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年轻儿啊,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国泰民安、衣食富足的好日子,不像咱们那时候。”一群老爷子,看着不远处又蹦又跳、开心打闹的孩子们,满心欢喜又无尽感慨。为了庆贺许海源获奖,许世彦夫妻在参市安排了上百桌酒席,宴请亲朋好友。这么多桌,那绝对考验大厨的本事。南面那一溜棚子底下,掌勺的、切墩儿的、摆盘儿的、帮工打下手的,几十个人忙活。那案子上摆满了锅碗瓢盆各种家什,大盆里炸好的肉、丸子等堆的跟小山一样。那头还有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手里端着大方盘,专门负责上菜。下午四点,菜上齐,客人都坐好。“感谢大家伙儿,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共同来参加许海源同学的庆功宴。”东岗镇的书记宋繁盛手里拿着麦克风,站在前面致开场词。“从来都没想过啊,咱东岗这么个小地方,竟然还有一天,能出来个世界冠军。许海源同学这一回,可是给咱这个长白山脚下的偏远小镇,实实在在的长了脸、争了气。这孩子,太有出息了。”宋繁盛高兴激动的脸都通红,声音不自主就高了好几度。“下面,咱们有请许海源同学,给大家讲几句怎么样?”此话一出,现场掌声雷动,还有人吆喝着,让许海源去讲几句。许海源一看这样,知道躲不过去,就走上前,接过了话筒。“感谢各位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的盛情。真没想到,我就是去比个赛回来,竟然惊动了大家,这大夏天的赶过来,为我贺喜庆祝。许海源生于此长于此,从小没少受各位长辈照顾,在此,先谢谢各位。”说着,许海源直接朝着面前众人,鞠了个躬。“我还小,不敢说将来有所成就。但乡亲长辈们的情意,我一定铭记于心,永志不忘。”许海源说着,又鞠了个躬。“最后,还要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爷爷奶奶,尽心传授我医术的师公。以及从小学到中学,所有教过我,给我人生路上指引的所有老师们。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许海源。”说到此处,许海源似乎有些哽咽,于是再鞠个躬。现场又是一阵掌声,然后宋繁盛把话筒接过去,说了几句,把许世彦夫妻请上来讲话。许世彦夫妻能说啥?这场合讲怎么培养孩子?人家想听的也不是这个。所以简单的感谢一下在场和不在场的人,谢过众人的心意也就是了。“为了感谢诸位盛情,我们夫妻略备薄酒素菜,款待亲朋。今天这顿饭,大家敞开了吃、敞开了喝,不醉不归。”气氛都到这儿了,简单说几句,开造就完事儿。众人哄堂大笑,然后直接开席。今天的酒席十分丰盛,十二个菜,鸡鱼肘子虾各种硬菜都有,啤酒红酒白酒齐全。众人从上午就开始忙活,挺多人中午就没吃饭,到这会儿还管那些,开吃。这么高兴地日子,那群老爷子也忍不住了,每人倒上点儿葡萄酒,美滋滋的喝两口。“哎呀,这玩意儿赶不上白酒好喝。”赵大海喝了一口,吧嗒一下嘴,觉得不是滋味儿。可是没招儿啊,他们这些人岁数都大了,孩子们明确规定,想喝酒,就只有这个,白酒啥的想都不要想。罢了罢了,别管红的白的,能意思意思,沾沾喜气儿就行。许海源还小,大家伙儿不能灌他酒,许世彦两口子可跑不了。“恭喜许总、苏总,有这么个出色的儿子,将来这孩子一定有出息,前程远大。许总、苏总有福气,让人羡慕啊。来,敬二位一杯。”林业局的领导、参业公司这些经理厂长、东岗镇的领导,这些人轮流过来敬酒。儿子有出息,人家能来贺喜都是给面子,敬杯酒还能不喝?这一来二去的,许世彦两口子可就喝的不少。等到酒席结束的时候,许世彦已经喝得走路打晃儿了,被许海源和许海波搀扶回家。许海源一看他爸醉成这样,赶紧去熬了碗醒酒汤,喂他爸喝下去。许世彦酒量还可以,不过这岁数总归不是小年轻儿了,比不得以前。折腾着出去吐了一回,回来喝上醒酒汤,人也就舒服了不少。“爸,以后少喝点儿酒,身体要紧。”许海源扶着他爸坐在炕沿上,没忍住唠叨了一句。“嗯呢,岁数不饶人了,要是搁以前,再喝点儿也不至于这样。”许世彦倚着炕琴坐稳,看着自家大儿子就笑。“今天高兴,确实没少喝,往后不会了,放心。我家大儿出息了,出国比赛能拿金奖呢,你爸今天高兴,老高兴了,真的。”这是真话,当初许世彦也只是想保住大儿子,怎么也想不到,他家大儿子能这么有出息。许海源一听,嗯,还行,他爸应该是没喝多。喝醉的人可从来不说自己喝醉了,那都犟着呢。第七百九十六章 长了九年的人参许海源才高二,就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得了金奖,一时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知名大学都向他伸出拉橄榄枝,最终,许海源选择了白求恩医科大的临床医学专业。这个年月,协和医科大的名气还没那么大。要是论起来呢,东北三省的省会都有不错的医科大学,名声都比协和大。比如吉省的白求恩医科大,辽省的中国医科大,黑省的哈尔滨医科大。那都是有红色传统的医学院校,非常出名。白求恩医科大,那是从战乱纷飞年代走出来,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医学院校。在这个时候,能排到全国前三,人才辈出的学校。许海源选择白求恩医科大,一个是因为楚瑄淮。毕竟楚瑄淮在医科大当了那么多年校长,如今他的徒孙却要去别的学校念书,这个有点儿说不过去。许海源在省城念书这两年,跟白求恩医科大的校长冯启钰、医科大医院的袁锦程、迟浩等人接触很多。冯启钰对许海源十分欣赏,一直都说让许海源报考他们学校。再一个,就是为了许瑾萍和杨皓宇了。这俩要在省城读三年高中呢,许海源可不放心,他必须在这儿盯着才行。所以许海源拒绝了首都几所医学院校的邀请,选择了白求恩医科大。许世彦夫妻对孩子的选择从来不过多干涉,许海源想选哪里就选哪里。首都也好,省城也罢,都无所谓。许海源虽然拿到了医科大的保送资格,但他还是高二学生。高三没念完,还有好几科要参加会考,所以还要在附中再读一年书。所以庆功宴之后,许海源又在家呆了几天,陪陪爷爷奶奶。七月末,苏安瑛和季玉凤陪着楚瑄淮还有三个孩子,一起回了省城。两家人商议过了,要在省城买套房子给孩子们住。许海源要读的是本硕七年临床,加上高三这一年,那就是最少要在省城呆八年。万一将来还要读博或者留校啥的,那基本上就是定居在省城了。所以很有必要提前买房,早点儿买省心。可是这仓促之间想买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离着学校远了,就是房子看不好。最后还是来中草堂看病的患者说,他家有两套房子想往外卖,离着不远。苏安瑛一听,赶紧就跟着人家去看房子了。小区正好就在附中和医科大中间的位置,是三楼四楼的上下两处房子。面积都还行,八十来平,挺宽敞。房主家里有俩儿子,原本想着正好一人一套留着结婚成家用,楼上楼下住着也方便。结果这俩儿子都没留在本省,一个出国了,一个去南方了。小儿子在南方打拼开公司,手里钱不太够用。老两口有意搬过去跟小儿子过,所以就想卖了房子给小儿开公司用。苏安瑛和季玉凤过去仔细看了房子,不论地段还是房型都可以,房子还挺新的,都装修完了没住人。双方协商好价钱,找人写了契约,又去房产部门办理了过户。三楼留着给楚瑄淮、许海源、许瑾萍住,四楼留着给杨皓宇住。这边专门雇个打扫和做饭的保姆,另外季玉凤打算在省城读个会计,正好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