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天教他认字,自己不过是教了半个时辰,他就已经把《千字文》的前二十句背的滚瓜烂熟了。要知道,他当年教张春珍,就这前二十句,就花了他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把他气的不行。作为先生,遇见了聪慧的学生,心里总是高兴的。“序序,要听先生的话,奶奶这就先回去了!”苏念看的出来,赵秋云是打心眼里喜欢序序。看来序序学的还不错。她向序序交代了一声,就打算离开了。“奶奶,你回去吧!我会乖乖的。”序序瞪着大大的眼睛,奶声奶气的回答道。他发现,念书其实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并不像婶婶说的那么难。先生也不会打他的手掌心。他很喜欢跟着赵先生读书。“先生,那我就先走啦!”苏念再次向赵秋云告别。同时,她在心里想着:晚上过来时,还要给三位先生送一些粮食过来。以后序序也跟着先生们一起吃中饭,她要多送些东西过来。第九十三章 送茶叶傍晚时分,苏念赶往三位先生的住处,去接序序回家吃饭。去之前,她从小卖部里拿了大概十斤大米出来。她打算把大米送到三位先生那里。以后序序去念书,跟着先生们吃中饭,这十斤大米,就当作是序序每个月的口粮了。当然了,序序一个才四岁的孩子,是吃不完十斤大米的。除了大米,苏念还特意给赵秋云带了一些糖过去。苏念拿的是白砂糖。用布袋子装了一小袋。苏念的小卖部里,白砂糖都是散着卖,就像卖面粉一样,有满满的一大桶。苏念原本打算带一些好吃的奶糖过去,又担心赵秋云怀疑奶糖的来源。想了半天,只能拿着最简单的白砂糖去了。明明有一大堆的好东西,却没法送出去,苏念莫名其妙的觉得有些烦恼。苏念还特意从小卖部拿了一包茶叶。这包茶叶,她要送给朱见阳。请人帮忙,总是要送些东西才好说话。张青山已经告诉过她,朱见阳在建房子上颇有造诣。自己这几天就打算开始建房子了,少不得要请朱见阳掌掌眼。茶叶算不上好,也就是一般的绿茶。不过,住在城中村的本地老头,都喜欢到苏念的小卖部里卖这种茶。照老头们的说法,这茶叶,好喝又不贵。准备好东西后,苏念用包裹包了起来,背在身上,就向着三位先生的住处出发了。大约一刻钟后,苏念来到了先生们的木屋。外面的门没有关,苏念直接走了进去。一走进去,就在院子里瞧见了朱见阳。只见他手上拿着一把小刻刀,全神贯注的雕刻着一块木头。苏念见他做的认真,正想离开,突然听见了朱见阳喊她:“周家大婶,来接序序回家吗?”原来,朱见阳早就注意到苏念了。只不过手上的活计还没能完成,就没停下来。此时,他已经完成了最后一刀。“对,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带他回去了。”苏念笑呵呵的回答道。“朱先生,我听青山说,你对建房子很擅长?”苏念见此时院子里,只有朱见阳一个人,便想着和他聊一聊建房子的事情。“怎么了?是你们打算建房子了?”朱见阳立刻猜出了苏念的用意。想想也明白,周家人来到青连山,自然不能一直和张青山挤在一起。“对,我们以后就在青连山落脚了,自然是要建一栋房子的。而且我们家人口多,我想建一座大房子,最好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房间。”在苏念的设想里,至少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不需要天天挤在一起睡觉。“这个简单呀!青连山上什么都不多,就是竹子多,多砍些竹子,多做两栋竹屋就成。”苏念只是想把屋子建的大一些,这在朱见阳看来,不是什么难题,很容易就能解决。“不不不!朱先生,我不想建竹屋。竹屋阴冷潮湿,又容易被虫蛀空,年年都要维护修理。我打算建一栋土砖房。”苏念可不打算在住这方面委屈自己。如果可以买到青砖,她一定买青砖,做最牢固的青砖房子。可惜,外头那么乱,烧砖的窑厂,早就人去楼空了。吃都成了问题,哪还有人烧砖呢?退而求其次,就只能建土砖了。苏念记得,土砖并不难做,就是要费些心力。反正目前周家人也没什么事情可以做。天气还冷着,也没办法种粮食。那就全家合力,先把房子建好吧!“哦!要建土砖房呀!”朱见阳听说要建土砖房,立刻来了兴趣。他在深山里待了这么多年,每天都是庸庸碌碌的过。除了看看书、钓钓鱼、养养花,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好做的。如今,听说苏念要建土砖房,倒是难得的被激发了兴致。“你打算要建个什么样子的?”朱见阳好奇的问到。“要建大的!”苏念想也不想,直接回答到。她可受够了一大堆人挤在一起生活了。“我想要多建几间房间,外面建一座大围墙,把房间都围起来。院子也要足够大。要可以在院子里养鸡鸭,最好还能种两畦菜。”还没穿越前,苏念就经常幻想,自己以后能够永远一所带院子的大房子。她要在院子里种上自己喜欢吃的菜,可以随时采摘。“你选好地址了吗?”建房子的基础,就是选地址。选好地址后,就该打地基了。地基打的好,房子才不会倒塌。“唔~~我打算建在离青山大约百来米的那块平地上。”苏念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那块地可不行。”朱见阳一听,立马摇头。“为什么?”苏念不解的问到。那块地,是一片空旷的土地,旁边有山环绕着。不远处又有水流经过。应该是最合适不过了。“周家大婶,那块地,太松软了些,如果在那里打地基,是打不牢的,不出十年,房子必定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