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这一刷,看起来就更漂亮了。“四妹妹,一会儿你把它拿走啊,回去泡店里那玻璃罐子里头。你姐夫说了,这棵参咱不卖,留着当招牌,镇店之宝。”收拾干净之后,苏安瑛直接用个盆把参装着,交给了苏安芬。“哎,知道了,二姐。”苏安芬一瞅那棵参,也是欣喜不已。这么大一棵参,泡在玻璃罐子里头,会显得更大,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参王。那些来抓货的老客儿瞧见了,不知道得怎么喜欢呢。周桂兰等人,也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参,一个个也都瞅着特稀罕。许海源那几个小的更不用提,都围着那盆转悠。许海清还想动手摸一摸,被许瑾萍一巴掌拍开了手。“你看就看啊,爪子别欠,万一把这上头的丁须碰掉,就跑浆了。你没听咱妈说,这棵参要放到山货庄,当镇店之宝么?弄坏了咋整?”小屁孩,手太欠,没轻没重的。“有啥啊?明年不还起货么?到时候肯定还有更大的。还镇店之宝呢,我看等明年再起棵更大的,哪个算宝?”都说七岁八岁讨狗嫌,七岁的许海清不光作,嘴皮子也比以前溜了,说话挺气人。“那就都是宝,怎么了?你哪里来那么多废话啊?不让你动你就消停儿得了,非得找毛病让人抽你是吧?”许瑾萍被这嘴贫又欠的弟弟气的,狠狠等他一眼。姐姐发火,许海清顿时不吭声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劳动锻炼众人在许家吃完饭,又唠了一会儿,七点多钟,该去加工厂值班的就去值班,该回家的也都回家了。第二天许世彦照常回去上班,苏安瑛带着人,在加工厂做货。加工厂今年除了各家的亲戚之外,也招了不少人。如今招人其实很简单,齐鲁等地由于各种原因闯东北的特别多。像养殖场那边的工人,几个参场看参的,多数都是从那边来的。这些人在东北挣到钱了,有的回去说了媳妇,就带着媳妇来。有的写信把自家兄弟、亲戚都介绍过来。加工厂隔壁的肥料厂,镇上给安排了杨钧显当书记兼厂长。另外给安排了一个出纳、一个会计、一个保管员,就这几个算是有正式编制的。其他工人,小部分是从东岗下属各村招来的。那种家里兄弟多,地少棒槌少的,出来做工比种地挣钱。大部分,就是招的外地人。这些外地过来的人,都身强体壮特别能干,而且本身家里不种地不种参,农忙时节也不用请假回去干活。厂子这边有食堂有宿舍,单身的可以管吃管住,有家的可以帮忙租房子安排住处。条件比他们老家强多了,所以很容易招工。加工厂也算是跟隔壁沾了光,那些娶了媳妇的人,有的连媳妇都带来了。这些小媳妇都老能干了,根本闲不住,正好可以进加工厂干活。人手足够,加工厂今年又增加了几台刷参机。除了各家的棒槌之外,苏安瑛成天在参市转悠,收购鲜参。有的时候,还会去别的乡镇,甚至靖宇、长白、安图等地收鲜参回来加工。这边收货加工,那头货烘干了就立即往南方发货。今年南方客户的订单量不小,所以加工厂这边也是加班加点的干活,都忙的很。东岗小学那头,之前跟许世彦说过,让许世彦帮忙给找个南方客户,把货直接卖出去。许世彦记着这件事呢,正好人参节的时候,苏安瑛跟一位港商聊的不错,跟对方签了很大的订单。对方委托苏安瑛在这边收购加工,然后直接发货过去,苏安瑛算了一下,利润非常大。于是就跟高校长商议,双方合作。东岗小学的五百丈人参,交给加工厂来加工,加工之后发给港商,利润双方平分。高校长一算,这样盈利比在当地卖高很多。要是这么算的话,不光老师们能分一笔,学校也能留下修缮校舍的资金。于是欣然同意,双方愉快的签了协议。“那个,这周日,咱们同学要上山进行劳动锻炼。回家跟家长说,周日都换一套旧衣服,有水靴子的最好穿水靴子。没有的穿劳动鞋也可以,主要就是鞋帮高一点儿,别往鞋里灌土就行。另外各自都带饭啊,最好是带干粮咸菜啥的,别带哪些汤汤水水的东西,到了山上没法弄。”周六上午最后一节课,六年级四个班的班主任,这样叮嘱孩子们。“都记住了么?回家一定要记得跟家里人说。今天下午不上课,都记得写作业,一定要把作业都完成。你们明年就要毕业考试了,这关系到你们能不能读初中,必须重视起来,懂了么?”如今还不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升初中也是要考试的,成绩不合格没办法升学。为了备战小升初,学校也是很用心,六年级的老师,成天抓学习特别紧。老师成天叨叨的,就是功课。东岗小学一共是五百丈棒槌,这眼瞅着九月下旬了,再不起棒槌回浆,做货颜色不好看还不压秤。可平时老师们都得教课上班,只能赶在周日。小学总共多少老师啊?五百丈棒槌,都去也忙不开,就只能叫学生也跟去干活了。六年级多数都十三四岁,大孩子了,如今这年月的孩子不娇贵,啥活都得干。春天种地、夏天铲地、秋天收地都是他们,最起码他们能去捡棒槌,那还说啥?必须干活啊。“知道了,下午完成作业。”孩子们齐声喊道。就这样,放学铃一响,孩子们背着书包一窝蜂冲出学校,赶紧往家跑。许海源汇合了黄树庆、许瑾萍、杨皓宇、许静怡、许静雯等人,这一帮十来个孩子,呼啦啦冲出学校,喊着叫着的往家里跑。“奶,明天我们学校起棒槌,老师说我们都得上山干活去。明早给我带点儿饭,最好带点儿干粮啥的。”许海源一进门,就跟周桂兰说道。“哦,明天你们得上山起参啊?行,那你想带啥饭?我是给你烙饼、蒸包子,还是带煎饼卷肉?”周桂兰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就是这年月,家长都习惯了。老太太唯一在乎的,是孙子上山,带点儿啥吃的呢?这时候天气凉了,山上估计也没有热饭的地方,估计孩子想吃点儿热乎的不容易。“要不然,去对面儿的卖店里,给你买面包、蛋糕,再来个午餐肉罐头?那玩意儿能不能抗饿啊?”“哎?我想起来了,家里有你爸的保温饭盒。那啥,我给你带米饭还有肉吧,也方便。”老太太忽然想起来,家里有家什。那个保温饭盒挺大,外面是铝的,内层是塑料,中间夹保温层。饭盒分两部分,一头可以装热水,另一头可以装米饭和菜。米饭和菜趁热放进去,再装上刚烧开的热水,扣上保温饭盒。到中午一点儿都不凉,孩子能吃点儿热乎饭菜。“奶,你给带啥都行,我都吃。”许海源差点儿让奶奶给问迷糊了,他哪里知道带啥好啊?反正他也不挑嘴,给啥就吃啥呗,哪还有那么多事儿啊?“行了,那奶就知道给你做啥了,放心啊,保管让你吃好。”周桂兰已经核计好给孙子带啥了,于是乐颠颠去准备吃的。这老太太,纯是把孙子去劳动,当成去郊游野餐了。许海源看着奶奶背影,挠挠头,感觉那里不太对,却又说不上来。得,别想了,还是赶紧洗手吃饭吧。老师留了一堆作业,下午写完作业,明天还得上山干活呢。“哥,我也想上山起棒槌。”那头,许海清又凑过来,眼巴巴的瞅着许海源。“你给我上一边儿去,我这是学校的劳动,又不是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