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魔法>我真是佞臣啊> 第22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1节(1 / 1)

至于增灶一千,那完全是李子秋自己的哲学。反正也没有一万援军,不妨多挖一点。当然事实上,也跟宁辰猜测的一样。李子秋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可是堂堂李学政也是要脸面的。所以在解释这个事情的时候,李子秋还是说的非常深邃而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的。总之就是一句话,兵家就是给了我这样玄妙的灵感,兵家就是牛逼。具体你问我为啥会知道这么多,这都是兵家的锅!这就跟成功学大师讲课一样的道理,你信不信都无所谓。反正我是相信的,而且我都已经成功了。你信不信也必须得相信了。一场宴会结束。众人也都各自的散了。东宁府府卫军,已经全部启程回东宁府城了。王林还要继续忙着府卫军整合的事情。同时这一次武昭亲自来午门外迎接,同时顺帝赐名【虎威】。这两个事情,王林都是要好好的宣传,大选特选的。这都是给虎威军长脸的事情。必须要让全天下的虎威军,全部与有荣焉才行。培养宁辰说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宁辰这边的话,则是跟李子秋一起回到了国子监。这么晚宁辰来国子监,当然不是为了办公。宁辰可是一个白天都不怎么来国子监的人。这么晚过来,是因为李子秋在宴会结束的时候,特意传音给自己。到了百家学院的办公场所,宁辰倒了一下水壶,发现水壶都是空的。李子秋倒是很懂事,毕竟以后是要跟宁辰好好混的。李子秋直接一个无中生有,弄了一壶滚烫的热茶出来。宁辰倒了一杯,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异常来。宁辰必须得承认,儒家这手段,就是花里胡哨。当然宁辰现在也清楚了,儒家的这些能力。都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只是有的代价大,有的代价比较小。比如凭空变出一壶茶,这个代价就不大。最多就是李子秋白读几页书,不会产生浩然正气而已。“说吧,你特意让我来什么事?”宁辰对李子秋问道。李子秋道:“院首,可知道定军诗的事情。”第151章 定军诗的作用定军诗?这个名词,宁辰还真是第一次听。但是作诗,宁辰就没怕过谁。“放心,我记性还没那么差,我还记得欠你一首得胜诗。我现在就还你。”宁辰语调轻松的对李子秋说道。别的不说,就看李子秋,给自己送了八万多声望点,这个诗也……必须不能送。为啥不能送。因为宁辰发现,定军诗竟然触发了事件。【事件选择】【一,你主动做定军诗,获得【忠】100点,其后获得所有与事件相关评价,将会自动转为对应声望点。】【二,你推辞做定军诗,获得【佞】100点,其后获得所有与事件相关评价,将会自动转为对应声望点】虽然失去了一个装逼的机会,但是眼看着到手的声望点,那真的是不拿白不拿。这一次的事件,那妥妥是白送。而且是宁辰完全可以控制的那种。我自己不作诗,谁还能逼我不成。况且如果真的想装这个逼,等结算之后,看我如何装回来就是了。“宁院首,现在不要说给我。如果院首可以的话,可再准备两首诗词或者文章。待为虎威军定军之时,再拿出来。”本来宁辰还想着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说辞,才能答应的事情遮掩过去。没想到李子秋直接帮自己解决了。宁辰觉得这李子秋真是自己的小福将。宁辰主动岔开话题对李子秋问道:“定军诗是什么意思?”“院首不知?”李子秋下意识的反问道。宁辰黑着脸,根本不回答李子秋这个弱智问题。自己要是知道是什么定军诗,还会问这么弱智的问题。李子秋也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完全多余的问题。当即李子秋给宁辰解释道:“定军诗,并不单指诗词,文章也可以。不过因为惯用诗词,因此得名定军诗。定军诗同样属于儒道和武道的结合。不过跟院首你之前的飞将军不同。定军诗定的是一军的军魂、军威。一首好的定军诗,可以提升一军的凝聚力。甚至可以凝聚出诗魂,与之一起冲锋,直接增强战斗力。”宁辰听明白了,所谓的定军诗,就是群体buff。宁辰忽然想到了什么,对李子秋问道:“府卫军之前没有定军诗吗?”李子秋答道:“之前是有的,不过现在府卫军,改称虎威军。虽然只是改了名字,但实际上已经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军了。因此这个定军诗,必然是要重新写了。而且这一次,给府卫军做定军诗,一定会引来争抢。单院首莫担心,现在府卫军上下,都感念院首之恩。所以院首你在人和上,是先天占据优势的。”宁辰听李子秋说会有人争抢给府卫军做定军诗,这个宁辰还真的有些不解。“做定军诗朝廷还给润笔费吗?”李子秋解释道:“院首这跟钱没关系。虎威军已经用自己的一战,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再加上兵部现在推行的一系列,针对虎威军的改革。只要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虎威军绝对会成为武朝的主力军。成为主力军,那必然是要带着武朝的气运。现在给虎威军做定军诗,那自然可以连带着沾一点武朝气运的光。气运的作用,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家族,都妙用无穷。尤其是眼下,这个即将开启的大争之势。多沾一点气运,那好处更大。给虎威军做定军诗,就是一个最容易同时最直接,沾武朝气运光的好机会。”顿了一下,李子秋道:“据我所知,这一次云山书院也会遣精通诗词的大儒,前来武朝为虎威军做定军诗。”“云山书院也这么接地气了吗?”宁辰倒是没想到,云山书院这种儒生眼中的圣地,竟然也会来做这种事情。李子秋道:“院首你以农道,帮武朝定九鼎。不说九鼎沸腾,哪怕只有六鼎沸腾。那就是泼天气运。六鼎国运,沾一点点的光,那都是难以想象的气运数量。而这个可是极有可能,会直接帮助书院催生一大批的儒生。更有可能直接帮助两位院长,直升二品。气运的妙用无穷。趁着现在武朝,只有九鼎而无气运。提前进行投资,算是双方的双赢。”气运的妙用竟然这么多,宁辰倒是真的没有想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