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了,就高兴的直拍手乐得直蹦,吃不着就憋着劲,继续找。周桂兰一看,这几个都吃了不少,大晚上的吃多了容易积食。多亏她想了办法,特地包了几个带记号的。于是赶紧翻找出来,一人一个。孩子们终于吃到钱了,一个个心满意足,都摸着圆鼓鼓的小肚子,跑一边儿歇着去了。吃过了饺子,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磕了头,领了红包。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就是一个最完美的年。哪怕是下午睡过觉了,到这会儿,孩子们也都熬不住,全都揉着眼睛要睡觉了。于是苏安瑛领着孩子们回西屋去睡觉,其他人坐在炕上看着电视说话唠嗑。直到晚会结束,啥电视也没有了,这才关了电视,大家随便找地方迷瞪一觉。大年初一走亲串友。许世彦事先把半截子留在家一台,吃过了早饭就带着孩子们,先去韩家,给韩文忠两口子拜年。从韩家出来,又去了历家、李家、林启越、戴春荣家里。都是参场的嘛,离着也不算太远,这一圈必须挨家都走到。许家这几个孩子都挺懂事,不讨人嫌,走到哪里都招人稀罕。别的不说,糖果等好吃的,兜里全被塞满了。大过年的,许世彦也不好管孩子,只说让他们都控制点儿,不能一下全都吃光了,留着慢慢吃。参场这一圈走过了,接着许世彦开车,又带着孩子们去松江河,给郭守业夫妻拜年。郭守业夫妻是许海源的干爸干妈,年前还特地接了许海源过去住了两天。大年初一,孩子登门拜年,红包肯定是不能少。四个孩子一人一份儿,只是许海源那份儿比其他孩子厚了点儿。小孩子不管那些,只要有红包拿,就美的不行。“行了,去跟凤霞姐姐玩吧,把钱都揣好啊,千万别丢了。”许世彦也不好拦着不让孩子们收红包,只能嘱咐他们一句。许海源点头应了,便领着弟弟妹妹们,去找郭凤霞玩。郭家老大老二都出去串门了,老三在家里,正好领着许海源他们,出去堆雪人、放呲花啥的。郭凤霞哄孩子很有耐心,孩子们也乐意跟她玩。屋里,郭守业跟许世彦坐在沙发上唠嗑儿。聊着聊着,郭守业忽然想起来,今年资源处有几块参地不错。“世彦啊,你今年打算在哪儿整参土?资源处今年有几块儿好地方,我跟你说说,你要是看好了哪块儿。咱等着年后一上班,就定下来。这两年可不比以前了,参土不太好整,都惦记着呢。咱这关系,我肯定可着你先来。”许世彦一听,哎呦,这可是大事儿,“哥,你跟我说说,都有哪儿?”松江河林业局下属这些伐区,许世彦多数都熟悉。哪里长棒槌好,哪里犯什么毛病,他都一清二楚,既然是花钱买参土,那肯定要最好的。“五支线那边有一片、曙光林场有一块儿、机修厂后头有一块儿。苗圃大江刚过去没多远,也有一块儿。”郭守业想了想,这几块都是面积大的,许世彦出手,肯定不会要太小的面积。“郭哥,机修厂那块留给我吧。那边是不是连着好几年都有伐区?明年要是有,也留给我。”郭守业说的这几块参土,许世彦都有印象。五支线是往泉阳那边走,有点儿远了。曙光林场的也挺远,而且那地方的参土不行,犯菌核病。谁要是在那儿栽棒槌,能赔个底儿朝天。苗圃大桥刚过去不远的地方,是片江脸子,斜坡太陡土层薄。而且那一片都犯窜皮水,栽了棒槌不长不说,还会生红锈、容易烂。机修厂那边的土质好。上辈子,许世彦是九三年在机修厂附近弄了二十八丈参土。那时候还是人参行情低谷,许世彦之前栽参赔了不少,手里没钱。只能买了供销社参场的栽子漏儿,从里面挑出来能用的,栽到地里去。就连苫参的塑料布,都没钱买,全是买别人苫了三年的废塑料布,一年一年将就下来。结果到九六年,那二十八丈棒槌,卖了一万大多。好歹算是缓了缓劲儿,家里没那么紧吧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否合作“行,你挑好了地方,等着上班之后,过去咱把手续办一下。具体面积,单位那边都有。明年那边儿确实有伐区,你要是想要,明年我也给你留着。”郭守业点头,这点儿事对于他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动动嘴就办了,没问题。“老弟啊,我还真是有个事儿,想找你帮忙。”郭守业沉吟片刻,犹豫着开了口。“啊?哥,咱俩还用这么见外么?有啥事儿你直说,只要我能办的,肯定不二话。”许世彦愣了下,老郭这是咋了?啥事儿能让他犹犹豫豫的不好开口?“老弟,你这出去念了书,也有见识。你跟哥说说,就像咱林业局目前这个采伐量,等着再过几年,还能像现在这么红火么?”郭守业看了许世彦一眼,问出一个挺有深度的问题。许世彦一听这问题,顿时来了精神,别的他不知道,这个他可太清楚不过了啊。九十年代初期,林业局还是很红火的单位呢,只要有木材往外发,林业局就有钱。那时候,南方好多木材老客都在东北,剜门盗洞的想办法找关系,就为了从林业局买木材出来。这东西,当年那真是倒一手就挣不少钱。周万祥怎么发的家成了百万富翁?不就是倒腾木头么?他把仙人桥木楞场承包下来,雇人抬木头装车皮,往南方发货,挣了不少钱。那个时候,仙人桥、大营、河北,好多人就指着抬木头挣钱呢。那时候周万祥在县里也是出了名的人物,都知道周百万的名头,周万祥当年那也是县长的座上宾。要不怎么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呢?结果就被人拉着,吃喝嫖赌啥都干。还跟县里广播台一女的勾搭上了,最后落个妻离子散,家也败了。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是最终败落了,两口子离婚,一人还分了一百八十万呢。那是什么时候?不到两千年,一百八十万,也绝对是不少了。连周万祥一个倒腾木头的都这么挣钱,可想而知,当年林业局风光的时候什么样了。可随着森林资源越来越少,每年采伐面积也越来越小。从皆伐改为择伐,再到后头封山育林,林业局也随之越来越不景气。林业局下属那些厂子,开不出工资来,好多人只能另谋出路。到九六年,林业局就真的不行了,慢慢转行往其他方面发展,可终究再难恢复往日的辉煌。“哥,咱俩这都不是外人,这是你问我了,我也跟你说说我的看法。要是按照目前来说,林业局再红火个十来年应该没问题,以后啥样,那真是不敢说了。”许世彦沉吟片刻,才开口说道。“我倒是没想到,哥能往这方面去想,你这眼光挺长远啊。”这一点,许世彦挺佩服郭守业的,一般人,根本就不会往这上面想。现如今的林业局,还动不动搞什么大会战呢。都觉得前途一片光明,未来十分美好。谁也不知道,十多年后,林业局会面临什么样的场面。“我在资源处嘛,好歹也是调过去好几年了,这点儿事情还能心里没数?”郭守业听了就笑。“我就是想问问老弟,你们参场那一套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办法,能不能套到林业上面来?就比如说,这个废弃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