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饮料厂和矿泉水厂,也全部停工,场子里所有汽车全部调动出来运送职工上山。即便是这样,车也不够用。历秉卓灵机一动,立即打电话给林业局,从兄弟单位借了十多台大卡车过来帮忙。林业局那边一听不怠慢,没多会儿就把车派过来了。于是参场全员出动,不管男女老少一起上山。一参场这边防寒的草帘子没那么多,实在没办法,那就只能撤了参棚,把塑料布盖在池面子上,总能起到一些作用。这边工人顶着雨正干活呢,就觉得温度越来越低,慢慢的就不是下雨了,开始下雪。这雪跟冬季的鹅毛大雪不一样,这是小粒粒那种雪。在东北的人都知道,鹅毛大雪还好说,下一会儿就能停。越是这种小粒粒儿的雪,那就越是长远,下一天都有可能。大家伙儿都着急了,这时候也顾不上冷,赶紧撤棚,盖塑料布。随着盖,就见到那雪落到了塑料布上面。刚开始落下来的还能化一些,渐渐地就不化了,淡蓝色的塑料布上,很快就覆盖了一层雪。“大家伙儿都抓紧啊,我看这雪要下大,这时候的雪沉,闹不好那参棚就得压塌了。赶紧撤塑料布,能撤下来多少就算多少。”开春之后下雪,跟冬天的雪不一样。冬天的雪是干的,颗粒松散,而春天的雪是湿的、黏糊糊哪里都能挂上。所以北方的树挂一般出现在春天或者深秋,很少出现在寒冬腊月。而春季这种雪,对树木、建筑物等破坏性都很大,主要原因就是太沉了,而且黏。严重的时候,能把树枝压弯或者压断。电线上头能裹厚厚一层,使电线不堪重荷,有的时候就会压断。所以这种天气之下,很容易停电之类的。而此刻在县里的管恩学,看着窗外不停落下的雪,心里急的跟火烧火燎一般。这种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采取手段,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挂掉许世彦的电话之后,管恩学就没停下来。召集人手开会,做紧急预案,下达命令让各个部门启动暴雪和极端天气预警,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可能发生的天气灾害等等。其实有很多人不理解,都觉得管恩学这是不是有点儿大惊小怪了?是,这个季节还下雪确实有点儿反常,可也不至于这么草木皆兵吧?不管多少人反对,管恩学却始终坚持一个想法,那就是宁可耗费人力预防,也比灾害发生之后再补救好。县里一项一项命令下达到各个乡镇,刚开始还有些人觉得大惊小怪不服气呢。尤其是一些种参户,前几天刚把塑料薄膜苫上去,现在又要撤下来,很多人都觉得不太理解,有的干脆就不搭理。可是随着雪不停的往下落,地面上的雪越积越厚,树上挂着的雪越来越多。多数人也明白过来,这场雪太不寻常,很可能要造成损失。然而这个时候再上山干活,已经晚了。八号,雪下了一天,到晚间也没停。平地上有些地方的雪没了膝盖,甚至有些离着长白山近的地方,雪都到大腿根儿了。这么厚的雪,又特别沉,那些没撤掉的参棚,根本承受不住重量,直接就被压塌了。甚至,一些老旧的茅草房,如果没能及时清雪的话,也会被压塌房顶。好在经过一天忙碌,苏安瑛等人已经将两个场子的参棚都撤了,覆盖在池面子上。到晚间的时候,池面子上面已经压了厚厚的雪。苏安瑛也有些担心,那雪会不会把刚刚出土还没伸展的棒槌嫩芽,给压断了。可担心也没用,那么大的雪,根本没办法清理,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天意。一参场这边,经过全体工人争分夺秒的抢工,好歹也算把棚子都撤了。“老历,得亏你见机早啊,这要是到傍晚了才看出不对劲儿,咱就算是能动员再多的人,也没用了。你是没看见,山上雪太厚了。”戴春荣带着人上山了,历秉卓在家坐镇,晚间两人碰面,各自庆幸道。历秉卓闻言长叹一声,“这不是我见机早,是咱许副场长,从省城打回来电话说的。他说这个情况有点儿反常,闹不好要有雪。而且预计明天早晨气温会大幅度下降,很可能冻坏参苗,建议咱们提前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历秉卓长出一口气,他这提心吊胆一天了,此刻好歹算是松缓一点儿。林书记不在,这要是场里出了大事,他这个副场长是不用干了。“这老天爷是不想让咱种参的活啊,这一场雨转雪,要是咱提前没做什么措施,不知道要压塌多少参棚。明天早晨再一降温,又不知道多少棒槌苗被冻死了。”历秉卓叹气,这就是靠天吃饭的弊端,谁也没办法预测会有什么样的天气。若老天爷成全还行,要是赶上瞎年头,那真是哭都没地方。戴春荣这才明白过来,合着今天这是许世彦提前预警啊。“不对啊,许场长在省里呢,他咋知道的?”两人忽然想起来不对劲儿了,他们这些在本地的都没察觉出异常。本地气象站,县里气象站,没提前预警,许世彦在省里咋感觉到的?“说是他媳妇早晨起来就觉得温度不对,给他打了电话,然后他就猜着天气不好。这事儿挺玄,我听人家说起过许场长的一些事,以前他在东岗村的时候,也是提前预警过好几次天气异常。估计,许场长可能是在天气上也有研究吧。”历秉卓也搞不懂怎么回事儿。第四百七十九章 贴心小棉袄别人上山忙活一天,晚上回家能休息,苏安瑛却不行。她还得带人去养殖场,把那边的雪清理了。白天就一个人留下看家,这么大的养殖场,光是喂食都够忙了,哪有工夫清雪?这雪还下呢,要是不赶紧收拾,晚间怕是圈舍的棚子能压塌,那里头的动物不得压死在里头了?黄胜利、冯超、孙晓锋几个,连同养殖场那几个盲流子,大家伙儿回家随便吃一口,就急急忙忙去养殖场了。到这边一看,养殖场里就清出一条路来,来回喂动物走的,其他地方都是厚厚的积雪。这时候也顾不上清理地面了,赶紧搭梯子、支架子,一点一点试探着,上棚顶清雪。众人忙活到半夜,雪终于停了,圈舍上面的积雪也清理的差不离。而这个时候,众人都感觉出来,温度下降了不少。“这个破天气啊,不知道多少棒槌要冻坏了。”黄胜利感叹一句。“是啊,咱这是多亏三哥三嫂见机早,咱又有车动作快。换成旁人,估计也够呛,就看能抢出来多少了。”冯超也跟着感慨了一句。这确实,他们好歹有三台车,半截子虽然后面车斗子比不上大卡车,拉十几个人没问题。汽车总比马车、自行车跑的快,他们又行动的早,这一次应该损失不太大。这要是换成别人,真不一定啥样儿,旁人可没他们这么便利的条件。当然,别人家也没他们这么多参地,数量少的话,就算去的晚,咋地也能抢出来。“嫂子,要不然跟三哥说一声儿,咱再买三辆车吧。车少了不够使啊。”这话,黄胜利早就想说了,一直没机会开口,今天因为这事儿,正好又提起来。“嗯,也行,改天我给世彦打电话,让他问问省城现在这个车多少钱,咱再买几辆。”随着参地越来越多,这边养殖场也用,真得多几辆车了。雪停了,养殖场那个牲畜圈舍上头的雪也清理干净,这一天忙活的全都腰酸背疼浑身不得劲儿。众人又累又困,还是赶紧回家,躺热炕头上歇着得了。于是黄胜利开车,拉着苏安瑛等人往回走。“那个,小刘,你们几个今天的工资单独算啊,一人一百块钱。我今天过来的急没带那么多,改天把钱给你们拿来。”苏安瑛临上车之前,跟养殖场这些干活的盲流子说了声儿。这几个盲流子干活都特别好,养殖场这边尽心尽力。而且今天这活原本不该他们干,既然用人家干活了,钱必须给到位。要不然以后再有啥事儿,人家不肯给出力了。“唉,谢谢苏经理。”那几个干活的一听,都美够呛。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力气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干一天活,是累了点儿,但是能挣回来一百块钱,那简直是天价了,谁不高兴啊。就这样,苏安瑛等人离开养殖场返回各家。累这一天了,进门啥都顾不上,脱了衣服直接上炕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