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墩儿,你又长肉了,爸爸都快抱不动你了。”马上就过六周岁的许海清,已经有一米二六的个子。这小子嘴壮实,啥都吃,不光个子高,人也敦实,现在都得五十多斤了。许世彦抱了一下儿子,赶紧放下来,这娃太沉。“爸爸,把背包给我吧,我帮你拿着。”被爸爸放下,许海清也没不高兴,看着爸爸身后还背着包,就伸手要帮爸爸拿着。不得不说,这一年多,许海清长进太多了。不是以前那没心没肺的模样,有眼力劲儿,还勤快,知道干活了。儿子好意想表现一下,许世彦也没拒绝,索性将背包摘下来,递给小儿子。那背包挺大,里头实实成成全是衣服,挺老沉,许海清哪能拿得动?脸都憋通红,才拎着走了两三步。“成天吃那么多饭,也没见你长力气,来吧,给我。”那头,许海源一看忍不住了,上前来拎起包,往屋里就走。虚岁十一的许海源,个头已经超过一米四了,正窜个子的男孩没那么壮实,有点儿瘦。许海源从小就跟着韩文忠习武锻炼,力气却很大。那一个大背包,在许海源手里,就跟个玩具似的,拎着就走。许海清跟在哥哥身后,看着哥哥那么轻松的拎着死老沉的包,满眼羡慕。“哎呀,我啥时候也能跟哥哥这样有本事就好了。”“哼,你做梦吧,成天偷懒不起来锻炼,你还想跟大哥似的?”不想,那边姐姐却来拆他的台。许瑾萍瞅着弟弟,冷哼一声,这家伙成天除了吃就是睡,懒的要命。早晨叫他起来跑步锻炼,别提多费劲了,估计要不是看在小姑姑的面子上,韩爷爷早就把这熊玩意儿撵回来了。许海清见了姐姐,就像耗子见了猫,顿时就蔫儿了。“嘿嘿,姐,咱爸刚回来,你给我留点儿面子。”小家伙涎着脸,朝着姐姐嘿嘿笑。许瑾萍被弟弟这一副赖皮模样给整的哭笑不得,这滚刀肉现在是越来越难对付了。“赶紧回屋吃饭吧你,费什么话?”许瑾萍瞪了弟弟一眼,让他赶紧进屋。接着,又回头问许世彦。“爸,你中午吃饭了没有?”许世彦这会儿,正抱着许瑾慧呢。别看是龙凤胎,可如今俩孩子区别还是挺明显的,许瑾慧个子比弟弟矮了一点,也没弟弟那么沉。许世彦抱着小闺女往屋里走,听见大闺女问,就随口回答,“没吃呢,家里还有啥吃的么?”“爸,你等会儿啊,我去给你掸几张煎饼,再给你炒个鸡蛋。”许瑾萍一听爸爸没吃饭呢,立时着急起来。急忙去厨房,掀开装煎饼的木桶,从里面揭起来五六张煎饼。拿着干净刷帚沾了水挨张掸上水,然后放在那儿闷着。回头从柜子里翻出来几个鸡蛋,敲在碗里、切一些葱花放进去,把鸡蛋搅散。锅底已经没有火了,只能重新生火,然后刷锅,把锅里的水舀出来倒掉。接着往里倒油,炒鸡蛋,放大酱。这时候,周桂兰也来了厨房。许瑾萍见着奶奶就笑,“奶,你进屋跟我爸聊天去吧。我这炒完鸡蛋酱,叠好煎饼,再去园子里薅点儿生菜啥的就行。”第五百八十章 公司短板周桂兰没寻思着许世彦能今天中午回来。家里这些孩子中午一放学,进门就喊饿,所以吃饭也早。加上许静怡、许静雯、杨皓宇,家里七个孩子吃饭,那就跟鬼子扫荡差不多,有多少饭也不够他们吃的。所以许世彦进门这时候,饭都吃的差不多了,周桂兰一看,就想去给儿子做点儿啥。结果到厨房一看,大孙女已经动作麻利的炒了鸡蛋酱,叠好了煎饼。不得不说,他家这孙女真是随了儿媳妇,干活太麻利了。“那行,你去院子里薅把菜,我把煎饼和鸡蛋端屋去。”老太太高高兴兴的端着吃的进了屋。“萍萍给你炒的鸡蛋酱,还叠了煎饼。正好中午做的汤还有点儿,你将就着吃顿吧。等会儿我去买肉,咱晚上包饺子吃,正好人家送的大叶芹。”这个时节,正是吃野菜的时候,许家没人上山薅菜,但是一点儿不耽误他们吃。街坊邻居谁家去薅菜,回来都往许家送。厨房地上,光是大叶芹就堆了十多把呢,包一回饺子足够了。“瑛子今天上山干活去了,估计得晚上能回来。这时候参地忙,咱家那么多棒槌,也够她忙活的。”那边,许成厚抽了口烟,说道。许家现在一年栽一百来丈棒槌,三年的就三百多丈呢。虽说大部分的活都雇人干了,那也得有人过去领工啊,没自己家人盯着,谁真心给你干活?许世彦不在家,这些活,全都得苏安瑛去干。许世彦去参加春交会,创汇破纪录的消息,早就传到许成厚夫妻耳朵里了。老两口自然是替儿子高兴,可有时候一想,也心疼这夫妻俩。成天这忙叨叨的见不着个影儿,家里也顾不上。多亏几个孩子都听话懂事,这要是换成别人家,那孩子不都得放羊了?“这次出去,回来就没啥事儿了吧?”许成厚随口问了句。“应该吧,每年就春交会是大事儿,必须出去。再别的就算有事,也不用我,偶尔出去一趟,三两天的就能回来。”现在,那些技术鉴定之类的事情,都不需要许世彦去跑了。技术科的人随便安排谁出去都行,许世彦多数时间还是在场子坐镇。“嗯,那就行,往后星期礼拜的,多顾着自家。别啥事情都推给瑛子,她也是够累的了。你瞅瞅西头那参市,这又加盖了两层。那个什么肥料厂子前些时候动工,她又过去盯了好几天。”这两口子现在是摊子越铺越大,家里人手却不够。要是两口子一起还行,偏偏许世彦还在单位上班,事情又特别多,动不动就加班连着好些天不回家。许成厚确实有点儿看不过去了,这才提醒儿子。去年参市生意很好,参市旅店天天满房,好多外地客商还有过来卖货的参农,都没地方住。别处条件不如这儿,离着远也不方便,好多人都跟苏安玉抱怨,嫌旅店的房间太少了。后来许世彦跟苏安瑛商议着,不如把东头这一溜门市的上面,再加盖两层当旅店用。旅店那边,也再加盖上一层,这样都用作旅店,就不怕人多没地方住了。当初盖这参市的时候,就预留了以后扩建加盖的余地。那门市二楼的房顶是打的楼板,地基也都挖的比正常二层楼深挺多,所以加盖一两层根本没问题。因为是加盖,不需要打地基,所以开春天一暖和了就动工。目前加盖的二层已经砌平口,正在封顶呢。加盖这两层,已经足够用了,所以这回楼顶是起脊的,便于防水。人参微生物复合肥厂,选在了加工厂的旁边,主要是那边有一条小河,离着水源近,比较方便。目前肥料厂正在建设中,为了不耽误今年秋天栽人参的时候使用肥料,机器和原料目前都在人参加工厂。等于是那边盖厂房,这边暂时先生产,两头都不耽误。肥料厂是一参场、东岗镇、许世彦三方出资建成的。关于这个管理人员的选择,也是费了不少心思。最后定下来,让杨钧显来主要负责厂子的事情。杨钧显已经从一大队调到了镇里上班,他又是许世彦的干亲,两家相处不错。许世彦夫妻都信得过他,所以杨钧显主要来负责肥料厂。怎么说呢,现在许世彦夫妻的一个短板就是,手里没有那么多可用的人才。这年月,绝大多数人还都是奔着公家单位使劲,谁乐意来你个小破公司啊?人才少,能信得过的人手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