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9节(1 / 1)

这要是真的出事,本来就是贫困县,那不更是雪上加霜啊?邵勇一溜烟往外跑,其他那两个同学直摇头。“得亏我们县离着你们县城远,消息没传过去,没听着啥风声。”长白的金永清、安图的朴正哲两人心有余悸道。邵勇出去打了个电话,脸色很难看的回来,大家也没问他打电话的结果。许世彦归拢好了自己的行李,东西都放好,反正也没啥事了,就出学校坐车,直奔医科大家属院。正月初九,还没出了年,咋地也得去给楚老拜个年啊。楚老见到许世彦,也是格外高兴,拽着许世彦跟他说,上次许世彦提议的功能性饮料的配方,已经有了眉目。许世彦听到,自然是高兴万分,师徒俩就此讨论了半天。中午,许世彦留在楚老这里吃饭,吃过午饭,俩人又聊了其他的事情。许世彦提及韩立伟受伤一事,说起了那秘方。“哦,你说的是那个方子啊。”楚老摇了摇头。“也就幸亏是你手里有那种几百年的老参入药,不然的话,没那么好的效果。可惜了我们楚家祖传的方子,到最后却因为药材不济,无法流传。”“没事儿,要是有上头相关部门来要配方,你可以上交。个人的力量,终究与国家无法相比,在咱们手里没用,但是交给国家,集全国之力,总还是有些办法的。哪怕不能大批量生产,配备给一些特殊群体也能起到作用。若是能多救几个人,楚家留下来的这些方子,也算是没白瞎了。”楚老叹气,这就是目前中医药所面临的困境,优秀的继承人太少,好药更少。以至于很多有用的方子,因为没有合格的药材,而导致无法制备生产,也就没办法发挥其作用治病救人。“好,一切都听师父安排。”许世彦点点头,没说别的。毕竟秘方是楚家的,只要楚老点头同意了,怎么安排都行。许世彦在楚老这里待到了两点左右,这才坐车返回农大。第二天正式上课,休息了一个月,回家吃吃喝喝都有点儿懒散,这一开学,都觉得有点儿跟不上。于是一个个都打起精神来,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尽量跟上导师的思路。另一边,林启越到了省城,找到相关领导,跟领导商议这个自主经营出口权的事情。省里领导犹豫了很长时间,没能直接答应,只说回头开个会讨论讨论。之后领导问起了饮料厂的事情,询问客商订购可乐一事,一参场能不能完成订单。林启越就照着许世彦的那一套说,泉水的涌出量不算特别大,可能没办法全部满足。如果可以的话,林启越想跟外商见面直接谈。其实那客商就在省里,最开始有人不想直接放权,就没让双方见面。后头开了个会讨论,觉得给予一参场自主经营出口权,应该是利好的局面。这样一来,可以激发一参场自主研发、出口创汇的热情,省里也可以节省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其他方面。当然,一参场所有对外的合作事宜,都必须得向省里报备。林启越跟客商直接见面,就照着许世彦说的,可乐每件可以降价五美刀,两件可乐搭配一件矿泉水。三个月之后,可以发货第一批六万件,接下来会陆续再发货九万件。这是一参场最大的出产量了,没别的办法。那客商果然就像许世彦推测的那样,人家主要是想要矿泉水。他们想把这种矿泉水打造成高端的消费品,主要用于欧美等国的各大高档酒店,供给那些富豪和贵族们享用。这种天然带气苏打水,绝对是上流社会那些贵族们的最爱,价格,自然不成问题。但林启越咬死了只有这些产量,也只能有这一种供货方案,最终外商没办法,只得同意。不过那可乐的价格,又往下压了四美刀,最终定下的价格是每件三十六美刀,折算下来就是三美刀一听。至于矿泉水,五百毫升一瓶,一件十二瓶,双方最终商定价格,六十二美刀一件。这个价格属实是惊到林启越了,他再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费尽心思研制的可乐,竟然卖不过水。第四百二十五章 成立公司卖参土可乐价格比不过矿泉水价格,这一结果直接印证了许世彦的推断,也让林启越十分吃惊。可能许世彦说的真有些道理,这个不是啥好事情。矿泉水只是产地灌装,卖的是原材料本身,价格再高,没有其他附加价值,更没有技术内核。一旦水源出现不可控因素,矿泉水的生意就直接受影响。饮料不一样,好歹还有技术研发,哪怕是将来水源真的出现意外,也可以由天然苏打水改为人工添加气泡。这本身就是发展的一个思路,目前只能先用天然水做原料挣外汇和名声口碑,然后再试着开发国内市场。只要能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他们这个饮料厂,也就真正算站住脚了。所以对饮料厂来说,水源并非是绝对性因素,只是目前用来吸引国外客商关注的手段而已。当然,水源地保护,已经被提上了日程。那不是泉水,那是聚宝盆,必须保护起来。许世彦已经提议,将泉水周围一定范围内,以及附近那条河流,都划定到保护范围内。水源保护地内,禁止有人居住,禁止野泳,必须保证水源的天然无污染。林启越在省城出差一周,签下了可乐和矿泉水的供货合同。并且从省里要过来两个翻译,两个法律顾问,这才心满意足带着人返回东岗。三月十日至十六日,县里举办人参技术培训班,传授人参栽培新技术。并且举行人参学会年会,宣读论文,进行评奖。许世彦在省里读书,今年他只有一篇论文参加,被评为了一等奖。这一次不光有奖品,还有奖金,许世彦没在,奖品、奖金由林启越代领。同时,人参学会重新推选新一届理事会成员,林启越当选人身学会理事长,许世彦被选为副理事长。转眼间柳绿桃红又是春暖花开好时节。东岗人参市场搬迁事宜,在镇上和西参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完成全部的签约工作。秦家闹腾到最后,也没落着多少好处,只能乖乖签了合同。木楞场西的建房工作,也正式开始。苏安瑛按照许世彦的吩咐,请了专业的建筑队过来施工。镇上大力配合,建筑用各类材料等,都是镇里出人帮忙联系,价格最低。与此同时,许世彦通过郭守业,从林业局资源处申请,位于柳毛河岗顶的五万丈参土,也批下来了。这是去年林业局最大的一块伐区,位于柳毛河工区下游,是一片位于大平岗的阔叶林。土壤肥沃,黑土层厚,非常适合种植人参。这么大一片参地,自然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再用人工清理,必须得用机器。可是这机器却不容易弄。苏安瑛找到林启越商议租借,可一参场本身也有几万丈参土,那几台机器自用都挺忙,根本腾不出时间租借给苏安瑛。没辙,苏安瑛只能给许世彦打电话,让许世彦想办法。这个倒也容易,许世彦让苏安瑛在县里注册一家人参生产加工综合公司。苏安瑛是最大股东,占股百分之五十二,兼任总经理。赵建设、黄胜利等人,占股百分之四十八,各自出任公司相应职位,苏安瑛拥有公司决策权。如今已经不是最开始小打小闹,几个人口头约定一下分红就可以。想要有长久的发展,一切就全都得走正规程序,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成立公司是必然的,只有将每个人的责权利划分清楚,才不会产生其他矛盾,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公司成立之后,以公司的名义提起申请。得到县里批复后,将材料递交省里,许世彦从省里订购了四台割灌机两台旋耕机,还有一些相关的农用机械。这些玩意儿买到手不吃亏,自家参场用完了,还可以租给其他参场。八五年,县里除了原本的四个国营参场之外,县参茸公司还与露水河林业局、临江林业局、泉阳林业局合办的抚露、抚临、抚泉参场。另外还有华侨联营参场,接下来还有个华侨参场。更不要说,还有个乡镇的乡镇参场,各单位的参场,也都相继要上马。这么多参场,投资小的买不起机械,又不能全都指着人工刨土。苏安瑛他们公司的机械,就可以租赁出去,不用两年,买机器的钱也就赚回来了。机器买回来,请了一参场的操作员过来指导几天。黄胜利几个都挺聪明,摆弄这些机械挺溜的,于是自家参场开始动工。清林打底柴,准备挂串儿。这么大的参场,不可能全都指着黄胜利等人。所以苏安瑛直接放出话去,今年有两万丈参土出售,所有想买参土的,先上山干活去,不白干,给钱。东岗三个村的参农一听,蜂拥而至,三天不到,两万丈参土全数定了出去。然后各家安排人上山干活,挂串儿之后,开始抓阄。卖参土,一般都是根据地形地势,把参土分为长短各不相同的地块儿,然后标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