咱们大战一场吗?”冯国海语气有几分严厉,眼中升腾着怒火。“青山,你是学过兵法的,应当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通过战争来打败敌人,这是最下乘的方法,是无可奈何的方法。咱们不能挑起战争,相反的,咱们要想尽办法,平息战争。等到了哪一天,大兴和大越不再有战争了,两国人民和平相处,这才是咱们最大的胜利。”冯国海的一番话,犹如惊雷,在张青山的耳旁炸裂。原来,冯国海的格局如此之高。他以旁人难以想象的广阔胸怀看待问题。张青山自愧不如。他愣着原地,久久不能发声。“你说的太好了!”听了冯国海的话,尼莫倒是忍不住惊叹到。要不是大越国没有可以种田的土地,大家吃不上粮食,谁愿意拼死拼活的去打仗呢?“把人解开来吧!”冯国海再次下命令。这一次,士兵们心服口服的把几人的绳子解开了。“几位,是我御下不严,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向你们道歉!”冯国海拱手,向几个大越人郑重行礼。尼莫被冯国海的态度所感动,也向他行了一个大越的礼仪。连那五个壮汉都非常恭敬的向冯国海行礼。他们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人。深知战争的痛苦。如果可以,他们这一辈子都不想打仗了。冯国海的一番话,简直说到了他们的心尖上,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几位要是不嫌弃,不如到我的军帐里喝些茶吧!”冯国海以待客之礼,招待着几位大越人。面对如此大度开明的冯国海,尼莫非常敬佩,当下就答应下来了。一个敢把敌国王子请进自己的军帐。一个敢踏入敌国将军的住处。一来一往,倒也算得上是一桩佳话了。“青山,和我一起去吧!”临走时,冯国海叫上了张青山。“是!”张青山很是听话的跟着冯国海一起走了。……到了军帐,冯国海热情的招呼着尼莫等人坐下。尼莫从善如流的入座,其他五个护卫哪敢和自己的主子坐在一起?都在他身后站着呢!冯国海见了,也不觉得奇怪。“来!喝茶!”冯国海给尼莫斟了一杯茶,丝毫不因为他年少而怠慢他。被郑重对待的尼莫,心下非常舒坦。他的父皇时常将他看成小孩子,这让他很是苦恼。能够得到冯国海的郑重对待,尼莫的自尊心得到了强烈的满足。“好茶!”尼莫小小的抿了一口,惊声感叹到。他虽然年纪小,但已经跟着自己的母亲,学会了品茶了。因为母亲是大兴人,很爱喝茶,耶律单于经常会命人从大兴买来茶叶,供给母亲。尼莫跟随母亲生活,也养成了喝茶的好习惯。当然了,整个大越,除了他们母子二人,很少有别的人再喝茶了。比起茶的清苦,大越人还是更喜爱喝醇厚的奶。第二百一十一章 眼见为实“唉!也就是大兴人,才有这个闲情逸致来种植茶叶了!”喝过冯国海的茶,尼莫突然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大兴地广人多,到处都是适宜栽种农作物的土地。只要农民们勤快一些,总能有粮食吃的。不像大越人民,只能靠养殖牛羊为生,平日里只能吃肉,极少能吃上可口的粮食。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天天吃肉,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但是,天天吃肉,是非常油腻的,对身体也有很多的损害。大越人民对粮食的渴望,是大兴人民很难想象的。可惜,大越适宜种地的土地极少,大越人民的生活,始终难以改善。只有大兴的人民,土地广袤,除了种粮食,还能种植茶叶。才能喝上清香解腻的茶叶。“真希望有一天,我们大越的百姓,也能吃上粮食呀!”尼莫放下手中的茶杯,又感叹了一句。“没想到,皇子殿下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了。”尼莫的外表看起来有些轻浮,年纪又小,冯国海没想到他也会担心自己的国家。他还以为这只是一个不谙世事,被父母宠坏了的孩子呢!“忧国忧民倒是谈不上,就是希望大越人民都吃饱饭!”被冯国海一夸,尼莫很是羞涩的摆了摆手。这样的夸奖,他可担不起。“殿下,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发现了一种农作物,可以在荒凉的土地上栽种,甚至在你们大越的土地,也是可以栽种的……”不知为何,看着尼莫,冯国海说出这样一番话。其实,从他知晓尼莫是大越的皇子后,冯国海的内心,就升起了一种想法——如果把土豆的传到大越去,两国的战争,是不是就可以结束了呢?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假如大越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也能种植粮食,自然不会再觊觎大兴的土地。大越人民安安心心的种地,大兴也不用担心再被大越人骚扰。自冯国海带领士兵们种土豆开始,他就经常与苏念通信。在信里,他问过苏念,土豆可不可以在大越的土地上种植。苏念在知晓大越的土地的情况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大越是游牧民族,不就是和华夏的藏族差不多么?藏族人民在草原上种土豆,苏念不知在电视上看过多少次。而且,人家种出来的红皮土豆,可是比一般的土豆,要贵的多呢!大越的土地,说不定比大兴更适宜种土豆。得到了苏念肯定的回答,冯国海欣喜若狂。他一直在盘算着,与大越的单于见上一面,进行会谈。冯国海希望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两个国家的战争。但是,口说无凭。在边关种下去的土豆,还有一个月才能收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