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江河在玉海林场的几日,仔细研究了玉海林场的未来,还有发展的走向。对于玉海林场管理站的重建,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全盘否决了李劲松之前的设计方案。虽然尹江河很抱歉,但还是要李劲松把之前的方案推倒重做。李劲松心里非常愤怒,他做的方案当时也是经过尹江河同意的。可等他辛辛苦苦把设计做完,尹江河又说不行,这种事不管是谁遇上都会生气。.c0m李劲松就要撂挑子不干,却被尹江河拉住。尹江河先诚心的向他道了个歉,又耐心的讲解了自己的设计思路,李劲松听得目瞪口呆。尹江河说之前的设计,主要考虑到就地取材节约成本,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问题。后来,尹江河逐渐感到了这个设计的缺陷。首先在乌蒙省的大山沟里,搞这些西方化的木屋,不但显得格格不入,还不伦不类。其次,与其这样小打小闹,不如趁着人工成本低廉,用最少的资金干最大的事,直接建一座城寨出来。李劲松一听,感觉他是不是疯了,建座城寨这个想法一点也不现实。可在尹江河的讲解下,他慢慢冷静下来,越来越觉得尹江河的看法很有远见。在尹江河的叙述下,他的头脑里开始显现出来一个气势恢宏的城寨模型。照尹江河的想法,将现在的玉海林场管理站推平,在管理站的基础上,将建设面积扩展到六平方公里。外围一圈是九米高六米宽的城墙,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一个十二米高的城头。城头上是座木楼,楼上挂了块横匾,匾上有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玉海苗疆古镇”。城头下是拱形的城门,每座城门都配了一扇厚重的大型木门。城外有一条护城河,各城楼外都有一座桥。南门为正门,如有外来之人多由南门而进。来人望着桥下的清溪,踩着脚下的青石板路,穿过城门洞,便进得城寨。入城后,眼前最显眼的仍是那条八米宽的青石板路,路的两边各种一排雪松。还有两排三层木结构的苗家吊脚楼,楼下清一色的门面,古香古色,别具一格。房屋样式全部采用苗家的吊脚楼样式,木材就地解决,灰瓦自己烧制。顺着青石板路一直向前,走到城寨中心,就是一个足球场般大小的圆形广场,广场中间还用不同颜色的鹅卵石,拼成了两头水牛相斗的图腾。靠北的位置上设了口方井,这口井用条石砌成,井里是甘甜的泉水。广场边就是古镇的办公区,是一个三进院的宽敞院落。里面有古镇管理处的办公楼,还有荷溪酒厂、玉海渔业、玉海养殖、蔬果农场的办公楼。凡是街边带门面的木楼,都分配给在职职工居住,从中心广场向外分配,每家一栋。尹江河这也是想合法合规的给职工谋福利,那时候分配给职工的房子,后来都成了职工的私人产业。要是到了后世商品房时代,就不兴分房了,他这是先下手为强。不管如何,先把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好,至于木楼可以分批建设。有钱就建几栋,有钱就建几栋,这样逐渐就能把古镇的建出来。整座玉海苗疆古镇,少说也能建造三四百栋木楼,就算一年两年建不好,多花几年也没问题。等到市场经济开放,他就把玉海苗疆古镇,结合周边几个特色景点,作为一个旅游路线给推出去。最好争取到政府的扶持,做第一批搞旅游开发的人。凉煤市凉水县是苗疆自治县,这里除了汉人外,苗家人最多。人们来旅游,大多也是冲着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而来。所以玉海苗疆古镇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要保证这种民族特色和文化,必须要有苗家人的加入才行。所以尹江河决定,玉树林场各企业在招工时,必须将百分之二十的名额,留给附近的苗疆老乡。他们通过考核进入企业,成为企业职工,自然就能分配到古镇里的木楼,成为古镇的居民。这样玉海苗疆古镇的苗家特色就可以延续,今后开发旅游,也可以作为一个卖点推出。从圆形广场向外延伸,有四条大道直连四座城门。在尹江河的设想里,这里将诞生一座新兴城寨,城寨里住满了居民,街道上门面林立,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好不热闹。连带李劲松也进入了无限的遐想中,只要有那么一天,也不枉他忙活一场。两人最终把方案定了下来,就按古镇的模型来打造新城。只等李劲松的设计方案出来,石匠、泥水匠、木匠、花匠就全部进场,马上开工。至于经费问题,如果紧缺到时候由他来想办法。另外,尹江河还初步指定了荷溪酒厂的建厂位置,就在古镇外不远的山脚。酒厂将采用古法酿酒的工艺来生产,他要聘请杜鹃山下的酒厂厂长许连城,加入自己的酿酒团队。他的大脑那几副古法酿酒的方子都会派上用场,在许连城的帮助下,一定能酿出“琼浆古窖”这样的极品佳酿。李劲松听完尹江河的设计思路,马上就抱着资料回寝室去了,他现在就要把古镇的建设方案加班加点的设计出来。另外玉海渔业的建场地址,也在老刘头的催促下选定。渔场建在一处平坦的河谷边,位于玉海林场和乌哨寨交界处,到时候就建十一个圆形鱼池,引洞里的阴河水来养鱼。鱼种空间里多的是,并且品种丰富,每个池子里养一种都可以。其中一个鱼池是给老刘头的报酬。老刘头作为场长,再给他配几个人管理鱼场,他最喜欢养鱼,工作一定比谁都要用心。鱼的销售尹江河根本不担心,卖得出去更好,卖不出去就送人,从乌钢到市里都可以送。和各级把关系搞好,对玉海林场未来发展也是很有用的,反正都是空间里的东西,又不用他花钱,送人也不觉得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