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2节(1 / 1)

“二嫂,小波在农大咋样?我瞅着好像比秋天去上学那会儿高了一些啊。”苏安瑛给魏明荣夹了俩大虾,随口问道。许海波中考成绩不理想,没考上中专。所以就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去了农大念书,学习农产品加工。他们这个属于是委托定向培养,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之后直接回公司这边上班就行了,不管分配到哪个部门,都是好工作。“挺好的,我听说期末成绩还行。他三叔费心给安排了去上学,这孩子要是再不好好念书,别说你二哥了,我都得抽他。”提起儿子来,魏明荣就笑了。原本他们两口子都愁着孩子学习不好,不知道将来咋安排,实在不行就只能去养殖场干活。没想到孩子三叔有能耐,把孩子送去念书,等着毕业了就上班有工作。老二两口子这些年没少受弟弟弟妹照顾,对许世彦夫妻自然是格外敬重和感激。“人家不都说换了水土长个儿么?小波正长的时候,我也瞅着是又蹿个儿了。反正咱家没太矮的,咋地也能跟他爸差不多。”魏明荣瞅了眼炕上坐着吃饭,稳稳当当的大儿子,满心欢喜。这孩子是长大了,放假回来看着更稳当了,不像老二,成天跟猴子似的,就没个老实时候。“老大是安排好了,如今就看老二。他说他想当兵,我看也行,把他送去锻炼锻炼,磨磨他那个性子。”魏明荣瞥了眼吃饭都不老实的二儿子,万分无奈的说道。“不管孩子想干啥,他只要不偷不抢,知道走正道就好。”旁边薛秀琳等人都这么说。确实如此,孩子只要肯走正道,不偷鸡摸狗杀人放火,以许家目前来说,咋地也能给孩子安排个出路了。“小子好安排,实在不行还能去当兵,你说我们家这俩丫头咋整?我看着我们家那俩丫头也够呛,凤儿读高二分文理了,学文,期末成绩一般。秀儿初三,那成绩也是不算太好,高中能不能考上还两说,我这一天也是愁得慌。”薛秀琳说完魏明荣,自己倒是犯了愁。家里俩丫头学习都一般,勉强读完高中,后头该咋办?“弟妹,到时候要是这俩考不上大学,可能还得让老三帮忙。”薛秀琳瞅着苏安瑛,满脸抹不开。以前总是看不上这个妯娌,明里暗里的挤兑人家,可如今呢?事事都得求人家了。唉,早知道会有今天,当初说啥也得对老三媳妇好点儿啊。第七百二十九章 过年就是过孩子“大嫂,自家人还说啥帮忙不帮忙的?世彦但凡能安排,肯定不推辞。”苏安瑛听了就笑。她这性格一直如此,心大不记仇,过去的事情从来不往心里去。都是老许家的后辈,孩子出息了,他们这叔叔婶子脸上也有光彩。苏安瑛这么说,薛秀琳心里自然高兴,于是拽着苏安瑛,非得喝一杯不可。妯娌几个笑着闹着的,大家伙儿也都没少喝。好在那冰葡萄酒度数不高,倒是没把她们给喝醉了。一家子大团圆,这顿饭吃的十分热闹。许成厚和周桂兰俩人,看着满屋子的人,脸上这笑容就一直没断过。吃过了团圆饭,赶紧都收拾下去,然后休息一会儿,开始剁肉剁菜准备包饺子。孩子们都被撵去迷瞪一会儿,省的晚间没精神守岁。晚上六点半开始动手包饺子,八点的时候,饺子就已经包出大半了。正好这时候晚会也开始了,大家伙儿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包着饺子。晚会已经办好几年了,对于孩子们来说,吸引力已经不如刚开始有电视那几年。相声、小品啥的还行,孩子们都能坐得住。可是一换成唱歌跳舞唱戏的,许海涛、许海滨几个,就跟那屁股上长钉子了似的,根本坐不住。“走啊,咱出去放炮去?这玩意儿不好看,没意思。咱放一会儿炮,回来再看小品,不正好么?”主持人报幕,说是接下来独唱,许海涛就凑到许海滨和许海源边儿上,小声嘟囔。男孩子,坐得住的少。尤其是这大过年,家里鞭炮一大堆,外头时不时还响起来炮竹声。孩子们心里也都长草呢,所以许海涛一说,这几个就瞪起眼睛来精神了。“行啊,我爸买了好多炮呢,我知道在哪儿,走。”许海源瞅着电视里那唱歌的,也觉得没啥意思。于是跑到东屋里间,从柜子里翻出一大堆炮竹来。几个男孩子穿戴好大衣帽子,去灶坑拽出几根前头还带着火星子的柴火,就这么出去放炮了。过年嘛,家里买了不少炮仗呢,各种各样的都有。许海源整了不少出来,都摆在地上,然后许海涛他们拿着带火星子的柴火,把炮仗引线点燃。接着,这院子里可就热闹了,叮当的全是动静。时不时还有钻天猴吱儿一声飞出去,在空中炸开。再不然就是闪光雷、彩明珠这些,不光炸开,还爆出各种颜色来,映的院子都亮了下。“这些熊孩子,还不到发纸的时候呢,他们净胡闹腾。”许世先听见外头的动静,摇摇头,就想起身去吆喝孩子们回来。别把鞭炮都给放完了,等会儿发纸没得用。“大哥,你放心吧,家里炮仗有的是。随便他们作去吧,小子就这样,平常没人陪着闹腾作不起来。这回六个小子凑一块儿了,他们没把房盖儿掀了就挺好,由着他们去吧。”家里有男孩子闹腾着,过年热闹。往常过年吧,许海源喜静,许海清还小自己不敢嘚瑟,所以都得许世彦领着儿子们出去放炮。今年堂兄弟六个凑一起了,许海波、许海涛、许海滨都半大小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有他们仨带头,许海源他们也就跟着闹起来了。挺好,过年就是要这个热闹劲儿呢,不热闹不好玩。那天一说哥几个都要在家过年,许世彦就寻思到了。特地从参场商店那头,多划拉一些炮仗回来,就是给孩子们放着玩儿的。过年过的是谁?就是孩子嘛,没有孩子乱蹦哒,这过年还有啥意思?许世彦这么说了,许世先也就没再出去,坐下来一边嗑瓜子喝茶,一边看电视。正好接下来是个小品,这年月的小品都是精心准备,笑料百出,特别逗。不论是电视机前还是演播台里的观众,都被台上小品演员逗得开怀大笑。九点来钟,饺子全都包好了,家里人多,足足包了七八盖帘。周桂兰从柜子里翻找出几块洗干净的白布,把饺子都盖上,然后端出去。以前那白面的面袋子是白色的布口袋,两端织一条红色或者蓝色的线。一般人家,都把面袋子攒着,专门清洗出来,然后把缝线拆开,就成了一块正方形的布。留着当包袱皮儿、做围裙都是好东西。要再过几年,才会出来编织袋样式的面袋子呢,等编织袋一出来,布的面口袋就再也没有了。许家日子好,不缺白面,所以攒下不少面袋子。周桂兰都给清洗干净了,留着盖东西啥的用。饺子包好了,离着发纸还有一会儿时间,大家伙儿都坐下来看电视。看到精彩逗笑的节目,一个个笑的前仰后合,开怀不已。“对了,这是咱老家的苹果还有梨,老三他们单位今年拉回来好几车,给工人发福利的,都来尝尝。”周桂兰忽然想起来,家里还有水果呢,赶紧找出来洗了洗,端过来一盆,大家伙儿随便吃。“嗯,这苹果挺好啊,挺甜还挺脆的,咱老家这不是也有好东西么?”许世先拿了个苹果咬一口,脆脆甜甜的挺好吃。“这梨不是以前的老品种了,不过也挺好。”那边,许成厚拿了梨看了半天。不是他记忆里的那些品种,咬一口尝尝,还行,挺好吃的。“咱那头啊,就是地方太偏僻了,路也不好,有好东西运不出去。这要是能好好修一下路,那头也不能穷了。”许成厚一边吃梨,一边感叹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