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贡士自然可喜可贺,可若说万众瞩目,那定然是榜首会元啊。“温阳!又是温阳!你们快看,榜首是温阳公子啊!”“怎么又是他?他才多大啊?便连中两元!”“我听闻温阳公子,这还是第一次参加秋闱和春闱。”“真是天才啊!与当年的楚二公子不遑多让!”当年楚文鸿,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五岁考中举人,十六岁被太上皇亲点为榜眼,后来成为翰林院里最年轻的编修。如今,人家已经是二品大员了。这温阳公子,十三岁考中秀才,十六岁考中举人,是紧随楚文鸿的脚步啊。也许不久之后,温阳公子也要进入翰林院就职了,前途不可限量!这些新科贡士,都是即将走上官场的人,人脉对他们来说,自然十分重要,关系到以后能否步步高升。众人反应过来,四处寻找温阳,想要恭喜一番,套套近乎,却发现温阳已经没了人影儿。温阳吸取上次的教训,看完榜单,便向灿儿点头示意,溜之大吉了。灿儿更是忙不迭跑回宫去,小莲已经在芳华殿院门外等了许久,紧张得不住搓手。看到灿儿笑着跑回来,她一颗心瞬间活蹦乱跳起来。“灿儿,如何了?他可是榜上有名?”灿儿也激动地拉住小莲的手,上下乱晃。“有名有名,不仅有名,还是头名呢!”小莲的眼眸更亮了几分。“头名?温阳他,高中会元了?”灿儿点头如捣蒜。“小莲姑姑,这下儿你可以放心了。”小莲眼中光华闪动,抿唇而笑。温阳真的做到了,他要进入殿试了!可想到殿试,小莲更紧张了。殿试分三甲排名,一甲三人,便是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数十人,赐进士出身,三甲数十人,赐同进士出身。能考上贡士的,都是各地最优秀的考生,谁不想争夺那三甲鼎?万一,温阳只入了二甲,皇后娘娘还会不会将她许配给温阳?阳春三月,新进贡士们紧张地在大殿外排好队,准备面见当今皇上,参加科举最高考试:殿试。温阳这个会元,自然站在最前面。楚文鸿因着前一届科举榜眼的身份,得以为这一届的贡士们引考。他侧头问身边点名的小官。“考生可都到齐了吗?”那小官恭敬应道:“回楚御史,都到齐了。”楚文鸿这才看向一众考生。“你们随本官进殿吧。”楚文鸿转身走在最前,进入殿中。贡士们紧随其后,看着自己一直奉为榜样,高居神坛般的人物,为自己引路,心中都是激动不已。觉得今日过后,也许自己也能如楚文鸿那般,一跃登顶,光宗耀祖。楚文鸿带着贡士们在殿内站好,君凌云此时方从侧门而入,威严落座于龙椅之上。所有人都低垂下头,场面一派肃穆。楚文鸿带头跪地,俯首道:“微臣楚文鸿,带新科贡士,恭请皇上圣安!”贡士们马上跟随跪拜:“恭请皇上圣安!”君凌云干净利落地下令道:“免礼,开考!”考生们纷纷起身,到给自己安排好的小桌前坐定,笔墨纸砚已经整齐地摆放于他们面前。君凌云开口道:“此次殿试的题目是:我强人弱,人不犯我,我可犯人乎?”贡士们心里一紧,脑袋有一瞬间的空白。这是什么题目?既不考文采学识,也不考为官之道,难道,皇上这是要考验他们的人性?若不是皇上此刻就坐在高位,正看着他们,估计有不少考生要抓耳挠腮了。半个时辰后,考生们陆续上交考卷。楚文鸿一一收好,将考卷摆放到君凌云的面前,才又回到考生们身前主事道:“你们先回去静待佳音,明日放榜。”“是,大人。”考生们又给君凌云行礼后,退出了大殿。有人握了握自己有些发抖的手,有人擦了擦额上急出来的汗珠。实在是,这次殿试的题目,不在他们日常准备之中,有些无从下手,也不知到底怎么写,才能写到皇上的心坎里。温阳神色如旧,既已上交考卷,再多想也是无用,等明日放榜,一切便能知晓。他唯一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获得求娶小莲的资格。..com待出了皇宫,考生们终于敢互相讨论几句。一个考生有些不解地问身边人:“兄台可知道,上一届的状元,现任何职啊?”当年楚文鸿那么优秀,为何只考了榜眼?而那一届的状元,却好似销声匿迹了,再无人提起。刚好他身边的,是个京城的考生,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是从外地来京赶考的吧?”这人忙点头,难道还真有什么内幕?那京城的考生回忆道:“说来也奇怪,那一年,与楚御史同科高中状元的人,考完殿试便失踪了。就连去报喜的人,也没找到那位状元呢。”问话的人一脸不可置信:“失踪了?”他们这些读书人,最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外加运气,才能考中状元,全国读书人中,可就只出那么一人而已!竟然有人,会在高中状元以后失踪?“该不会是,出了什么意外吧?”京城考生摇头道:“倒也不是出了意外,那状元好像叫,叫,沐风!对,就叫沐风。据说是查无此人啊!也不知是不是下笔时太紧张了,写错了自己的名字?”虽然这理由也有些牵强,可的确谁也不知道,这沐风后来去了哪里。考生们都听了一耳朵,既然查无此人,也便无需过多在意此人了,还是自己的殿试排名要紧。便有考生凑到温阳身边,问道:“温阳兄,你觉得,皇上此次的考题,是想考什么?”温阳看向这位自来熟的考生,明明年纪不知比他大出多少,却还对他以兄相称。他温润一笑,吐出二字:“时政。”众考生纷纷看了过来。时政?怎么可能是时政呢?皇上分明问的是:我强人弱,人不犯我,我可犯人乎?这不是在说,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