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9节(1 / 1)

正好赶上阳历年,发了奖金再放几天假,让职工都高高兴兴过个节。“嗯,行,这一秋天都忙够戗,是该歇一歇了。”苏安瑛点点头,把那半捆钱塞给了许世彦,其他的回身先放到柜子里。“正好,儿子闺女也都放寒假了,咱有的是时间,回爹娘那边玩一天去。”学校十二月二十五号考试,今天正好返校听成绩、拿寒假作业啥的。接下来,就是两个月的假期,这些熊孩子,又可以满哪嘚瑟了。“哦,对,他们也放假了。哎?孩子们呢?干啥去了?”刚才光顾着把钱给媳妇了,都没留意孩子,这会儿许世彦才发现,几个孩子都没在这边。“孩子们都在咱爹咱妈那头么?”入冬之后,家里棒槌都处理完了,许世彦一家子又重新搬回来住。房子是要烧火住人的,要不然很容易就起冻害,这边一大溜房子呢,总不能都闲着吧?“没,都在楚老那屋呢。这不是放假了么?闺女跟着楚老学书法和绘画,儿子跟着学医。那俩小的纯粹就是无聊,过去凑热闹。”苏安瑛笑着解释了下。楚瑄淮每天只给十个人看诊,看完之后就休息。如今许海源和许瑾萍放假了,许海源上午就跟在师公身边学医,下午写写作业,背一背医书啥的。楚瑄淮午休之后,就指导许瑾萍书法、绘画这些。楚瑄淮上过学堂留过洋,那也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人物。之前曾经说过要教许瑾萍琴棋书画,那真不是开玩笑,老爷子是真的有本事。平常时候许瑾萍要念书写作业,还得帮家里干活,没太有时间学习别的。这放假了,那点儿作业对她来说近似于无,除了预习下一学期的功课之外,她有大把的时间学东西。这孩子学东西快,还认真肯下苦功夫练,这样的孩子哪个老师不喜欢啊?楚瑄淮对许海源和许瑾萍这俩学生,那是喜欢的不得了,恨不得把毕生所学都传给俩孩子才好呢。老的认真教,小的认真学。反正有孩子们陪着,楚瑄淮也不觉得寂寞,一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嗯,目前来看啊,这俩大的将来都差不了,就是不知道这俩小的,将来能干啥了。我瞅着他俩对学习都没那么大兴趣,慧慧还行,能认真听,那个许海清啊,将来有头疼的时候。”孩子的天性不同,有的时候真的是没办法一概而论。一家子的兄弟姐妹,智商总有高低,所以也不能要求孩子们都有出息。提起小儿子,苏安瑛也叹气。“那孩子是挺愁人,不长心,啥事儿也不在乎,一天就是傻吃傻乐。萍萍气的就说,老四出生的时候把脑子落下了。”许世彦被这句话给逗乐了。“那丫头一天天的,嘴毒的很。对了,俩大的都考咋样啊?”两口子聊半天,许世彦才想起来,忘记问孩子考试成绩了。“挺好的,源源还是年级第一,数学答满分,语文好像作文扣了点儿。萍萍也没问题,双百,跟小宇一样,俩人还是并列第一。好像他们班第三是那个蒋春红,再往后我没问。”对于孩子学习成绩,苏安瑛从来就不担心。他家这俩大的只要未来不跑偏,应该是都没啥大事儿。第五百四十章 公司分红许世彦发了奖金奖状,又放了假,孩子们也期末考完试放假了。许世彦就说,不如晚上整点儿好吃的,叫爹妈过来一起吃顿饭。于是,晚间苏安瑛弄了丰盛的饭菜,把许成厚夫妻也请了过来,凑在一起吃顿饭。许成厚夫妻得知儿子又得奖状又是奖金的,也格外高兴。别管奖金多少,那是对许世彦工作能力的肯定。许世彦难得放假没啥事儿,心满意足的搂着媳妇睡了个懒觉。正好,许世彦不上班,又马上要元旦了。苏安瑛提议,不如趁机会找了黄胜利等人去公司开个会,把今年的账目和分红都算一下。结了账分了红,各家好分钱过年。许世彦自然无所谓,放假了干啥都行,算一下账也好。于是,就把黄胜利、孙晓锋、赵建设等人都喊去了参市那边的门市二楼。大家伙坐下来开了个会,苏安瑛让季玉凤把今年总的财务报表念给大家听。今年一茬参土挣了小二十万,给南方老客儿收货,前前后后的一共挣了四五万块钱,倒腾参栽子挣了不到三万。参市开业那阵子花了不少钱。目前饭店和旅店的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和员工工资之外,也就算是勉强填了之前的坑。所以参市这边,今年没啥盈利点。挣这些钱,还得扣除相关税费等,好在东岗这边都给了优惠,交的不太多。杂七杂八都扣完之后,苏安瑛分了十一万多点,剩下那一半,其他几个股东分。除了公司这头,苏安瑛还跟黄胜利、孙晓锋、冯超几个,把养殖场那边的分红也算了下。养殖场那边,如今规模已经固定下来了。可采鹿茸的雄鹿有八十多只,可采麝香的雄麝将近百只。光是这两项,一年就有三十多万的收入。其余的紫貂、貉子、水獭等,也有近十万的收入。当然,这边开销大一些,尤其是紫貂、水獭,饲料方面要求太高。“目前咱养殖场规模已经这样了,没办法再扩大。我跟世彦商议了一下,决定把紫貂、貉子、水獭这些,兑出去。这几种皮毛动物也挣钱,但是成本太高,咱倒不是养不起,但是相比于鹿和麝,收益还是低了点儿。把紫貂这些兑出去,圈舍改成鹿圈和麝圈,扩大这两种动物的养殖规模。”这事,是许世彦跟苏安瑛琢磨了好久,定下来的。许世彦有意要扩大鹿和麝的养殖规模,为以后做准备。但养殖场就那么大,实在是安排不开了。紫貂这些也挣钱,但是不如鹿麝省心。鹿和麝都吃素,夏季吃各种枝条,冬季有青储饲料和干料就行。紫貂那些不行,那是吃肉的,需要精心配比饲料,肉、蛋、奶、骨粉啥的都得有,缺一不可。为了养紫貂那些,还得养羊、养鸡鹅,光是这些动物的圈舍也占地不小呢,属实太麻烦了。不如把这些卖出去,集中精力养殖鹿和麝,同时开发鹿产品。“三哥三嫂,这事儿你俩决定就行,我们没意见。”当初建养殖场的时候,黄胜利、孙晓峰、冯超几个都跟着投了点钱,也出了力。所以养殖场也有他们的股分,不多,只占三成。养殖场经营管理权在苏安瑛手里,其他几个人就是领分红,不参与决策。苏安瑛点点头,“那这事儿就定了。这阵子有不少人打听想买,我给他们回个信,尽量在开春之前,把紫貂、貉子、水獭,还有那些羊啊鸡鹅啥的,都卖出去。等来年天气暖和了,就改建圈舍,扩大鹿和麝的养殖。”这就是要从大而全朝着专精发展,集中精力,发展药用动物产业,为接下来的产业开发做准备。养殖场这边,扣除各种花销费用等等之后,许世彦夫妻又分了十来万。也就是说,今年不算参地的收入,不算许世彦那点儿工资,光是公司和养殖场,许世彦夫妻就有二十多万进账。等明年参市那边旅店饭店盈利,参栽子卖出去,还会有不少的收益。黄胜利等人虽然分的不多,却也很知足。不是许世彦夫妻带着他们,他们这几个人能干啥?估计也就是一年种三五十丈棒槌,成天哈腰撅腚在地里忙活,一年到头剩个万八千那都是好的了。哪像现在?地里头两三百丈的棒槌,那头还有上千丈的参栽子。自家地里出产不算,一年光是分红也有好几万。银行里还有几十万的存款,利息一年也不少。这样的好日子,都是跟着许世彦夫妻沾光了,那还能不知足?反正往后不管干啥,他们都坚定不移的跟在许世彦两口子身后就行。账目算清楚之后,各家都确认了分红,各自领了自己那份钱,都美的不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