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想吃粘火勺了。”许海清不知道啥时候凑到许世彦跟前儿来,目光盯着锅里,一脸的渴望。“你个小胖墩儿,就知道吃。”许世彦看了眼儿子,笑着伸手捏了捏他肉嘟嘟的小脸蛋。“等一会儿啊,太烫了,等下爸爸给你用油煎两个,香喷喷的,可好吃了。”许世彦一边说着,一边敞开了锅盖。锅里的粘火勺已经翻过两回了,此刻粘火勺外皮焦黄,空气中微微泛着点儿甜香。这感觉,属实不错。“儿子,你往后点儿啊,当心烫着。别急,爸爸一会儿给你做。”许世彦手里拿着铲子,将锅里的粘火勺都铲起来,五六个摞一起,一下铲出来扔到锅台旁边的木头槽子里。那槽子,上口宽下底窄,能装不老少东西呢。当年在大房子,他还没娶媳妇之前,家里一到冬天烙粘火勺,得装两槽子。那时候家里人口多,又都是壮劳力,是真能吃。换到现在,连想都不敢想,有时候许世彦自己都怀疑,那时候把饭都吃哪里去了?锅里的粘火勺都铲出来,许世彦拿过来油壶,往锅里倒了点儿油。把之前烙好堆放在一起,外皮有点软乎了的粘火勺,拿了几个放到锅里,重新用油煎一下。用油剪过的粘火勺,外面焦脆,里面软糯,吃起来又香又甜,别说孩子了,大人也喜欢吃。也就现在了,搁以前哪有这么多油?谁能舍得?原本就是熟了的,只是用油煎一下,当然很快。不多时煎好了,粘火勺两面都油汪汪的透着香气。“什么东西这么香啊?哎呀,你可真行,搁油煎粘火勺呢。”苏安瑛正好又端着一盖帘包好的粘火勺过来,看了眼锅里,就笑了。“哎?你小时候是不是也老馋这一口了?”苏安瑛把盖帘放下,笑着问许世彦。“嗯呢,那时候家里一烙粘火勺,我们哥几个就特别想吃这种热乎的刚出锅的。那时候咱妈就跟我们说,刚出锅的还没熟透,吃了不得劲儿,得多烙一会儿。”许世彦想起以前的事,就笑。“那时候舍不得用油,就是多烙一会儿,外皮都红了那种。我们一人一个拿着吃,都觉得可香了。”许世彦把锅里这几个粘火勺铲出来,单独放到一个盘子里。“那,去找你哥你姐他们,一人一个慢慢吃。家里有蜂蜜,让你哥找出来,你们可以蘸着蜂蜜吃。”粘火勺是粘性的东西,不容易消化,小孩子脾胃弱,吃多了不好,容易伤了脾胃。一般来说,粘性食物蘸蜂蜜,吃了不会伤胃。许海清乐颠颠的端着盘子进屋,找哥哥姐姐了。这边许世彦和苏安瑛夫妻看着儿子捣腾着小短腿儿跑的那么快,也是好笑又无奈。“还是孩子好啊,成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啥烦恼都没有。”许世彦感慨了一句。“咋地?遇上难事儿了?”苏安瑛适时接了一句。她也不是故意问,就是觉察到许世彦情绪有些低落,随口关心一下。“也没啥,工作上那些破事儿呗,不要紧,慢慢就好了。”许世彦摇头笑笑,没打算跟苏安瑛说啥。这些事苏安瑛知道了也解决不了什么,反倒还会成天惦记着担心。没那个必要,车到山前必有路,他大男人一个,这点儿事情还扛不住么?许世彦不说,苏安瑛也懒得问,于是把刚刚腾出来的空盖帘拿回屋,继续包粘火勺去了。就这样,屋里祖孙三代一帘又一帘的包,厨房里许世彦一锅又一锅的烙。别看是大冬天,这屋里热得很,许世彦站在灶坑前都直冒汗了。第五百五十章 浴池生意爆火烙了半下午的粘火勺总算完事,晚上吃的不用说,自然是粘火勺和酸菜。刚吃完晚饭,还没等许世彦去送丈母娘回家呢,周庆国、冯超、赵建设等人一起来了许家。“三哥,你听说了么?陈书记要调到县里去了?”不用说,赵建设他们肯定是听了消息,过来跟许世彦分享一下的。“嗯,今天我去县里来着,管书记提了一句。”许世彦点点头,这事儿他中午就知道了,下午忙,还没来得及找周庆国他们商议呢。“庆国,知道是谁接了陈书记的位置么?”如今主要看镇上是谁接替了陈建章,要是从别的乡镇调,那就不太好办了。“哦,是原来的王镇长王长河,他接了陈书记的位置,然后我提了一级。”周庆国没瞒着,把自己升官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庆国,你这就不地道了啊,刚才我们去找你的时候,你都不说一声儿。”赵建设几个瞪了周庆国一眼,这小子,刚才他咋没说呢?“之前跟你们说了,这会儿不还得说一遍么?现在知道也不晚。”周庆国笑道。许世彦听了这消息,倒是有点儿意外。没想到,周庆国不但比上辈子提前升正职,而且也没调走,还留在了东岗。“既然还是咱镇上的干部,那就没啥事儿了,我还以为,会从外边调过来呢。”想来,这些都是管恩学安排好的,他虽然离开县里去市里,但是也怕后面那个捣乱。东岗参市算是管恩学一力支持办起来的,这要是东岗这头也换了外人,很可能参市明年就会有啥变故。如今东岗这边都还是老班底老熟人,那就没事儿了。镇上有王长河,县里有陈建章,还有常宏发和姜云峰这些人,那就没啥可担心的。一切照常就好,只要别出格太显眼,应该没啥大事儿。“庆国升官儿了,好事儿,正式任命文件下来了没有?要是下来了,必须请客啊。”许世彦心情一松,就闹着让周庆国请客。周庆国今年三十四,按本地习俗说,过了年三十五。三十五岁混到正科,也还行,前程远大,是应该庆贺一下。“那还用说?必须请啊。这阵子肯定忙,那就过年吧,等着过年咱都闲下来了,找时间好好聚一聚。”周庆国自然没二话,不管咋地也是升官了嘛,该请大家吃顿饭。众人一阵哈哈大笑,烦了许世彦一天的心事,也在这笑声中烟消云散了。管那些呢,天塌下来还有大个儿的顶着,也落不到他头上来。该吃吃该喝喝,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不用往心里去。赵建设等人在许家坐了一段时间,喝茶闲聊天,直到八点多了,这才离开。外人都走了,许世彦夫妻也哄睡了孩子休息。四号早上,苏安瑛用袋子装了几份儿粘火勺,让许世彦给韩家、李家、历家都捎过去。一参场不种地,吃供应粮,没有这些五谷杂粮,想要包一回粘火勺全都得买,多数人都舍不得。给几家送去些,就是个心意。许世彦第一个先去的韩家,看望一下韩文忠。许世琴怀孕了,两边老人都不放心,可周桂兰这边照顾着许海源几个,腾不出工夫来。所以秋天忙过那一段时间,李月秀就收拾了东西,去首都陪儿媳妇了。据说许世琴和韩立伟今年冬天不打算回来了。路途太远,过年这段时间车上又太挤,韩立伟担心许世琴的身体受不了。所以就不打算过年回来了,等着许世琴生完孩子再说。好在韩家人都在一起过,李月秀不在家,韩文忠日子也过得挺好。每天早晨领着孩子们跑跑跳跳,练练拳脚什么的,老爷子这身体棒着呢。许世彦在韩家坐了会儿,又去历家、李家,把粘火勺分别送去,这才去场子上班。年前这段时间,场子里也没有太多事情。林启越找了历秉卓和戴春荣,四个人凑一起商议了接下来的发展,大家的一致意见就是,一参场暂时维持现状。不招工、不建厂、不扩大生产,只是将参地综合利用这一块儿,悄悄地完善了就行。钱要挣,但是风头不能出,免得让人惦记。年前没啥大事儿,明年的参地现如今也都是由林业局或者林业工作站统一采伐,所以参场工人都闲着。所以这个时间段,正是各家各户婚嫁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