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沈勋与苏吱吱也亲耳听见。也就是说,即便苏长青此刻昏迷不醒,可他对洛韶儿的爱慕,也已经不是秘密了。洛韶儿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苏吱吱自然早就知道,她眨眨眼,当做没瞧见母亲的窘迫。而沈勋则眸光微沉。按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他迟早要成为苏吱吱的师叔……沈勋不是遵守三纲五常之人,也不会阻止苏长青这个大龄男子追寻自己的桃花,可问题就出在,苏长青爱慕旁人也就罢了,他偏偏心悦上了自己未来的岳母!沈勋的脸色也沉了沉。现在弄死苏长青,还来得及么?洛韶儿看了看女儿,很想解释几句,但苏吱吱却莞尔一笑,“娘亲,您别不好意思,您是世上最好的女子,苏将军又是一个极好的男子,你们本就合适。”沈勋,“……”首辅夫人尚未和离,这小女子说这种话真的合适么?洛韶儿耳垂也红了,“吱吱!莫要胡说!”苏吱吱带着鼻音,又笑了笑,“行行行,我不说,一切随缘可好?”洛韶儿,“……”她原本还在考虑如何报恩。突然听见苏长青亲口说心悦她,洛韶儿的心乱了。她这十五年来,没对任何男子动过心,也早就对罗湛死心,她已太久没有过这种古怪的悸动。接下来,苏长青还在陆陆续续说“情话”。山洞内安静至极,他说的每一个字,沈勋、洛韶儿与苏吱吱,都听得真切。洛韶儿已窘迫至极,羞涩之意难遮难掩。沈勋亦是颇为震惊,他那个木头桩子师兄竟这般“能说会道”,终究是他自己实力不足了……*翌日一早。王权与周生找来时,在山崖下面遇到了受了轻伤的赵安。不过,昨晚一夜外宿,赵安已经体力透支。宸王府的侍卫也先后找来。雷雨停了,日光破云而出。沈勋走出山洞,目光望向宸王府那几名侍卫时,单单是眸光,就极具压迫感。宸王府侍卫,“……”世子爷还活着啊。嗯,意料之中的事。世子爷一惯皮糙肉厚,难怪王爷交代,只顾罗大小姐的安危即可。这几名侍卫走上前,表面上对沈勋依旧毕恭毕敬,“世子爷,属下来迟,世子无恙就好。”沈勋唇角一抽,一声冷笑,“你们几个速速行动,把苏将军抬上去,送去王府,好生治疗!”还是莫要送回苏家了。苏家原本忌惮苏长青,他现在重伤至此,难免有人心思不良。王权与周生略有愧疚。他二人也没想到,世子爷去一趟铺子,就遭遇团杀。是以,在宸王府护院的助力之下,沈勋等人顺利回宸王府。洛韶儿母女已无家可归。洛家不可随便回去,否则,难保罗湛不会对付洛家。沈勋自作主张将她二人暂时带回府,他知道,宸王对此毫无异议,就怕陆氏那边不好交代。但洛韶儿却拒绝了,她手中捏着帕子,似乎打定了某个主意,对沈勋道:“沈世子,算着几家的辈分,吱吱也算是你的表妹之一,劳烦你这几日照顾好她。”除了沈勋,她好像一时半会想不到什么更加强大的人了。沈、洛两人的姻亲关系能追溯到三代以上,虽是多年没什么联络,但也能硬扯上干系。换成旁人,未必有实力与罗湛还有那些不知名的黑衣人抗衡。事到如今,洛韶儿首先考虑的不是女儿的名声,而是安全。没什么比活着更重要。她不能因为自己的事,连累了女儿。从某种角度而言,洛韶儿一直很自责,她觉得是自己遇人不淑,才让女儿丢失十五年。沈勋自然一口应下,“夫人放心,一切有我。”洛韶儿看了一眼担架上的苏长青,抿了抿唇,最终转身离开。须臾,沈勋低头看着身侧的苏吱吱,“这可是你母亲交代之事,你莫要忤逆你母亲,这阵子老老实实待在我身边。”苏吱吱,“……”宸王闻讯,立刻赶来。他步履生风,直奔前院。眼中无他人,仿佛根本不把沈勋当做儿子,触目所及,只有苏吱吱。宸王一看见这么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唇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上扯。但他不知该如何称呼才好。苏吱吱倒是客客气气,福了福身,“给王爷请安。”宸王立刻挥手,“不、不必见外。”都是自家人!“孩子啊,饿了吧,速速进府,本王吩咐后厨,给你开席。”宸王笑得合不拢嘴。昨晚的一切事情,他已听说。罗湛真不是个东西啊!那批黑衣人死士也不知谁派来的。宸王一想到苏吱吱又经历一场生死,当真担心竭虑。沈勋,“……”为了一人开席?至于么?看来,果真是他实力不足。无论是师兄,亦或是父王,都比他行为猛烈。宸王这才留意到沈勋的存在,他随意看了沈勋一眼,这才扫向苏长青,随即皱了皱眉,“哎呦,这不是苏将军么?这次……伤得不轻啊。快传郎中!”宸王秉承热情好客之道,一边吩咐人给苏长青全力医治,一边又让后厨给苏吱吱做满汉全席。至于沈勋,他全程一直没怎么搭理。换做以前,宸王早就对沈勋嘘寒问暖。对此,沈勋虽然体会到了落差,但他知道,自己得尽快适应。到底不是亲生的……第五十五章洛韶儿迈向汉白玉石阶。一步比一步坚定。风拂过, 吹在她脸上,鬓角发丝微乱。她脑中回放着自己活到三十一岁以来的种种,她并不是一个随性之人, 可谓是处处循规蹈矩。然而,从她十三四岁在京城初有名气开始, 流言蜚语宛若凛冬腊月的大雪,把她推入无尽深渊。她试问从未做错过什么。但一切总是事与愿违。和离,是她这辈子干过最大胆, 同时也是经历过认真思量之事。她毫不后悔的迈着每一步。被世人诟病、谩骂、误会,都无关紧要了。她要顺遂心意活一次。洛韶儿看着愈发靠近的登闻鼓,心声愈发坚定。本朝的登闻鼓设在路门,此处是京城百姓人来人往最多的地段,车水马龙, 络绎不绝。已太久没有人敲响这告御状的登闻鼓。百姓们看见一身素雅裙装的女子一步步走上登闻台, 不由得驻足望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观望, 洛韶儿终于迈向了这九九八十一层石阶的登闻台,她站在那里,眼中映着旭日, 忽然有了光。绑着红绸的鼓槌就在一旁,洛韶儿淡定自若,持起鼓槌, 在众人瞩目之下,敲响了登闻鼓。“咚——”响彻天地间。洛韶儿忽然扬唇一笑。没错,就该这样。她不要再活在旁人的眼光里,也不会允许任何人再朝着她吐口水。“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