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1节(1 / 1)

大家伙儿围坐桌边,趁着还没吃饭的工夫,先把账目理清楚了,分红都整明白。“我刚才看了账目,咱雇车的钱都是按趟结算了的,现在还有民兵帮忙看着养殖场,以及压车去省城的钱没给人家结。我说个数目,大家听听觉得行不行?”许世彦看完账本之后,跟众人商议。“咱挣钱了,也别太抠搜,民兵的钱,按天算,一天给三十块钱,你们觉得呢?”人家民兵过来给巡逻,维护治安,也是挺辛苦的,大半夜不能休息。去押车的更不用说了,那也算是冒着生命危险,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能让人白出力。第三百七十四章 人参市场“行,三哥你说了算,我们没意见。”民兵帮忙巡逻保护养殖场,顶多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就算一个人给一千,也用不上两万块钱,该给就给,不能在这上面抠搜。黄胜利扭头看了看其他人,见众人点头,便开口问道。“对了,三哥,乡里你打算怎么给?还有林业局郭处那头。”其实八四年十一月十五号,上级就下来文件了,东岗乡改为东岗镇。但是大家伙儿叫东岗乡习惯了,一时半会儿的改不过来,好多人就是一会儿乡里一会儿镇里,反正是胡乱叫。“咱先把话说明白啊,这些钱,不能你自己掏,大家伙儿一起出钱。”这事儿,他们几个在省城就背着许世彦商议过了,不能照着之前的协议来办。那时候谁也不知道能挣多少,所以许世彦说给乡里和郭守业的,他自己出。大家伙都心里没底,没跟许世彦争讲这些。可如今不一样了,几百万呢。他们这些人跟在许世彦后头,每个人能分几十万,这特么就跟白捡的差不多。要是还照着之前那样,大头的费用全都让许世彦自己出,他们这些人就太不讲究了。许世彦把他们当哥们儿,才带着他们挣钱,他们也不能干那不是人的事儿。所以几个人早就商议好了,所有花销全都扣出去之后,再分钱,不能让许世彦自己拿出去那么多。“啊?不用不用,我本身就拿大头了,镇上也好,郭哥那边也罢,我来出就行。你们才分多少啊,不用你们掏。”许世彦闻言愣了下,赶忙笑着摆手。“真不用,郭哥那边,我琢磨着给他十万咋地也差不多了。”郭守业就是帮着打听了消息,别的事情没让他参与,按说,分个三五万就已经够多了。但是郭守业跟他们关系在这儿,以后少不得还要从资源处批参土啥的,这关系得好好处,多给些。“至于镇里头,我正想跟你们商议呢,我觉得直接给钱不对劲儿。”别的都好说,只有镇里这份儿最难弄,给钱?给多少合适?少了啥用没有。多?要多少才算多?而且,就算给了,能不能用到正地方?可别这头许世彦给了钱,那头镇里直接给干部发福利过年了,这事儿,保不齐。黄胜利等人一听,各自叹一口气。不是说镇里就不好,但是从这两年棒槌分红上头来看,办的事儿太一般。“三哥,那你说咋办?你先说说,咱大家伙儿一起帮你参谋。”“我的意思,不如咱办点有意义的事儿。我是想,投二十万,在咱东岗建一个人参市场。你们想啊,明年开始,咱各家起棒槌了吧?除了交上去的任务,其余的可以自由出售。那咱能不能整这么一个人参的交易市场?最开始几年可能来的人少,随着各家各户棒槌越来越多,我敢说,这个市场肯定会红火起来。”八六年以前,抚松根本没有正儿八经的人参专业市场。县里比较有规模的土特产集市就是万良,也只是逢十赶集。八十年代末,沿海一些地方的客商来采购人参,也只能去万良。县里各处的参农得知消息,也都到万良进行交易,逐渐吸引了周边几个县的参户都来销售人参。到九一年,万良抓住机遇,投资二十三万元,修建了面积两千六百平米的人参市场。九二年投入使用,当年交易额就达到了四千万元。万良人参市场经过几次扩建,最后建成一个集商品交易、金融、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人参综合市场。年交易额达一亿多。从而带动了整个镇上的人参加工、塑料加工、木器加工、人参制品包装等各种产业。到两千年末,万良人参市场已经成为北方地区较为典型的人参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其实九几年的时候,东岗也有个人参市场来着,就是现在的粮库大院。最开始也挺红火的,每到秋季好多人都来交易买卖。结果呢,也不知道东岗镇咋想的,竟然把参市那块地皮卖给个人了。那人倒是挺有魄力,直接投钱,把人参市场翻盖起来,外头一溜门市,里头是市场摊位。人家投了那么多钱,肯定收的费用高。前两年还可以,后来随着人参行情不好,万良参市越发红火等各种原因,这参市就黄了,没人去。好多人宁可在大街上交易,也不去参市里头。两千零五年前后,东岗几个大参户联合起来,就在如今许成厚家道西那边,买下了好几家的地皮,重新弄了个参市。这个参市就太简陋了,连围墙都没有,也不收管理费,只是交易完成过秤的时候,收个过秤费。这个参市也只红火了几年,后来随着东岗这边种植人参越来越少,加上开发区修路、拆迁等,这个参市也没了。许世彦的意思,趁着现在万良人参市场连影子都没有,先在东岗建一处,说不定能抢占先机。只要好好经营,绝对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形成产业链。那样的话,对东岗整体的经济发展,都大有用处。这个,才是老百姓能受益的办法,直接给镇里钱,那绝对是白扯。“哎呀,这个主意好。三叔,我可真服了你,你说你咋想出来的?”那头,周庆国一听,啪的拍了下桌子,激动的直接站了起来。周庆国是镇上的干部,眼界跟旁人不同,一下就能看出许世彦这主意背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咋样儿?是不是觉得你三叔脑子里有点儿东西?”许世彦瞧见周庆国那激动的样子,就笑了起来。“那何止是有点儿啊,太有东西了。三叔,快,赶紧跟我们讲一讲,这个参市你打算怎么建。具体一点儿。”周庆国坐下来,一脸期待的看着许世彦。“简单,我打算就把西边这一片房子买下来,直接推平了重新盖。你看啊,就在东北角留个大门,整个东边还有北边临街的地方,都盖上二层楼的门市房。里头呢,暂时只能采用露天的形式了,水泥或者沥青地面,中间搭几排摊床,周围就在地上划线,大堆的货物直接堆在地上就行。”这事儿,许世彦琢磨很久了,脑子里已经有了雏形,这会儿拿出纸笔来,一边画,一边说给众人听。第三百七十五章 算账分红道西归西参村管辖,那边住户不算稠密,都是院子特别大。一家最少占地几百平,有的甚至上千平米,买下个十户八户,面积就足够用了。这年月房子便宜,普通三间房子带着院子,也就千八百块。都是些老房子了,好多人家想翻盖没钱,所以多给点儿钱,镇上配合一下,另外给批点儿房场啥的。这些人卖了房子另外盖,还能剩一笔,大多数人都能同意。买下地皮,东边和北边临街全都建成门市,里头弄成参市。到时候产权还归许世彦所有,参市经营权可以给镇上。外头这些门市,可以租出去,如果家里有人手,也可以开个饭馆、旅馆、商店啥的,保管都挣钱。就算过些年真的没经营起来,也不怕,东岗早晚要开发的,到时候拆迁,这么大的面积,也能赚一笔。至于为啥非得在烈士墓道西这块儿建参市,主要还是这边交通方便。正好是个十字路口,四通八达,来往都方便。而且周围都是住户,大家伙儿都能跟着受益。不说别的,许成厚这边整个小卖店,保管生意红火,这就是商机。要是放到别处,比如说建材北边窑厂前头,有很大的空地,直接跟镇上说一声儿,不用花钱也能建,可那样建成了有啥用?周围没住户,都是树林子和大泡子,旁人沾不上光,没有利益可言,那不行。参市秋天做人参交易,夏季还可以当市场用,一举两得。怎么算,这个也比直接给镇里钱,有用多了。许世彦把自己的想法这么一说,所有人都觉得可行。这笔钱肯定要往外掏,但是掏出去的钱要有意义才行,照着许世彦这么安排就很好,出钱的不亏,镇上也能得实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