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儿,声音抬高了不少,故意瞪了三儿子三儿媳两眼。“知道了,妈,我们往后肯定安安稳稳的,不敢再嘚瑟了。”许世彦赶忙答应。冒险的事儿,确实一回就足够了,不能再来第二次。反正启动资金已经足够,赶明年倒腾点儿参土,多少栽点儿棒槌。过两年想办法整个加工厂,做点儿人参深加工的买卖,挺好了。“行了,时候不早,该收拾就赶紧收拾,等会儿到六点,还有人来看电视呢。你们几个都住哪儿?赶紧安排,老三还得回去烧火。”许成厚看了眼墙上的钟,五点半多,再过一会儿,街坊邻居的该来看电视了。“爹,我跟老五,我们住三哥那边儿。”之前都说好的,不能变卦。“那个,我今晚上就不回家了,也在这头住,明早上,明荣领着孩子直接过来。”许世安一看天色不早,他也懒得再回家了,索性就在爹妈这边住一晚上,正好兄弟们都在,也热闹。“爹、妈,刚才我回去一趟,把西屋炕和火墙都烧上了,等会儿回家再添点儿柴火就行。”苏安瑛回家领孩子的时候,特地把西屋烧了火。西屋炕连着厨房锅灶,平常炒菜做饭啥的都烧火,就是屋里的火墙平常不烧。刚才苏安瑛回家,把炉子都点上,扔了几块疙瘩头,晚上再压几块柴火就行。许成厚点点头,三儿媳办事还是很稳妥的。“那就都在这边坐会儿,唠唠嗑儿,等下你们要是嫌人多,就回家去看电视,反正家里也有。”正说话间,外头的狗叫唤了,不用说,这肯定是过来看电视的。出去一看,果然来了几个老头老太,还领着孩子。自打赵建设、黄胜利等人家里也买了电视,来许成厚这边看电视的人倒是少了些。不像以前那般,满屋子人挤得挪不动了。不过人还是挺多,屋子里很快就坐满了人。许世彦一看这样,索性就跟许世德他们说,还是去那边得了,反正家里也有电视,都一样的彩电。于是,许世德、许世祥两家,穿戴好了跟着许世彦一家子去那边。许金凤姐弟三个见弟弟妹妹们都走了,他们三个觉得没意思,干脆也去三叔家住着。“快点儿,马上要演动画片了,回家晚了赶不上。”一出门,许海源就拽着许瑾萍快跑。“凤儿姐,秀儿姐,大滨哥,快点,晚上有鼹鼠。”许海源说的,是《鼹鼠的故事》,演的是一只胖乎乎的小鼹鼠。那可是孩子们的最爱,每到这个时候,许海源都能一动不动的看完。许金凤他们在县里,每到晚上也会去邻居家看电视,当然知道鼹鼠,于是一个个根在后头快跑。“哎呀,时间够用,都别跑了,大晚上黑咕隆咚,路又滑,摔着你们。”许世彦一看这样,赶紧快步跟上。许海源没有大门钥匙,他打不开门。孙晓锋就住许世彦家隔壁,黄胜利家在道南,这两家都有电视。加上许世彦这边总忙,动不动就不在家,所以晚上一般没人来许世彦家看电视,这边清静。许世彦来到自家大门前,掏出钥匙开锁,敞开门让孩子们进去。当屋门敞开那一刻,孩子们一拥而入,径直冲进东屋。炕和火墙都烧的挺热乎,屋子里一点儿也不冷,孩子们进屋之后,也顾不上脱掉大衣。许海源赶紧去把电视敞开,动画片正好刚刚开始。一瞬间,屋子里就安静了,孩子们全都盯着电视,一动不动。“都把大衣脱了、帽子摘掉,然后上炕看电视。不许离电视太近,会近视眼的。”许世彦一看这样,赶紧撵孩子们上炕。就见到这群孩子,全都一个动作。眼睛盯着电视,手摸索着解大衣扣子,然后一步一步往后退,直退到炕沿边儿上。整个儿过程,没有人的目光离开过电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镜头。许金凤他们还好些,在县里看过。像许海洋、许静怡他们,大营、河北都没有谁家买了电视,他们根本就没看过,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眼睛不错珠的盯着电视看。“这些熊孩子,看电视都着魔了。”许世德跟许世祥等人跟着进来,一看屋里这些娃们的操作,也都是哭笑不得。第三百九十七章 宾客盈门腊月二十五,许世琴出嫁的前一天,许家这边的亲戚陆续都到了。大营那边,苏安瑛的娘家人、周桂兰的娘家人、吴秋燕的娘家人,全都坐着火车过来。大房子那头,当初跟许家关系不错的,也来了好几家。一众亲戚朋友见面,自然是高兴万分,凑在一起说说笑笑的也十分热闹。大家瞧见许家如今的兴盛,也是各自感慨,尤其是大房子那几家,都羡慕的很。王志军、李二牛都跟许世彦关系好,就找许世彦打听,要是他们想搬过来的话,能不能行?“搬过来倒也没啥,可能就是这个地麻烦。现在都分田到户了,你们搬过来,地搬不来啊,这边的地都分完了。”如今搬家不麻烦,迁户口也容易,但是地不好办。“反正要是真想搬,那就不迁户口也行,头几年还回去种地。要是过几年发展起来了,地不种包给别人也行。”许世彦也没别的办法,这件事儿很难两全。李二牛他们一琢磨,也确实就那么回事儿,当下摇摇头。大房子那边的地多,他们还真是舍不得那些地。这要是搬过来没地种,栽棒槌也没本钱,那还不如留在大房子呢。别人爱搬不搬,许世彦只能给个建议,所以也就没再说别的。不论是红事白事,都得人多才热闹。虽说这年月随礼没几个钱,可家里来这么多人贺喜,证明人缘好。亲戚朋友都是来捧场的,必须好饭好菜招待。这要是娶媳妇在家办酒席,今天就得老热闹了,光是帮工的都能满院子。可这是嫁闺女,而且自家不办酒席,都去韩家那头,相比之下就没那么热闹,家里也只安排几桌就可以。当地规矩,谁家闺女出嫁,在出嫁头一天晚上,要包好多饺子。第二天早晨,新郎来接亲之前,把饺子煮了,让亲戚朋友们吃,不能空肚子送新娘子出门。所以这一天晚间,许家灯火通明,屋里欢声笑语。女的都凑在一起包饺子,男的则是打扑克、喝茶水、闲聊天。街坊邻居都知道许家要办喜事,这天晚上倒是没人来看电视。大家包饺子到九点,七八盖帘的饺子全都包完了,上面蒙上白布,端到院子里放着。就这时候的温度,饺子放在外面都不用一宿,半晚上就能冻的邦邦硬。别人都忙活着包饺子,许世琴被要求必须早点儿休息。苏安花、周安平家的闺女周丽荣、周桂芝家的闺女章凤云,三个没出门子的姑娘陪着许世琴,早早睡下,养足了精神,明早出门子。腊月二十六早上不到六点,许世琴被人叫了起来,梳洗打扮。这年月结婚多数没啥讲究,没有专门的地方给盘头化妆。许世琴在首都那些日子,倒是淘登到一些化妆品。于是早晨起来,洗脸漱口之后,在几位小姐妹的帮助下,将长发编起来挽在脑后,戴上几朵红色的绸缎花。然后抹点儿雪花膏,扑上粉,再扑点儿腮红,描个眉毛,画个口红。这就很了不得了,一般人出嫁,连这些也没有。妆容收拾好了,穿上一套红色缎面的棉袄棉裤,棉袄特地做的薄一些,外头套上一件红色呢子衣裳,搭配一条红呢子裙。这一身衣裳,光是材料都得不少钱呢。原本定的是春天结婚,做的也都是春装,结果没用上。后来是苏安瑛从省城给买回来的料子,许世琴自己动手做的。这年月结婚,女的能穿一套缎面红棉袄棉裤,那就挺不错了。许世琴这一身呢子衣裳,别说在东岗,就算是县城里,也不多见。许世琴手艺好,裁剪合体,做工也精致,那衣裳和裙子上头,还用彩色丝线绣着牡丹和彩凤的图案。许世琴那手艺也真是一绝,彩凤栩栩如生,真像是要飞起来似的。“琴姐,你这样打扮起来,太好看了。”许世琴本就长的俊,再这么一收拾,确实光彩照人。都说新娘子是最美的,放在许世琴这里,一点儿不假。全都收拾好,也就七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