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工作,谁要是不答应,谁就是傻子。苏安芬、苏安珍一琢磨,爹妈说的都有道理。要不是她们亲姐、亲姐夫关照,这么好的差事能轮得着她们?“行,那就都听二姐和二姐夫安排。”姐妹俩也不犹豫了,很干脆的答应了下来。“行,那就这样说定了,过两天,我安排人送你们去南方。先去看看小纪他们,然后你俩去看着店面装修,再招几个店员。这边马上就开始备货,过俩月开始发货。”羊城那边的店面挺大,前期准备工作不少,苏安瑛还得顾着这边,就得找亲近的人过去负责。众人一边说话聊天,一边包饺子。五点半,饺子包完,赶紧去烧水准备好。许海源六点放学一进门,正好这边饺子捞出来端上桌。许海源进门就吃饭,也不用喊饿了。“师父,管市长说让我报名今年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正好最近我也没啥事情忙,还得劳烦师父,指点我看看书背背题。我这要是考不过,就太丢人了。”吃饭的时候,许世彦挨着楚瑄淮身边坐,低声跟楚瑄淮嘀咕。“这咋半天午晌的又想起来考试了?”不等楚瑄淮说话呢,那头许成厚先开口了。在他看来,儿子如今都眼瞅着往四十上奔了,而且又是公司总经理,也不当大夫。再去考什么试,好像有点儿没那个必要啊。“爹,是这么回事,这次春交会嘛,我救了个人。”许世彦就把春交会上,他用厂子出的救心丹,救了个心脏病发的老外,这件事完完整整跟家里人说了。“我没有行医职格证嘛,这叫非法行医。肯定是有人对这件事儿提出质疑了,想要追究啥的。我估计是省里领导知道了消息,替我撑腰把这事儿给摆平了,回头人家也不好说别的,就说让我去考个证。要是我能考下来,那就证明了我的实力,往后干啥也就能方便点儿。”这个,是许世彦的推测,因为管恩学就一句话带过,没详细说。其实这个事儿吧,就算他考了证,也不能随心所欲胡乱嘚瑟。有了证,还得确定执业范围,超出执业范围也是不可以的。但领导既然发话了,不管以后咋样儿,这个证许世彦就必须去考,而且必须得考下来。这个,是态度问题,主要是不能给领导丢脸,要不然上面领导不是白给撑腰了么?许成厚这才明白了,合着一个证背后,还有这么多弯弯绕儿呢。“得,那你还是多努努力吧。你这些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我估计你学的那点儿东西还赶不上源源呢。”第七百五十四章 甩包袱许成厚这话一出,满屋子的人全都笑的不行。许世彦也跟着笑,“爹,大家伙都知道的事儿,就不用说出来了。”老子不如儿子,那是应该的,要不然这一辈一辈该怎么进步?比不过自家儿子,许世彦并不觉得多难堪。就他家大儿那妖孽,何止他比不过啊,估计这世间大多数的人都比不过,所以,不丢人。“楚老哥啊,这回又得劳烦你了,指点指点。别管咋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好歹把证考下来,对吧?”许成厚似乎还不肯放过儿子,扭头又去跟楚瑄淮说道。楚瑄淮也在笑,“好,好,你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世彦本来底子就不错,这些年虽然忙,可也没断了学习。我再给他归纳整理一下,认真复习的话,考个证不难。”楚瑄淮对自家徒弟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许世彦虽说比不上许海源那么灵性,但胜在经验阅历够。多少用用功,考个证很轻松。一大家子人,就在欢声笑语中,吃了顿鲜美的大叶芹饺子。吃过饭后,楚瑄淮就把许世彦叫过去,指点许世彦要看哪些书,怎么复习。这个考试多数都是考基础,只要认真点儿复习,还是很容易过的。从这以后,许世彦白天去上班,晚上回家来看书,有不明白的问题,就请教楚瑄淮。反正目前公司一切都运转正常。公司管理层这些人,都知道许世彦要准备考试,大家伙儿都是尽量多承担点儿。能不烦许世彦的就不去找他了,让许世彦安心好好复习。这期间,许世彦找人把苏安芬和苏安珍送去了宝安那边,跟纪同忠和南振东汇合。苏安瑛则是带着黄圣凯他们那些人,抓紧时间收山野菜、各类山货。一方面给国外客商供货,另一方面,也给开店做准备。二参场吴启明在许世彦这儿吃了瘪,旁人并不知道。三参场还有县制药厂,也都陆续打过电话来,想要跟许世彦商议着,让许世彦分点儿订单给他们。尤其是县制药厂,这两年效益不好,厂子眼看着要维持不下去了。同样是药厂,那边无以为继眼看着要撑不下去。许世彦这边蒸蒸日上,不但很多药品能进医院药房,现在还有出口订单。要说不让人羡慕,怎么可能?不管谁打电话来,许世彦就一句话,我们能忙的开,不用分订单给外人。如今可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了,啥东西说往外拨就往外拨,说借就借,而且借走就不还。现在可没那一说儿。我们厂子技术人员拼死把命、熬夜加班研究出来的产品,费那么多心思争取来的客户和订单,凭啥就往外分啊?各家全都铩羽而归,没辙了就开始找领导,去县里哭诉,说日子快过不下去了。常宏发被这些人闹的也是头疼。可这件事,管恩学已经下了死命令,谁也不许打参业公司的主意。开什么玩笑?如今一个省创汇才多少?一个参业公司创汇额,都赶上整个儿地区了。谁要是敢给参业公司找麻烦,就是找市里的麻烦,找着挨收拾吧?常宏发无奈,只能答应县里减免些税费给些补贴。鼓励各个参场,都向参业公司学习,脑子活泛点儿,找找出路。“常书记,眼下这个情况,只是参业公司那边红火,实际上咱县的人参行情还是没起来啊。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总不能他们一来哭穷,县里就又是减免又是补贴的啊。咱县里也难,缺钱的地方有的是,这么整不行啊。”有人觉得常宏发这么处理不太妥当。“现在的关键,不在于咱给减免多少税费给多少补贴。而是从根本上解决人参价格下跌,参农挣不到钱,整个儿人参产业低迷的问题。他参业公司既然有这个本事,就应该带着大家伙儿一起挣钱。而不是他们自己独吞订单,合着他们现在是富得流油,其他地方就得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那参业公司是国有企业吧?不是他许世彦一个人的,凭啥就让他说了算啊?”不管什么时候,红眼病的人一直都有。以前,人参产业红火,大家伙种参都能挣到钱。许世彦带着一参场也好,参业公司也罢,挣的钱多,大家伙也顶多就是羡慕一下。羡慕之余,多数会感叹一句,这许场长、许总经理真有能耐。一样的棒槌,经过他们加工,就能卖出去几倍的钱,利润翻几番。可是现在,整个儿行业低迷,别人都不挣钱,唯独参业公司挣的盆满钵满。旁人自然就会看着不顺眼,眼红嫉妒,谁都想跟着沾点光占个便宜。要是占着了还好,有的人可能会念着参业公司的好处,还有些人,可能占了便宜还说那是应该的呢。这要是占不着便宜,那就更别提了,说什么话的都有。“参业公司,那不也是一参场演化来的么?那些年不是县里支持帮扶,就能有今天了?哦,合着他们现在厉害了,成了市属企业,翅膀硬了,就一点儿不念旧情是吧?这也太不讲究了。”红眼的人不少,都跟着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