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节(1 / 1)

朝堂上的事,颜婧儿多多少少知道些。清水流是不可能有的,人人都有拉帮结派的立场。顾景尘虽为丞相,掌管大部分朝政,但以信国公为首对兵权也有极大掌控力。靖海侯便是站队信国公一派,而信国公与顾景尘两人素来政见不同。顾景尘定定地看着她,饭也不吃了。“是吧?”颜婧儿小心地问:“是不是有许多要注意的事?”“过来。”顾景尘伸手。“干什么,我吃饭呢。”“婧儿过来。”顾景尘柔声道,这回眼里溢出些笑。颜婧儿放下碗筷,缓缓挪过去,被他一把揽入怀中。“大人,”她挣扎:“门还敞着呢。”这里是百辉堂,正厅大门开着,外头随时会有人经过,甚至可能还有属官。颜婧儿紧张,推他胸膛:“大人到底想说什么?”顾景尘揽着人,一点也不慌,还好整以暇地捏了捏她鼻子,说道:“无需顾虑,你想如何便如何。”“万一我说错话了呢?”“婧儿知礼,又岂会说错话?即便有几句令她们不满意,那也是她们的事。”“可若是给你招来麻烦怎么办?”“没人敢给你夫婿找麻烦。”他说。“……”颜婧儿脸红,想着他是不是也听到外头的传言了?外头都说她如今是相府女主人,顾景尘居然也夫婿长夫婿短的,这已经都是好几次听他这么自称了。不知不觉,就快到中秋。颜婧儿入国子监读书也两个多月。今日下了一场秋雨,晨起时,雨水还淅淅沥沥的。颜婧儿吃过早饭,换上青衿出了洗秋院。“姑娘慢些,仔细别淋着雨。”拂夏在一旁给她撑伞,手里还提着书箱。颜婧儿见她这动作有些艰难,索性接过书箱背在身后,然后又夺过雨伞,说道:“你回去吧,我自己走就好。”反正从西苑到大门口也没几步路,用不着送。“这如何使得,万一姑娘在路上滑倒,也没个人扶着呢。”颜婧儿在她额头上敲了一记:“坏丫头居然咒我滑倒。”拂夏吐了吐舌。“快回去吧。”颜婧儿一个人走到门口,外头马车早就等着了,不过,却只有顾景尘的马车。“我的马车呢?”颜婧儿问小厮。那厢顾景尘掀开车帘,喊她:“上来。”钻进马车后,她问:“大人不用去上朝吗?”“正要去,”顾景尘从卷宗里抬眼,说道:“顺便送你上学。”“哦。”颜婧儿狐疑地坐下,也从书箱里拿出本书来读,她得赶紧背一段,晚些学官要栲校呢。“对了,”后知后觉地,她反应过来,问:“大人为何突然想送我上学?”“你的马车坏了,得修。”“哦。”颜婧儿起得早,用袖子掩住口,偷偷地打了个哈欠。顾景尘勾唇,拉过她的手贴在额头上,然后自己阖眼仰头往后靠。颜婧儿会意,丢开书卷,帮他揉按起来。“大人昨晚又熬夜了?”“入秋后朝事繁忙。”“可再忙也要歇息,若是大人累垮了该怎么办?”颜婧儿说。顾景尘微掀眼皮,意味不明地睇她:“我不是纸做的,哪有那么容易累垮。”“话虽如此,可大人一把年纪……”顾景尘一顿:“嫌我年纪大了?”颜婧儿忍着笑道:“我嫌不嫌有何关系,大人年纪不小难道不是事实吗?”顾景尘默了会,倏地将人一拉。颜婧儿惊呼,下一刻就坐进他怀中了,她娇叱道:“大人干什么?”“婧儿学坏了,该罚。”说着,薄唇惩罚似的印下去。顾景尘的吻霸道,颜婧儿挣扎没两下就软了下来,呜呜咽咽低吟。外头还在下雨,淅淅沥沥的雨声盖过了车里的动静,两人在里头吻得难舍难分。连何时到了国子监都不知道。过了会儿,外头骤然传来苏云平的声音。“里头是韶卿?”顾景尘僵了下。颜婧儿也吓得不敢动作。但苏云平是真的好奇,他老远就看见马车了,这会儿走近问道:“我看马车停在门口许久了,韶卿为何不下来?”顾景尘:……第70章临近中秋前夕,突如其来一阵寒潮,瞬间天气冷了下来。自从颜婧儿管了相府中馈后,府上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譬如下人们的秋衣,除了添得更厚了些,衣裳花样子也变了。从历年不变的淡蓝淡绿,换成了荷茎绿和浅红。丫鬟婆子们身上换了个新颜色,心情也变得不同,各自私下还比对着谁穿得更好看。“要我说啊,还是颜姑娘最好看,”有个丫鬟笑道:“颜姑娘最初来府上的时候,我还见过呢,那时候清瘦得跟竹竿似的,如今三年过去,倒是长得高挑且……”“且什么呢?”小丫鬟没读过书,想了会儿,说:“就是前后好看,哪哪都好看的那种。”其他丫鬟啐她:“赶紧干活是正经,私下议论主子你不要命了?”那丫鬟吐吐舌:“颜姑娘良善,对下人们极是和气宽容,哪里是你说的这般凶。走了走了,这就搬花过去。”几个丫鬟们手里抱着盆栽,都是搬去百辉堂的。此前花匠在花棚里种了批木槿、月季、金丝菊,这会儿正是花开旺盛之际,颜婧儿吩咐人将花都搬进百花堂。因此,当顾景尘与属官们议完事出门,众人脚步皆顿了那么下。李大人视线瞧了一圈,摸着胡须调侃道:“内宅有了女眷,就是不一样了啊。”其他人也跟着莞尔。顾景尘站在廊下,看着满院子的花,红得、白的、黄的,倒是让原本萧瑟冷清的百辉堂添了许多精气神。李大人那句“内宅女眷”幽幽入得耳中,令他不禁浅浅勾唇。这样的改变有许多,有时候顾景尘偶尔抬眼,发现挂在窗边的帘子也换了个清亮的颜色。就连一日三餐也变了,荤素搭配不再单调,且丫鬟端上桌时,还指着某个盅汤说:“大人,这是颜姑娘特地吩咐给大人做的,让您务必喝完。”“好。”顾景尘颔首。他坐在正厅,看着外头天光明媚,有那么一瞬间,惊觉岁月恍惚。——自己也是要有家室的人了啊。颜婧儿从国子监下学,回到府中首要做的事就是询问一天庶务,然后查看账册。这些账册都是由稔冬和香蓉捡拾好了的,有些琐碎细致的东西,比如盘点库房,物件归类整理等等,这些都是两个丫鬟去做。原先这两丫鬟是不懂这些的,也认不得几个字,但后来颜婧儿给她们请了夫子来府上。她白天去国子监时,三个丫鬟就在洗秋院学认字,一些旁的事再由甄嬷嬷指点着,如今才两个月过去,三个丫鬟进步颇大,已经能完好地协助颜婧儿打理中馈事宜。在大户人家,长辈都会给未出阁的姑娘从小培育贴身丫鬟,有些丫鬟还是特地学过字,为的就是日后嫁入夫家能有帮衬。颜婧儿家道中落,许多事也没来得及学,但所幸她很有主意。各样的人,能办什么事,她心里有卯,皆分派得极为妥当。比如香蓉性子活泼擅于交际,那府上人事多半交由她来管。稔冬沉稳,做事谨慎,府上例银发放、日常采买就交由稔冬负责。至于拂夏,一年后是要离府嫁人的,索性就继续负责洗秋院的起居杂事。甄嬷嬷对于颜婧儿的安排,暗暗满意。这日,颜婧儿休沐,在小书房里看账本。这些账本也不复杂,多是记录府上进项和支出。日常采买都有惯例,每个季度有所偏差,但偏差不大。只不过有一项,颇是令她不解。想了想,她喊来稔冬,问道:“大人每年禄米一共一百五十石,上月中旬户部才送来整个秋季的,为何才一个月不到就只剩一半了?”就是突然没了一半,账上也只粗略写了支出,却未写明支出去了哪里。稔冬入府多年,对这事也多少知道点,但并不全。她说道:“往年这些都是由管家安排的,每次禄米送来没多久都会送出府一半,具体送去哪里奴婢也不知。以往账上都只是记个粗略,日子久了便成了惯例。”颜婧儿蹙眉,这笔支出可不是小数目,如此粗略,难免不妥。“再多的奴婢也不清楚了,姑娘不妨去问问管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