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同行的,还有二十来个马家村和杨家村的村民。这些村民,无一不是种地的好手。他们回家简单的收拾了换洗的衣物,就跟着张青山一起往边关去了。……五天后,苏念收到了张青山的飞鹰传信。张青山在信里面说,在村民们的指导下,已经种下去一批土豆了。冯国海在十万士兵里,专门挑选了一些曾经受过重伤,或者上了年纪的士兵,跟着村民们学习种地。至于其他士兵,则是被安排在空闲时间,帮着一起做农活。士兵们本来每一天就都需要操练。如今,不过是多加了一项种地而已。人多力量大,在十万人的通力合作下,军营附近荒凉的土地,居然都被开挖成了田地。而且,士兵们精益求精,不仅是开挖了土地,同时,还把地里挖出来的石块和石子,全部都清理干净了。同时,又给每一片土地,都淋上了人工肥。被田地所围绕的军营,每一天都飘着奇异的臭味,士兵们却毫不在意。他们知道,那是他们辛辛苦苦开出来的田地,浇了肥,才能获得丰收。尽管开挖出来的田地,用上的不到十分之一,士兵们依然勤勤恳恳的开荒。对于二十个村民的话,士兵们也是言听计从。他们可不想过向朝廷要粮食的日子了,他们要自给自足,养活自己。怀着这样的心情,士兵们都异常的积极。几乎把军营附近能开发的地,都挖了个遍。……又过了一个月,青连山里,又迎来了一次大丰收。这一次,大获丰收的,是玉米。青连山的田地里,抬眼望去,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玉米株。丰硕的玉米,被叶子所包裹,隐藏在枝干上,只露出一条条细嫩的玉米须。玉米,两个村的村民们也是第一次种植。当初苏念给他们的,是一颗颗小小的,黄色的种子。没想到,在三个月后,居然长成了成年人高的长杆。“周家婶子,这东西,可怎么收回家啊?”两个村的村民们,都密密麻麻的站在一块,看着郁郁葱葱的玉米地,一头的雾水。他们连玉米的原样的没见过,就种了这么多的玉米,要不是因为信任苏念,他们可不会干这种事。如今,种下去的玉米要收获了,可惜,他们没有一个人知道,该怎么收回家。“你们看着我!我来教你们!”苏念也不耽误大家的时间,直接走到最近的一株玉米旁边。伸手握住了一个看起来很是饱满的玉米,用力一扭,玉米就被扭断了。接着,苏念当着大家的面,把包裹玉米的皮,一层一层的剥开。很快,就露出了里面金黄色的玉米粒。众人齐齐看向苏念手中的玉米,眼神里都是惊喜。“这就是玉米?”“没想到玉米长这样啊?”“玉米可真好看!”……村民们议论纷纷。“大家听我说!”苏念扬起手,大声喊到。村民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玉米的用处有很多,不光只是作为食物,玉米中间的玉米棒子,晒干后可以用来烧火,玉米须可以用来泡水喝,最是利尿清热,连摘完了玉米的玉米杆子,晒干了也能当柴禾烧。”“这可真是太好了!”“哇!玉米这么多用途,幸好我家多种了几亩。”……苏念话音刚落,村民们又热烈的讨论起来。“好了好了,大家也知道怎么摘玉米了,快些动起来吧!别耽误时间了!”马老三发话了,村民们齐齐往各家的田地里走去。村民走近玉米地,立刻被高高大大的玉米株掩盖。如果是在远处,就只能听见玉米叶子抖动的声音和村民们聊天的声音了。看起来,有些恐怖。在苏念的指导下,村民们摘下玉米后,便把玉米株砍下归拢。勤劳节俭的庄稼人,可不会错过这个好东西。到时候晒干了,背回家里,又多了不少柴禾呢!从早上忙到上午,大多数村民,连一亩地都没有收完。周家的田地里,周勤年、周敏年兄弟两人,加上李桂英和苏念四个人,忙了一上午,才堪堪收下一亩地的玉米。苏念感觉自己的手都快没有知觉了。不断的重复一样的动作,机械化的操作,让苏念倍感疲惫。原本家里的几个孩子,都不想让她来玉米地里做事。因为苏念的坚持,才跟着一起来了。“娘,中午回去了,你就别过来了,就在家里照看两个孩子吧!”如今,张春珍已经出了月子了。安安和阳阳,都是她在家照看。同时,她还在家里做些轻快些的家务活。周敏年见苏念累的不轻,开口劝到。苏念自小到大,都很少做农活。当年,父亲在世,是秀才公。身为秀才公家的小姐,苏念怎么可能做农活?后来,嫁人了,丈夫疼她,从来没叫她下过地。倒是到了现在,苏念才想要主动做些地里的活。然而,她一个几乎从来不下地的人,如何能习惯呢?像李桂兰,自小被伯父伯母磋磨,家里家外的伙计,什么都干。尤其是田地里的重活累活,几乎都是她做主力。小小年纪,就是一手的老茧了。而苏念的手,却还是柔软细腻,白白嫩嫩的,丝毫不像农妇的手。“行,我下午就不来了!”苏念也不逞强,点了点头,答应下来了。要她在地里累一上午,还不如回家给几人做一顿丰盛的晚饭,还能让他们补一补。种地,她是真的不行!“天呐!居然有一千斤啊!”就在苏念坐在田边休息时,忽然听见了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惊呼声。苏念抬头看去,发现有一群的村民聚在一起,似乎是在看着什么,很是热闹。“娘,要不咱们也过去看一看?”周敏年最爱凑热闹了,被声音所吸引,立刻就想过去看看。“走吧!看看去。”反正这一亩地已经收完了,也该休息休息了。第二百零二章 亩产千斤周敏年喊上周勤年李桂兰夫妇,和他一起去村民那里。苏念也跟着他们一起去凑热闹了。走近后才发现,原来是一户村民,正在称量自家的玉米。“村长,我家一亩地的收成,有足足一千多斤呐!”被村民们围绕在中心的男子,激动的向一旁的马老三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