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墙角听了许久的张春珍,怕周敏年和苏念发现自己,立马回了自己的房间。她原本想跟着周敏年出来,送一送三位先生。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一场对话。她一边走,一边用手背抹去自己的眼泪。唇角却是挂着微笑的。看来赵先生以前告诉她的没有错。她确实是个有福气的人,这一辈子都在享福。有这样的婆婆,她真的很幸福。从小到大,张春珍没有感受过母亲的温暖,她也不知道什么是母爱。而如今,她坚信,自己心头那股暖暖的感觉,就是母亲的爱。这份爱,源自苏念。“春珍,我回来啦!”周敏年一走进房间,就大声喊到。张春珍因为哭过,背对着周敏年,不敢回答。“春珍,怎么了?怎么不搭理我呢?”周敏年走到张春珍的正面,不解的问到。突然看见她红通通的眼眶,心都揪成了一团。“春珍,怎么了?是不是又抽筋了?我这就帮你揉一揉。”周敏年立马把张春珍的腿捧的高高的,温柔的帮她按摩,眼中满是心疼。看来,娘说的没有错,怀孕是很辛苦的。像春珍这样很少掉眼泪的姑娘,都疼到掉眼泪了。“宝贝,你在你娘的肚子里,要乖一点,要是再让你娘不舒服了,等你出生了,小心我打你的屁股哦!”周敏年一边帮张春珍揉脚,一边对着她的肚子,狠狠地威胁到。张春珍听了这话,忍不住笑了。“哎呦!”突然,张春珍叫了一句。“怎么了?”周敏年担心的问到。“孩子在踢我!”张春珍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又感觉到了孩子有力的小脚。“看来,他对你刚刚说的话,很是不满呢!”张春珍忍不住笑了起来。“好好好,爹不打你!你在你娘肚子里乖乖的,别调皮了!”周敏年立马认怂,向肚子里的宝宝低头。惹得张春珍再次“呵呵呵呵”的笑了起来。第一百二十八章 摘红薯藤三位先生离开之后,苏念往张青山的竹屋赶去了。李桂兰的周素素以及周勤年,早就在竹屋了。他们正在把大棚里的红薯藤一一摘下。经过一个月的生长,红薯藤已经有成年人膝盖那么高了。在周家新房子的外围,周家人早就开垦了一块全新的土地,就等着这些红薯藤了。如今,红薯藤已经长好了,也是时候要把红薯藤种下去了。所谓的安家立业,并不是只有一栋房子。还要种下足够的粮食,周家人才能真正在青连山扎下根来。对于庄稼人来说,没有比土地更能让他们心安的东西了。把种子种下去,等到收获的那一天,就是他们最开心的那一天。收获的喜悦,是任何事情都难以比拟的喜悦。苏念赶到张青山的竹屋时,三人已经把红薯藤都摘了下来,正在往背篓里装。“这么快就摘好啦?”苏念很是意外的问到。“娘,嫂子的手脚麻利,她摘得最快,我和大哥两个人都比不过!”周素素立马应到。“桂兰,真是辛苦你了!等咱们回家了,娘给你做点儿好东西补一补!”苏念立即冲李桂兰说道。“不辛苦!”李桂兰被苏念一说,脸都有点儿红了。做点儿农活,算得上什么辛苦的。当年,她在伯父家时,家里五亩红薯地,都是她一个人种完的。三天做完了,伯母还嫌弃她做的太慢了,把她打了一顿,说她偷懒。如今,在丈夫和小姑子的帮助下,自己花了小半天的功夫才把红薯藤摘完,婆婆还要说她辛苦。这可真是让她有些羞愧。“我家桂兰,可真是能干呐!娶了你,真是我周家的福气。”苏念看着三大背篓的红薯藤,接着夸奖到。李桂兰越发的不好意思了。低着头,直接背起背篓,就往家走去。“娘,别说了!桂兰脸面薄!”还是做丈夫的周勤年了解李桂兰。他扯了扯苏念的袖子,小声说道。苏念这才注意到,李桂兰的耳朵尖,红红的。看来她这个大儿媳妇,是真的脸皮薄,经不住她夸。“走吧!回去吧!”苏念一边说着,一边想要把背篓背上身。“娘,让我来背吧!”周勤年见了,立即拦住苏念,自己把背篓背了起来。“勤年,你的身子……”“娘,没关系的,柳先生说了,我差不多都好了,这点儿活,还是能干的。”苏念想要说点儿什么,周勤年立马打断了她。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理,周勤年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身子骨好了不少。往常自己做点儿活,没一会儿就累的气喘吁吁了。而现在,已经可以轻易的背起一背篓的红薯藤了。“行!你背吧!”苏念突然想起来李桂兰对她说过,让周勤年多做些事。既然周勤年的身子骨吃的消,那就随他去吧!“真是多亏了柳先生,要不是他,你的身子骨也不会好的这么快!”苏念见周勤年走的稳稳当当的,忍不住感叹到。三位先生,对于周家,那真是好的没话说。苏念对他们三人,充满了感激之情。“对了,勤年,你不是要给柳先生做一个药柜吗?做好了吗?”苏念想起来,周勤年自告奋勇的答应了柳南风,帮他做一个药柜。“娘,马上就做好了!等我把外面打磨一下,过两天就可以给柳先生送过去了。”对于柳南风,周勤年是万分感激。对于给他做的药柜,也是慎之又慎。如今,已经是第三遍打磨了。要不是柳南风,他真的觉得自己可能活不过三十岁。如今,能正常的下地干活,真是多谢柳先生妙手回春。“素素,你可要好好的跟着柳先生学医术呀!柳先生的医术那么高超,但凡你能学到个一星半点的,那都是了不得的呀!”苏念也知道,当初柳南风收下周素素做徒弟,完全是为了和朱见阳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