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么的都什么人啊?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些人就不能对他们好。”赵建设朝着那些人的背影,故意说道。赵建设那大嗓门儿,老远都能听见,就在附近拿着铁丝封麻袋口的许世彦和苏安瑛,又怎么可能听不着。苏安瑛摇摇头,叹口气。“自打咱倒腾君子兰挣了钱之后,有不少人明着不说,暗地里也都有想法。如今这参市开业了也挺红火,我看啊,不知道多少人背地里都眼红呢。”人吧,总有那不知足的。以前许家的日子好归好,也就是比旁人稍微高出来点儿。那时候许世彦不管做点儿啥好事情,大家伙儿跟着受益了,都会真心感激一下。可如今许家这日子已经远远超过了所有人,他要是再干点儿啥对大家有利的事情,人家只会觉得那是应该的。他许世彦都这么富了,富得流油,那转回头帮一帮乡里乡亲,那不是应该应分的么?虽说这么想的人不是全部,但总是有一部分,有这些人从中搅合,再好的事情也能让他们搅的变了味道。“往后吧,咱就跟建设、胜利他们好好把公司经营明白了,该挣钱的挣钱,也不用想着帮什么人。你觉得自己挣钱了有能耐了,总应该回馈一下乡邻,可实际上呢,有多少人又是真心领情的?咱又不是圣人,何苦管那么多,好好把咱自家的小日子过起来,也就算不错了。”这两年许世彦在外面念书,回来就去上班搞研究,跟其他人接触的少,知道的也少。苏安瑛不一样,她这两年建参市、开公司、卖参土,净是跟西参、东岗这些村民打交道了。那些人想啥,苏安瑛还能看不透?“嗯,媳妇说的有道理,往后我就不管那些了。反正参市建起来,咱答应镇里的事情就算办到了,往后我也懒得管那么多。”许世彦点点头,没跟媳妇犟什么。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可能很多人一开始都有这样的想法,我要是富了有能耐了,就怎么怎么样养。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些事情,真不是那么简单。人心不足,而人力有限,许世彦能力再强,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心愿。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想那么多,该干嘛干嘛吧。谁也不是救世主,没那个责任和义务为旁人打算。“是不是该起冯超家的了?走,咱看看冯超家棒槌长的咋样?”许世彦懒得理那些人的风言风语,他只要无愧于心,做自己该做的事也就够了。眼前还一大堆活呢,哪有那个时间去伤春悲秋的?十几个麻袋全都用铁丝缝了口,扛到地头上垛在一起,留许海源在这边看着。然后大家伙拿着家什,去相隔几个串的冯超家参地,开始起棒槌。冯超结婚之后就分家了,分田的时候,他们两口子带着俩娃,所以分了四个人的参地。也没多少,二十丈出头。刚才冯超就过来撤了参棚,拿镰刀割了参业,这会儿大家直接抡着三齿子刨棒槌就行了。“呦,超子家的棒槌也不小啊,长挺好呢。”赵建设一三齿子端起来三棵棒槌,稍微一抖搂,土落下去棒槌就露出来了,个头也不错。虽说比不上许世彦家的吧,可也不算小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丰收冯超家就二十来丈棒槌,大家伙儿一起动手,也不用多长时间就起出来了。产量也不错,估计着一丈差不多也得有二十六七斤甚至更多。人参产量这个事儿,真不好说,下地里的栽子大小、肥水是否充足、田间管理能不能跟得上,全都影响。有的时候,甚至同一块地同一个人侍弄,起出来的棒槌大小也不一样。所以老人都说,种植人参,这叫血财,很大一部分要看运气。正好起完了冯超家的棒槌,大家伙停下来休息吃午饭。吃过饭后也没闲着,又开始起孙晓锋家的。孙晓锋家的参,产量跟冯超家差不多,都算不错。大家伙儿一直忙活到下午三点半多,把棒槌起完,之后又收拾了一下参棚啥的。那些塑料布才用了两年,还没算完全老化,留着可以苫盖家里仓房、扣个小菜棚啥的都行。再不然,还能去卖废品呢,一斤好几毛,谁舍得扔啊?柱脚、大联杆子啥的也不能扔,家里做货要搭架子,都能用得上,再不然,还能当柴火呢。要是换成旁人家,可能就不要了,挺老远的赶着个马车,不值当往回运。可许世彦他们没问题啊,开车上来的,多少都是装,能运回去的全都往回运。等着划拉完这些东西再往回走,也就四点半了,到家五点多。许世彦家的棒槌,直接送到了许成厚那边。“哎呀,起这么多啊?这是多少袋子?咱家不就三十来丈么?这咋起回来十多个麻袋啊?”周桂兰一看许世彦爷俩往屋里扛麻袋,也是愣了,三十来丈棒槌,咋起回来这么多?“老婆子,今年咱家这棒槌可好了,你没看那棒槌长得,一点儿水锈没有,可招人稀罕呢。我们约摸着啊,一丈能起三十多斤,等明天刷水子就能看见了,漂亮。”许成厚干一天活也不觉得累,扛着麻袋劲劲儿的就往屋里走。直接把麻袋扔到了西屋最里间地上,笑呵呵的对周桂兰说道。“你瞅着吧,今年咱家这棒槌啊,能卖个好价钱。”没有什么比丰收更让农人高兴了。“真的?哎呀,那可太好了。那啥,你们卸车,我往上收拾饭菜,马上就开饭啊。”周桂兰一听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忙活了三年,就盼着这个时候呢。于是乐颠颠的去厨房收拾饭菜,准备开饭。许成厚父子俩往屋里扛麻袋,苏安瑛拖着塑料布啥的放到仓房去。楚瑄淮想帮忙,却发现他什么也插不上手,干转悠帮不上忙。“师公,走吧,咱们去洗手吃饭就行。这些活你干不了,明天你可以看看咱家的棒槌。”在山上造一天的许海源,笑呵呵的拽着楚瑄淮进屋。老爷子都七十几岁了,这些力气活哪能让他干啊,消停儿呆着比啥都强。一会儿工夫,许成厚父子俩卸完了车,许世彦又把车开回自家去。他家那边特地修了个车棚,可以停车。许世彦刚把车停下来,还没等他转身要回爹妈那边吃饭呢,赖皮鬼从旁边蹿了出来,轻轻一跳,就跳进了许世彦怀里。“嘿,你个小东西,这是又跟我耍赖皮呢是吧?咋地?今天都忙着干活,没人喂你了?那走吧。”许世彦一看,这小赖皮窝在他怀里一动不动,也不知道是饿了还是困了,或者就是纯粹耍赖皮想找人抱。许世彦拿赖皮鬼没辙啊,就只能抱着赖皮鬼,把家里大门锁上,然后带着赖皮鬼一起去许成厚那边。那几棵山参炮制好晾干后,就被许世彦藏了起来,家里那两条狗,又被送去了山上。没办法,赵建国那头只有几条小狗,还没长成呢,不太顶事儿,没有小黄二黑它们厉害。柳毛河那边的场子虽然栽子多,其他的都是新栽,可也不能大意。大秋天最是要紧的时候,还得让小黄它们在山上呆一阵子,等着落雪之后了,再弄回家来。没有狗子,赖皮鬼也没了耍威风的机会,故而一进院子就直接跳到地上,蹦跶着进了屋。周桂兰一见赖皮鬼来了,还挺纳闷儿呢,这小东西今天咋跑这边来了?“不对啊,我白天过去喂它吃的了,这是没吃饱?等会儿啊,我再给你找块儿肉。”周桂兰赶紧去厨房,把做菜剩下的一小条肉,扔给了赖皮鬼让它吃。赖皮鬼叼着肉,就趴在外间地走廊吃。许世彦也懒得管它,赶紧去洗了手和脸,跟家人一起吃饭去了。要是按照以前的老规矩,起棒槌这天,那都是要杀猪宰羊请戏班子的,赶上过节了。前些年都是公社,也没了那些讲究,一些老规矩也就扔下了。不过周桂兰依旧是做了不少好吃的,来庆贺秋收。小鸡炖蘑菇、排骨炖豆角玉米丰收菜、肉炒大辣椒、酿馅茄子、糖拌西红柿、猪耳朵拌黄瓜,都是大家爱吃的。“呦,今晚上的菜这么硬呢?妈,受累了啊。”许世彦看着桌上的菜,知道老妈这是没少忙活。“那咱家起棒槌了么?咋地不得整点儿好吃的?你爷俩喝酒不?我给烫壶酒?喝了正好解解乏?”周桂兰一边问,一边就要去柜子里翻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