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6节(1 / 1)

不过,就算房子再怎么涨,估计也不至于卖到两万块钱吧?所以说,这么做,老三肯定吃亏。“爹,妈,那既然是你俩都商议好了,我们也没啥意见。老三离着近,日常也都是老三照顾爹妈,本身就是老三吃亏。我们这些人离着远,工作又忙,一年到头的也回不来几次,确实照顾不到。”许世先是长子,这话当然得他先开口。“真要是让爹妈搬到我们那儿吧,唉,县里那地方小,窄窄巴巴的。我怕爹过去一看,心里透不过气儿。”许世先叹了口气。县城里人口多地方小,居住条件跟农村比起来差远了。要是许家这房子,放到县里的话,绝对了不得。“那就照着爹妈说的办?反正咱以后,该给的还得给,也不能说爹妈把房子卖了,手里有了钱,咱就不管了,对吧?”只要别让他们出两万块钱,也别让老人搬到他们家,爱咋地就咋地吧。左右出钱的是老三,以后出力的也是老三,他们就是每个月给点儿生活费,一年回来几趟看看,这样最好,都省心。许世德、许世祥俩人一琢磨,也是这么回事儿,让他们拿钱肯定拿不出来,让他们接了爹妈过去住,也不方便。那能咋办?就是个房子,别说是顶天卖一千五,就算是卖一万五,哥五个一人还能分到多少?老三既然愿意,那他就出钱呗,谁还跟他抢是咋地?“行,那就这样吧,照着咱爹说的办。”这俩也同意了。许世安如今学会了一招,就是不管啥时候,少说话别胡乱表态。话说越多错越多,老老实实不吭声儿,少说少错。所以刚才他一句话都没说,那兄弟几个爱说啥说去。不过这会儿轮到他表态了,他也不肯多说几个字儿。“爹看着办就行,我没意见。”“那行,老四,给你纸笔,你来写。老三,你去把左邻右舍叫过来,让他们当个见证,咱趁着都在,把这事儿先落实了。”许成厚发话,给儿子们安排活。许世彦赶紧出去,把东头和南面的两家邻居找了过来。北头是烈士墓,西边是道,道那头年后就要拆了建参市,所以这四邻其实只有两家。别管几家,有人做见证就行。这边许世德写了房屋买卖契约,许成厚跟许世彦父子两个在上头写了名字按了手印。然后邻居也都签字按手印,这就算成了。房屋买卖契约,一式两份,许成厚和许世彦各拿一份。写了契约,谢过了邻居,许成厚跟人家说,改天请人家喝酒答谢。对方自然要客气一番,平日里也没少麻烦许家,他们还天天晚上来看电视呢,这么点儿事哪值当谢不谢的?赶着年根儿了,都忙,邻居也没在许家久留,急忙走了。等邻居走了,许成厚又让许世德另外写一份协议,还是养老的。不管有没有这房子,那兄弟几个该尽的赡养义务必须尽到,每个月的钱不能少了,粮食太麻烦可以不要。以后老两口有个啥病啊灾的,这几个也不能不靠前儿。跟上一次的协议相比,也就差个房子,其他没啥。这回也不用再找谁当见证了,父子六个都在协议上按了手印儿,许成厚让周桂兰把协议收起来。这么一耽误,时候就不早了。下午本来就没有回县里的客车,去仙人桥的火车也过点儿了。那能怎么办?就算许世彦家里有汽车,一个是许世彦还没学会,另一个是那车也坐不开这么多人,所以众人只能在这边多住一晚了。第二天早晨,许世先、许世祥两家,准备坐七点半从东岗发抚松的客车回县里。许世德一家,则是要赶八点四十那趟火车。许成厚和周桂兰老两口,给三个儿子家,都准备了好多东西。枣馒头、粘火勺、猪肉等等,装了大半编织袋,比他们拿回来的还多。许成厚还单独给许世先,装了点儿白菜、酸菜啥的。县城没有菜园,吃啥都得买,带点儿回去不就省的买了么?“这些东西带回去吧,多少再添置点儿东西,过年也就差不多了。”不看儿子儿媳,还得看孙子孙女呢,好不容易回来,不能让她们空着手回去。孩子们难得在爷爷奶奶家住了这么长时间,一个个都恋恋不舍。许海洋、徐婧怡、许静雯这三个小,哭着喊着的不想走,要留下来陪爷爷奶奶。“你们那是想陪着爷爷奶奶么?你们那分明是想留下来看电视。赶紧走,明天就过年了,家里啥都没准备呢。”吴秋燕和陈春玲俩人都黑着脸,拽着孩子往外走。“要不然,就让孩子在这儿住一阵子也行,反正他们也没上学。搁这边,跟源源他们玩,也有个伴儿。”周桂兰一看孙子孙女哭的那个惨,心里不忍,便开口讲情。“过年,爹妈这边也忙,哪有时间照看他们啊?再说了,年后我们不一定能回来,没人来接他们。”许世先他们从腊月二十四回来,一直住到腊月二十九,时间挺长了。所以就跟许成厚夫妻商议,年后初二不往回折腾了,以后有时间再回来。第四百零八章 联欢晚会许海洋几个,最后还是哭着喊着的被爹妈拽走了。看着儿孙们离去的背影,许成厚忍不住摇头叹气。“你说孩子留下能咋地?咱俩不是他们亲爷爷亲奶奶啊?还能虐待孩子不成么?老五媳妇,她娘家不也在东岗么?就算初二不回咱这儿,初三她还不回娘家了?到时候再把孩子领走呗。”“老四那头,年后初六花儿订婚,就算他们不回来接孩子,老三两口子回大营,也能把孩子给领回去啊。这一个个儿的,非得惹得孩子哭,你瞅瞅那孩子哭成啥样儿了?”老爷子心疼孙子孙女,忍不住就嘟嘟。“唉,人家是孩子爹妈,咱能说啥?都说孩子跟咱不亲,哪次回来都跟掏把火一样就快走,孩子跟咱能亲么?你没听海洋成天念叨他姥姥姥爷?人吴家离着近,当然亲。”要说起这个,周桂兰也是一肚子不满,可是有什么用?儿大不由娘,娶了媳妇以后,就得听媳妇的。老两口再唠叨也没用,索性也不去想了,赶紧收拾东西准备过年要紧。年三十除夕,许世彦依旧领着媳妇和孩子回家来过年。跟往年相比,家里又少了许世琴,晚间吃团圆饭的时候,周桂兰少不得念叨两句。“要不都说是得养儿子呢?好歹儿子是娶媳妇进门,家里添人口。这闺女就不行,养了二十多年,最后成人家的了。”“得,老婆子,你啊,啥都别说了,闺女儿子都一样。儿子?养儿子得看有没有好儿媳妇,咱家这五个儿子呢,回来陪咱过年的,不也就老三么?得了,大过年的不说那些,来,来,吃菜。海清,来,这个鱼好吃。”许成厚不爱提那些,有那瞎想的工夫,不如哄着孙子多吃点儿饭算了。“快点儿吃饭啊,把碗里的饭吃完了,才能看电视。我听说今年有联欢晚会?一会儿咱早点儿包饺子啊,留着时间看晚会。”跟往年相比,今年的除夕更让人期待,主要原因,就是许家有电视了。自打得知除夕晚上有联欢晚会,许成厚就一直期盼着,能在电视里看晚会。“知道,知道,放心吧,肉馅我提前就剁好了,等会儿吃完饭剁点儿菜,和面。不用到六点就开始动手包饺子,保管不耽误你看联欢晚会。”何止许成厚惦记啊,周桂兰也惦记呢,所以今年早早就把包饺子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一提起联欢晚会,全家人都精神起来,孩子们也动作麻利的吃饭。吃过团圆饭后,原本应该是休息一阵子,这下也不休息了。许成厚和许世彦赶紧找出来瓜子、松子、榛子这些,搁大锅里翻炒,留着待客。苏安瑛把几个娃抓住,西屋烧热乎了,给孩子们洗个澡换衣服好过年。周桂兰则是剁菜、和面、调馅,准备包饺子。五点半不到六点,一切预备妥当,许世彦擀皮儿,苏安瑛和周桂兰包饺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